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廣東商品房去庫存效果明顯 但非商品房庫存仍高企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誌清27日表示,截至今年8月底,該省商品住房去庫存成效明顯,但非商品住房庫存面積仍高達6321萬平方米,去庫存周期為44個月。

9月27日,廣東省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聽取了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該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8月末,廣東省商品房庫存面積為14977 萬平方米,比2015年底減少1375萬平方米,去庫存周期13個月。其中,商品住房庫存凈化解1631萬平方米,去庫存周期9個月。

從2015年底開始,以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為重點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後,已正式拉開大幕。

今年2月,廣東省在全國率先出臺《廣東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方案(2016-2018 年) 》及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個行動計劃。

對於民生最為關註的去庫存,行動計劃明確要求:到2018年底,全省商品房庫存規模比2015年底的1.6億平方米減少約12.5%,即在全部消化2016—2018年供應溢出約630萬平方米商品房的基礎上,力爭再化解2000萬平方米的商品房庫存。

其中,各城市負責化解1000萬平方米商品房庫存,通過搭建市場化、專業化、規模化住房租賃平臺等,再化解1000萬平方米商品房庫存。各地級以上市商品住房去庫存周期基本控制在16個月以內,非商品住房去庫存周期明顯縮短。

目前看來,此項工作進行的較為順利。報告稱,廣東省國資委會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建工集團等有關單位研究制定《省屬國企專業化住房租賃平臺組建方案》及試點方案,明確以廣東建鑫投融資發展有限公司為基礎,在全國率先組建省屬國企專業化住房租賃平臺。

陳誌清表示,該租賃平臺首期運營資金規模為50億元,目前正在肇慶、汕頭、清遠三市加快開展試點,擬多渠道購住房30-70萬平方米,總投資額約50億元,“力爭平臺組建後一年內完成運營70萬平方米。計劃是通過搭建市場化、專業化、規模化住房租賃平臺,培育和發展我省住房租賃市場”。

與商品住房相比,非商品住房庫存依然高企。截至今年8月底,廣東省非商品住房庫存面積仍高達6321萬平方米,去庫存周期為44個月。

對於行動計劃在其他“去降補”方面設置的目標,報告均表示預計可以完成。

不過,由於行業之間、區域之間進展仍不平衡,廣東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部分行業、區域改革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陳誌清說,一些“僵屍企業”因資料缺失、股東無法聯系、註冊資本金不到位、欠繳稅費較多、負有大量債務等問題無法完成工商註銷和銀行銷戶,影響市場出清進度。

在去杠桿方面,盡管已經嚴厲打擊非法集資,但根據省信訪局統計,上半年全省涉集資問題上訪共25批1207人次,同比分別增加150%和1287%,其中非法集資案占涉眾型金融案件總數的90%以上。

不良貸款的處置進度也需要加快。報告顯示,7月末,廣東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0.8%,不良貸款率1.61%,同比提高0.21個百分點。

此外,部分補短板項目由於用地、用林、用海報批等,導致前期工作進展慢,由於項目資金、用地需求量大,建設條件較難落實,線狀工程互跨工程等協調難度大以及天氣因素等均對項目開工建設造成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8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