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補貼變嗎啡 4大慘業垮更快

2011-12-05  TCW




如果說政府花百億造鎮、建風車發 電的政策反映出花錢不效率,那麼補貼、紓困虧損企業的政策就只能說是不公平,近日報章雜誌窮追猛打的四大「慘」業(面板、DRAM、LED、太陽能)就是 最佳例證。

根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四大慘業合計虧損約新台幣兩千億元,流血最多的是面板業,市場預估今年合計虧損一千三百億元,恐刷新台灣面板史上最嚴重災情紀錄; 不過,資金調度最吃緊的是DRAM,無論個別企業規模大小,全都欠很大。

由於各界普遍看待第四季與明年景氣都難見好轉跡象,業者得想辦法籌錢過冬,不過,四大慘業歷年來在政府背書之下,至今累計向銀行借款近六千五百億元,若由 全體台灣人負擔,約當積欠每個人二萬八千元。

雖然單看借款總額占銀行總體放款率僅逾三%,幾家虧損累累的DRAM廠加起來也不到一%,不過,問題的重點不在於多少,更在於這些企業的資金大洞似乎填不 滿,例如,奇美電向銀行申請六百億元聯貸案、茂德、力晶再度向經濟部工業局申請紓困案展延,而LED業者則是公開喊窮,要求政府實施補助政策。

慘業一:DRAM市占率不到一成,又沒規格優勢

一組是技術與資本密集的兩兆雙星產業,另一組是市場需求沒起飛的新興產業,多數都是政府花費十多年砸錢扶植出一定氣候,部分規模數一數二的業者也在國際市 場中取得一定地位,在這節骨眼上,政府該不該一再出手相救?從十一月初行政院院長吳敦義公開允諾搶救,政府顯然是「不離不棄」到底。

不過,政府扶植產業的目標既是鎖定取得一定國際地位,業者所必須應付的挑戰就應以國際規格檢視:這些業者究竟有沒有與國際對手競爭的能力?

最令人質疑的是DRAM產業。

根據經濟部長施顏祥的說法,政府得為DRAM紓困是因為「沒有DRAM產業,PC(個人電腦)產業鏈就會出現缺口。」但仔細檢視這句話,其實不能成立!因 為台灣DRAM產業,既沒有市場占有率的優勢,也沒有規格競爭力的優勢。

一來是市場供應量遠高於需求,市場調研機構DRAMeXchange預估,現階段供過於求程度高達二○%,而所有台廠在全球的市占率加總還不到一○%,即 使沒有台灣業者,市場依然供過於求。

更深一層的問題在於,台灣所有DRAM業者都沒有自主技術,只能仰仗美、日等技術母廠轉移,以至於整體台廠技術能力遠遠落後龍頭南韓三星 (Samsung)一.五個世代,大約是一至兩年,連帶使得產品售價完全沒得比。

以第三季為例,主要台廠粗估大虧三百五十億元,每天開門就得燒掉近四億元,而且是做一顆初步估計就賠一.五顆;反觀三星,晶片部門單季稅前營業利益一兆六 千億韓元(約合新台幣四百二十億元),每天開門就賺四億多元。如此懸殊的差距,台廠談何競爭力?

慘業二:面板保證產能,業者反不投資新技術

面板產業體質看似不像DRAM般孱弱,製程技術不成問題,但創新不足卻可能是比DRAM還危險的隱憂。

就看金融海嘯爆發以來,大陸彩電企業「配合」台灣政府演出,跨海包產能救面板業,每年採購額都破千億元,相當程度貢獻友達、奇美電的營收與獲利;但反過來 說,產能保證的做法卻讓二虎放心賣產品之餘,不敢逆向投資先進技術,今年以來大尺寸面板求售無門,前三季虧損金額超過九百億元,失血速度相當驚人。

反觀三星已經將研發重心轉移到小尺寸的高階面板,而且獲蘋果(Apple)採用,獨拿iPhone與iPad的訂單。

在DRAM與面板業,台灣與南韓纏鬥多年,至今勝負已判,但同樣都接受政府扶植,為何結果差這麼多?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陳景松說,南韓政府獎勵研發先 進技術,而非改良製程技術,三星與樂金(LGD)各有獨步全球的技術;台灣業者卻停留在以量取勝的擴產賽中。他認為:「紓困反扼殺創意與求生意志。」

慘業三:太陽能配合政策瘋狂擴廠,產能過剩

太陽能和LED兩個綠能產業是一對難兄難弟,同時都面臨終端產品市場不明、技術規格不清,卻都在政府強推公共工程的政策下演出瘋狂擴廠的戲碼,如今產能嚴 重過剩,即使殺價競爭也乏人問津。

太陽能產業補貼的問題,有德國為鑑。德國是全球第一大太陽能市場,補貼政策行之有年,如今已為財政帶來沉重負擔,尤其是光電轉換率長期無法突破二○%,不 僅消費者難以接受這種效率奇低的產品,政府也懷疑,為何要容忍高昂的電價補貼,隨著流失的八○%光能而浪費掉。

慘業四:LED「禁用白熾燈」政策奏效,才有希望

LED是四大慘業中較有餘裕的一環,至少兩大產業龍頭晶元光電與億光電子前三季帳面上還是有獲利。勝負關鍵從明年開始,全球政府陸續推行禁用白熾燈的政 策,能否有效刺激市場需求轉向,消費者若不埋單,這個產業的規模很可能只會淪為公共工程的零組件供應商。

說穿了,四大慘業能夠登上國際擂台,多虧政府在背後出錢出力撐腰。但過度扶植、紓困,造成的卻是積累核心技術競爭力的能耐不敵市場自由競爭。這是長期以來 大政府慣有的迷思,以為政府出手就能解決問題。卻忘了問,當政府在花納稅人的血汗錢時,究竟扶植、補貼的成本與效益能否相符?

再深究下去,可以發現,這種大政府思維,卻成了A全民納稅錢的大黑洞。

減稅補貼像騙局越扶植賠越大,經濟成長還倒退嚕

檯面上已火燒屁股的力晶與茂德,分別成立十七年與十五年,賺錢的年度都不到年資一半,至今累計稅前虧損也都超過五百億元,卻因為政府提供種種名目的補貼與 救助,兩者還能從政府手中拿回一億五千萬元與十八億元的減免金額。

而面板二虎奇美電的情況也相去不遠,成立九年,其中僅四年有獲利,累計稅前虧損高達四百二十一億元,總計政府還退還給它三十七億元。

這種「減稅救經濟」的思維,毋寧是一種騙術,看看台灣在實施《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簡稱促產條例)前後的改變就可得到明證。

促產條例原盼藉由減稅方式獎勵研發,擴大投資人才、技術與設備並帶動經濟成長,可是一九八○至一九九○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平均七.六%,一九九一年促產條 例上路,隔年經濟成長率反而小幅下滑;一九九八年再實施兩稅合一的減稅方案,經濟成長率更是掉到三.五%左右。

兩年前壽終正寢的促產條例,十九年間減免稅額高達一兆四千五百億元,而且是規模越大減免越多,但實情是經濟沒有成長、就業參與率也從五八.四%掉至五六% 以下。如果這筆錢不是這樣花去,退還給五百四十萬繳稅戶,每一家還可分到二十七萬元!

再看促產條例的接班人《產業創新條例》,接棒後卻被譏為借屍還魂,而這對新興技術又有何影響?以德國為例,德國政府為了讓太陽能技術順利商品化,一九九九 年就開始補貼,二○○一年更祭出以高出一般電價四倍的價格,向裝有太陽能板的民眾買回剩餘電力的政策。十年來,德國每年補貼金額高達七十億歐元(約合新台 幣二千九百億元),可是去年德國政府赫然發現,補貼政策最終竟然肥了中國製造商,自家業者的市占率僅有一○%,多數反是承受來自亞洲的競爭而虧損。

不死企業有後盾繼續做低價值產品,反加速滅亡

這和歷史上美國政府補貼鋼鐵業,以對抗日本業者、台灣政府補貼汽車業,以扶植本土製造商的用意如出一轍,但政府的保護結果終究是落到「愛之適以害之」的結 局,因為政府出錢讓企業繼續製造對消費者而言毫無價值的產品,最終是加速產業滅亡。

補貼政策還有個弔詭之處就是,一旦虧損企業認定政府終將出手救援,必將減少自身承擔風險的措施,那麼,這些不死企業還可能認真經營嗎?

再進一步想,今年前三季,全台近三百家上市、上櫃公司虧損,難道政府為了照顧員工、股東與投資人,全部虧損企業都該救嗎?如十九世紀經濟學家巴斯夏(F. Bastiat)所說:「如果你想補貼所有美好而有用的事業,那什麼時候才是盡頭?」

所有產業勃興都應是推動由下而上的發展。政府應該扮演的角色不是當個有求必應的「富爸爸」,而是鬆綁重重限制,將納稅人的錢用在建構一個更適合投資的基礎 環境,別再干預、主導經濟活動,否則就徹底淪為美國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所說:「政府不能解決問題,政府本身就是問題。」

【延伸閱讀】

銀行借貸金額6500億元4大慘業累計向銀行借款近6,500億元,讓每人面臨2萬8,000元呆帳風險。

前3季虧損金額2000億元今年前3季,面板、DRAM、太陽能與LED4大慘業,合計虧損約2,000億元。

19年減稅額1兆4,500億元政府促產條例對扶植產業19年減免稅額1兆4,500億元,若退給540萬繳稅戶,每戶可分到27萬元。

面板業全年虧損1300億元預估今年全體面板業合計虧損1,300億元,刷新台灣面板史上最重災情紀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75

如何更快更好的學習別人的思想 噬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1c5f7c301010zvd.html

 

知識的海洋無邊無垠,百家論點各有千秋。

每種思想,都有它的核心(它的精髓)。

每家的具體論點都是由這個核心發展出來的。(由它推導出來的)

學習時只要抓住這個核心,就能掌握它的思想。

 

這個核心就是這種思想的精髓,也被稱為是它的靈魂。

 

 

 

噬就是吃。

吃的時候要吃精髓(敲骨吸髓),只吃最好的部分,吸收它的精華。

大口大口的吃(吞噬),使勁咀嚼吞嚥,不挑食,才能長得壯。(吸收百家的精華)

 

吃的目的是滋養自己。

老虎吃了牛,可不會長出牛蹄子來,它只會長出尖牙和利爪。(不是模仿)

吸收別人的精髓,成就自己。

 

 

 

噬魂

 

就是吃別人的靈魂。

快速吸收各家思想中的精髓,成就自己。

 

 

高階段:能夠吃人類的靈魂,捕食人類。

       脫離人類的角度看事物,超越人類的思想和認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88

為什麼LinkedIn賺錢更快?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023

  如果社交網絡是一座金礦,那麼目前這場掘金比賽的冠軍是商務社交網站LinkedIn,而不是平台更大的社交網站Facebook和社交遊戲網站Zynga。所以「觀眾」把更多的票投給了LinkedIn,而不是另外兩位:截至8月3日,LinkedIn相比去年5月的發行價45美元漲了140%;Facebook相比發行價38美元跌去了45%;Zynga相比發行價10美元跌了73%。


  在股市,觀眾投票的依據通常只有一個—賺錢速度。參照最新的第二季度財報,用戶每在線一小時LinkedIn可以進賬1.46美元,而Facebook只進賬6美分。至於Zynga,平均每個用戶每日收入為0.046美元。


  作為社交網絡的代表性公司,這三位在上市的時候基本都屬於被高估的那種情況。目前的情況來看,只有LinkedIn的業績讓精明的投行分析師們沒預料到,而Facebook和Zynga都在預料之中。


  為了幫助Facebook提高收入,《紐約客》「假新聞與政治諷刺」專欄最近替扎克伯格寫了一封致用戶的公開信,大概意思就是,趕緊點擊廣告吧,否則用戶就等著各種和自己相關的「門」好了。


  那麼,到底為什麼LinkedIn比Facebook和Zynga賺錢更快呢?


  商業模式 LinkedIn商業模式很成熟、產品週期影響很小。LinkedIn來自企業客戶的直接付費收入(招聘解決方案和市場營銷方案)超過80%,剩下的收入是用戶付費訂閱服務,而且LinkedIn提供的服務基本不存在產品週期問題。Facebook本身廣告模式並不成熟,廣告客戶對其認可度還在提升中,而Zynga的產品週期性太強,一旦受歡迎的遊戲推出得較慢或較少,收入就會大受影響。


  移動化 用戶時間移動化大大影響了Facebook和Zynga的收入,這兩個公司的用戶移動化的程度越來越高,但移動端商業模式都很不成熟,這影響到二者的收入增長水平。LinkedIn受到移動化的影響很小,雖然用戶移動化程度也很高,但其產品和商業模式基本上沒受什麼影響。


  競爭對手 Facebook和Zynga在移動端的競爭對手太多,動輒就能有過億的用戶量,這種情況下盈利會被放到次要的位置,這如同當年淘寶和eBay的競爭情況。而LinkedIn卻幾乎沒有重要的競爭對手,而且商務社交的用戶群形成規模很慢,這可以讓其全力商業化。


  與Facebook相比,LinkedIn在人際網絡的基礎上提供的是成熟的互聯網產品,它給用戶和客戶提供增值服務,帶來真正的價值。而Facebook只是提供了一個更大規模的人際網絡,在這個基礎上提供的產品以遊戲和分享為主。這些產品的替代品太多,所以「有用」肯定大過娛樂,Facebook用戶的付費慾望會低於LinkedIn。


  產品的成熟度和價值也決定了公司在進入到移動互聯網階段之後的抗干擾能力。LinkedIn有不斷積累的工作關係和工作影響在裡面,所以表現可以更讓人放心,但Facebook和Zynga就不一定了。


  從商業回報的角度看,Facebook仍然比LinkedIn有更大的潛力。即使現在,Facebook的市值也遠超LinkedIn。但如果要充分挖掘自身平台的商業潛力,Facebook需要比LinkedIn付出更多的努力。


  Facebook和Zynga受制於開發新應用,持續刺激才是最好的留住客戶的辦法,但Facebook如果沒有新的應用,Zynga沒有新的遊戲,用戶就會厭倦,更不要說讓他們始終保持點擊廣告和付費的熱情了。LinkedIn則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它和Twitter一樣是用戶自己生產有價值內容—對他人有價值的內容。儘管社交網絡產品都有同樣的基因,但在關鍵環節上表現出的價值最後會成為競爭力優勢所在,你身在商業之中,就要想商業之事,商業就是這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037

【趣聞】矽谷和好萊塢模式誰賺錢更快?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07/57723.html

去年,《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The Dark Knight Rises)成為票房收入最高的電影,全球達10億美元。同一年,矽谷照片分享網站Instagram賣了10億美元,成為去年最大的交易之一。到底誰的投資回報率更高,是好萊塢,還是矽谷?i黑馬分享此文,讓我們看看誰的回報率高?如果你正掏出支票,準備押上,大賭一把,你可得當心了,因為兩個都不是。斯坦佛商學院教授 Ilya A. Strebulaev建議你保持謹慎,不要輕易在下一部電影或者下一個創業公司上下賭註,這兩個產業都不可預測,不穩定,不是賺錢的理想方法。Strebulaev指出:“好萊塢和矽谷之所以在現實中存在,是因為它有少數大的成功。如果你隨便挑部電影,它是虧錢的,好萊塢通過賣座影片賺錢。矽谷基本上也是一樣的,平均投資是虧損的。”他說這兩類投資都是“另類投資”。矽谷:大失敗太多,大成功太成功從一些方面來看,電影產業可能表現好一點,它的回報可能更有持續性。如果講失敗,矽谷則看起來“壯觀的失敗”要多些。我常常聽到VC們抱怨說,10個創業公司有9個在頭2年失敗。在好萊塢,10部電影有7部票房失利,也就是說沒有收回原始投資。但是,那個沒有失敗的科技企業可以帶來巨額回報,比好萊塢大得多。星火資本(Spark Capital)是Tumblr的早期投資者,公司普通合夥人畢揚-薩貝特(Bijan Sabet)說:“好的科技投資回報是投資資金的2倍。”也就是說投資1億美元收回3億美元。薩貝特稱:“在大多的VC企業里,約三分之一創業公司投資虧錢,三分之一持平,三分之一賺錢。”在矽谷和好萊塢,超高回報投資10年一見照此計算,成功的創業公司投資應該收回始資金的9倍。在少數投資中,一些的回報更大,超過其它投資。例如,Accel Partners風險投資公司詹姆斯-W-布雷耶( James W. Breyer)說,他投資Facebook收回的資金是原投資的100倍。如果在早期投資Twitter,按今天估值100億美元計,回報至少50倍。薩貝特稱:“Twitter和Facebook式的高回報10年才有一次。”在好萊塢,同樣10年一次大收獲。獨立電影頻道(Independent Film Channel)於2002年推出《我的希臘婚禮》,制作預算只有600萬美元,但票房達3.69億美元。不包括DVD、其它版權,回報是60倍。1982年《ET外星人》上映,制作預算1000萬美元,票房接近8億美元,回報80倍。看起來,矽谷和好萊塢的數字差不多一樣,但矽谷的回報可能高達數十億美元,而好萊塢只有幾百萬美元。另外,好萊塢還要與電影院分成,當然,它還可以從電影播放、DVD、授權中賺到錢。好萊塢超賺錢的是系列電影VC們在尋找回報高的投資,電影制作人也一樣。獅門影業副董事長邁克爾-伯恩斯(Michael Burns)表示:“你不可能在車庫制作電影,你需要好的故事,它是一切的開始。真正的賺錢機會在於抓住一線機會,瞄準電影產業那些系列電影。”比如《哈利-波特》、《饑餓遊戲》、《暮光之城》等。這些電影會帶來持續的巨額利潤,可能達數十億美元。再看看科技創業企業,它就沒有這樣的機會。就算有經驗豐富的企業家坐鎮,投資者首先還是要看企業。科技富豪比電影富豪更有錢比起電影界的富翁,科技投資者財大氣粗得多。根據《福布斯》雜誌數據顯示,《加勒比海盜》制作人傑瑞-布魯克海默(Jerry Bruckheimer)凈資產8.5億美元;KPCB投資人約翰-杜爾(John Doerr)曾投資Google和Twitter,凈資產達28億美元,是布魯克海默的3倍。矽谷的人也名聲更大。Facebook創始人紮克伯格在網站上有1850萬名關註者,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好萊塢男演員)只有550萬。當然,不要忽視好萊塢的實力。紮克伯格如此知名,部分還要拜《社交網絡》電影的幫助。那麽,什麽才是好的投資對象,是好萊塢還是矽谷?斯坦佛教授Strebulaev是這樣總結的:如果你想獲得更大的回報,去矽谷,如果你想要持續回報,但回報小些,選好萊塢,如果你想穩當地賺錢,就哪里也別去。Strebulaev稱:“看看其它市場,比如投石油或者鋼鐵,回報會更持續一些。”(Ranger) 相關公司: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作者:佚名 | 編輯:luhaitian | 責編:陸海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610

財務智商(31):如何實戰更快地儲30萬 笨發

http://notcomment.com/wp/?p=12695

上回講到,假設3 年後成功了,人工去到 $15,6K ,亦順利儲到了「第一個十萬」,此時,有沒有辦法可以把資本升值呢?

如果再用之前的每月儲 $2800 方法,也未必不可以,但相對會較慢 ( 又一個3年)。

此時因為已經有一定經濟基礎,也建立了一定的財務紀律,可以稍為進取一點。

筆者的方法是借入一筆稅貸或低息貸款,say $100K,以24個月為限,每月約還$4,500 (視乎乜plan ),如之前的計法,$16,000 – $800 MPF – $4,500 還款 – $500 電話 = $10,200 作日常洗用,相信對生活指數沒有太大的影響。

如此個人的總資產上升到 $200,000 ,負債比率50%。

把 $200,000 投入像11 這類超穩定增長股 ( 等52 週低位) 買,每年連股息收益約8% 是幾十年來都做到的數字,那 3 年後,便會有 200000 x 1。08 x 1。08 x 1。08 + $4500 x 12 (第3 年的儲蓄) = $306,000。 去掉零頭都有 $30萬之數。

此時,筆者是零欠債,亦只係畢左業 6 年,中間亦沒有大風險的投機活動,更沒有假設人工fly high,亦不需要放棄所有正常生活。畢業3年後所新增的工資基本上都可以投入進消費活動或個人其他活動如旅行或進修等。

簡單回顧 :

1. 把儲錢方程變成  收入- 目標儲蓄 = 可以盡花的錢。

2. 以首3 年「硬儲」10萬,頭1、2年相對緊少少,所謂的緊可能係去唔到長途旅行而矣。

3. 第4- 6年,適當利用穩健投資 + 適量低息借貸 + 輕微上升的儲蓄額。

如此便可以相對低難度地得到人生第一個30萬,作為上車盤首期又好,再錢滾錢又好,都是一個比較容易做到的方法,把數字拆開,亦可以看到不會對生活質素有多大的影響,只需要輕量級的紀律及做簡單預算,相信人人都可以做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499

謹記「老矮小」原則 建商不愛、都更更快

2014-02-17  TCW
 
 

 

今年元旦祝詞,總統馬英九宣示將透過三波經濟政策,讓二○一四年成為台灣的經濟突破年。其中一項,就是土地活化和都市更新。

土地活化,經政府大力推動國有地BOT、地上權案,地上權住宅已在今年開花結果。而曾經被宣告「都更已死」的老公寓市場,也將以新的面貌強勢回歸。

從去年內政部的大型防災性都更、公辦都更,到今年雙北市的老屋重建、簡易都更,可以看出,經文林苑事件,政府找出的都更活路是:公部門自己做東、鼓勵民眾自辦都更。

政府與住戶聯手,象徵都更宅的遊戲規則,將完全改變。業界人士評論,從都更修法提高同意戶門檻,及北市都更處在年前預告修改指標、讓審查標準越來越嚴格看來,「在政府的都更算盤裡,建商已經淪為配角。」

都更政策急轉彎文林苑爛帳,讓政府從配角變導演

他分析,過去政府的做法,是在幕後提供容積獎勵,做為建商推動都更的誘因,卻因文林苑惹來一身臭名。所以現在,政府決定介入主導都更,並巧妙避開都更條例的死路,透過老屋重建、簡易都更等非都更途徑,鼓勵小面積基地自力更新,都有架空建商的意味。

長虹建設財務長陳茂慶也坦言,最近崛起的微型都更,因基地小、案量少,對建商來說實在沒有利潤,因此不會考慮參與。

也就是說,未來,想要都更,建商已經不是最好的靠山,靠政府或自力更新,才是新顯學。這也代表,在都更宅的購買原則上,容積已經不是最高指導原則,反而「好地段、爛房子」,即週遭住戶真的有急迫改建需求的產品,才是未來的「都更保證」。

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丁致成分析,在新政策上受惠最大的,就是四層樓以下、戶數少、低矮的老舊住宅。此類建物因容積少、沒有都更機會,過去不受建商青睞;但只要是好地段,一旦都更成功,增值空間仍然驚人。

也就是說,未來挑選都更宅,必須反其道而行:建商不愛的,都更更快成功。房產專業部落客紅色子房建議,遵循人數、年份、面積、公有地四大原則。

快速都更守則一:避五○、二○禁忌,更快百分百同意

首先,以目前氣氛與政策看來,同意戶達百分之百,已是都更不可避免的門檻。因此,他建議謹記「五○、二○」禁忌,避免挑中地雷。

都更單元內住戶達五十戶以上:依目前的百分百同意標準看來,以實務經驗判斷,要整合超過五十戶,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店面戶數佔全部戶數的二○%以上:店面越多越難談攏,尤其是靠黃金店面收租的屋主,無論是拆遷補償金、重建分回店面區位的爭執,都很難擺平。

快速都更守則二:三十年指標破功,缺陷房最有成功相

年前北市都更處的預告修正草案中,鋼筋混凝土建築三十年以上的標準已被刪除,改由建築師、專業技師判定,象徵政府認為屋齡已無法反映實際的建物機能。因此,要想搭上政府的新都更列車,衡量該建物是否「真的需要更新」是上策。

事實上,建物如果真的受損嚴重,本來就比較容易凝聚住戶共識。因此,在買房之前,建議可以先和鄰居探探口風,或是實際商請建築師到場判斷,可提高命中率。

快速都更守則三:大面積不吃香,小案件易過關

過去,北市「一坪換一坪」的基本面積需兩千平方公尺以上(約六百零五坪),讓許多人認為大面積建案才有機會。但從此政策上路超過三年,只通過個位數案件來看,大面積都更可能是窒礙難行。

目前,新政策將基本面積門檻拉低至五百平方公尺(約一百五十一坪),和動輒一、兩千平方公尺對照,戶數很可能整整減少一半,象徵整合難度直接減半。幸運的話更可能在十戶以內搞定,門檻大幅降低。

因此,戶數越少、面積越小,越可能快速如願。

快速都更守則四:把公有地拉進來,政府變成都更靠山

公辦都更大案齊發,但其實,民眾想參與其中也並非不可能。據公辦都更規定,只要更新單元面積裡有五百平方公尺以上公有地,且佔更新單元面積一半以上,就將由政府主導更新,這也是國內都更最有效率的管道。因此,若周邊有公有閒置資產如公家宿舍,也是好的都更宅標的。

【延伸閱讀】自辦都更門檻高,但成案速度快——自辦都更vs.合建都更比較

自辦都更:

實施者:地主或建築經理公司審件速度:最快3個月基本面積門檻:500平方公尺房價門檻:不限優點:1.整合容易;2.經簡易都更更新政策,加速行政流程;3.分回坪數高缺點:1.民眾缺乏專業知識;2.資金壓力

合建都更:

實施者:建設公司審件速度:2年半以上基本面積門檻:1.000平方公尺以上才有誘因房價門檻:40萬以上才有誘因優點:1.全程建商包到好;2.不用出資;3.建成後售價高缺點:1.整合不易;2.分回比例易起糾紛

整理:郭子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293

單車、巴士雲端接軌 比開車更快

2014-09-29  TCW
 
 

 

一出門就碰到塞車,不管哪裡都是人山人海?隨著都市化不斷蔓延,這個趨勢只會有增無減。聯合國7月最新估計顯示,到了2050年,全球城市將塞滿64億人口。面對交通需求翻倍,該如何確保道路暢通?歐洲城市各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便立下宏願,10年後大眾運輸將更加便宜便利,市民可捨棄自家車不用。從出門到目的地,手機上的地圖App就能點對點連線規畫,無論是租單車、搭巴士、計程車、捷運或渡輪,所有交通工具都能無縫接軌,而且一次結帳不需要分開付費。

這個系統除了將所有交通資源推上雲端整合,背後支柱則是2013年試運的「計程公車」(Kutsuplus)。這一台9人座的小巴,能透過手機叫車,在任何公車站隨招隨停。每加入一個新乘客便重新規畫最佳路線,將乘客一一送達指定的目的地。

《彭博商業週刊》記者實際乘坐,雖然小巴起跳價3.5歐元(約合新台幣140元),但通車速度媲美計程車,花費也只要四分之一,和市區1小時停車費不相上下。

同樣是善用雲端資料,在歐陸的另一端,荷蘭的飛利浦工業城恩荷芬(Eindhoven)則投入車流控制,全面掌控路況來確保通行無阻。這個實驗計畫與IBM、恩智浦半導體(NXP)合作,200輛車上的感應器可以隨時回報匿名的行車資料。除了位置之外,不管煞車、加速、啟動雨刷或顛簸擦撞,所有動態都會即時傳回資料中心,半年來已累積18億筆資料,能和豪雨、濃霧、事故多發路段等實際路況交叉比對。

靠著即時掌握行車資訊,除了管理當局能第一時間排除路障,駕駛也能根據路況或天氣修正車速,避免開進壅塞區域,甚至能接收客製化的建議路徑。透過雲端資訊共享,車子間就像能彼此對話,進入V2V(車對車,vehicle-to-vehicle)的時代。在空間有限,車數卻不斷攀升的城市,智慧車將會是平安上路的一大希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964

若歐央行推出更多刺激 速度可能比想象的更快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434

《華爾街日報》文章稱,歐洲央行暗示可能推出進一步的寬松政策,業內認為,若歐央行再度行動,那麽動作可能比市場想象的還要快。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周四稱,政策制定者們已經給相關人員指派任務,準備在必要情況下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以提振歐元區經濟。

經濟學家們認為,這是一種形式的暗示,意味著該行將開展更多行動,速度可能比市場想象的還要快。

回想今年6月,德拉吉就曾表示,歐央行將“加強直接購買ABS(資產支持證券)的準備工作。”此言之後的9月份,歐央行就正式宣布了ABS的購買計劃。按照德拉吉的預計,資產購買計劃將使得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擴增1萬億歐元。

考慮到當前歐元區通脹處於低位,經濟增長乏力,實際上,市場普遍認為歐洲央行推出進一步刺激措施的壓力在持續增加。業內人士表示,德拉吉稱委員們已經做好開展進一步行動的準備工作,這就意味著新的刺激可能快要到來。

Daiwa經濟學家Robert Kuenzel稱:“在某種程度上,這個月就是12月的先行指引。至少,他(德拉吉)將在12月發出同樣的信號:將推出更多行動。”

Robert Kuenzel認為,歐央行將在12月的會議上宣布購買企業債,明年1月將公布更多細節,2月就會開展實際購債行動。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歐央行可能會拿出更多耐心。德意誌銀行策略師Abhishek Singhania就表示,歐央行將在12月11日的會議上表態繼續觀望,對進一步“放水”做出權衡和估量,並判斷當前的資產購買計劃是否成功。

“因此,除非未來數周經濟活動和通脹預期明顯惡化,否則,更多刺激措施更可能在明年1月推出,而不是今年12月份。”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本周也表示,觸發進一步的行動有兩種條件:一個是當前的行動還不足夠;另一個是通脹前景惡化。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288

全球波動最大商品市場里 對沖基金在比誰跑得更快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725

過去一個月巴西綿綿不斷的大雨成為了商品市場里咖啡多頭的夢魘。截止到2月24日的數據顯示,咖啡凈多頭持倉重挫49%至8167手合約。這是2014年1月以來最大規模的多頭出逃。

氣象服務機構MDA Weather Services的數據顯示,在2014年經歷幹旱之後,2月充分的雨量使得巴西大部分咖啡生產地區水分都處於合理狀態。作為全球最大咖啡種植國和出口國,巴西產能的複蘇使得對沖基金對咖啡的看漲情緒消退速度創一年來峰值。

2014年咖啡經歷了牛熊市的輪換,使得其成為去年彭博大宗商品指數里波動率最大的品種。幹旱一度使得咖啡價格翻倍,但最近6個月價格連續回落。根據美國官方的預計,到今年9月末,咖啡的庫存將比之前的預期高出14%。

管理規模1.6萬億美元的Wells Fargo Investment Institute國際策略主管Paul Christopher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巴西的大雨使得咖啡市的前景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在供給充足的情況下,產能增加顯然說明了一切。

CFTC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月24日的數據顯示,咖啡凈多頭持倉重挫49%至8167手合約。這是2014年1月以來多頭最大規模的出逃。

阿拉伯咖啡期貨價格二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大跌13%至1.405美元/磅,單日跌幅為去年5月以來最大。

大宗商品交易商ED&F Man控股公司名下的咖啡業務Volcafe預計今年巴西的咖啡豆產量將從去年的4700萬袋上升至4950萬袋(每袋重量60公斤)。而第二大咖啡豆生產國哥倫比亞主要的出口商則預計當地的產量將創2008年以來新高。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814

名人愛用》讓財富增值更快的好幫手 財經達人的手機 都裝哪些「添財App」?

2015-06-01  TWM


善用App重建財富基因,年輕人可以加速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而對富人與財經專家來說,App則是讓財富增值的好幫手。

打開名人手機,看看他們到底在用哪些「添財App」吧!

撰文•林心怡、周思含、楊紹華、蔡曜蓮、戴致安在美國,理財App已經成為官方與學界認同的「搶救國民財務困境」重要解方;但就連財富盈滿、專業滿分的財經專家與理財達人,也熱中於利用各種理財與財經相關App,持續強化財富能量。

打開這些財經達人的手機,大致來說,他們愛用的App多屬股票分析、財經資訊相關,而非日常生活理財相關類型,凸顯這群人與年輕理財族「力拚第一桶金」的需求差異。

投資好好用》「愛挖寶」

掌握全球市場行情 陳忠瑞、黃世聰都愛用瑞展產經研究公司董事長陳忠瑞,已是大師級的投資名家,但仍然肯定App對於投資判斷的加值效果。他指出,App對投資者的正面貢獻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方便」,「你不可能隨時帶著個人電腦,查看個股狀況或全球市場動向。」其二,則是「投資紀律的加強」。

在「便於查看全球動向」的優勢方面,陳忠瑞雖然不願對個別App特別推薦,但他表示,今年年初的確因為利用App的資訊及分析功能,即時確認國際油價已至波段低點,因此布局產油大國俄羅斯股市,獲利近三成。由此足見App對投資者的資訊提供強度,已經不輸個人電腦上的專業系統。

陳忠瑞較常使用的App包括「iWow愛挖寶」及「FX168」,兩者的共同特色是,輕易掌握全球股匯市與原物料商品行情,而前者更包括了即時新聞及投顧影音。事實上,除了陳忠瑞之外,包括投資名家蔡森、向威國際投顧總經理仲向榮、財經專家黃世聰等,都是愛挖寶的使用者。

在投資紀律方面,陳忠瑞曾經試用「型態操盤手」App,對其「績效日記」的功能提出評論,認為由於能夠保留交易紀錄,因此可清楚回憶當時買進或賣出的環境與理由,甚至進一步檢討錯誤。

除了前述App之外,某些具有特定功能的投資相關App,也獲得專家愛用。曾在金控公司擔任副總經理、熟悉全球財經脈動的《今周刊》人氣作者乾隆來,對「國泰證券股票抽籤App」印象深刻,主要就在於它的新股抽籤功能。

其特色,首先是提供推播提醒,讓使用者能夠掌握新股的申購日期、扣款日期、抽籤日期等。另外,圖像化的倒數計時,也算是個人性化的設計。「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它只提供小額抽籤,格外適合小額投資人嘗試參與新股投資機會,我自己就曾幸運抽中一張,賺了點小錢。」乾隆來說。

記帳超方便》「花了多少錢」帳戶分流又能圖像化 陳斐娟靠它嚴控開支一向給人精打細算形象的財經主播陳斐娟,至今仍然維持日常消費隨時記帳的習慣,而她的工具,也已與時俱進地「App化」了。

陳斐娟從小就在媽媽「嚴格監管」收支的情形下,養成記帳的習慣,數十年來如一日;不過隨著科技發展,記帳的工具也從紙本進化成手機App。「以前用紙本記帳時,常因為無法回想一整天的花費細項而遺漏;現代人機不離身,用手機App可以隨時隨地記錄,方便多了!」她說。

陳斐娟認為,對於薪資固定的上班族來說,儲蓄是累積資產最重要的步驟,而儲蓄的關鍵,就是透過「記帳」掌握所有開支。「就像每天量體重,對於減重一定有幫助;每天記帳,自然也不會亂花錢了。」過去的記帳工具也許因為麻煩,又或者健忘,導致無法長期持續而成為習慣,所以App的出現,就讓記帳變得相對簡單,她強調:「讓記帳實行起來簡單容易,才會持久成為生活中的習慣。」打開手機裡的記帳App「花了多少錢」,陳斐娟從二○一三年使用至今,所有支出明細轉化成色彩繽紛的柱狀圖,「我有做帳戶分流,每個月的薪水就是固定作為生活花用,所以記帳軟體只記支出;其他收入來源,比方代言費、演講、出書的版權費等,全數進到另外一個只進不出的帳戶,作為投資及儲蓄專戶。」她解釋,將帳戶「分流」的意義,是可以有效控制收入的花費與分配,避免自己花費超出預算,或做出太過冒險、超過能力的投資決策。

「帳戶分流後,接著就是將你的花費分類。」陳斐娟說,將各項花費仔細分類後,每月就能再逐條檢視消費,也許可以再省下不必要的開支。不過儘管省錢是可以快速累積存款的方式,她認為有些開支是不能省的,那就是「學習費」與「公關費」,因為那代表的是「投資自己」,以及「建立人脈存摺」。

資訊不漏接》「彭博財經」內容多易上手 張智超、夏韻芬超黏它某種程度上,年輕族群與富人的理財需求差別,在於前者的財務工程是「存到一桶金」,後者則是整合各種資訊之後做出判斷,為財富有效加值,也因此,多數財經專家與達人的手機裡,必備的就是「國際財經資訊」相關App。

說到這個類型,不能不提各路專家指名度最高的App──彭博財經 Bloomberg Business),包括國票總經理蔡佳晉、大眾證券投資事業處副總經理張智超、乾隆來、黃世聰,與知名財經節目主持人夏韻芬等,都是彭博財經的愛用者。

雖然這個App聽起來專業感十足,甚至給人一些距離感,而且是英文的介面,但其功能與容易上手的程度,的確值得給予高分。

根據專業評分部落客的建議,一款好的App,基本條件是「三步驟之內,讓你找到需要的功能與資訊」,彭博的內容包含全球各類財經新聞、各類專業評論、各種市場動態,甚至是影音頻道等,而這些分類多元且龐雜的內容,幾乎都能「三步搞定」。

舉例來說,就連要查詢稱不上熱門的「土耳其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你的手機也只要「跑三次」就能看見。首先,打開彭博財經App;第二步,選擇畫面左上角功能選單,從「市場 Market)」的目錄中選擇「債券(Bond)」;第三步,呈現的可能是美洲各國債券狀態,此時只要再點選「歐非中東(EMEA)」,即可看到包括土耳其十年期公債在內的主要國家各期公債最新市況。

整體而言,黃世聰表示,無論是利用App進行股市下單或是資訊蒐集,成敗的關鍵前提,還是在於自己是否具有一套投資邏輯,「對我來說,App提供的是機動性與便利性,股市瞬息萬變,App讓我可以更快知道市場正在發生什麼、討論什麼;但並不影響我的投資邏輯,我是把這些資訊套用於我的投資邏輯,然後做出最佳的判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2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