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紅杉資本周逵:投資人追逐的,未必是所有創業者都要追逐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926/158940.shtml

紅杉資本周逵:投資人追逐的,未必是所有創業者都要追逐的
投資人說 投資人說

紅杉資本周逵:投資人追逐的,未必是所有創業者都要追逐的

不是非得拿到風險投資才算創業,你的成功與投資人要的大成功不一樣。

文|投資人說

周逵自1998年開始在聯想做投資,負責投資了中訊軟件、深圳訊天、文思創新、開拓科技等多個企業。2005年進入紅杉資本,不到兩年的時間里成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夥人,在投資行業已經做了整整18年。

今天要分享的,便是周逵做投資18年來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1、創業的門檻

我從事風險投資十幾年,這十幾年我一直和兩類人混在一起,一類是創業者,另一類是同行,同行未必都是對手,其實用同學這個稱謂來得更準確一些。我和這兩類人一起在這十幾年中共同成長,所以我今天想和你聊一聊我對這個行業的一些觀察和思考。

一年前總理號召全民創業,我們看到許多創業者蜂擁而至。前段時間有關創業者不要臉的話題引起了大家的熱議,說許多“壞人”混進了創業的大潮,這種說法可能是不太對的。

響應國家號召來開創一個新東西,即使是“壞人”來創業,他也不是在展現他壞的一部分,所以他創業輸掉了,我們不要責怪他

全民創業有它的道理。第一個是因為創業的門檻降低了,比如我做個小遊戲,全國人民15億人都去下載這個小遊戲,我就可以一夜暴富。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加快了門檻降低的速度,我想這是現在創業機會之所以多的重要原因

比如芯片,十年前我們很難想象一個這麽小的手機,上面能夠存那麽多東西,運行速度還這麽快,也很難想象我們走在路上就可以看實況轉播。

第二個是因為創新的邊界在不斷擴大。2005年百度上市的時候,整個互聯網廣告市場非常小,中央電視臺的收入超過了互聯網廣告的整體收入,而現在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天的互聯網邊界,是一個圓周,周長變得越來越大,接觸面也越來越多,互聯網已經深入到了各行各業。所以說互聯網+的概念,也是很適宜的一個提法,可能就正好切中了你。很多概念不是提出來才發生,而是發生了,結果被提了出來

你可以看到五年前很多人還在抗拒,三年前就不太抗拒了,覺得線上可能是趨勢,最後大家都會變成互聯網企業。但到今年出現了一個苗頭——線上企業突然發現自己也不是什麽趨勢,其實做到最後自己也是一個線下企業。

這種融合速度非常快,已經沒有天上和地下之分,大家都是凡人。只不過出發點不一樣,但最後都要殊途同歸,回歸到商業的本質。

2、贏家通吃

前不久騰訊變成了全亞洲最大的企業,市值2000多億美金。可能再過幾年,中國會有一家全球最大的企業。中國優秀的企業離全球最大企業,翻一倍就到了,翻一倍對我們來講是很現實的。

中國GDP增長沒有那麽快,那麽這些企業的價值從哪里來?這些價值不是增量堆積出來的,而是存量的重新分配。那麽當這邊是萬眾創新的政策,而那邊卻是贏家通吃的規則時,這是一件很困惑的事情。怎麽理解這種困惑?

我想,往前看可能是機會,而往後看則是一個教訓。如果我們往後看,比如電商行為大部分在淘寶上發生,個人娛樂時間大部分在騰訊上發生,你去看已經發生的事情,你很難發現機會。但是你往前看,它通吃之後會發生什麽?

當淘寶成為了網購零售的一個平臺,變成基礎設施的時候,隨之而來的是什麽?廣告,流量的分發。後來是支付,產生了螞蟻金服。為了解決物流,就有了四通一達和順豐。這些隨後發展起來的企業也即將成為基礎設施,往後看,你可能被它踩死;但往前看,你可以踩在他們的肩膀上幹活,這里面就有了很多新機會

3、成功的不同定義

我記得在我讀高中、讀大學的時候,最崇拜的就是點子大王。點子大王是走在臺上的,是當初獨領風騷的人物。但今天我們要談創新,肯定是遠遠超過了點子的含義的,有點子還遠遠不夠。

再往前,在你創新的過程中你看到了機會,但機會和成功還有一段距離。就比如我們今天談未來的黃金十年,大家都很認真,但這與成功中間還差了很多東西。

我在這個行業呆了十幾年看過很多創業者,想告訴大家,投資人與創業者所看到的成功是不一樣的。VC投了500億美金,可能是想賺三倍,變成1500億美金。但對創業者來講,未必一定要賺回1500億美金,你不要有這種壓力。

也就是說投資人追逐的東西,未必是所有創業者都要追逐的。因為從點子走到今天取得了巨大成功的案例太少,甚至是鳳毛麟角,像馬雲、馬化騰,他們是我們非常尊重的創業者,甚至到了仰慕的程度。

可能你身邊的機會很多,但VC並不認為這是好的機會。創業不是非得拿到風險投資才算創業,你的成功與投資人要的大成功不一樣,你應該要在這上面有自己冷靜的判斷

4、浪潮的窗口期

有兩三年的時間里,我們接到的很多商業計劃書,都標榜自己是某個領域的分眾傳媒,有火車分眾傳媒,汽車棚分眾傳媒,廁所分眾傳媒,五花八門,千奇百怪。分眾傳媒脫穎而出後,創業者一擁而上,這種一擁而上的現象一直陪伴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當中。

就像當年的團購,出現了四五千個選手。這是個讓VC挺興奮的事情,因為我們投美團之後,發現大家都上來了,那這個事我們沒有搞錯,但一個現象級的創業者後面有一批跟隨的創業者是不太正常的

就好比知識競答,你和一個人共同搶到了答題機會,有可能你的回答都是正確的,但你沒有比別人更正確,而獎品只有一份。如果你比他強,你可以在後面追趕他;如果你沒有他強,起步又比他晚,那麽在同一件事上成功的概率就會很小。

但這不意味著你沒有機會,當騰訊、百度和阿里變成基礎設施的時候,他沒有涉及的場景你可以先去走,然後跑起來,跑得越快越好。因為你如果沒有抓住窗口期,把自己變得足夠強大,那你前面的努力很有可能都只是為他人做嫁衣

5、跳出你的舒適區

創業成功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你需要不斷地學習和進步。而創業者在學習上,不管你多牛,比起你要做的事,你永遠都還不夠牛。很多創業者覺得自己很牛,投資人看創業者也很牛,所以大家一拍即合開幹了。結果到最後還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原因是什麽?

抽象一點來講,失敗的原因就是你缺乏改變自己的能力。改變自己的能力和你以往的經歷無關,反而有些創業者因為過去太牛,在新的事物上變得刀槍不入。

變意味著你要暫時放下你已經熟練掌握的技巧,跳出你的舒適區,去學習那些對你而言不熟悉甚至是有難度的技能。而這絕不是一個愉快的過程,因為誰也不願意把自己的腦細胞再重新改寫一下,這可能帶來心理和身體上的痛苦。

但當你要實現一個更大的目標,或者承擔更多的責任時,你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不得不做出改變。

6、誠實

誠實不是從道德含義上來說的,而是一種對價值和目標深刻的認識。我們經常遇到一個現象,那就是創業者說大話。拿到錢並不能說明你就是對的,你要清楚,誠實對你創業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麽。

有時候創業者為了激勵團隊,也為了嚇唬一下對手,說高了自己的融資額。我很理解創業者這樣的行為,但你這樣做並沒有太多的價值,你應該思考的是,你給你的客戶,你給老百姓究竟帶來了什麽價值。

現在許多創業者看每一個人都是競爭對手,每天生活在焦慮中,當然這也是一種驅動力,但這種驅動力從心理上、精神上、肉體上都是不可持續的。

兩個同行戰鬥到最後,很有可能會走在一起,比如說58和趕集,滴滴和Uber。優秀的創業者之間應該既是競爭對手,又是合作夥伴。優秀的創業者要有非常開放的精神,對競爭對手和消費者有極強的同理心,有極大的格局觀。

不誠實也會帶來很多問題。

第一,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你說的東西你要花時間去收拾。有時候這個收拾的過程會讓你把自己美好的時間都花在里面,結果把真正該做的事忘了,或者來不及幹。最後你對自己沒辦法交代,對公司、對員工、對投資人、對客戶也沒有辦法交代。

第二,說大話的門檻非常低,只要你給我一個話筒,我就可以脫口而出,但這樣做的成本非常高,有可能最後你會失去最珍貴的東西——信用。

創業與投資的圈子是非常小的,如果你沒有了信用,當你最需要支持的時候,沒有人願意幫你。錢也不能幫你把信用換回來,有可能你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換回大家的信任,但人的一生何其短暫

7、匠心

匠心不是雞湯。我們觀察創業者,其實我們也是創業者,所以在這里我談一下我們自己。

匠心的第一個表現是專註。市場上有無數的機會,可以說都不是你的,因為屬於你的機會就是你選擇的那一個。如果你不專註就不專業,為什麽要專業,因為專業可以帶來更大回報,這是十幾年來的體會。

匠心的第二個表現是誠實,誠實是一種能力,不光是一種態度。如果你不能尊重事實,有些事實在那但你看不到,或者更多的情況是事實就在那,但你不願意去看它。

匠心的第三個表現是自律。自律是對自己的約束,放在一個組織里,自律包含了對組織智商的尊重。我們這個行業本來是藝術家的、是英雄的時代,但你可以看到最後留在臺面上的,全是一個組織,一個團隊,一個品牌,而不是一個人的名字。

qrcode_gh_a1ba0e0197d9_1_meitu_1

 

紅杉資本 周逵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6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