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個不屑“自媒體”的人眼中的自媒體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07/161711.shtml

一個不屑“自媒體”的人眼中的自媒體
余晟以為 余晟以為

一個不屑“自媒體”的人眼中的自媒體

單純給你“你想要的”,未必會讓你更幸福。

本文由余晟以為(微信ID: yurii-says)授權i黑馬發布。

自從發現我莫名其妙地成為了“自媒體人”之後,一直在思考和自媒體有關的問題,也在之前的文章里觀察和聽取大家的意見。最近和騰訊企鵝媒體平臺的朋友聊起來,印證了我之前的一些思考,又了解到騰訊“芒種計劃2.0”制定了對優質自媒體的一系列扶植計劃,覺得這是件挺有意義的事,所以寫了這篇文章。

“自媒體”成了最近幾年非常熱門的說法,然而我不知道該如何定義當今的“自媒體”。我知道的是,“自媒體”這個概念誕生的時候,一定不是今天的樣子。如果我沒有記錯,“自媒體”的說法最早來自2004年Dan Gillmor寫的We the Media。這本書的副標題是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來自人民、服務人民的草根新聞工作)。“自媒體”這個概念的誕生,是與“新聞工作”密切聯系的,大家也是從這個角度來看待它的。

從最早接觸博客開始,我就確信自媒體會流行,因為它有很多獨特的優勢。即便如今的“自媒體”早已疏遠了當年強調的“草根新聞”,這些優勢仍然存在。

第一,自媒體天然有草根性,讓更多的信息有機會湧現。傳統媒體的運作嚴格而複雜,采編審發缺一不可,高企的成本擡高了發布的門檻,而且發布時要篩掉許多“沒有多少人會看”的新聞。自媒體沒有這種限制,自媒體的信息發布顯得自由愜意,作為個體的自媒體或許單調片面,無數的自媒體卻構成了永不中斷的信息洪流,技術總會讓你找到自己想看的信息。自媒體大量湧現以來,我發現有很多偏重本土寫作和方言表達的自媒體,從留言看到它們的確安撫了許多異鄉遊子的鄉愁,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第二,自媒體的信息組織形式靈活而複雜,適應這個多變的世界。傳統媒體除了剪報或者合訂本,基本是沒有什麽“信息組織形式”的單純的“下轉第幾版/上接第幾版”都會帶來不少的跳出率(當然傳統媒體也不看重跳出率),我們很難持續按照某個主題把信息集中起來並保持更新。但有了超鏈接,有了千千萬萬的自媒體,關於同一起事件、同一個問題,我們可以很方便地看到各方的分析、意見、評論,並且實時更新,這是傳統媒體做不到的。比如前段時間Uber性騷擾的問題,當事人借助博客發聲,然後我們又看到了資深HR的評論、其它受害者的現身,最近又看到了女上司的看法。如果沒有自媒體,單純靠專業記者去挖掘,這是難以想象的。

第三,借助微信公眾號這樣的“超級APP”,自媒體的發布-閱讀路徑進一步縮短,內容更容易觸達普通人。即便在PC時代,看篇文章也是一項很專註的活動,普通人更喜歡在網上聊天。如今萬眾皆為“馭屏族”,聊天卻沒有那麽熱門了,大家似乎自然而然之間就養成了隨時有空隨時刷刷朋友圈、看看公眾號、分享一把的習慣。所以自媒體的地盤不知不覺之中擴大了很多,在生活中的比重大大提升。我之所以申請微信公眾號,是突然發現博客的閱讀量呈斷崖式下跌之後的事情。但是我捫心自問,如今在公眾號的寫作和博客時代並沒有本質的差別,閱讀數和影響力卻增加了很多倍。這種奇特的變化,離不開移動互聯網和自媒體平臺的東風。

然而我也必須承認,上面談到的自媒體的這些獨特優勢,認真看來只是些中立的能力。我之所以肯定這種優勢,潛意識里還是認定“自媒體”應當有足夠的職業道德和操守的,從業者應當努力貢獻有價值的內容。我專門找出了當年Dan Gillmor在We the Media對自媒體信任問題的看法:

當記者(也就是如今說的“自媒體”)有些基本要務。當我看見或聽說某件事值得對閱聽大眾報導時,我會予以確認,或者引用知道此事且值得信賴者的話,不然就是直接去找資訊來源(人或文件)。如果我在網誌上做了鏈結,指向某樣有趣的東西,但是並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時,我會提出警言。一般來講,我不會貼匿名的張貼文章。如果事實的來源不是我能信賴的,我會查證……如前所述,我們需要更好的工具以獲取建議和探查名聲,這種軟體可以讓我們遊走資訊網,獲取可信賴人士的建議。未來幾年我們就會弄懂這一點,我有信心,我們會走得愈來愈順。

如今再看這段話,多少會覺得當年Dan Gillmor有些過於樂觀了。現在的自媒體會做多少查證嗎?會選擇不貼出匿名文章嗎?有信心走得越來越順嗎?坦白說,我看過的“自媒體”越多,反而越沒有信心。

如今,大量的“自媒體”被做成了一門赤裸裸的生意,而且是利益鏈條相當直接、追求短期回報的生意。“持續貢獻優質內容-持續積累信譽-收獲回報”的傳統做法看起來太迂腐,需要太好的耐心。在這個講究“爆發性增長”的年代,大家都難以接受,所以千軍萬馬擠上“不擇手段吸引註意力-直接獲取經濟回報”的道路,“不擇手段”換種好聽的說法,就是“重運營輕質量”,就是“直接瞄準人性的弱點”,甚至不惜炮制假新聞、假信息。其結果就是,有質量沒運營,基本沒出路,有運營沒質量,“成功”的可能性卻相當大。

我不否認今日頭條里還是有一些有質量的新聞,但是據我自己的親身體驗和對身邊大部分人分享的觀察,今日頭條推送的大量文章是沒什麽營養甚至故意聳人聽聞的。不可否認,它們“運營”得好,成功吊起了普通人的胃口,吸引了足夠多的點擊。但是這樣真的有意義嗎?前幾周有個朋友和我聊起希望認真做貢獻高質量內容的嚴肅的自媒體,預計一年可以做到十萬訂閱數,但根本沒有人有興趣,大家更關心的是“一年做到一百萬粉絲,做不到免談”。我自己也經常感嘆,自媒體圈雖然熱鬧,但很多都在追逐熱點、故弄玄虛,真正有趣的信息還是太少。對於真正有價值但還不能完全把價值變現的自媒體,缺乏資助,從長遠上保證它們價值的最終體現,這是目前一個普遍的問題。

讓人更憂慮的還有現實國情。在我國,媒體長期以來受到嚴格的管制,所以相當多的人對“能發表出來的東西”天然有信任感,突出的表現就是,對很多人來說,“網上是這麽說的”和“電視、報紙上是這麽說的”具有幾乎相同的公信力。就我觀察,許多自媒體雖然都知道這樣下去早晚有一天“網上這麽說”的信用會破產,但都在充分利用這個窗口期,抓住大家對“能發表出來的東西”殘存的一點信任,爭分奪秒享受這種紅利,這種行為稱為“末世瘋狂”也不為過。

在這種現實面前,“管制”反而讓人懷念,雖然這有點怪異。傳統媒體雖然也不能杜絕“標題黨”等運營行為,畢竟要受到一系列制約,比如報道應當有多個獨立信源,要展現不同觀點。但是,這些約束對自媒體都不存在。許多自媒體理直氣壯地強調“自(我)”,堂而皇之地為某些觀點站臺、背書,有意無意地忽略某些觀點和事實(所以大家才會習慣多次“反轉”),甚至公然造假也不會受到實質性的處罰。缺乏外界約束、完全依靠自律,未必能持續發展最終形成理想的局面,這已經被歷史證明。1783年獨立戰爭勝利之後,美國人一度覺得不需要政府,但過不了幾年就發現難以為繼,所以才有了1787年費城立憲。

我們還需要警惕的是,自媒體這些問題會在“技術中立”的幌子下被進一步放大,因為所謂中立的技術並不能帶來世界觀的均衡。無數文藝作品和真實案例已經告訴我們,雖然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但完全放任和助長個人選擇未必會帶來幸福。自媒體也不能例外。許多人閱讀了假新聞而不自知,被推薦了嚴肅認真的資訊也難以接受。

這其實不難理解,現代心理學已經證明,人類天然不喜歡認知失調,如果不是有足夠良好的自省習慣,或者有足夠強的外力,人總是願意看到與自己已有認知相同的判斷。如果要承認之前接受的信息有假、看法有誤,這總是讓自己有點難堪、有點不舒服。所以如果單純從數據來看,“我喜歡的”打開率總會更高,“我不喜歡的”打開率總是更低。然而我們也必須承認,世界並不是全然按照我們的意誌和喜好而存在,完全由“我喜歡的”構成的世界只能是水中月、鏡中花,並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這也是我之前批評今日頭條的理由:單純給你“你想要的”,未必會讓你更幸福。

最近已經好幾次被其他人稱為“自媒體人”,不管是開玩笑也好還是正經也好,總讓我感覺莫名其妙,距離許多年前第一次讀到We the Media時候的興奮十萬八千里。我衷心希望,借助靠譜的平臺、靠譜的遊戲規則,越來越多靠譜的作者,“自媒體”有朝一日能成為真正有份量的稱號。

自媒體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1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