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特朗普減稅政綱將掀全球資本爭奪戰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意欲施行的“里根時代以來最大規模減稅”新政,很可能引發一場席卷全球的資本爭奪戰。

除主張將最高聯邦企業所得稅率由目前的35%降至15%外,特朗普還打算降低聯邦個人收入所得稅。他日前還在社交網絡上連發6條消息,聲稱美國將對企業實施大幅減稅和政策松綁,但會對把工廠搬遷到其他國家、雇傭其他國家員工卻想把產品售回美國的企業征收高達35%的產品關稅。雖未正式上任,但特朗普的“胡蘿蔔加大棒”已經開始奏效。北京時間12月7日,日本軟銀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孫正義向特朗普承諾,將在美國投資500億美元,並創造5萬個新工作崗位。

多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大規模減稅會使得部分資本回流美國,美元匯率走強,利率上升,為經濟註入活力。不過,若被特朗普的“里根級”減稅“將了一軍”,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必然會加碼財政政策,以制衡特朗普新政。除此之外,特朗普重掀美國產業革命的願景,還會受到政府債務高企的掣肘。

全球都在降稅

特朗普競選時的經濟政策核心之一便是大規模減稅。

他主張啟動上世紀80年代里根執政以來的最大規模稅改,將聯邦個人收入所得稅率由目前的七檔簡化為12%、25%和33%三檔。這意味著美國最高聯邦個人收入所得稅率將由目前的39.6%降至33%。

在企業所得稅方面,特朗普準備將最高聯邦企業所得稅率由目前的35%降至15%,並提議對美國企業海外利潤一次性征稅10%,所得用於投資經濟困難的州。

除了大規模減稅,特朗普還準備對把工廠搬遷到其他國家、雇傭其他國家員工卻想把產品售回美國的企業征收高達35%的產品關稅。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徐明棋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隨著特朗普經濟團隊的主要人員陸續到位,其幕僚團隊與國會共和黨領導層就減稅問題已基本達成共識,只是共和黨眾議院領導層傾向於將企業所得稅最低稅率維持在20%。不過,數字上的“誤差”不會影響特朗普就職後迅速出臺減稅政策,這也是他進行經濟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

大規模減稅和懲罰性關稅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資本可能快速回流美國。

比如,原本已打算把工廠遷移到墨西哥的開利(Carrier)空調制造工廠已打算繼續留在美國,這被外界視為特朗普促使制造業回流的首個成功案例。

7日,日本億萬富豪孫正義在與特朗普閉門會談45分鐘後承諾,將在美國投資500億美元,為當地創造5萬個工作機會,這些投資將主要集中投給美國的初創公司。孫正義表示,計劃用其此前與沙特阿拉伯主權財富基金及其他潛在夥伴成立的1000億美元基金來大舉投資物聯網、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和機器人等領域。

當地時間12月6日,孫正義與特朗普在紐約會面

實際上,在美國之前,不少國家和地區為了留住企業,已經將發力點用在了積極的財政政策上。

英國新任首相特蕾莎·梅11月28日正式批準了前政府所作的進一步下調公司稅的承諾。英國此前宣稱,到2020年將企業稅下調至17%,實現在二十國集團(G20)中最低的企業稅率,促進企業創新。

中國也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舉措,僅營業稅改增值稅一項,年減稅規模就超過5000億元。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建議,對於特朗普的大規模減稅政策,中國也應該有戰略上的應對,包括落實中央提出的降低宏觀稅負和鼓勵創新等措施。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誌勇認為,特朗普減稅和里根時代相比,應該有類似的效果,但可能比不上里根時代。對中國來說,繼續減稅很有必要。

事實上,2000年以來,法國、日本、德國、加拿大、愛爾蘭等多個國家的企業稅率均呈現出下調的趨勢。如今,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背景下,經濟已經企穩的美國一旦大幅減稅,必將再掀起一股資本爭奪熱潮。

高科技公司不感冒

特朗普大規模減稅能否重振美國,實現新的產業革命,進而拉開與其他國家的差距?這是近來學界關註的一個熱點。

許善達擔心,在美國科技創新體制下,低稅負將吸引大量資本回流,將直接推動美國的經濟科技水平,很可能實現重大技術突破,產生與上個世紀里根減稅後同樣的效應,即重大技術突破與其他國家生產技術水平拉開數量級距離。中國經濟政策如果不采取重要調整,將面臨很大困難。

但徐明棋表示,里根減稅後美國經濟開始走向繁榮,很多人認為主要是財政政策的效果,其實這背後有很多其他綜合原因。最主要的是美國科技創新達到了一個新集群突破的階段,以微電子、電腦、衛星通訊等核心技術為代表的信息產業革命在美國率先取得突破,減稅政策為新興企業投資提供了刺激,加上上世紀80年代金融自由化後創新的金融手段為信息產業革命增添了巨大推動力,隨後美國迎來了一波經濟增長的長周期。

在徐明棋看來,一部分對於稅收比較敏感的企業可能會在稅率降低後回到美國投資。比如基建、鋼鐵、石油、化工等一些傳統行業,“但是對於那些已經在全球布局生產,市場又橫跨全球的高科技公司,比如蘋果公司、IBM等,並不會因為減稅便把生產線遷回美國。這背後涉及的配套供應鏈和綜合成本不是所得稅下調10%~15%可以彌補的。另外,這些跨國企業都有著避稅的本領,它們的納稅成本原本就不高。”

蘋果公司在中國的代工廠

不過,對於那些正在進行全球投資布局、構建新生產體系的新興行業,比如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和新醫藥等,美國的減稅舉措仍有很大誘惑。徐明棋表示,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歐洲、亞洲國家和地區都在想盡辦法吸引這類企業。

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美國在新材料、生物制藥、基因工程等新興行業方面目前領先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但還沒達到上世紀80年代出現重要突破的階段,從長周期看,可能需要15~20年,美國才能迎來新一輪產業技術重大突破。

大幅減稅或致“內傷”

特朗普減稅政策的實現沒有太大懸念,但具體減到什麽程度,還要顧及美國的財政狀況。

據美國稅收基金會測算,特朗普的減稅政策將使未來10年美國聯邦政府的收入減少4.4萬億~5.9萬億美元。如果政府收入減少後能相應地減少開支,財政赤字未必大幅增加,但如果開支並未減少,就意味要靠政府增加負債來彌補虧空,這部分的債務增長幅度約占GDP的3%。

“美國能保持2%~3%的經濟增速,外界對美國債務危機的擔憂並不大,因此美國有增加財政赤字的空間,債務增加會導致貨幣供應增加,通貨膨脹有上升趨勢,但出現高通脹的概率不大。”徐明棋說。

對於特朗普大規模減稅的影響,美國的分析機構也有不同看法。

一份由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與稅收政策中心聯合發布的最新經濟報告顯示,雖然特朗普的減稅計劃在短期內能促進美國經濟、增加工作崗位,但到2024年,這一積極效應將逐漸消失,進而產生負面危害。

該報告稱,特朗普的減稅計劃能降低企業及高收入人群的納稅壓力,在短期內可以促進投資和增加工作崗位,這無疑會刺激經濟增長。但從長遠角度來看,這會增加聯邦政府的債務壓力,導致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甚至倒退。

沃頓商學院公布的模型預計特朗普的減稅計劃在2018年能使GDP提高1.1%;但在2024年,這種正面的效應就會消失殆盡;到2027年,GDP將因此倒退0.78個百分點。

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是特朗普的減稅政策在剛開始的10年里將減少上萬億美元的政府收入。由於缺少相應的補償措施,美國將不得不大量對外舉債。美國政府將在吸引外資上被迫與私營部門競爭,從而導致經濟中生產性資金的流失。“如果減稅政策大幅度增加政府債務,這些債務將同時面臨國內私有資本及國際流動資本的壓力。”上述報告寫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5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