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貶值時代,民眾投資海外訴求變得強烈,QDII等出海渠道走俏一時。
在近日外匯局發文明確境內居民購匯不得用於境外買房和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等之後,QDII這類陽光化的投資渠道似乎更加奇貨可居。只是眼下,能讓投資者自由申購、贖回的QDII產品並不多,很大一部分基金實施了限購政策,其中多數投資美股的QDII正在“關門拒客”。
剩下的能夠實現正常申贖的QDII盡管為數不多,但依然門類繁雜,有投全球、商品、港股,等等。這些產品規模有多大,分屬什麽門類,如何投資,請容記者慢慢道來。
QDII正名的一年
有別於2007年首批QDII風光出海、慘敗而歸,2016年QDII基金風光無限。據Wind資訊信息,受益於香港、美國市場的良好變現和人民幣貶值產生的匯差收益,2016年QDII基金平均收益率高達6.56%領漲各類基金。業績表現緊隨其後的是另類投資基金、貨幣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別為4.94%、2.61%。
上海一家基金研究機構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稱,目前而言,人民幣面臨貶值的壓力,美元在美聯儲加息的背景下持續走強,對於國內的投資者而言如何使人民幣在國際上保持原有的購買力是需要解決的事情,而QDII基金是目前資金出海、實現全球配置比較好的選擇。投資者申購QDII基金後,以持有美元資產的方式投資於海外市場;贖回時,基金按匯率將美元折算成人民幣,在獲得海外投資資本利得的同時還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對沖人民幣的貶值壓力。
進入2017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仍在延續貶值態勢,近日匯價正在逼近7.0關口;而同時,外圍市場尤其是美國股市依舊在上漲。由此,QDII產品吸引力進一步得到發酵。但令人遺憾的是,資本市場上的優質品種總是相對稀缺,很大一部分QDII如今不支持正常的申贖交易。
據大泰金石識基研究院統計,自2016年1月至12月中旬的近一年時間里,超過半數以上的QDII基金發布過限購公告,部分原因是由於國外市場節假日無法交易,但主因還是由於外匯額度限制無法接受新的申購金額。另據wind統計,截至2016年12月15日,QDII基金共163只(現鈔與現匯算一只),其中封閉式4只,開放式159只。在這159只開放式基金中,34只QDII基金暫停大額申購,約占總基金數量的21.4%,51只QDII基金暫停申購,約占總基金數量的32.1%,幾乎有一半以上數量的QDII基金被限制申購。在被限制申購的QDII基金中股票型QDII基金占49.4%,債券型QDII基金占30.6%,另類投資QDII基金占16.5%,混合型QDII基金占3.5%。
外匯管理局日前發布的《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投資額度審批情況表》則顯示,截至2016年11月28日,全部QDII基金額度為285億美元。假設已暫停申購的QDII基金代表其額度已用完,則剩余QDII基金額度為56.23億美元,整體來看,QDII基金仍然是稀缺品。一些外匯額度用完的基金公司只能暫停大額申購或者暫停申購來應對。
從51只暫停申購的QDII基金來看,其中股票型QDII基金有24只,占47%左右,債券型QDII基金有14只,另類投資QDII基金有11只,混合型QDII基金有2只。從暫停申購的股票型QDII基金來看,這24只基金中大部分還是投資於美國市場為主,比如廣發基金和華安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暫停申購的基金數量較多。其中華安納斯達克100美元現匯(040048),不僅暫停申購,也暫停贖回。
對於目前幾乎一半以上的QDII基金被限制申購,大泰金石識基研究院核心分析師王驊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稱,這種狀態仍然會持續,主要原因有三點 :國內投資者全球資產配置的意識增強;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人民幣面臨貶值壓力,資金出海投資需求增大;今年以來QDII基金賺錢效應明顯,整體資產規模增長,受到投資者追捧。
實際上,最近兩個月,QDII基金的限購情況更加突出。自去年11月以來,一些基金公司充分挖掘存量QDII額度,基金發行新的QDII基金。以12月為例,上投摩根全球多元配置、華夏移動互聯、大成海外中國機會、易方達原油、大成恒生中國、易方達標普500、易方達標普科技7只QDII基金成立。新基金產品的成立一方面消耗了相關公司剩余的QDII額度,使得一些基金專戶QDII產品到期後不再延續;也有一些基金公司為了保證新基金的發行,限購其他已有的QDII基金。
上海一家外資背景的基金公司內部人士對本報稱,基金公司當下發行QDII至少是“一箭雙雕”的,一方面考慮到QDII當前是個搶手貨,通過新發QDII改善與銀行渠道的關系,讓對方拿到一定的基金銷量;另一方面,基金公司拿到優質的標的後,可以進一步豐富產品線。
存量QDII機會
在QDII基金大面積限制申購的情況下,仍舊有剩余可申購的QDII基金可以進行投資和申購,也能滿足部分投資者的需求。
大泰金石識基研究院統計,截至2016年12月中旬仍有38只可申購贖回的QDII股票基金,占總QDII基金的23.9%,大部分可申購贖回的股票型QDII基金主要投資於香港市場。
值得註意的是,投資港股的基金並不稀缺。當前市面上已經有一大批基金甚至是專戶產品可以投資港股市場,基金產品就包括普通的主動及被動型型開放式基金、LOF產品、ETF等,它們通過深港通、滬港通通道投資於香港市場,無需受制於有限的QDII額度,規模存在增長的潛力。同時,香港市場上的一些基金實現了北上銷售,供內地投資進行資產配置。
此外,截至去年12月中旬,可申購贖回的債券型QDII基金有鵬華全球高收益美元現匯和華夏中華信用精選,可供選擇並不多。從可申購贖回的混合型QDII基金來看,有22只仍可申購贖回,範圍包括發達市場和新興國家市場,可供選擇和配置的機會仍然較多。
國內一家中型基金公司華東區渠道經理對本報稱,在外匯局嚴格管控5萬美金投向之後,內地投資者其實還可以通過有限的QDII實現布局海外的目的。“(但)前提必須要了解產品的投向和產品的特征。而作為產品的賣方,我們也要在基金銷售過程中,做好投資者教育和適當性銷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