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國資系P2P平臺近9成正常運營 成交量普遍較小

3月31日,網貸之家發布《國資系P2P平臺盤點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3月,國資企業通過多級股權層級結構,參股或控股的P2P網貸平臺高達181家,其中正常運營P2P網貸平臺159家,停業及問題平臺22家。

從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布的企業成分上看,《報告》將各級國資委、全民所有制企業、國有獨資企業、改制後的供銷社等視為國資企業,而集體企業和尚未改制的供銷社等不列入國資企業。同時,《報告》將一個股東持有一家平臺的股權,認定為控股,其余情況為參股。此外,如果遇到核實不到股權比例的情況,也暫定為參股。

停業及問題平臺僅22家,正常運營平臺近9

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3月,具有國資背景的P2P網貸平臺停業及出現問題的有22家。其中,13家平臺停業,7家平臺提現困難,1家跑路,1家經偵介入。此外,還有10家P2P網貸平臺已退出國資背景。

在其余159家正常運營的P2P網貸平臺中,國資控股66家,國資參股93家。通過對比國資控股的P2P網貸平臺股權層級以及最終國資股東情況發現,國資控股平臺的股權層級較小,主要以二、三股權層級結構為主,且多數平臺的最終國資股東並不唯一。

需要註意的是,《報告》將控股的認定標準設置為最終股東方直接或間接持有一家平臺51%以上的股份;最終股東方通過多級公司持有一家平臺,每一級股東都要持有下級公司30%及以上股份,並且為第一大股東(其他有關聯關系的股東股份合並為一家計算)。

網貸之家行業研究員劉美茹解釋稱,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隨著監管趨嚴,國資企業不看好平臺未來發展前景,退出P2P網貸平臺;另一方面是某些國資企業下的P2P網貸平臺頻頻“爆雷”,投資人對該背景下的平臺失去信任,平臺為保護自身品牌價值,而主動脫離國資企業。

超8成平臺貸款余額低於10億,成交量普遍較小

截至2017年3月25日,從可獲取的112家國資背景P2P網貸平臺的貸款余額數據上看,超過8成的P2P網貸平臺貸款余額在10億元以下,其中貸款余額1億元以下的平臺有47家,1億-10億元的平臺有45家;貸款余額在10億-30億元的平臺有16家,30億元及以上的平臺僅有4家。

從3月成交量上看,國資背景的P2P網貸平臺成交體量普遍較小。如下圖所示,成交量在1億元以下的P2P網貸平臺數量高達77家;成交量在10億元及以上的平臺數量僅有5家。

從正常運營的P2P網貸平臺上線時間分布上看,具有國資背景的P2P網貸平臺集中上線於2014年和2015年。其中,2015年上線的國資背景平臺數量最多,高達68家;其次是2014年上線57家;而2016年受監管政策影響,上線平臺數量驟減,僅25家。

從正常運營的P2P網貸平臺股權比例上看,國資企業對P2P網貸平臺的最終持股比例相差較大,股權比例最高的達到100%,而股權比例最少的僅有1%。如下圖所示,最終持股股權比例在51%及以上的占比最高,為28.12%;其次是工商未顯示其股權比例的占比25.63%;最終持股比例在10%以下的占比最低,為14.37%。

在劉美茹看來,具有國資背景的P2P網貸平臺,雖有國資企業作為信用背書,但也不乏部分國資背景P2P網貸平臺出現“爆雷”事件。投資人不可盲目相信P2P網貸平臺國資背景,仍需要從股權比例、股權層級以及股東背景情況等方面,探究國資成分具體幾何,時刻保持對風險的敬畏之心。

同時,P2P網貸平臺在選擇國資企業合作時,該企業的國資標簽將不再是重點,國資企業的國資背景實力、入股方式以及主營業務可能是未來考慮的重點。而對於國資企業來說,在選擇P2P網貸平臺時,合規性是第一要務,其次將考慮的是平臺的經營模式、所在的細分領域、未來的發展規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8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