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紙訴訟曝光股權爭鬥“套路”:ST慧球究竟歸誰?

一紙民事起訴書將ST慧球持續兩個多月的股權爭鬥亂局漸漸攤開,該公司前董事長顧國平通過黑箱協議轉讓股權而最終違約,導致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不明,並遭遇知底細的“入侵者強勢”介入,引發系列控制權宮鬥。

ST慧球9月27日晚間公告稱,經核實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股東大會相關歷史資料,並未發現涉及本次涉訴擔保事項的任何相關文件,認為相關民事起訴狀中關於公司為“上述協議提供無限連帶責任擔保”並未經過公司董事會、監事會、股東大會的審議程序。公司董事會認為,該擔保事項系違規擔保,本公司不應該、不認同、不接受因此承擔相關擔保責任。

然而,瑞萊嘉譽受讓的股權究竟從何而來?顧國平、鮮言、瑞菜嘉譽在這起糾紛中真正扮演了什麽角色?等等懸疑仍然待解。

蹊蹺的股權轉讓

上證所監管通報顯示,9月23日,收到ST慧球股東反映,該公司涉及一起重大訴訟,因股權轉讓糾紛,已向法院起訴ST慧球及其前實際控制人顧國平,且上海高院目前已經受理。

對於ST慧球控制權宮鬥劇來說,今年4月27日是關鍵時間點。根據上證所公布的《民事起訴書》,當日顧國平、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斐訊通信”)、ST慧球與一家名為上海躬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躬盛網絡”)的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備忘錄》、《經營權和股權轉讓協議書》、《借款協議》,約定顧國平將ST慧球的6.66%股權轉讓給躬盛網絡,轉讓價為7億元。由斐訊通信、ST慧球為上述協議提供連帶責任擔保。但最終顧國平卻並未履約。

據本報記者調查發現,躬盛網絡實為迷局主角之一的匹凸匹前實際控制人鮮言的“馬甲”。工商信息顯示,躬盛網絡的法定代表人為楊劍鋒,而楊劍鋒曾為上海躬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躬盛投資”)的法定代表人、投資人,上述信息分別於2016年5月9日變更為朱曉堃、於2016年3月22日變更為上海柯塞威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柯塞威”)。而上海柯塞威與鮮言控股的深圳柯塞威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同隸屬於柯塞威集團;此外,上海柯塞威原名為上海鴻禧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有媒體曾報道,後者曾為鮮言控股的鴻豐國際集團子公司。此前也有多位接近ST慧球的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顧國平已將上市公司轉賣給了鮮言。

今年8月份,鮮言開始在ST慧球現身,被聘為該公司證券事務代表。由於鮮言進入後,ST慧球宣布擬成立多家公司,名稱與鮮言旗下公司名字相近,且其中一家與瑞萊嘉譽同處一棟樓,還引發了雙方是一致行動人的猜測。但此後卻接連發生了上市公司阻止瑞萊嘉譽信息披露、瑞萊嘉譽提議罷免ST慧球董事長董文亮等全體董事等蹊蹺之事。

今年7月21日-7月28日,瑞萊嘉譽通過二級市場舉牌,成為持有ST慧球1973.9萬股,持股比例4.999978%。此後,瑞萊嘉譽繼續增持,截至目前,持股比例已達10.46%,成為第一大股東。

按照起訴書的說法,顧國平為了完成ST慧球重組,選定國泰君安為重組財務顧問。在此過程中,國泰君安違反保密原則,讓瑞萊嘉譽、華安未來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稱“華安未來”),數次大宗受讓顧國平所持ST慧球股份。公告信息顯示,ST慧球重組停牌是在2016年1月19日,並在1月26日正式披露顧國平擬將斐訊數據與該公司重組的消息。

也就是說,起訴書認為鮮言與瑞萊嘉譽關於ST慧球的控制權之爭,是因為顧國平違約、瑞萊嘉譽“橫刀奪愛”所致。

但該說法也有疑問。 2015年10月之後,顧國平先後通過德邦創新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德邦創新”)、華安未來、上海和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和熙”),發行了五個資管計劃,借助杠桿融資大舉增持ST慧球。

年報信息顯示,截至2015年12月底,德邦慧金1號、和熙2號、華安匯增1—3號五個資管計劃,分別持有ST慧球842萬股、750萬股、644萬股、610萬股、527萬股,合計持有3371萬股。今年1月9日,ST慧球披露稱,顧國平通過通過上述資管計劃,共計持有其3471萬股,持股不比例上升至8.79%。

但今年初A股遭遇“熔斷風暴“,顧國平的杠桿持股遭到多次平倉。今年1月,德邦慧金1號爆倉,顧國平未按約定補倉,其所持ST慧球842萬股,被該資管計劃優先級委托人強制平倉。

7月12日,華安匯增2號、3號凈值也跌破約定的補倉線,顧國平未在約定時間內補倉,華安未來解除了與其一致行動人關系。7月14日,和熙2號也解除了與顧國平的一致人行動關系。至此,顧國平僅剩華安匯增1號直接、間接持有ST慧球710萬股,持股比例僅為1.8%。

在起訴書中,對於瑞萊嘉譽、華安未來買入的具體時間,躬盛網絡並未說明。顧國平與鮮言前述股權轉讓、借款協議,發生在4月27日。但根據上述起訴書的說法,瑞萊嘉譽、華安未來受讓顧國平所持股份,是在ST慧球啟動重組之後。

但問題在於,除了今年1月份被強制平倉外,直到今年7月,公開資料顯示的顧國平持有ST慧球的股份數並未發生變化。截至今年3月底,德邦慧金1號持股數量為791.5萬股,僅減持了50萬股,其他四個資管計劃持股數理並未變化。

而根據瑞萊嘉譽此前公告,其所持ST慧球1900萬股是北京州際田野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下稱“州際田野”)通過大宗交易轉讓而來。而1900萬股占慧球科技總股本的3.85%,超過一季報中第一大股東吳鳴霄,但州際田野並未出現在慧球科技一季報十大股東之列。

誰在說謊?

躬盛網絡在起訴書中稱,“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違反《獨立顧問協議》重要的獨立性和保密性原則,讓其關聯人控制的深圳瑞萊嘉譽投資企業(有限合夥)與華安未來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分數次大宗受讓第一被告(即顧國平)間接持有的股份。”

按照躬盛網絡上述說法,瑞萊嘉譽、華安未來均為國泰君安關聯人所控制。此外,華安未來的股東國泰君安投資管理股份有限(下稱“國君投資”),也是國泰君安的關聯公司。基於這一關聯關系,國泰君安才泄露了ST慧球重組消息。

工商登記資料顯示,國君投資確實持有華安基金20%股權,而華安基金則持有華安未來51%股權,但國泰君安並未直接持有華安未來股權,亦不持有國君投資股權。

從時間上來看,躬盛網絡的說法,與國泰均安7月8日出具的ST慧球終止重組專項核查意見也有關系。在該核查意見中,國泰君安表示,該公司5月26日起,才與ST慧球簽署財務顧問協議,正式開展此次重組的獨立財務顧問工作。而在6月15日,經雙方協商,國泰君安已與上市公司終止了財務顧問協議。

根據公開信息,瑞萊嘉譽成立於2016年4月28日,在顧國平與上海躬盛簽署上述協議次日,就已成立。換言之,瑞萊嘉譽的成立,是奔著ST慧球股權而來。而其普通合夥人深圳市前海瑞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在此前一天的4月27日才成立。這就意味著,如果上述信披屬實,則瑞萊嘉譽成立之時,國泰君安尚未成為ST慧球重組財務顧問。

國泰君安方面也回應稱,因斐訊通信借殼ST慧球上市事宜,國泰君安與ST慧球於2016年5月接觸並簽訂獨立財務顧問協議,按照證監會執業要求及項目實際情況,國泰君安於2016年6月通知上市公司終止協議並退出現場工作。ST慧球於2016年7月5日宣布重組終止,並於7月7日股票複牌交易;國泰君安受聘擔任ST慧球獨立財務顧問期間,ST慧球股票處於停牌狀態,未有股票交易,不存在其他方通過大宗交易受讓股票的可能,更不存在國泰君安指使受讓股票相關情形。

而作為連帶責任擔保方,ST慧球始終不曾披露顧國平股權轉讓的經過、糾葛,反而在控制權之爭爆發後,多次認定顧國平為實際控制人。9月27日,記者就此撥打鮮言、顧國平等人電話,但鮮言手機始終處於正在通話狀態,顧國平也未就相關問題予以回應。

一個值得註意的細節是,2016年4月,北京瑞爾德嘉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起訴顧國平等合同糾紛,導致顧國平增持ST慧球的華安匯增1號、2號、3號的3000萬份、3500萬份3500萬份份額被凍結。

“天眼查”最新資料顯示,20015年12月2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中院發布了一則公告,該院受理原告晁曉東與北京川騰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北京川騰”)、ST慧球、北京瑞爾德嘉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瑞爾德嘉”)案外人執行異議一案,因北京川騰去向不明,無法直接送達,法院通過公告,向其送達起訴狀副本、應訴通知書等文件。值得註意的是,早在2013年,因為與惠州輝騰投資有限公司發生質押擔保糾紛,瑞爾德嘉就申請凍結惠州輝騰所持ST慧球1605萬股。

ST慧球究竟歸誰

毫無疑問,上述民事起訴書同時暴露出了一系列法律問題。未經公告及股東大會審議的黑箱協議對上市公司而言是否有效?是否需要承擔高額連帶賠償?ST慧球究竟將歸誰?

根據該民事起訴書,4月27日,顧國平與躬盛網絡簽訂了《經營權和股份轉讓協議書》,約定將直接和間接持有的ST慧球6.66%的股權轉讓給躬盛網絡,轉讓對價為7億元,如果違約,顧國平需向躬盛網絡支付股權轉讓價款的雙倍作為違約金;同時,顧國平向躬盛網絡借款1億元,並簽訂《借款協議》。而上市公司當日也與躬盛網絡簽訂了《股權轉讓備忘錄》,上市公司將為上述協議提供無限連帶責任擔保。

上海市東方劍橋律師事務所律師吳立駿認為,顧國平所轉讓的股權涉及實際控制人變更,在簽署協議後要及時予以信息披露,未公告則存在信披違規,可能要被行政處罰;而上市公司真的在協議上簽字蓋章了,那麽也存在違法違規擔保沒有及時披露,也涉及信息披露違規。

對此市場投資者存有疑問,在協議未公告未經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的情況下,上市公司是否要對顧國平的股權轉讓協議和借款協議承擔無限連帶擔保責任?

在上海天銘律師事務所律師宋一欣看來,如果上市公司有簽協議且有蓋章,就有可能要承擔責任,主要還是違反了《合同法》,如果顧國平不願意承擔責任,上市公司就需要承擔連帶責任,但上市公司可以向顧國平追討損失。

“上市公司需要承擔擔保責任,不需要經過股東大會審議也有效,因為對於沒通過股東大會審議的擔保、質押等是否是無效的,目前法律沒有明文規定。”吳立駿表示。

這意味著若顧國平不承擔違約責任,那麽上市公司將可能承擔14億元的股權轉讓賠償金以及1億元的借款,累計共15億元,而這部分錢又不能追討回的話,那麽這將對上市公司構成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7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