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媒體報導:近日香港證監會剛發出通函:放寬客戶初次開戶時,若非面對面進行,可以利用電子證書簽署,視作書面簽署的同等。消息出來以後,10月25日,香港券商股並沒有明顯的異動表現,國泰君安國際、海通國際、耀才證券分別跌1.62%,漲0.19%,漲0.3%。業內人士認為,這有利於香港券商開展跨境業務,但估計受益程度有限。
香港證監會稱,已獲得香港政府給予‘證書互認資格’的海外核證機關,所發出的電子證書、電子簽署,與書面文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證監會接納作為核實客戶身份之用,可以方便跨境開戶。經紀於網上與客戶建立業務關系時,容許客戶使用認可的電子證書及簽署,簽立客戶協議。
立法會議員(金融服務界)張華峰解釋,以後香港券商只須在香港郵政署取得電子證書、內地客戶在內地公安局取得電子證明,即可開戶,比以前方便好多,香港券商也有更大機會發展業務,香港證監會“開綠燈”顯示都算了解現時業界生態。
香港證監會表示,在過去數個月已考慮過不同的金融科技建議,例如使用臉部識別資料、連接海外的國民身分數據庫、利用海外核證機關等。
投資人士溫天納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香港證監會以往一直抓得非常緊,不可以在內地簽署文件,必須面對面在香港簽署協議,故此目前政策的改變,象征著順應潮流,特別是與內地客戶之間的交流,對跨境業務的開拓是有利的。南華金融集團策略分析師岑智勇認為,這會讓客戶開戶更方便,尤其是處理各種境外申請的時候。
不過對此,某香港中資券商高管向本報記者稱,預計相關政策放開影響比較有限,對內地客戶開戶來說,如果對港股有興趣的,早就在香港開戶了,尤其是在去年2015年4月開始的“港股大時代”時期的開戶高峰期;而目前滬港通也早已開通,涵蓋了主要的大市值股份;隨著深港通即將開通,港股通標的範圍進一步擴大,內地投資者已經可以接觸更廣泛的港股投資機會,也沒太大必要舍近求遠來到香港重新開戶。
香港證監會認為,不應與初次與客戶建立業務關系的過程中,如何核實客戶身份的情況混為一談,因為許多政府均因為私隱問題,不容許外人使用國民身分數據庫,即使容許,亦需要對連接該等數據庫的服務供應商的可靠性及勝任能力作出評估。
10月20至21日在香港舉辦的國際證券事務監察委員會組織(國際證監會組織)理事會會議期間,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表示:“在現今全球聯系的市場環境下,加強國際及區域層面的合作十分重要,尤其是因為香港是一個開放市場,跨境聯系漸趨緊密。證監會必須在制訂全球監管政策方面扮演積極的角色。由證監會在香港舉辦國際證監會組織理事會會議,凸顯了我們與國際監管機構緊密合作,在全球及本地層面為促進市場廉潔穩健及加強投資者保障所作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