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開始布局創客空間一年多之後,騰訊終於在深圳成立了第一個“眾創空間”,也是當地最大的科技眾創空間。
9月10日,騰訊眾創空間(深圳)成立。其位於有“東方矽谷”之稱的深圳灣創業廣場。這里已引入一大批世界一流的創業服務機構,聚焦打造全球前沿科技創新基地,已經成為深圳創新創業的一張“名片”。
找到了合適的位置和合作夥伴
去年4月底,騰訊與北京、上海、天津三大直轄市地方政府代表共同開啟戰略合作,正式推出騰訊“眾創空間”。當時,騰訊也表示,2015年計劃在全國建立25個線下眾創空間,總面積超過50萬平米。
騰訊眾創空間區域運營總監李濤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將近20個“眾創空間”已經成立,到今年年底,25個 “眾創空間”將全部落地。
那麽,深圳作為一座被譽為國內最具有創業氣質的城市,為何騰訊在將近一年半之後才建立“眾創空間”?
李濤說:“之前,我們一直在尋找合適的合作夥伴,以及創客空間所在的地段,而後者要考慮到周邊產業的配套和創業者的聚集等要素。”
騰訊眾創空間(深圳)的運營方是三諾集團創立的珊瑚群創新加速器。三諾是當地一家智慧生活產品整體方案解決提供商。
對接創業者和大企業的資源
近年來,創新創業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各地也紛紛成立創客空間,為創業者提供服務。不過,“創客空間比創客多”的聲音也不絕於耳,行業存在泡沫似乎已成為共識。而今年來,許多創業公司在遭遇資本寒冬之後也倒閉了,創客空間如何在這個大環境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博出一條生路?
三諾集團董事長劉誌雄對記者表示:“創業失敗最多的是那些缺少產業鏈和生態資源的人,我們構建整個生態圈,不僅為他們提供資金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將他們的產品變成生產力。”
在他看來,成活率高的創業模式,應該是將在騰訊眾創空間(深圳)推出的B2S(Business Backed Startup)商業模式,也就是由大企業開放產業鏈的資源,支持創業的小企業,而小企業攻克大企業的創新點,完善生態鏈。
珊瑚群創新加速器聯合創始人任建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大公司的體系並不太支持企業內部的創新,因為創新是對原有體系的推翻,所以這些大企業傾向於拿資金和資源出來支持創業者,但是他們之間缺乏信任,而我們就提供這樣一個信任的平臺。”
他補充道,很多創客空間只是給創業者提供卡位,辦個法律之類的講座之類的,而他們將深層次地介入創業者,幫助創業團隊對接最適合的技術資源、設計資源及產業鏈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