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轉)必需、剛需和黴需 金楓海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f4b4a0102enyw.html
需求是一個很「不賴」的詞,在宏觀經濟學上,它代表一種積極的正面的力量,一旦經濟萎靡,經濟學家總建議要刺激需求,甚至不惜採用一些極端的方法,比如故意敲碎一塊窗戶玻璃。但是這個需求是很糟糕的黑暗的需求,因為它來自破壞性的力量,新換的玻璃原本有更好的去處——安在一戶沒有玻璃的窗上,而不是刻意敲碎玻璃的窗戶上。
  還有一種黑暗的需求是疾病,可稱之為「黴需」,生病是件倒霉的事,但這個倒霉的事引發治療開支,誘致出這種需求就是「黴需」。
  黴需將在中國未來經濟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成為老年化社會的代名詞。改革開放前十年我們是吃飽糧食的「必需」,到了改革開放20年之後,我們談論的是買房子的「剛需」,那麼在2015年之後,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突破2億,「黴需」將滾雪球一樣。
  中國最大的「黴需」是什麼呢?是中國的慢性病。中國嚴峻的慢性病形勢同中國的工業化、城市化高度相關。在癌症中,城市癌症患病率已經大大超過農村,其中最醒目的類別是肺癌,它也是第一大癌。以前很多人認為,肺癌主要同吸煙有關,中國有世界上最龐大的煙民隊伍,而且數量還在增長(但總體男性吸煙率從63%下降到57%)。但是,煙民最容易患的是小細胞肺癌。而在飆升的肺癌中非小細胞肺癌佔肺癌比例達到80%,尤其是女性癌症患者大幅度提高。很多不抽煙的生活健康人士是非小細胞肺癌的患者。對於它的成因,除了被動二手煙(基因不耐)、炒菜的油煙(亞洲婦女患病較多),最重要的可能是城市化工業化造成的空氣污染。
  城市化工業化導致的飲食變化也是慢性病的重要推手。周恩來總理曾在患癌期間啟動了中國的癌症普查,這是全世界最罕見的大規模癌症調查。當時參與其中的康奈爾大學教授柯林·坎貝爾發現,儘管中國的人均收入水平遠遠低於美國,但中國在各類慢性病患病率上都比美國低。當時,中國的癌症主要是胃癌,這是貧窮病,是可以通過發展來解決的。而美國的癌症主要是「富貴型癌症」。美國癌症比例要遠遠高於中國。
  差別的原因,是中國人主要是以農村式的植物蛋白為主,而美國則因為城市化工業化,以吃肉蛋等動物性高蛋白為榮,飲食方式以快餐為主而缺乏家庭餐飲。這使得美國人變得更肥胖、血液中膽固醇更高,而它們都是癌、心血管病、糖尿病的因子。
  現在,情況倒過來了,中國開始追趕美國愚昧的城市化飲食,加上沒有嚴厲的食品監管造成的食品安全問題,中國「富貴型癌症」和其他慢性病開始飆升,數字異常可怕。而且城市患癌和慢性病要高於農村。如果按照這個勢頭髮展下去,中國的城市醫保系統會被龐大的老齡化人口慢性病擊垮,無數家庭會因為癌症等慢性病的高昂費用而致貧。
  過去農村窮人患癌,沒錢只好煎熬。現在富裕的城市中產和資產階層大規模崛起,他們會努力治病。現在癌具有「平等化」的趨勢,例如空氣污染而致的肺癌,這將導致醫療支出驚駭式上升,黴需將成為一種恐怖的力量。(文/唐學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6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