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網絡銷售已占近半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0267

2015年5月29日,國家林業局和海關總署在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聯合舉行“中國執法查沒象牙銷毀活動”,共銷毀2014年以來執法機關查沒並結案的非法象牙及象牙制品662.43千克。(新華社記者 李鑫/圖)

10月10日上午,江蘇省徐州市鼓樓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迄今為止查獲的全國最大系列獵捕、出售、收購、運輸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該案共有25名涉案人員,遍布全國10省23個市。

首批被檢察機關公訴的張某等15名被告人利用騰訊QQ、微信等網絡平臺,通過快遞、客運車輛等方式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一級、二級重點保護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金雕、遊隼、獼猴、網紋蟒等26只(條)。當天庭審結束後,合議庭當庭判決被告人張某等15人十一年六個月至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緩刑,並分別判處四萬元至三千元不等的罰金。

艾利艾智庫10月11日發布的首份《中國野生違禁品網絡交易趨勢研究報告》顯示,野生違禁品買賣作為傳統的線下犯罪形式,正在逐漸呈現出向網絡遷移的趨勢,越來越多的野生違禁品通過網絡渠道售出。

線上銷售案件數量超過線下

上述報告以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為研究時段,搭建三大案例數據庫,分別是野生違禁品交易公開案例庫、全網公開舉報案例庫、騰訊“企鵝愛地球”微信公眾平臺舉報數據庫,對總共1407項案例數據進行處理,勾畫野生違禁品網絡交易現狀。

從公開報道的野生違禁品交易案件來看,在2015年1月至5月,有30.6%的案件涉及到線上環節。而在2016年1月至5月,這一比例提高到了46.3%,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

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公開報道的野生違禁品交易案件中,象牙交易中采用網絡平臺出售的比例達到48%。通過互聯網渠道售賣陸龜、蟒類、犀牛角的案件數量甚至超過了單純依靠線下銷售的案件數量,陸龜100%通過互聯網販賣。可見互聯網作為野生違禁品的交易渠道之一,正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網絡非法貿易生物品種繁雜,象牙仍為首要買賣對象。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間,41例公開案件數據統計顯示,網售違禁野生物種類超過52種,這期間的網民舉報信息中,涉及到的野生違禁物種類更是多達上百種。其中,象牙、蟒類、陸龜、犀牛角、穿山甲排名靠前,是網售數量較多的野生物類型。

41例公開案件中,犯罪分子都使用了移動即時通訊工具進行聯絡、收購、銷售。

2015年,全國森林公安機關共辦理野生動植物刑事案件31746起,其中,利用互聯網跨國販賣野生動物案件呈上升趨勢。從61起互聯網交易公開案件的地域情況來看,接近五成的違法交易始於非洲、馬來西亞、越南等境外國家。

互聯網企業協助辦案

近兩年來,網絡交易野生動物及制品呈現出了快速上升的勢頭,網絡犯罪與傳統的非法盜獵貿易相比隱蔽性強、偵破難度更大。

報告稱,野生違禁品網絡非法交易正在向組織化、集團化發展,從單獨作案向團夥作案方向發展,整體打擊成本、時間增加。非法販賣廣告多以圖片、視頻形式呈現,監測難度上升。野生動植物違禁品名以代號形式出現,信息隱蔽導致打擊困難。為了躲避監測和審查,不法分子采用“暗語”、“黑話”等隱秘代名詞來進行野生物網絡非法交易,進一步增加了打擊的難度。

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在2015年5月到7月,通過對古玩、花鳥等實體市場和相關網站的調查獲取非法販賣象牙等瀕危物種制品的個人微信賬號,對總共58個賬號的朋友圈發布信息進行監測調查和收集。這58個微信賬號朋友圈在13周的時間里,共被監測到10650條非法象牙交易廣告。

“我們對於利用騰訊旗下平臺從事野生動物非法貿易及信息發布的行為采取零容忍態度,一直采取各項措施積極打擊此類違法違規的內容和行為。”騰訊信息安全執委會主任楊鵬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楊鵬表示,騰訊安全團隊積極協同TRAFFIC進行數據的進一步調查與核實,在核實賬號違法信息情況後,將相關證據移交給森林公安並進行案件相關配合。今年9月,森林公安機關在河南許昌、廣東珠海分別打掉了兩個利用社交媒體進行象牙非法交易的犯罪團夥,繳獲了象牙及象牙制品。

林業森林公安部門打擊違禁品網絡交易往往受限於線索不夠直接、清晰,打擊精準度不高。互聯網公司可以通過提供簡潔、公開、通暢的舉報入口,為公安部門提供一手線索。據楊鵬介紹,2015年5月,騰訊聯合國家林業局、多個專業野生動物保護NGO組織正式開啟“企鵝愛地球”微信公眾帳號,為網民提供非法野生動物貿易信息的直接舉報渠道。啟動至今,共處置相關違規帳號700余個,涉及違法信息30萬余條,移交國家森林公安重大賬號線索約65宗。

全球圍剿

打擊網絡野生動物非法貿易已成為國際共識。10月4日,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的第17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締約方大會上,所有締約方一致通過決議,承諾消除網絡野生動物犯罪。

“這個決定將凝聚更多的力量來打擊網絡野生動物犯罪,因為它使全球各國的執法機構、在線交易平臺和社交媒體平臺完成同一個使命——拯救野生動物。”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全球野生動物網絡犯罪項目主管Tania McCrea-Steele說。

兩年前,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曾對全球16個國家280個網絡平臺的瀕危野生動物交易情況開展為期六周的監測。監測者們記錄了共計9482則銷售信息,包含33006件瀕危野生動物活體、器官及制品等,總價值超過1100萬美元。

“中國一直在打擊網絡野生動物犯罪問題上走在世界的前列。”10月12日,IFAW亞洲區總代表葛芮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中國政府聯合互聯網企業和非政府組織一起共同打擊非法網絡野生動物貿易,從淘寶、阿里巴巴到騰訊,其打擊網絡犯罪的策略和成果均值得在世界展示和推廣。

針對野生動物非法貿易呈現出網絡化、隱蔽化、跨國界、跨平臺的趨勢,葛芮呼籲,加強各互聯網公司相互間、互聯網公司與公益組織和政府機構的信息分享,三方各履其責、通力合作。同時,針對上述報告中提出的“全球野生違禁品管理規定差異化,野生違禁品跨境網售趨勢顯著”,需要加強與國際刑警組織及各國執法部門的協作,形成全球打擊網絡野生動物犯罪網絡,不讓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

以下數據均來自《中國野生違禁品網絡交易趨勢研究報告》

(野生線上貿易網稿/圖)

(野生線上貿易網稿/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9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