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商務部:2016年中國進出口有望回穩向好

中國商務部發布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6年秋季)》(下稱《報告》)顯示,當前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再考慮到 2015 年9月份以後的月度進出口基數普遍較高,四季度,進出口下行的壓力依然較大。

但《報告》稱,綜合考慮,經過不懈努力,預計 2016 年中國進出口有望實現回穩向好,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而2017 年中國外貿占全球市場份額有望保持基本穩定。

展望第四季度,出口方面,四季度是外貿旺季,聖誕、元旦都將集中出貨,四季度出口有望繼續保持回穩向好。進口方面,主要進口產品整體價格回升,對進口形成一定支撐。但受加工貿易進口持續下降等因素影響,四季度進口增速總體仍將在低位運行。

在全球經濟下行期大背景下,貿易投資端自然承受較大的壓力。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今日的月度例行發布會上連續回答了三個中國企業海外出口和投資遇阻相關的問題。在回應中,他多次強調中德、中澳、中歐、中印雙邊經貿合作大局, 但國際貿易投資惡化的大環境也可見一斑。

全球經濟依然低迷,“逆全球化”惡化貿易投資環境

打開世界地圖,2016年,全球整個政治經濟局勢,依然低迷,不確定性較多,

報告描述稱,2016 年以來,世界經濟仍然低迷,結構性和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總體呈增長低、通脹低、貿易與投資增速低、負債高的“三低一高”局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計 2016 年全年世界經濟將增長 3.1%,較 2015 年低 0.1 個百分點,連續第五年低於 3.7%的長期(1990-2007 年)均值。

IMF 預計,2016年發達經濟體將僅增長 1.6%,低於 2015 年 2.1%的增速。發展中國家結構調整艱難,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大部分國家增速放緩,巴西、俄羅斯經濟仍未走出衰退。全球貿易下滑趨勢嚴重,世界貿易組織(WTO)近期下調 2016 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增速預測至 1.7%,連續五年低於世界經濟增速。

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中,美國經濟複蘇放緩。2016 年,美國經濟開局不利,通脹未達 2%的預期目標,就業數據波動性較大,複蘇的基礎並不牢固。歐洲經濟微弱複蘇。且由於英國脫歐,歐洲政治經濟格局面臨重組,給歐元區經濟複蘇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加劇歐元區動蕩,可能會拖累經濟和貿易增長,不利於歐洲乃至世界經濟。2016 年以來,日本經濟主要指標表現疲弱。

新興經濟體經濟緩中趨穩、分化加劇。2016 年,得益於美聯儲加息步伐放緩,新興經濟體發展的外部環境有所改善,資本外流減少,匯率總體趨於穩定。但中東國家仍需應對石油價格低迷以及國內沖突和恐怖主義造成的困難形勢。中歐、東南歐、西巴爾幹地區的國家經濟將保持穩定增長。近期,受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等因素影響,部分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對美元再次貶值,市場動蕩有所加劇。

從政經因素來看,展望2017年,報告認為,“逆全球化”升溫、國際貿易投資環境惡化。當前國際市場競爭加劇,再加上英國脫歐、歐洲極右翼政黨興起、美國大選走向都表明發達經濟體民粹主義思潮盛行,主要經濟體在經濟政策上“逆全球化”傾向愈發嚴重。

首先,各國紛紛實施顯性或隱性的貿易保護政策和措施,影響國際市場的公平競爭。世貿組織報告顯示,2015 年 10 月至 2016 年 5 月,二十國集團成員實施了145 項新的貿易限制措施,平均每月有近 21 項新措施出臺,月均新措施數量為 2009 年世貿組織開始監測貿易限制措施以來的最高水平。其次是多邊貿易體制的權威性受到嚴重削弱,新一輪談判難以取得預期的成果。與 WTO 非歧視原則不同,雙邊或區域自貿協定具有一定排他性,區外經濟體存在被歧視和邊緣化的風險。最後是不少政客把經濟問題政治化,為了爭取選票,不惜把攻擊矛頭對準反映國際貿易自由化與投資便利化要求的措施和政策。這些混亂現象反映了當前世界經濟的一系列深層次結構性失衡和利益矛盾,對國際貿易和世界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構成威脅。

新舊交替時代

進入第四季度,《報告》認為,進出口下行的壓力依然較大。但全年進出口有望實現回穩向好,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

如果展望2017年,結論是,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複雜,但也正處在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關鍵階段,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

值得註意的是,《報告》分析稱,中國外貿傳統競爭優勢正在減弱,新的競爭優勢尚未形成,正處於“青黃不接”階段,產業發展面臨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雙頭擠壓”。一方面,中國與發展中國家在勞動密集型產業方面的競爭更加激烈,2016 年前 8 個月,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在美國和日本進口市場份額比 2015 年同期分別下降 1.4 和2.6 個百分點,而同期越南產品在美、日進口市場份額分別上升 0.7 和1.2 個百分點;另一方面,中國與發達國家資本、技術密集型領域以互補為主的關系將發展為互補與競爭並存關系,尤其新興產業發展將面臨發達國家更嚴苛的遏制。

此外,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對中國貿易負面影響加大。中國已成為一些國家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首要對象,2016 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口產品共遭遇來自 21 個國家(地區)發起的 91 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同比上升 44%;涉案金額 109 億美元,同比上升90%。中國的鋼鐵、鋁業和光伏等領域成為遭受國外貿易摩擦的重災區,嚴重影響相關行業出口。

在今日的發布會上,沈丹陽稱,澳大利亞調查機關上個月發布公告,決定終止對中國光伏產品的反傾銷調查。中方對澳方此舉表示贊賞,相信這不僅符合實際情況,也有利於中澳兩國在新能源領域加強合作,攜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還有助於提升中澳兩國經貿關系。他呼籲,歐盟應盡快徹底地終止光伏反傾銷反補貼措施,使光伏市場恢複到正常狀態,真正實現互利共贏。作為戰略合作夥伴和重要的貿易夥伴,中歐在諸多領域有著廣泛的合作前景,雙方應把更多的精力和關註放在合作上,共同為全球經濟增長和應對氣候變化創造良好的環境。

好消息是,《報告》發現,外貿新優勢正在加快培育。中國外貿企業自主開拓國際市場能力進一步增強。“一帶一路”和國際產能合作帶動裝備制造業出口不斷增長,出口產品技術含量、附加值不斷提高。民營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正在形成。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等外貿新業態保持快速增長。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 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 2.6 萬億元,同比增長 30%,占中國進出口總值的 23.4%。

此外,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入推進,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領域,推動遼寧等 7 個新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在全國範圍內實行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為核心的外商投資管理模式,不斷提高貿易投資便利化、自由化水平。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批重大合作項目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對外貿易與跨境雙向投資相互促進的局面正在形成。中國多雙邊經貿合作取得新進展,成功主辦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中日韓自貿區、中國—海合會、中國—以色列、中國—斯里蘭卡等自貿區談判取得新進展,為中國外貿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制度環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9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