📖 ZKIZ Archives


瑞銀:亞太貨幣前景向好

亞洲周期性增長強勁,意味著今年亞太貨幣兌美元平均將進一步走升。朝鮮是一大尾部風險,但外匯市場尚未計入此因素;韓元、澳元和紐元很可能將受到最大沖擊。

亞太貨幣比預期更為穩健

我們在年初曾經提到,今年亞太貨幣的複蘇之路可能不會一帆風順,短期內歐洲政治的不確定性和美國加息很可能導致亞太貨幣貶值,但從2017年第二季度開始將隨著亞洲增長動能的改善而全面走強。年初迄今,亞太貨幣的表現比我們起初預期的更為穩健。雖然3月份美聯儲加息並不包括在市場年初時的預期,但也未提振美元。荷蘭大選的積極結果使得市場對歐洲的政治隱憂有所緩解。最重要的是,亞太區年初以來經濟數據好於預期為亞太貨幣的穩健表現提供了支持。

周期性上升趨勢持續

亞太貨幣的下行風險有望進一步減弱,原因如下。首先,法國大選的不確定性疑雲即將消散。我們的基準情景是,大選結果應會有利於歐元走勢並促進經濟增長,進而提振金融市場的風險偏好。這將利好除日元以外的亞太貨幣。第二,最新的亞太區經濟數據非常穩健,假如投資周期也進一步擴張,表明該地區在2017年下半年仍有上漲空間。鑒於經濟前景向好且外部風險減弱,我們對亞太貨幣的預測相應做出調整。簡而言之,先前的3個月預測值所計入的利空因素已不再,我們認為亞太貨幣兌美元在未來3個月將走升,同時依然看好6–12個月內的走勢。此外,我們認為部分表現良好的貨幣還有更大的上漲空間,應會進一步受益於投資周期,比如新臺幣和韓元。美國財政部將中國臺灣和韓國列入外匯政策重點監測名單,也意味著這兩種貨幣將會進一步走升。

朝鮮依然是尾部風險

我們對亞太貨幣的樂觀看法所面臨的一大風險就是朝鮮半島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很可能與奧巴馬政府不同。如果出現軍事對峙,我們預計除日元外的亞太貨幣將下降5–10%。韓元將首當其沖受到沖擊,在基準情景下跌幅可能達到10%,如果軍事沖突升級,跌幅還可能更深。其次,澳元和紐元等可自由交易的貨幣也將受到較大沖擊,因投資者的避險情緒對大宗商品貨幣和貿易逆差國貨幣造成拖累。在經濟增長隱憂和地區股市拋售之際,外需型貨幣也難置身事外,比如新加坡元、林吉特、泰銖和新臺幣。本土型或受到高度管控貨幣則最為穩健,比如人民幣和印度盧比,這兩個經濟體能夠更好地抵禦貿易沖擊。雖然印尼盾和菲律賓比索受外界經濟形勢的影響不大,但由於流動性不佳,起初可能急劇下跌。

日元走勢與眾不同

與其他亞太貨幣不同,日元在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升溫之下可能會大幅攀升。盡管日本在地理上靠近朝鮮半島不利於日元,但我們認為傳統因素依然將主導其走勢,原因有二。首先,交易型投資者很可能會參考歷史走勢而構建倉位。他們將傾向於買入日元作為避險貨幣,同時賣出韓元和澳元等風險敏感型貨幣。其次,在市場不確定性高企之際,我們認為日本投資者將進行對沖操作或匯回海外資產。盡管近期日元已經走升,但如果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或發生軍事對峙,美元兌日元很可能會跌入100–105區間。

除了這一尾部風險情景,我們認為日元近期的漲勢已接近尾聲。我們已將美元/日元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的預測值全部調整為110,原因如下。首先,美國和日本的實際利差走勢應在12個月內再度有利於美國,日本通脹大幅升溫很可能會使日本實際利率下降。其次,日本央行已提高對美元/日元最低匯價的容忍度。最新的季度短觀調查報告顯示,日本制造業預計美元/日元匯率水平從105.4上升至108.6。我們認為日本央行有意在美元/日元跌幅太大時出手幹預,以支持日本企業的投資計劃與漲薪意願。第三,今年稍後日本央行縮減量寬政策對美元/日元造成的壓力或許會因美聯儲潛在的縮表計劃而化解。基於我們對美元/日元的預測調整,我們認為應該削減看多日元頭寸,並在美元/日元跌至105或更低時考慮建倉日元空頭頭寸。

(作者系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外匯策略師陳得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3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