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太平資產首單基礎設施股權投資計劃落地

11月3日,由太平洋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太平資產”)牽頭發起的“太平-北京城建基礎設施股權投資計劃”成功落地。該計劃總規模30億元,主要投向北京城建股份旗下的基礎設施、園區運營及其他配套設施項目,首批資金投資於北京市奧體文化商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此次股權投資計劃是太平資產與北京城建開展戰略合作後,在基礎設施股權投資領域的一次重要探索。

值得關註的是,這是保監會修訂《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項目管理辦法》(下稱《辦法》)後,險資投資空間拓寬在基礎設施股權投資領域的全新嘗試。

險資投資空間拓寬

今年7月3日,保監會對《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項目試點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簡化行政許可,拓寬險資投資空間,並強化風險管控。

此次《辦法》修訂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拓寬了投資空間。在防範風險的前提下,放寬保險資金可投資基礎設施項目的行業範圍,增加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即PPP模式)等可行投資模式。

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大、期限較長、收益穩定,是保險資金配置的較好資產。2006年以來,保險資金通過基礎設施投資計劃的形式間接投資基礎設施項目,取得較好進展,業務規模穩步上升,服務保險主業成效明顯,風險基本可控,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5月末,保險資產管理機構累計發起設立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300項、基礎設施股權投資計劃17項,合計註冊(備案)規模8938.26億元。作為保險業創設的資產管理產品,基礎設施投資計劃符合保險資金特性,較好滿足了保險資金配置需求。如債權投資計劃平均投資期限7.54年,平均年收益率6.65%。

對此,業內資管人士認為,拓寬投資空間將為保險資金運用構成利好。原有《辦法》規定的可投資基礎設施領域較窄,僅限於交通、通訊、能源、市政和環保五個行業,行業集中度較高,而《辦法》放寬可投資基礎設施項目的行業範圍,可以分散投資風險,未來險資參與PPP項目有望獲得更多政策支持。

對於此次以股權投資於首都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探索嘗試,太平資產方面表示,保險資金以股權投資形式參與北京市文創產業功能區建設,契合保監會對保險資金股權投資的引導方向,也是積極助力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實施的體現。

險資探索基礎設施股權投資

2014年,《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功能區建設發展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中明確提出,以功能區建設助力京津冀區域協同,引領全國文化產業又好又快發展。作為《規劃》確定的北京市“六大高端產業功能區”之一,北京奧體文化商業園是集體育、文化、會議展覽、旅遊休閑,以及科技、商務於一體的高端產業功能區。

在項目結構設計上,太平資產將直接持有北京城建三期開發建設合夥企業優先級份額,並通過設立項目入池標準、投資顧問委員會制度以及結構化增信安排,保證了保險資金投資的安全性及項目的優質性。太平資產方面表示,在支持北京市基礎設施及文化創意產業功能園區建設、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同時,實現其在股權及基礎設施投資領域的創新突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5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