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學生徐玉玉被騙身亡事件曝光後,電信詐騙再次全社會熱點問題。
9月26日,公安部發出A級通緝令,公開通緝10名特大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在逃人員。這10名在逃人員是:鄧振川、謝建海、謝置安、鄧春平、陳福金、廖乃健、嶽永福、王誌輝、陳虹、黃業雄。
根據上述10人的籍貫,有6人來自福建,3人來自廣西,1人來自河南。
公安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從2011年至2015年,全國電信詐騙案件數量從10萬件升至近60萬件。
2015年10月,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將河北省豐寧縣、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江西省余幹縣、湖南省雙峰縣、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和海南省儋州市等7地列為重點整治地區。
第一財經1℃記者根據采訪和對公開資料的梳理發現,七大電信詐騙重災區的詐騙手法繁多詭異,但又各有特點。其中,豐寧充當黑老大、龍巖冒充淘寶客服、余幹假冒富婆重金求子、雙峰利用照片PS行騙、電白冒稱“我是你領導”、儋州假扮客服機票改簽退、賓陽通過QQ植入木馬病毒。
淘寶客服和航班改簽退
作為全國首個農村淘寶全覆蓋地級市,福建龍巖也因淘寶詐騙而聞名。2015年,因江蘇無錫一位市民在淘寶上買一套價值10元的手套兒被騙1萬多元而報案,無錫警方經過調查發現,該詐騙源頭來自龍巖。
龍巖多山,淘寶詐騙案件高發的這個鎮就是一個山區小鎮。這里的村子大部分依山而建。這在一定程度上為那些從事電信詐騙的人提供了隱秘處所。有的騙子在山上搭起了一個個簡單的塑料窩棚,作為他們進行詐騙的窩點。
“在龍巖,這些人被稱為‘淘寶哥’。”當時在龍巖抓捕詐騙嫌疑人的無錫民警說,由於詐騙來錢快,“淘寶哥”在龍巖就是有錢人的代名詞。“‘淘寶哥’們現在幾乎都隱藏在山上作案,主要是為了逃避公安機關打擊。
在龍巖的一個窩點,無錫民警搜獲到的詐騙劇本曝光了他們的詐騙手法。其步驟大致為:冒充淘寶客服、加QQ、發鏈接、異常訂單處理中心、實名認證、發送驗證碼。
假冒淘寶網站對淘寶買家進行詐騙是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的一種,主要以交易不成功給客戶退款等各種借口,通過釣魚網站或直接騙取買家相關信息。
2015年12月30日,龍巖市公安局新羅分局打擊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專業隊民警在南城一小區內成功抓獲一名詐騙嫌疑人謝某。經審查,犯罪嫌疑人謝某自2015年4月份起,通過QQ平臺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並以假冒淘寶客服的方式向淘寶買家實施詐騙。
與龍巖電信詐騙的手法類似,海南儋州電信詐騙主要是通過機票改簽退票的手法。儋州是海南省下轄的地級市之一,地處海南西北部,瀕臨北部灣。
據報道,機票改簽退詐騙類案件已占儋州全部電信詐騙案件的60%。一個廣為人知的例子是,中國羽毛球隊知名運動員謝杏芳就曾中招。
2015年1月28日,謝杏芳收到了這樣的一條信息:“尊敬的謝杏芳旅客,您好,您預訂的1月29日北京飛往深圳的HU7703次航班因飛行系統故障已被取消。為避免影響您的行程,請您及時聯系客服,4006691262辦理改簽。敬請諒解,註:改簽需10元工本費。另公司補償旅客100元。海南航空。”
按此提示,謝杏芳與客服聯系,對方讓她到銀行轉賬工本費10元。她就到西單大街一個ATM機,按照對方提示操作。後發現銀行卡里的45635元沒有了。報案後,警方根據銀行取款機上的錄像循線追蹤,在海南省儋州市將犯罪嫌疑人鄧氏叔侄抓獲。
儋州最早出現的電信詐騙犯罪是犯罪嫌疑人在網吧內發布所謂中獎信息,騙取辦理獎品所需的手續費等。從2014年以來,犯罪嫌疑人冒充機場售票中心工作人員,實施機票改簽退票詐騙。
“黑老大” 和“我是你領導”
茂名市電白區位於粵西,是廣東經濟相對落後的地方之一。在電白,一旦問及電信詐騙的慣用手段問題,當地人就會條件反射式地脫口而出:“猜猜我是誰,我是你領導。”
大約在2006年前後,全國各地的許多人開始接到玩遊戲似的“猜猜我是誰”電話。
“猜猜我是誰”的騙術是犯罪分子謊稱為久不聯系的朋友,聲稱要來看望受害者。隨後,編造其被“治安拘留”、“交通肇事”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錢,一些受害人沒有仔細核實就把錢打入犯罪分子提供的銀行卡中。這些詐騙團夥通常擁有數百張銀行卡。一旦有錢入賬,他們一般在10—15分鐘內就會將卡內的贓款轉走。
2014年,“猜猜我是誰”有了升級版——“我是你領導”。這一詐騙方式以“你在幹嗎”或“你在哪里”作為開場白,如果對方反問,則呵斥:“連我你都不知道了?我是你領導!”在對方入套之後,詐騙者會以領導身份,找各種借口讓對方匯款。這一詐騙方式抓住“職員畏懼領導”的心理,屢屢得逞。
廣東“颶風2號”行動中一個案例顯示,茂名化州市的受害人陳某連續兩天接到自稱是國稅部門的袁姓“領導電話,對方稱自己要提拔為副局長,需要送20萬元禮金給上級,希望陳某借錢“救急”。於是,陳某向這位“領導”匯出12萬元。
以上兩種詐騙形式均是“以量取勝”。當地警方透露,最高峰時,麻崗、樹仔兩鎮同時有上千部手機在不停往外撥打詐騙電話,一部手機一天少則50通,多則300通。
詐騙者每天如此頻繁地撥打電話,只要一個人“上鉤”,就能騙到數千元至數萬元不等,電白警方查獲的最高紀錄是,一次電話騙到150萬元。
由於操作簡單,風險不高,且獲利頗豐,“打電話掙錢”的風氣在電白麻崗鎮和樹仔鎮傳開了。從一個只會打電話的文盲進步到能夠利用這兩種形式成功進行詐騙,時間大約需要兩三天。
河北豐寧冒充黑社會老大的電信詐騙方式詳見第一財經《冒充黑社會詐騙,電話竟然打給了中紀委官員》一文。
“重金求子”、照片PS和QQ植入木馬
與上述各地的電信詐騙手法相比,江西余幹的手法似乎更具吸引力。這便是富婆重金求子。
這種詐騙手法主要分為五步:第一步,詐騙分子冒充香港富婆,高價找人生孩子。第二步,網上選一張靚照,通過專人登報或者群發短信的方式把基本信息快速發布出去。第三步, 跟自投羅網者聊,塑造起“富婆”形象。第四步,對方進入圈套後,詐騙分子到對方的所在地去,但不會真見面,而是用模擬定位到對方所在的城市,讓受害人以為自己來了。第五步,以重金求子的見面禮、機票費、健康檢查費等名義要求對方打錢。
富婆重金求子詐騙短信內容大致為:本人,女,30歲,身高1.65米,膚白靚麗,楚楚動人,嫁香港富商,夫無生育能力,眼看雄厚資產無後繼承,為避免紛爭,借探親之機尋找體貼、健康、品正的男子共孕,通話滿意,將匯定金30萬元,安排住宿見面後,體檢簽約,有孕重酬150萬元。不影響家庭,本人親談,短信不回。
這些“富婆”生財的一個關鍵工具是魔音手機。根據當地辦案民警介紹,手機在通話過程中,通過軟件設置可以彈出一個對話框,第一項就是選擇通話魔音,可以原音也可以進行變聲。
與富婆重金求子不同,湖南雙峰的電信詐騙則主要是通過PS照片。比如,將官員的頭像與裸露的女孩通過軟件拼接,偽裝成艷照裝進信封,發給他們鎖定的一些黨政幹部進行敲詐。
近年來,這里雙峰縣走出了數量眾多的詐騙犯罪者,被媒體稱為“假證之鄉”、“PS詐騙之鄉”。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2013年,雙峰三名犯罪嫌疑人鄧某煌、鄧某初、彭某海雙峰三位男子利用電腦合成色情照,敲詐勒索10多名被害人300余萬,被法院判刑並處罰金。而此案被害人之一是西藏山南地區商務局局長陸書基。陸書基後來因收受賄賂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而被立案調查。
另一個典型的案例是,2012年3月,犯罪嫌疑人譚桔夥同杜某、馮某等人制作PS敲詐勒索信件,在湖北、廣東等地將信件投寄給受害人,敲詐勒索外地黨政領導及企業老板共170000元,該案於2013年3月被雙峰縣公安局偵破。
廣西賓陽的電信詐騙則以QQ植入木馬而出名。QQ詐騙案有著典型的作案流程和手段。
據賓陽縣公安局公布的公開資料顯示,網絡詐騙團夥通常分為頭目、盜號人、聊天人和取款人。頭目負責指揮實施詐騙;盜號人負責散播盜號木馬,盜取QQ賬號並遠程錄下被盜人視頻;聊天人冒充被盜人向其親屬、好友行騙;取款人則負責取回詐騙來的錢。
2013年4月,犯罪嫌疑人吳某燕等人利用計算機網絡手段竊取了呂某的QQ密碼,之後冒充呂某給胡某發去QQ信息,騙取600萬元,胡某察覺被騙後立即報警。
騙術多變
除上述全國七大電信詐騙重災區最慣用的詐騙手法外,更多的詐騙手法也在流行。
比如,號稱機關單位發放補貼。這種手法冒充教育部門發放“助學金”,冒充醫保局發放“新生兒補貼”,冒充稅務局辦理“汽車或房屋退稅”等。通常要求接聽者把“手續費”等打到指定賬號,並承諾之後返還。
再比如,冒充公檢法機關“懷疑你涉嫌洗黑錢”、“法院傳票未領取”、“刑事案件需要協助”等,先將人震懾住,騙取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信息後,要求事主將資金轉移到指定“安全賬戶”。
其他手法還有:假冒銀行提示刷卡消費、“移動公司”積分兌換禮品、手機號碼被抽中中獎、發布虛假愛心傳遞詐騙、提供考題詐騙、電話/電視欠費詐騙、高薪招聘詐騙、偽基站詐騙、二維碼詐騙、辦理信用卡詐騙等等。
在諸多電信詐騙手法中,它們的一個共同點是通過各種渠道獲得受試者的個人信息。這些“泄露者”的身份包括了黑客、銀行員工、醫務工作者、公司“內鬼”、學校老師、警務工作者,甚至還有不法分子應聘到某家淘寶店,成為“臥底”竊取買家信息。
“電信詐騙現在總的感覺就是亂了。不是詐騙分子亂了,是我們自己亂了。”《羊城晚報》引述全國人大代表麥慶泉在最近的一次有關座談會上說,“在詐騙與反詐騙的博弈中,我們節節敗退,根子主要是部門利益……23個部門,多少專家,多少精英,敵不過犯罪分子,這很悲哀。”
為有效打擊電信詐騙,2015年11月,由公安部、工信部、中宣部、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等23個部門組織開展的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展開,並將延長至今年底。
在麥慶泉看來,打擊電信詐騙,還需要上述23個部門的強強聯合。“真的拿不出招來嗎?”他自問自答,“我不這麽看。”
對於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公安部近年來進行了多次集中打擊,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其高發態勢。但此類犯罪仍屢打不絕,並呈現出一些新的發展動向:一是公民個人信息泄露的源頭除了黑客入侵竊取、行業內部人員泄露、設立釣魚網站騙取之外,還出現了使用專門掃號軟件掃取密碼的不法團夥。二是遭泄露的公民個人信息涉及領域廣泛,涉及金融、電信、教育、醫療、工商、房產、快遞等部門和行業共計40余類,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賬號及密碼等也成為犯罪分子交易的對象。三是犯罪團夥反偵查意識強,犯罪嫌疑人依托QQ群、網站、黑客論壇等,使用網絡電話、虛假身份等進行聯絡,通過網銀轉賬或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交易,相互交換、倒賣公民個人信息。
四川綿陽公安偵破“5.26”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犯罪嫌疑人9人,查獲大量個人銀行征信報告,扣押作案電腦45臺、手持上網終端61部,銀行卡132張,涉案資金230余萬元。江蘇無錫公安偵破“佳佳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邱某某等13名犯罪嫌疑人,包括黑客、行業內部人員、中間商等,查獲淘寶網、天貓網、京東網、當當網等網站買家個人信息6000余萬條。山東菏澤公安打掉一個涉及數據源頭和中間商的上遊犯罪鏈條,抓獲犯罪嫌疑人29名,包括22名中間商,以及7名行業內部人員,查扣受侵犯公民個人信息200余萬條,涉案資金500余萬元。
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公安機關將繼續對竊取、販賣、非法利用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活動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同時,將重點整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相關渠道,督促電商平臺、即時通訊平臺、社交網絡平臺等信息服務商以及擁有承載公民個人信息重要信息系統的各部門、各行業嚴格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加大自查自糾力度,對自身系統和第三方應用進行全面排查,堅決堵塞漏洞,確保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對銷售、傳播公民個人信息的網站(網店)、網絡賬號、通訊聯絡號碼等繼續加大整治力度,依法予以關停、關閉。公安機關也提醒廣大群眾,要切實增強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意識,防止個人信息被不法分子侵害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