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粗野

上星期出席行內的一個小範圍飯局,行家的話題,三句不離本行,從釋法談到下任特首,也談到美國大選。在池某所從事這個唯恐天下不亂的行檔,Donald Trump勝選當然是“眾望所歸”,但這也只能說是主觀願望,談不上有把握。惟有一位前輩,鐵口斷定,Donald Trump一定贏,Hillary Clinton當上總統的機會是零。

這位池某一入行就稱呼他為老師的前輩,平日行為放蕩不羈,詼諧幽默,冇厘正經,卻總是三言兩語就能把天下亂局及其來龍去脈理得清清楚楚,一支健筆更是能收能放,要理有理,要論有論,要氣勢有氣勢,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他的文章。

前輩的觀點是,女性執政,雖然曾經是潮流,但這個潮流已經out了(德國那個人氣不再,泰國那個被迫下台還官司纏身,南韓那個已提早玩完,台灣那個上台幾月就成了派系的傀儡),現在的國際政治潮流是“粗野男人”執政,俄羅斯、北韓,還有最近的菲律賓,“北京那個也是”。

這裡所說的“粗野”,顯然不是貶義詞,而是代表了面對問題和困難所展現的魄力與擔當。正所謂國事如麻,天下太平時,以女性冷靜細心的思維和柔性手腕理順矛盾,非常適合;但到了多事之秋,為免問題積重難返,需要大破大立時,大開大闔、快刀斬亂麻的“粗野”手段肯定更為有效。

池某覺得過癮的是,前輩在整個話題中,由始至終都在使用“粗野”這字眼,而沒用過其他替代詞,因為之前曾經花時間學習一個專門研究“粗野度”(roughness)的學科,“粗野”一詞一下子就讓池某引發很多聯想。

所謂“粗野度”,實際上就是統計學裡的variance,越粗野就是variance越大。池某曾在前面的文章中討論過variance對一個賽局的影響。在優勢賭局中,人們會希望減少variance以彰顯優勢;在劣勢賭局中,則希望增加variance以搏懵成功。

這似乎跟Donald Trump與Hillary Clinton的競選策略也很吻合,若是打傳統式選戰,比政綱、闡述施政理念,Donald Trump無論如何都比不過當過第一夫人又曾官至國務卿的Hillary,很難令選民留下印象。僅以粗野的一面示人,不管是與生俱來的,還是裝出來的,無疑都是最低成本又最能吸引眼球的高效益宣傳,話題不斷,也就人氣不墜。如果說Donald Trump沒計算過這種策略的成功機會,池某也不信,別忘了他是幹什麼的:他是生意人,而且是開賭場的。

站在選民的角度,如是是Hillary當選,她會講什麼話,做什麼事,施行怎樣的政策,選民自己未來的生活如何變化,都不難想像。如前所述,若是在太平盛世,大家都安於現狀,自然會傾向於這個variance較小的選項;問題是當前人心思變,希望以大variance來突破現狀,結果是那個連完整的政綱也沒有,到處點起火頭留下爭議充滿roughness的候選人,反而更能給人們的未來帶來uncertainty。


由此可見,roughness雖然令人沒什麼好感,在適當的時機運用得宜卻是很有力的武器,model中什麼時候應遏制哪些factors的roughness,什麼時候應增加哪些factors的roughness,值得仔細推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4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