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共享經濟下的眾包跑腿服務,前路何方?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6/0926/158951.shtml

共享經濟下的眾包跑腿服務,前路何方?
簡傑簡傑

共享經濟下的眾包跑腿服務,前路何方?

跑腿服務是否能孕育一家像模像樣的明星項目呢?我認為,有希望,但前路漫長,且行且珍惜!

共享經濟作為互聯網領域創業熱點,從去年一直火到今年,行業跨度至衣食住行各個領域。出行領域,外有UBER,Lyft,內有滴滴出行,嘀嗒拼車,不是獨角獸,便是行走在準獨角獸的路上。住房領域,外有airbnb,內有途家,作為投資行業的新星和熱門項目,他們的估值也高的令人咋舌。

隨共享經濟大潮來應運而生的各種服務項目如雨後春筍,龐雜繁多。其中不能讓人忽略的便是跑腿服務,那麽,該領域是否能孕育一家像模像樣的明星項目呢?我認為,有希望,但前路漫長,且行且珍惜!

共享經濟下的眾包跑腿服務,前路何方?

一、眾包模式的好處

1、快速吸納閑置時間

作為1小時送達最強有力的支撐,是勞動力,而且是能夠自由支配時間的勞動力,最好是他們自由支配的時間出價可以不高,那麽在這種情況下,這些閑置的自由時間就可以達到一個相對合理的溢價。基於這點考慮,兼職從事眾包配送就變得相對合理。

作為普通白領,正常上班時間固定,加班情況較少,下班較規律,多數人不知如何支配空余時間,單純在打發時間中浪費過去。如果能夠通過某個平臺實現閑置時間變現,作為普羅大眾的我們還是具有較強的嘗試欲望。

作為藍領階層,全職工作薪資固定,收入相對較低,增加額外收入的意向較為強烈。如果能有渠道將其閑置時間變現,那麽,他們是再開心不過的事情。這部分群體是最容易吸納進入眾包體系中的階層,同時也會是眾包配送的中堅力量。

2、有效提高勞動力價值

之前只能有一份固定薪水,現在,在固定薪資外增加一份額外收益,原有的每天24小時固定不變,勞動時間增加,收入也隨之上漲,等於將原有的勞動力價值提升。當然,這個價值的提升,是在你付出相應勞動的基礎之上,等於提供機會,讓你拓展了自己的勞動範圍。

其實,最理想的狀態是,閑置時間的流動再生:今天,你不能去辦理業務,通過平臺,找到有空閑時間的勞動力,付出一定資金成本,幫忙辦理。明天,我有閑置時間,我幫別人辦理業務,拿回自己昨天付出的成本。等於是將整個社會體系內的時間通過金錢的形式,實現了更有效率的流動。

3、平臺付出成本低廉

平臺作為一種時間流動的中轉站,借助金錢為媒介,達到社會整體時間的合理配置。從這一點上說,平臺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社會公益性高度。它讓時間的使用變得更加合理,讓每個人的閑置時間能充分利用起來,讓社會協作通過貨幣媒介變得更加流暢,是一種更高效的資源配置。

同時,平臺所付出的人力成本較低,不需要提供全職勞動力進行任務完成,那麽便省去一大筆全職開支,只留部分維護人員便能運轉起數以百萬用戶的龐大系統。通過平臺抽取一定傭金的形式,維護平臺本身正常運轉,同時有益社會,早期的滴滴便是一個較為典型的例子。

共享經濟下的眾包跑腿服務,前路何方?

二、眾包模式的缺陷

看似並無破綻的時間共享模式其實並非沒有缺陷,從理想到落地,中間其實差了好幾個骨幹的現實。在實際操作過程,眾包模式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1、閑置時間難以管控

因為是閑置勞動力,同時這些勞動力並不屬於平臺,那麽管控他們就有較大的難度。他們可以選擇做或不做,挑容易的做或挑想做的做,甚至可以隨時不做。而作為平臺,本身對這樣一批出賣自己閑置時間的勞動力,沒有太大的約束力,如何進行有效的引導,管控,路可能還要走的挺長。

筆者曾親眼目睹多起某眾包平臺服務人員在公司大吵大鬧的情景,最後只尋求勞動仲裁,之所以對這種情況無能為力,就是因為他們不屬於平臺,沒有過多經濟上的捆綁,因而能夠隨時選擇棄之不做。

2、用戶體驗不好優化

基於第一點的管控薄弱,而產生隨之而來的問題便是,用戶體驗的把控。無論是用戶點評星級,還是好評有獎,抑或是較為嚴厲的懲罰措施,這些方式都不能從源頭上杜絕兼職配送對用戶的惡劣態度。

即便是已經成為恐龍級企業的淘寶,其本質上也還是一個類似眾包模式的平臺。對於這些小賣家的把控,淘寶同樣能力薄弱,因而才有了後續的天貓商城。

如何能讓眾包配送員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服務做好,達到如題所說的1小時送達?超時罰款,或者準時獎勵是個不錯的方式。但實際操作過程,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優化配送流程,提高用戶體驗,不得而知。

3、潮汐效應影響顯著

所謂潮汐效應是指,工作時間人們在CBD區域大量聚集,下班後又向居民區大量遷徙的現象。那麽在這種情況下,眾包配送員也會隨之遷徙,導致相應地區形成配送真空。有些區域用戶下單,無人接單;有些區域,用戶下單,配送員過多,接到概率較低。

那麽,在這種情況下,會對用戶體驗產生較大影響,也會挫敗眾包配送員接單的積極性,隨之帶來更可怕的連鎖效應便是,用戶大量流失,無訂單,配送員大量流失。

解決方案不是沒有,那就是,借鑒滴滴模式,調整配送費用,讓高峰期配送費增加,讓低谷期配送費降低,教育用戶形成預約訂單的習慣,同時教育配送員在合適的時間接更多的單。

共享經濟下的眾包跑腿服務,前路何方?

三、眾包模式的前景

眾包模式有市場嗎?有!市場有多大?未知!那麽,眾包模式下的1小時送達到底有著怎樣的前景?

1、中產階級崛起,催生市場容量擴大

中產階級的崛起,讓更多的消費者慢慢轉向消費升級,從以前的講求功能性轉向講求身份認同,附加值上來。同時,消費能力的提升催生了懶人經濟的發展。眾包模式就在這種時候,市場容量慢慢擴大。

想吃一家需要等很久的高檔餐廳,自己去排,時間成本高,轉換成金錢成本不劃算,怎麽辦?請時間價值更低的閑置時間去幫忙,花更低的金錢成本去達成無需技能的簡單勞動,何樂不為?就是在這種理念的帶動下,眾包市場將會進一步擴大。

2、規模化有難度,天花板效應顯著

眾包市場有多大潛力?筆者看來,有潛力,但,天花板效應顯著。市場縫隙過於狹小,不足以催生一家世界知名的獨角獸企業出來。眾包跑腿,並不高頻,也非剛需,同時也不是高客單價。

非高頻,便不能產生短時間內的重複消費,用戶忘記平臺的概率極大,那麽就會導致平臺產生大量沈默用戶,看似繁榮的千萬級平臺用戶總量數據,實則可能躺著聊聊幾萬用戶日活。

非剛需,更是要命,可替代性強,可用可不用。那麽就不能解決用戶痛點,在這種情況下,更會加速用戶活躍度的降低。用戶活躍一旦降低,再次喚醒的難度就會變大,平臺想要在該用戶身上收回花費的成本便會難上加難。

非高客單價,平臺盈利便會薄弱;抽成高,降低配送員積極性;抽成低,養活不了平臺。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有足夠規模的用戶體量支持,加之目前市場狀況,不可能形成千萬級用戶體量,那麽,想要養活一個像樣的大企業,著實有點難度。

3、商業化困難,市場教化需要時間

基於上述所說第二點,用戶規模難以形成千萬級體量的角度來看,加之客單價不高,想要實現商業盈利,市場遠景顯而易見。

同時,在用戶需求不剛的情況下,如何將這一時間共享概念普及出去,需要一定的時間。並不能立馬被中產階層接受,同時也並不能被普通消費者所認可。

共享經濟下的眾包跑腿服務,前路何方?

總結起來12個字,剛需不剛,痛點不痛,高頻不高。那麽,眾包模式想要達成的1小時送達體驗,有市場,但同時也有難度。

如何引導配送員形成合理有效的調度從而避免潮汐效應;如何通過獎懲措施,讓眾包配送員提供更加優質的配送服務;如何教化用戶,讓跑腿市場像出行領域一樣高頻剛需,都是擺在想要進入這個領域的創業者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前行有光,路且漫長!

共享經濟眾包前路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6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