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幾位也門的外商和我們一起吃飯,說起義烏的變化時,他們不停地稱贊變化太大了,城市變綠了,看出去和上海、杭州差不多!”10月12日傍晚,義烏國際商貿城的一位老板傅妙玲對記者說。
傅妙玲在義烏做木工藝品生意。她告訴記者,自己的產品在國內外都有銷售,銷往國際市場的量更大。原料主要來自浙江等地。這幾年的生意越做越大。
義烏市地處浙江中部,歷史悠久,是享譽海內外的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譽為“小商品海洋,購物者天堂”,也是新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
當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義烏市林業部門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義烏市風江濱綠廊、四海大道、江濱主題公園、福田公園(國際雕塑公園)等地,所到之處,林木茂密,滿目蒼翠。
義烏市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68%。攝影/章軻
“義烏把創森作為城市轉型升級、提升城市品位、建設品質城市的重要載體和手段,一手抓小商品市場的發展,一手抓生活品質的提升。”12日,義烏市委常委、副市長周麗水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義烏市委常委、副市長周麗水。攝影/章軻
2008年,義烏成為浙江省首批兩個省級森林城市之一。2015年被國家林業局正式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自2012年以來,義烏市通過實施城市綠肺、森林通道、森林河道、森林村莊、森林田園、森林產業等造林綠化工程,全市新造林面積2276公頃。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從2011年的37.04%增加到目前的40.68%,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從9.69平方米增加到12.03平方米。2012年以來,義烏市共投入森林城市建設資金20.4億元。
目前,義烏市內各種道路綠化里程共計523.312公里,道路綠化率達到91.45%。義烏還結合“萬里清水河道”治理、“五水共治”行動,按照“林水相依、水清岸綠”的理念,采用近自然的水岸綠化模式,以義烏江、大陳江、洪巡溪及其主要支流兩岸綠化為重點,建設兩岸水源保護林和風景帶。新完成綠化及改造長度183.44公里,全市水岸綠化率達到92.25%。
義烏內外貿網商密度分別居全國第一和第二。義烏市利用這一優勢,培育了一批年銷售千萬、上億的森林電商創客。義烏商人劉鵬飛用竹子和紙制作孔明燈,年銷售超3億元,帶動上萬農民減貧。目前,義烏有家具、工藝品、相框等優勢竹木加工業800余家,總產值20多億元。年年紅、華鴻等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森林產品加工企業。
義烏建設森林通道註重與周邊自然、人文景觀的結合與協調,堅持“綠隨路建”。攝影/章軻
周麗水介紹,響應國家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布局,順應新型城市化發展方向,義烏正在打造絲路新區、陸港新區和科創新區。
絲路新區位於義烏城市的東北部,整合提升了國際商貿城、金融商務區、國際文化中心、會展中心等功能,承載改革試點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項目,培育數據信息、國際商務、貿易金融、文化服務等產業;
陸港新區位於義烏市域中部,規劃面積40多平方公里,是內陸地區具有沿海港口功能的現代物流中心,既是國際陸港,也是物流新城。集中布局國內物流、智能倉儲、快遞物流、鐵路物流、空港物流和綜合保稅等功能區塊,重點培育現代物流以及與之相關聯的電子商務、金融、保險和信息等服務產業;
科創新區位於義烏市城北區塊,規劃範圍48平方公里。由高教區、技術研發區、生態總部區、孵化加速區、產業發展區、生態休閑區、配套服務區等七個功能區組成。
但就是在這些寸土寸金之地,義烏都規劃建設了環境優美的濕地公園、生態林蔭環道等,並保留了原生態連片山體、低丘緩坡。
下個月初,當“中歐班列”滿載著來自歐洲的葡萄酒、橄欖油等農林產品駛回義烏,第9屆中國義烏國際森林產品博覽會也將精彩呈現。
2008年森博會首次在義烏舉辦,累計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2萬家企業參展,累計實現成交額297.01億元。周麗水對記者表示,森博會在開拓林產品國際國內大市場,推進林業產業國際化進程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義烏多年積攢的商貿優勢,正在引領林業現代服務業“加速跑”。自2012年以來,義烏林業產業產值連續多年超百億元。據統計,在國際商貿城7.5萬個商位中,有近1/4商位經營與森林有關的各類產品,涉及商品30多萬種。
此外,義烏還擁有家具市場、家居城、副食品市場、木材市場等大型林業產品專業市場,經營面積50余萬平方米,商位3400余個。全國各地的森林產品在義烏集聚,並由義烏走向全球。據保守估計,義烏林產品年貿易額超過200億元,具有強勁市場輻射力,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國際性林產品流通中心之一。
義烏國際商貿城吸引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萬余名外商常駐。攝影/章軻
義烏國際商貿城是國內現代化、國際化水平最高的綜合性批發市場。攝影/章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