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歆(化名)是在美國一家基金公司工作的中國女孩。手持高薪的她卻在成為媽媽後選擇了辭職創業。原因是孩子無人照看,而在托兒費用越來越高的背景下,她也看到了年輕媽媽的痛點和其中的商機。於是,她開發了一款能共享年輕媽媽空閑時間的平臺。簡單的說,就是周邊哪位媽媽那天有空,就將孩子送到她家統一照看,其他媽媽則可以工作,以此根據媽媽們的時間協調和整合。
這不只是華人媽媽的煩惱,美國本土的家長也在尋找可靠、高質量和價格合理的兒童看護服務。然而,根據智庫“新美國”(New America)的最新報告,4歲以下全日制托兒所的平均費用已經達到了一年9859美元(約合人民幣6.6萬元),超過了州立大學的平均學費9410美元(約合人民幣6.3萬元)。
如今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約為5.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5萬元)。這意味著這些家庭每年一個孩子的看護費用就占到了總收入的18%。同時,孩子年齡越小,所需要的費用就越高。嬰兒護理費用比學步兒童的費用高近12%。
馬薩諸塞州的嬰兒護理費用最高,達到16682美元(約合人民幣11萬元),相當於是該州平均工資的25%;中南部阿肯色州為全美最低,一年為6590美元(約合人民幣4.4萬元),為該州平均收入的15%。
請個住家保姆一年要19萬人民幣
毫無疑問,父母工資越低,所肩負的壓力就越大。據最新統計,拿最低工資的工人需要付出近三分之二的收入用於兒童看護。在家聘請保姆的費用則更高,平均一年達到28353美元(約合人民幣19萬元),相當於普通州立大學一年學費的三倍。
報告作者強調了早期護理對兒童大腦發育以及學習能力的重要影響。但文章同時也寫到:“一個高效的保育系統是建立在合理的價格、優質的水平以及易得的服務之上。如今的體系卻是零散、拼湊的。”
報告指出,全美只有11%的兒童保育中心是官方鑒定合格的。20%的家庭每周為孩子安排超過一個以上的護理服務,其中同時包括有償和無償服務。
上述智庫根據價格、質量以及易得程度對各個州的兒童看護服務做了排名,排名前五位的分別是康涅狄格州、新罕布什爾州、馬薩諸塞州、羅得島州和明尼蘇達州。墊底的五位分別是西弗吉尼亞州、密西西比州、新墨西哥州、內華達州和俄克拉荷馬州。
希拉里和特朗普的打算
在本屆總統選舉中,這一問題也受到了史無前例的關註。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都對此提出了不同的解決辦法。
希拉里主張對保育費用設置上限,使其不得超過家庭收入的10%,為新生兒父母提供12周的帶薪休假以及開設4歲以下兒童普遍學前班。
特朗普則提出優惠稅收賬戶政策。每個家庭每年都可以通過該賬戶省下2000美元用於支付孩子的各項支出。同時,若雇主不願向新生兒母親提供帶薪假期,她們可向政府領取6周的救濟金。
兒童保育支持者表示,雖然兩位候選人的政策還存在許多細節問題,但這些具體的提議都將推動兒童保育事業的發展。
中國育兒嫂每年漲20%
如果說幾年前,中國月嫂工資過萬還是新聞的話,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高質量的月嫂和育兒嫂越來越供不應求。
根據去年家政O2O平臺——雲家政做的家政阿姨全年工資的分析報告,家政阿姨的工資平均每年都漲至少20%。其中,上海月嫂的工資最高,2015年12月的平均成交價已經漲到了10532元(含中介費),漲幅達27%。全國月嫂的平均成交價也近萬元。
另外,育兒嫂的全年平均工資為4785元,住家保姆的全年平均工資為4742元。相比較來說,老人看護的阿姨薪酬最低,僅為3730元。
但在現實中,由於好的月嫂和育兒嫂往往難求,這些成本也通常會比平均值更高。
芳靈(化名)是上海的一位年輕媽媽,她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她請的育兒嫂價格是6000元,她所了解的帶過3個孩子以上的“資深”阿姨價格要近萬元了。
為了緩解市場供求壓力,今年3月曾傳出消息稱,上海市擬借鑒國際經驗和做法,探索開展引進高素質外籍保姆如“菲傭”等從事家庭服務的試點工作。認為“菲傭”專業並且國際化的芳靈對此非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