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重建帶挈過百戶發達 麗星樓業主變千萬富翁

1 : GS(14)@2010-10-17 18:42:24

2010-10-06 EW
重建帶挈過百戶發達 麗星樓業主變千萬富翁   

重建帶挈 過百戶發達

大坑豪宅「上林」入伙在即,發展商置地固然可以大賺一筆,原址即麗星樓的一百七十名業主,也因為近年樓市暴升,在當年的樓換樓計劃下,戶戶換回的單位每個市值動輒千六至千七萬元,加上發展商承諾的利潤分紅,業主一夜間悉數成為「千萬富翁」。

六年前麗星樓每戶市值不過三到四百萬元,想不到幾年後人人賺大錢,個個做富翁。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愁,當中亦有投資者因併購洽談一拖再拖,要蝕讓離場。

在東半山打躉十多年的地頭蟲經紀陳先生,看着麗星樓由收購至重建,見盡投資者的起起跌跌,對整個項目感慨良多,有人因為收購財富暴升,有人卻因為心急出售而損失收場。

陳先生回想當時的一樁失敗個案,「麗星樓早於九○年代初已醞釀重建,業主立案法團九六年已向部分發展商作出邀請,那時有一名姓許投資者聽到消息,率先以四百六十五萬元購入A座高層C單位,如意算盤是當併購計劃落實後,單售價可升值至六、七百萬元。」

皮蛋大王獲利四倍

豈料人算不如天算,九七金融風暴,樓市大崩圍,結果併購計劃一拖再拖,三年又三年,及後城規會更宣布設下高度限制,許姓投資者恍如被一盆冷水照頭淋,心知重建渺茫,心灰意冷下於○三年底止蝕離場。

投資者「偷雞唔到蝕把米」,以三百五十萬元轉售,不計使費損失百多萬元,還未計算幾年下來的利息支出。許姓投資者萬萬想不到,若能多守幾年,不但可以翻本,更可獲取逾千萬元回報,投資就是如此,一個決定令財富擦身而過。

你放棄時,卻有人看好,「接棒者是在上環賣「溏心皮蛋」的順興行老闆陳應強,皮蛋大王接貨後,幾經轉折,終與置地達成樓換樓計劃,上月接收新樓單位,估計市值約一千七百萬元,未計算搬遷賠償及分成利潤,短短七年,單位市值增加近四倍。」徐先生直言,兩人同樣持貨七年,命運卻截然不同。

回報一百七十倍

同樣好彩的是一名於七○年一手購入低層單位的老業主林伯,事緣麗星樓併購期間,信息頗為混亂,老業主目睹麗星樓多番併購不果,感到不耐煩,○四年底碰上「摸王」黎汝遠,摸王願意出價六百萬元收購該單位。

林伯好幾次見財化水,心裏總不是味兒,與其無止境等待,倒不如出售套利,反正以當時價錢,六百萬也算一個好價。

當時正值○四年底,想不到簽約後一個月,置地終落實收購,並發出公布廣告天下,舊業主有權換取日後新樓單位。林伯知悉後悔不當初,最終硬着頭皮,拒絕完成交易,雙方在討價還價下,林伯稍作賠償,達成協議取消交易。

熟識林伯的代理指出,「林伯自己都話十分好彩,可以與「摸王」取消交易,否則就蝕大底,少賺成千萬。」林伯七○年僅以十萬購入的單位,換回新樓加分成利潤,市值合共千七萬元,四十年來升值接近一百七十倍。

吳鴻美眼光獨到

另一位幸運兒是人稱「吳美人」的師奶投資者吳鴻美,○三年她以三百六十萬購入麗星樓低層單位,上月獲發面積一千方呎新單位,獲利也接近三倍半。吳鴻美細述購入麗星樓的過程,「買麗星樓時重建方案仍未落實,入市完全基於呎價吸引,呎價低見三千多元,較豪宅建築費還要低。再講,物業位處豪宅地段,那時的二手價可謂完全未反映應有價值。」她續稱,「樓換樓方案有一定吸引,逐戶收購價值最多是按當時市值加一定溢價而已,相反舊樓換新樓的值博率肯定較高,當時麗星樓價值比起同區龍華花園還要低。今天上林的價值,不單遠高於龍華花園,更可與禮頓山相比。」黎汝遠○四年以千三萬購入兩伙,其中一間如上面提及被賣家取消交易,另一間於○五年以七百五十萬沽出,賺咗百五萬就離場。若他持貨到現在,應可多賺一千萬,炒樓經驗豐富的黎汝遠也大歎失諸交臂。

事實上,整個麗星樓的收構確實波折重重,曾任麗星樓業主立案法團主席多年的退休公務員楊錦明坦言,可用過山車來形容當時的境況,「約在九七年時,恒地(0012)提出以「二百五十萬元加新樓單位」的優厚條件,游說業主接受收購,業主見條件幾筍,很快已有六、七成業主落叠。」正當大夥認為袋袋平安之際,金融風暴竟在此刻爆發,恒地「褪軚」,麗星樓併購大計首度泡湯,「幾經辛苦找到置地「執二攤」,不過賠償價已跌至四十萬元再加「樓換樓」,另外發展商為業主提供六十萬元低息搬遷貸款,足夠在同區租樓住三到四年。不過,業主還是猶豫不決,置地為免一拖再拖,承諾物業推售後,按利潤分成,每戶最多可獲約一百二十萬元。」好事多磨,○一年城規會突然宣布修訂北角分區大綱圖,將麗星樓設定三十層高度限制,即時打窒置地的重建大計,假若未能放寬高限,重建樓面受到規限,換言之將無利可圖。置地立時急煞車,聲言麗星樓重建計劃將會擱置。

重建路多波折

「當時業主十分失望,恐怕重建告吹,個別業主不想再等,於是在市場低價沽售。不過,大多數業主仍然堅持樓換樓方案,更集體向城規會反對高度限制,幾經艱辛,成功爭取將高限放寬至五十層。」楊錦明坦言,有其他發展商乘虛而入,向業主提出逐戶收購,幸好業主齊心,否則樓換樓的重建方案不能成事。

「由於麗星樓併購前後傾咗十幾年,業主自然唔願意花錢保養,加上當時樓市又持續低迷,交投相當疏落,平均每年只有兩、三宗成交。比鄰斜坡更有保養問題,物業呎價向來「低了一截」,加上併購差點落空,投資者可謂『膽博膽』。」作為麗星樓「樓換樓」重建幕後功臣的楊錦明直言,「過去幾年因重建而遷往區內另一樓盤,現階段仍未決定會否搬回「上林」居住。我估計,至少會有六、七成舊業主會搬返嚟。」麗星樓「樓換樓」重建方案詳情1. 舊單位可換一個實用面積不少於767方呎的單位及一個有蓋車位2. 每戶可獲現金賠償40萬元,頂層連天台單位現金賠償為120萬元3. 每戶可獲60萬元搬遷貸款,息率為滙豐銀行最優惠利率(P)減2厘,貸款須於入伙前一次過償還4. 原先仍有按揭業主可獲贖回貸款,入伙後再以新銀行按揭償還,重建期間不用供款,息率為滙豐銀行最優惠利率(P)減2厘5. 日後項目利潤若高於成本35%,舊業主可獲利潤分成,最高分成為120萬元

深圳一夜 誕四百千萬戶

置地帶挈過百業主變千萬富翁,但華潤置地(1109)在深圳大沖村的重建收地,更讓全村業主一夜之間富起來。大沖村有八百七十一戶,是深圳以至廣東最大的舊區改造項目,華潤置地收購經年,由於近年內地樓價大幅攀升,發展商決定大手筆收購,如業主選擇以現金賠償,每平米高達一萬一千元人民幣。

有逾一半的住戶擁有的房屋達一千平米,按賠償金額計算,誕生四百多個千萬元戶。有代理透露:「千萬元戶並沒有大不了,有十個家庭各持有逾一萬平米房屋,頓成為億萬富豪。」撰文‧蔡慶佳、鄧淑慧 攝影‧財經組 資料‧財經組 設計‧雷振邦

重建帶挈 過百戶發達

大坑豪宅「上林」入伙在即,發展商置地固然可以大賺一筆,原址即麗星樓的一百七十名業主,也因為近年樓市暴升,在當年的樓換樓計劃下,戶戶換回的單位每個市值動輒千六至千七萬元,加上發展商承諾的利潤分紅,業主一夜間悉數成為「千萬富翁」。

六年前麗星樓每戶市值不過三到四百萬元,想不到幾年後人人賺大錢,個個做富翁。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愁,當中亦有投資者因併購洽談一拖再拖,要蝕讓離場。

在東半山打躉十多年的地頭蟲經紀陳先生,看着麗星樓由收購至重建,見盡投資者的起起跌跌,對整個項目感慨良多,有人因為收購財富暴升,有人卻因為心急出售而損失收場。

陳先生回想當時的一樁失敗個案,「麗星樓早於九○年代初已醞釀重建,業主立案法團九六年已向部分發展商作出邀請,那時有一名姓許投資者聽到消息,率先以四百六十五萬元購入A座高層C單位,如意算盤是當併購計劃落實後,單售價可升值至六、七百萬元。」

皮蛋大王獲利四倍

豈料人算不如天算,九七金融風暴,樓市大崩圍,結果併購計劃一拖再拖,三年又三年,及後城規會更宣布設下高度限制,許姓投資者恍如被一盆冷水照頭淋,心知重建渺茫,心灰意冷下於○三年底止蝕離場。

投資者「偷雞唔到蝕把米」,以三百五十萬元轉售,不計使費損失百多萬元,還未計算幾年下來的利息支出。許姓投資者萬萬想不到,若能多守幾年,不但可以翻本,更可獲取逾千萬元回報,投資就是如此,一個決定令財富擦身而過。

你放棄時,卻有人看好,「接棒者是在上環賣「溏心皮蛋」的順興行老闆陳應強,皮蛋大王接貨後,幾經轉折,終與置地達成樓換樓計劃,上月接收新樓單位,估計市值約一千七百萬元,未計算搬遷賠償及分成利潤,短短七年,單位市值增加近四倍。」徐先生直言,兩人同樣持貨七年,命運卻截然不同。

回報一百七十倍

同樣好彩的是一名於七○年一手購入低層單位的老業主林伯,事緣麗星樓併購期間,信息頗為混亂,老業主目睹麗星樓多番併購不果,感到不耐煩,○四年底碰上「摸王」黎汝遠,摸王願意出價六百萬元收購該單位。

林伯好幾次見財化水,心裏總不是味兒,與其無止境等待,倒不如出售套利,反正以當時價錢,六百萬也算一個好價。

當時正值○四年底,想不到簽約後一個月,置地終落實收購,並發出公布廣告天下,舊業主有權換取日後新樓單位。林伯知悉後悔不當初,最終硬着頭皮,拒絕完成交易,雙方在討價還價下,林伯稍作賠償,達成協議取消交易。

熟識林伯的代理指出,「林伯自己都話十分好彩,可以與「摸王」取消交易,否則就蝕大底,少賺成千萬。」林伯七○年僅以十萬購入的單位,換回新樓加分成利潤,市值合共千七萬元,四十年來升值接近一百七十倍。

吳鴻美眼光獨到

另一位幸運兒是人稱「吳美人」的師奶投資者吳鴻美,○三年她以三百六十萬購入麗星樓低層單位,上月獲發面積一千方呎新單位,獲利也接近三倍半。吳鴻美細述購入麗星樓的過程,「買麗星樓時重建方案仍未落實,入市完全基於呎價吸引,呎價低見三千多元,較豪宅建築費還要低。再講,物業位處豪宅地段,那時的二手價可謂完全未反映應有價值。」她續稱,「樓換樓方案有一定吸引,逐戶收購價值最多是按當時市值加一定溢價而已,相反舊樓換新樓的值博率肯定較高,當時麗星樓價值比起同區龍華花園還要低。今天上林的價值,不單遠高於龍華花園,更可與禮頓山相比。」黎汝遠○四年以千三萬購入兩伙,其中一間如上面提及被賣家取消交易,另一間於○五年以七百五十萬沽出,賺咗百五萬就離場。若他持貨到現在,應可多賺一千萬,炒樓經驗豐富的黎汝遠也大歎失諸交臂。

事實上,整個麗星樓的收構確實波折重重,曾任麗星樓業主立案法團主席多年的退休公務員楊錦明坦言,可用過山車來形容當時的境況,「約在九七年時,恒地(0012)提出以「二百五十萬元加新樓單位」的優厚條件,游說業主接受收購,業主見條件幾筍,很快已有六、七成業主落叠。」正當大夥認為袋袋平安之際,金融風暴竟在此刻爆發,恒地「褪軚」,麗星樓併購大計首度泡湯,「幾經辛苦找到置地「執二攤」,不過賠償價已跌至四十萬元再加「樓換樓」,另外發展商為業主提供六十萬元低息搬遷貸款,足夠在同區租樓住三到四年。不過,業主還是猶豫不決,置地為免一拖再拖,承諾物業推售後,按利潤分成,每戶最多可獲約一百二十萬元。」好事多磨,○一年城規會突然宣布修訂北角分區大綱圖,將麗星樓設定三十層高度限制,即時打窒置地的重建大計,假若未能放寬高限,重建樓面受到規限,換言之將無利可圖。置地立時急煞車,聲言麗星樓重建計劃將會擱置。

重建路多波折

「當時業主十分失望,恐怕重建告吹,個別業主不想再等,於是在市場低價沽售。不過,大多數業主仍然堅持樓換樓方案,更集體向城規會反對高度限制,幾經艱辛,成功爭取將高限放寬至五十層。」楊錦明坦言,有其他發展商乘虛而入,向業主提出逐戶收購,幸好業主齊心,否則樓換樓的重建方案不能成事。

「由於麗星樓併購前後傾咗十幾年,業主自然唔願意花錢保養,加上當時樓市又持續低迷,交投相當疏落,平均每年只有兩、三宗成交。比鄰斜坡更有保養問題,物業呎價向來「低了一截」,加上併購差點落空,投資者可謂『膽博膽』。」作為麗星樓「樓換樓」重建幕後功臣的楊錦明直言,「過去幾年因重建而遷往區內另一樓盤,現階段仍未決定會否搬回「上林」居住。我估計,至少會有六、七成舊業主會搬返嚟。」麗星樓「樓換樓」重建方案詳情1. 舊單位可換一個實用面積不少於767方呎的單位及一個有蓋車位2. 每戶可獲現金賠償40萬元,頂層連天台單位現金賠償為120萬元3. 每戶可獲60萬元搬遷貸款,息率為滙豐銀行最優惠利率(P)減2厘,貸款須於入伙前一次過償還4. 原先仍有按揭業主可獲贖回貸款,入伙後再以新銀行按揭償還,重建期間不用供款,息率為滙豐銀行最優惠利率(P)減2厘5. 日後項目利潤若高於成本35%,舊業主可獲利潤分成,最高分成為120萬元

深圳一夜 誕四百千萬戶

置地帶挈過百業主變千萬富翁,但華潤置地(1109)在深圳大沖村的重建收地,更讓全村業主一夜之間富起來。大沖村有八百七十一戶,是深圳以至廣東最大的舊區改造項目,華潤置地收購經年,由於近年內地樓價大幅攀升,發展商決定大手筆收購,如業主選擇以現金賠償,每平米高達一萬一千元人民幣。

有逾一半的住戶擁有的房屋達一千平米,按賠償金額計算,誕生四百多個千萬元戶。有代理透露:「千萬元戶並沒有大不了,有十個家庭各持有逾一萬平米房屋,頓成為億萬富豪。」撰文‧蔡慶佳、鄧淑慧 攝影‧財經組 資料‧財經組 設計‧雷振邦
2 : 龍生(798)@2010-10-18 01:30:04

別的發展商手上, 就沒有這麼優厚的條款了

英資機構... 對人真的特好
3 : GS(14)@2010-10-18 22:04:28

2樓提及
別的發展商手上, 就沒有這麼優厚的條款了

英資機構... 對人真的特好


至少有考慮到人
4 : 龍生(798)@2010-10-19 00:03:09

對的, 買樓真的是置地, 怡和, 太古, 嘉里, 新鴻基,信和, 新世界, 華置, 南豐, 信和, 長實華懋
排名依次序
5 : GS(14)@2010-10-23 11:41:32

4樓提及
對的, 買樓真的是置地, 怡和, 太古, 嘉里, 新鴻基,信和, 新世界, 華置, 南豐, 信和, 長實華懋
排名依次序


你好似漏了恆地...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9130
他說平情而論,近年大部份發展商在用料或裝修手工方面都有進步,被視為名牌的不用多說,他特別點名讚恒基和信和,「例如空心磚以前好多,近幾年已冇出現過;以前有斜地台同漏水,家都好少見,進步好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194

星樓價連跌15季 歷來最長

1 : GS(14)@2017-07-04 08:03:58

【明報專訊】新加坡政府3月為樓市「減辣」後樓價續跌。新加坡市區重建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次季一個追蹤私人住宅價格的指數按季跌0.3%,跌幅較首季少0.1個百分點,也是連續第15季下跌,為相關數據自1975年首次公布以來最長的跌浪。新加坡次季中心地段的樓價下跌0.9%,近郊樓價跌0.4%。住宅價格跟2013年9月峰值相比跌了12%。

從2013年高位累跌12%

新加坡政府為遏抑樓價,自2009年引入辣招,至今年3月是8年來首次減辣,減少向賣家徵收印花稅及部分抵押限制,但大部分冷卻措施猶在。SLP國際物業顧問表示,由於新加坡當局表明短期內不會進一步減辣,不期望今年樓價回升,預期今年餘下時間的樓價仍會輕微下滑,但認同市場情緒有改善。開發商在土地拍賣更積極投標。數據顯示,今年頭5個月的樓宇銷售額,按年升約75%。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表示,樓市終穩定下來,惟現時仍未適宜再減辣,這些措施仍是必要的。仲量聯行主管Ong Teck Hui表示,由於樓價吸引,加上市場人士認為樓市接近見底,因此在新加坡政府3月放寬監管前,樓市需求已經上漲。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912&issue=201707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7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