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互聯網年終裁員浪潮來襲,你該怎麽辦?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06/160204.shtml

互聯網年終裁員浪潮來襲,你該怎麽辦?
雪山 雪山

互聯網年終裁員浪潮來襲,你該怎麽辦?

任正非:只有淘汰不優秀的員工,才能把整個組織激活。

本文系作者雪山對i黑馬投稿。

年關將至,不少員工在翹首期盼年終獎。然而也有一部分員工開始恐慌,因為不少企業一到年終都會紛紛忙著裁員。雙十一期間,大家正瘋狂沈浸在買買買時,滴滴被傳出將裁掉部分快車業務員工;上個月,暴風魔鏡被傳預計裁員50%左右;今年9月,58同城開始推行996工作制,被業界視為“變相裁員”。

去年的互聯網高薪挖人、補貼、燒錢模式早已銷聲匿跡。從今年這波裁員潮可以看出,當前大家正在經歷的這輪“寒冬”,對整個互聯網行業的從業者而言,是多麽痛徹心扉。裁員大潮勢不可擋,還未濕鞋的公司與員工該如何防範呢?雪山有如下幾點淺析。

如何辨別會有面臨裁員的風險?

1、面臨業務轉型的公司。很多公司由於行業變革,或者政策的要求,不得不進行業務轉型,以維系公司的發展與生存。例如滴滴,前腳剛擺平了最大的競爭對手UBER,後腳就碰到了網約車新政出臺。據說滴滴快車業務也在進行裁員,已經裁撤或正在流程中的有上百人。至於裁員原因,據說是因為網約車新政使得滴滴快車業務受影響,同時由於資本寒冬影響逐漸顯現,快車業務在滴滴內部的權重降低,為了業務轉型裁員勢在必行。

2、盈利模式不清晰的公司。一般而言這類公司裁員的概率較大,因為盈利模式一直是所有公司必須面臨的核心問題。在資本急速擴張的同時,找不到核心盈利模式,最終只能以裁員的方式維系生存。例如一直處在VR風口處的暴風魔鏡,雖然一直被看好,但對於一度超過500人的隊伍而言,依然有很大的經營壓力。找不到合適的盈利模式,就不得不對公司業務進行拆分甚至裁員。

3、管理模式不到位的公司。互聯網企業的發展節奏快,事情有輕重緩急,而且都側重以結果導向進行管理。然而依然有很多互聯網企業有著國企的濃厚氣息,嚴謹保守、過於遵循規則,不善於變通。亦或者人力資源部的權力大於管理高層權利,這種“管理在前,經營在後”模式很容易影響公司發展進程,進而造成階段性的裁員風波。

員工如何降低被裁風險?

1、提升自己核心競爭力。互聯網是一個很容易起泡沫的行業,每天都會被各種概念瘋狂消費,昨天“新媒體營銷”,今天“智能穿戴”,明天“VR”,後天“直播”。這些概念對一些資歷尚淺的從業者而言只會起到負作用,無法腳踏實地地沈浸到行業里,沒有自己的核心工作技能,大浪褪去才知道誰在裸泳。因此深耕自己所在行業,對這個行業擁有更多的理解、洞察和思考,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是王道。

2、目光長遠,拒絕短期誘惑。最近幾年的移動互聯網創業浪潮,造就了大量互聯網從業者的薪資水漲船高,也讓很多人變得不淡定,為了高薪的誘惑紛紛跳槽。於是到了今年互聯網寒冬期,這些互聯網人的簡歷上由於職業變動頻繁,工作資歷不夠深厚而成為“容易被嫌棄”的一群人。

3、甄別公司發展前景,跟對人。在互聯網容易泡沫化的今天,很多從業者需要有甄別公司是否靠譜的能力。尤其是去創業公司,如果無法完全規避創業公司存在的種種風險,那就要擦亮眼睛,選擇一位靠譜的老板。人跟對了,哪怕最後項目和產品掛了,你也會有更大的可能性和空間去積累一些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總而言之,雪山認為在互聯網寒冬下,適當裁員淘汰掉末位員工對於企業的發展是有一定利好的。畢竟互聯網本身就是瞬息萬變的,企業隨時調整定位,隨時換血洗牌也是再正常不過。正如華為的任正非所說:末位淘汰制是永不停止的,只有淘汰不優秀的員工,才能把整個組織激活。同時對員工而言,只有真正夯實自己的工作技能,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清晰自己的定位,才能在大浪來時不怕濕鞋,甚至將每一次的洗牌當成一次機會從中脫穎而出。

資本寒冬 裁員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4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