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債務資本峰會熱議“債券通”:全球投資人不容錯過中國債市

由歐洲貨幣機構投資者(Euromoney Institutional Investor PLC)主辦的中國債務資本市場峰會日前在北京舉行,該峰會被視為探討中國債券市場發展最重要的年度會議之一。本屆峰會的舉辦恰逢中國進一步推動債市開放之時,就在此前剛剛結束的“兩會”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宣布,計劃於年內推出“債券通”。這是繼“深港通”和“滬港通”後,兩地市場互聯互通領域又一重要舉措。在此次峰會上,“債券通”也成為嘉賓討論的焦點。

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是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亞太區總監張順榮表示,“債券通”之所以備受矚目是因為,從整個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來說,債市開放尤為關鍵,甚至要比股票市場重要很多。現在,中國高層提出了“債券通”的願景,這是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重要舉措。

中國信托商業銀行副董事長利明獻表示,期待“債券通”的計劃能夠盡快實現。在他看來,首先,目前國內金融市場投融資仍然是以間接融資占主導,中國政府一方面希望推進直接融資,促進投融資模式的日趨多元化,另一方面也兼顧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股票市場已經有“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開通之後,不論是境內還是境外,以人民幣為主的直接融資體系才能夠建立起來;第二,最近兩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預期增強,人民幣存在資本外流的現象,香港的人民幣資金池規模已經從1.3萬億元掉到5000多億元,現在要把資金池的“水位”再扶起來,“債券通”是一個重要舉措。

歐洲貨幣機構投資者公司亞太區行政總裁史托尼(Tony Shale)指出:“中國債務資本市場正在不斷開放,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斷推進金融市場自由化進程,過去一年我們見證了熊貓債市場的蓬勃發展、中國首只人民幣SDR債券的發行以及綠色債券的迅猛發展,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綠色債券市場。同時,越來越多的外國債券承銷商開始進入中國市場,為國外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在岸銀行間市場投資和外匯衍生品對沖機會。”

金融數據服務商Dealogic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債務資本市場規模達9810億美元,共達成3694筆交易,為史上年比度交易之最。規模同增長27%,交易數量同比增長48%。其中,中國境內債務資本市場規模達8576億美元,共達成3439筆交易。另一方面,2016年,中國債券發行人及投資者在境外市場也非常活躍。中國離岸債券市場規模去年位列史上第二位,同比增長19%,達1274億美元。

“2016年年底,中國債券市場整個托管規模為64萬億元,相當於中國GDP的86%,前一年大概還只有50%多,也就是說,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占比就上升30%多。中國目前已經是全球第三大債券市場。”Dealogic表示。

“對全球投資人來講,中國債券市場是不容錯過的一個市場。”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董事長閆衍表示。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境外機構投資人的參與程度還不是很高,當然還需要一個對中國的交易規則、整個市場環境的逐步熟悉和了解的過程,未來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隨著中國債券市場規模進一步的增長,尤其是在交易規則和相關制度方面不斷完善後,會有更多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參與進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0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