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1: 以下是我和巴黎先生的討論。這並不代表我會對這股作任何買賣,也不希望網友對此股作出購買的意欲。我雖然大致認同巴黎先生的意見,但我不希望大家購買此股,因為我也不知它有沒有未來,但我只它會繼續集資,以供集團需要,股價只會愈跌愈低,到時把錢抬入去,也不夠輸。)
(按2:黃瑋傑先生本書記得咁多股,點解在imoney訪問中會記不起港澳發展是甚麼名稱呢,他也講出了號碼是149,我早期也有去探源,但記者也不去主動尋找,建煌新記已講出叫特速集團,自己份經濟日報的股壇x檔案都講了這隻股多次,號碼是185,為何這樣懶,這些也不去查查?賺咁少錢唔代表唔去出力找資料。)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5780
我:
(1) 關於宏安的股價
關於1222的股價,請參考該文件第16頁,在5-6月間,股價在短暫時期跌破14.46仙。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715/LTN20100715212_C.pdf
(2)關於宏安的墊款
(1)根據2009年年報,其並未墊款予位元堂(897,前得利,下名亦同),但借錢予位元堂旗下的PNG(221,前利來,下名亦同)及中國農產品(149,港澳發展、寶榮坤、中國數碼港、中國置地、珀麗酒店、中國高速)前金額分別是1.2億及2億,利息有如期償還,但據後兩者的報表,借款 金額在2010年中期有所增加,報表說是還了利息,但借款增加多於利息,你認為還了沒有?以下兩家公司經營現金流暫時都是負數,依賴宏安的機會應會增加。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715/LTN20100715155_C.pdf
(2)PNG 資源資產約5.66億元,主要資產位於巴布亞新畿內亞的樹林及中國的地皮資產,兩者合計約10億元,但前者上半年的收入僅51.2萬,盈利2,700萬, 但重估金額達3,200萬,實質虧損為500萬,後者則未見開發,但已有重估撥回,你認為它的價值是多少?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1202/LTN201012021101_C.pdf
(3) 中國農產品淨資產2.75億,加上剛集資的7,500萬,合計3.5億,但由於約有7億的固定資產及無形資產原來已租予他人,未能核實,現時實際價值是多少,無從知曉。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905/LTN2010090502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1124/LTN2010112443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511/LTN20070511004_C.pdf
(4) 總的來說,這兩筆3億的資金應會繼續增加,如果旗下的資產不能獲得足夠回報,這兩筆資金也許就只能還息不還本。
巴黎先生:
你可以把它們打過3拆吧,即3.2億中有2.24億是收不到,在總資產中減去吧!
(3) 一些雜見
1. 1218 和1222的營運手法都是差不多,均是不停地供股集資購買物業和股票,但仍有一定實業的公司,他們兩者實際上並無關係,但是兩者集資均喜歡找金利豐。
2. 如果是能等十日買宏安一定賺錢,我可能會買,因為我知我能賺錢,但是要等十年,因為機會成本極為昂貴(持股一年的股息已有6-8%,十年是多少,其實已經翻一翻),如果沒有把握能贏一倍,我會唔玩。
3. 宏安方面,我看報紙從未見過他說他的樓盤賣光或他買物業均用作收租,加上他不停重建物業,存貨增加,所以2010年上半年經營現金流是負1.7億,以今次 供股集資5億,最快一年半就會花光,不過這情況仍不會逆轉,相信資金需求很大,以他們的往績,集資的機會相倍會慢下來,但是仍然不會停止集資,所以如果沒 有錢跟下去回報的時候,相信還是要輸。
4. 約略計算,供股後的資產撇除所有墊予該兩家公司的款項,淨值約每股30仙。
巴黎先生:
1. 1218 和1222的營運手法都是差不多,均是不停地供股集資購買物業和股票,但仍有一定實業的公司,他們兩者實際上並無關係,但是兩者集資均喜歡找金利豐
太表面,雷曼和富國未出事前都是差不多,出事後你都以為是差不多(否則富國為何跌到7元?)
(筆者按: 但是個人認為,金利豐有做集資的股票,帳目總有一些令人懷疑的理由。但如果不找它,又能找誰呢?)
2. 邊個話你聽要十年?!邊個能保証十日?!
3. 你不用看報紙,年報中有一項目叫stock,你可看看那些貨尾是否貴,把它打折到你放心的水平,並在計算總資產時減去它。
4. 在我的數字基礎上減去你懷疑的應收帳、那些存貨打折,看看每股值多小吧,若有其它項目懷疑,一直把懷疑的打折吧。
5. 你說一年半用完,那就當一年半吧,不妨看看過往6,7年,每格一年半有沒有在期間股價回複到帳面值某過百份比,例如35%以上(廖先生今次的成本),如果從來都未有過,就我是錯了。如果很多時都在此之上,我們有理由相信,呢個管理屬的底價就在那水平。
6. 如果有賺唔賺,卻長抱這類股票,神仙都幫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