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彭博獨行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10-21/100316260.html

 橙色的名片上,從董事長到普通員工,只有名字沒有頭銜。裝潢現代的辦公室裡,有熱帶魚缸和豐富的零食。員工享受豐厚的保險和福利,但若離職,除非是家庭原因,永不再度僱用。

  彭博(Bloomberg LP)特立獨行,專注而作風低調。大部分人只聽說過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上班搭地鐵,每年只拿1美元年薪的紐約市長邁克·布隆伯格。在華爾街,彭博終端無 處不在;在新聞界,彭博則是新湧現的救世主。接受財新《新世紀》專訪時,彭博董事長高逸雅(Peter T. Grauer)細述這家公司的商業特質,以及突破傳統客戶的希望。

  「我們的目標是,在商業金融領域做最有影響力的新聞機構,」高逸雅說。「不僅是終端訂戶群,我們想要接觸到有影響力的群體,全球範圍內設置商業和金融議程的人。」

   彭博每年近70億美元收入,佔全球金融信息市場份額三分之一以上。其中超過80%與近乎全部利潤來自終端機使用費用——每年每台2萬美元,全球超31萬用 戶。2001年到2003年曾任紐約商品交易所首席架構師的李大鵬說,「它的市場信息在全球都是最全面的,特別是美國的固定收益方面,即是它起家的領域, 一直以來內容最全面、權威。全球數據供應商中,沒有誰能相比。」

  2008金融危機,彭博受衝擊卻極微,反而大舉招募,將新聞部門擴展到2300人,遍及72個國家。歐美傳統媒體凋落之際,惟它擴張。2008 年將時代集團的總編輯貝諾曼(Norman Pearlstine)納入麾下。2009年收購80年歷史的老牌雜誌《商業週刊》,改名為《彭博商業週刊》。此後推出針對政府信息和法律的產品,還擴充 了電視、互聯網內容。

  高逸雅說:「彭博這個桌子有四條腿,要站穩,每條都得一樣長:好的數據,好的分析工具,新聞和緊隨客戶的服務。所以我們不把新聞視為獨立的收入來源,而是作為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記入我們整體的效益。」

  終端雖佔據絕對主導地位,但是彭博細分用戶。例如按照固定收益、外匯、股權、大宗商品等行業細化產品。另外按用戶身份——投資組合管理人、對沖基金、保險、研究人員、交易員、投資銀行家等,也各有對應產品條線。此外,彭博還刻意營造一個專業圈子。

  「彭博讓用戶使用一個很早就提供的SNS(社交網絡)功能,這個私人俱樂部式的封閉圈子,基本涵蓋了固定收益圈子的朋友、對手、夥伴。所以很多人即使離開了公司,換一家也必須使用,否則就把圈子丟了。」李大鵬說。

  從商業計划來看,彭博也體現出高度專注。擴張步伐雖快,大部分基於自生性,併購較少。偶有收購也是為了終端的售賣。「在我們整個戰略中,期望 《彭博商業週刊》為更好的終端銷售,提供更好的報導。整合終端,是我們整體戰略和產生效益的途徑,」貝諾曼今年6月在華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說。

  在產品定價上,彭博也堅持己見,鮮有折扣。「以中國市場而言,所有IT供應商都會在中國給出巨大折扣的中國專門價格,而彭博從沒有這麼做過,中 國的價格折成美元與其他國家無異,你愛買不買,」李大鵬說。「所以從金融信息供應商的市場看,它佔有的市場份額很小,不到15%,但是收入和佔到80%份 額的萬得幾乎一樣。」

  「2011年收入很可能會創新高。我個人認為,明年因為金融危機,監管加強,尤其對賣方交易員的約束更多,可能讓我們增速減緩,」 高逸雅說

  專注是彭博所長,這種專注有人解讀為過度依賴,並視為這家公司的短板。安德曼(David A. Andelman)曾擔任彭博的編輯,也是新聞部門的元老之一。他認為彭博缺乏靈活性,體現在三個層面:終端機的形態、定價模式以及僅針對金融行業的客戶群。

  言及彭博是否改變這個有30歲高齡,基於類DOS界面和鍵盤指令的終端,高逸雅說:「大部分使用彭博終端的人,每天要用八到十個小時,已經使用 了十年以上。用慣之後,就自然而然了」,「儘管如此,我們認識到有個代際轉換,需要重新審視終端的用戶界面和易用性,此事已經在進行之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69

彭博狙擊大智慧

http://www.capitalweek.com.cn/article_21818.html

【《證券市場週刊》記者 秦穎】/文

一個是國際知名的金融信息供應商,一個是國內數一數二的金融信息提供者,4月11日,兩者卻因為一項「侵犯知名商品(服務)特有裝潢的不正當競爭」 的案由在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聚首,前者為Bloomberg L.P.(下稱「彭博」),也是該案的原告,後者為大智慧(601519.SH),即被告。

彭博這次想從中國對手手裡拿到500萬元的賠償。

起訴書顯示,彭博認為,被告的一款「大智慧金融投資家」產品,與「彭博專業服務」特有裝潢的外觀及整體風格的「近似性」,易使相關公眾對「大智慧金 融投資家」的來源、服務內容、服務質量與「彭博專業服務」產生誤認與混淆,也易使相關公眾誤以為「大智慧金融投資家」與彭博提供的服務及產品具有特定的聯 繫。

彭博指出,大智慧是在明知原告知名性的情況下模仿其特有的「裝潢」,混淆不同的服務和產品來源,誤導相關公眾,亦使彭博的顯著性優勢被破壞,構成不正當競爭。

對此,大智慧方面的代理人稱,雙方的用戶均是金融行業的精英人士,不說對兩家公司的認知有一定的基礎,僅軟件進入的界面就有明確提示,完全不同,根本不可能混淆視聽、誤導公眾。

證據「充分」

彭博方面顯然是有備而來。

當天長達約6個小時的預備庭上,彭博代理人的舉證資料就達約5500頁之多,累起來有近一人高。

而在彭博提供的合理費用中,已經發生的律師費、公證費、翻譯費、交通費等,暫計已達160萬元。

彭博方面強調的「彭博專業服務」,是以彭博終端設備及特有軟件界面為基礎的特有裝潢。彭博認為,該裝潢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整體營業形象,改變了一個行業的金融信息服務模式和金融信息企業盈利模式。

起訴書顯示,「彭博專業服務」可通過彭博終端設備,即一種外觀像電腦的雙屏幕顯示器及配套特製鍵盤的硬件組合提供服務。該設備顯示器以黑色為基本色 調,鍵盤以紅、藍、橘黃、綠色為點綴。鍵盤側面採用特製的三角形狀設計,正面劃分有不同於普通鍵盤的功能區域,右下側邊緣配有質問識別器模塊。

但大智慧方面的意見則稱,自己採用的雙屏顯示器加支架系惠普的標準產品,而鍵盤的設計的顏色則跟自己的LOGO設計相一致(也包括紅、藍、黃),只是為了讓用戶使用方便、醒目。

此外,大智慧的代理人也告訴記者,彭博的所謂「特有裝潢」並未申請專利,因此才以「不正當競爭」的案由起訴。

除了終端設備,彭博方面還認為,「彭博專業服務」的軟件界面亦使用了特定的色彩、文字、圖形及外觀佈局。而「大智慧金融投資家」的軟件界面上尤其是 主菜單界面也使用了「與原告軟件界面相似的佈局、形狀、式樣、文字、圖案、色彩及組合」,破壞了彭博原本的顯著性優勢,構成不正當競爭。

而大智慧的代理人則認為,大智慧的硬件設計包括軟件,均是具通用性和常見的,並非模仿。且「金融投資家」軟件一打開就是標有「大智慧」字樣的界面,根本不會混淆。

然而,此次原告方拿出的約5500頁證據材料中,似乎缺乏對「不正當競爭」方面的指控材料。以證據比例來看,支持「原告知名商品特有裝潢」的證據僅69 頁,約佔整個證據材料的1.3%。反而是其證據第一部分:原告的「彭博專業服務」在中國系知名商品,第二部分:原告的「彭博專業服務」在世界範圍系知名商 品,兩份材料分別長達4080頁、910頁,佔總證據材料的90.7%。

而第四部分反映大智慧侵權方面的證據大多是其在相關廣告媒體發佈的廣告、產品說明、網站截圖、公證等,材料為227頁,也僅佔總證據的4.1%。

其餘為相關費用的證據材料。

對此,大智慧方面指出:「這是在浪費訴訟資源。」

似乎是與此呼應,當天下午,大智慧方面用僅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拿出自己的應訴證據後,彭博方面提出要讓被告對相關材料去做公證。被告律師當即予以反駁,稱自己也未要求原告對所有材料進行公證,稱原告律師是有意為難,浪費資源。

醉翁之意

對於彭博方面看似拖沓的行為,到底該怎麼理解呢?

從彭博的備訴材料來看,似乎確實對要求進行500萬賠償的證據偏弱。

記者掌握的一份原告的證據目錄顯示,彭博方面提出的賠償的依據僅一條:即大智慧2010年年報摘要、年度報告及2011年第一季度報告中,大智慧因為侵權行為的獲利。

雖然彭博方面的代理人當場宣讀的是調整為2011年年報及2011年三季報的數據,但是記者翻看上述年報,確實未有直接證據證明彭博方面認為的引起不正當競爭的產品「大智慧金融投資家」的具體銷售數據。

僅有2011年三季報顯示,其2011年1-9月,營業收入約為4.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3%,且主要業務收入增加是因為「大智慧金融投資家和分析家產品的上線銷售以及香港阿斯達克公司和上海財匯公司收入併入所致。」

大智慧的代理人也指出:年報上並沒有明確指向上述獲利是因為發行「金融投資家」軟件而發生的費用。

如果賠償不是最主要的,那彭博到底為什麼要盯上大智慧呢?

該案的知情人士向記者指出:目前彭博在國際市場做得好是不可否認的,但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不如大智慧。從客戶群來說,彭博的客戶大多為高端客戶,而大智慧目前在中國市場還是以中低端客戶為主。這裡主要是指雙方輸出的產品和服務的價格。

以彭博終端機每台每月2000美元為例,年費合計約2.4萬美元,約折合人民幣15萬餘元。相對的,大智慧大多數產品僅為幾千至數萬元不等,而「大智慧金融投資家」(機構版)則賣到了19.8萬元。

上述人士透露,彭博在中國的用戶數據約幾千名,這就不排除彭博狙擊大智慧是為了在具有同類競爭性質的高端產品上設障。

「一方面,彭博肯定也想在中國市場開拓疆土。另一方面,大智慧也有計划去美國發展。」上述人士談道,美國是彭博的老本營,彭博可能希望通過這次起訴,先給對手設個障礙。

記者在大智慧2011年年報中發現,2012年的工作計劃之一就是加快大智慧國際版系列產品上市並開展服務。其中也提到公司的英文版第一期項目已經基本完成,美股中文數據庫也基本覆蓋在美上市公司。

看來,大智慧早就虎視眈眈海外金融信息服務市場,雙方的好戲或許才剛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43

金融業寒冬:彭博終端今年前9月僅售千台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9472
紐約郵報:在一個向公司15000員工播放的視頻中,彭博主席Peter Grauer承認彭博今年前9個月只出售了1000台終端。
 
相比之下,彭博在2011年安裝了13763個終端,低於其15000個的目標。
 
這一緩慢的增長讓彭博員工非常不安,因為至少50%的員工薪水取決於公司整體業績。終端銷售的慘淡意味著更少的獎金。
 
彭博的盈利仍然可觀,但兩位數增長的時代看來已經過去了。
 
據消息人士透露,今年彭博的收入將從去年的70億美元小幅上升,預計低於80億美元。
 
彭博員工透露彭博在全球共安裝了315000個終端。這些終端每年的平均費用是2萬美元。
 
Graue表示:「非常不幸,大的賣方機構仍在收縮、裁員。他們佔據了全球彭博終端安裝中的39.3%。而佔據剩餘60%的買方仍然在增長。」
 
ZH評論道:
 
當銀行的CEO們還在媒體面前到處宣揚經濟的復甦時,沒有比彭博終端銷量更能體現金融業真正的現狀了。彭博終端的長期服務費用和不可或缺性使其成為一個艱難的選擇。顯然華爾街對於未來並不如表面顯示的那麼自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282

彭博"窺探門"引發洩密恐慌美聯儲財政部介入調查

http://translate.googleusercontent.com/translate_c?anno=2&depth=1&hl=en&rurl=translate.google.com.hk&sl=zh-CN&tl=en&u=http://wallstreetcn.com/node/24745&usg=ALkJrhjGml_1ulPWR5AxsZs-5mEFYoKRHQ

如華爾街見聞此前報導,在高盛公開質疑信息供應商彭博(Bloomberg)可能對其數據庫產品彭博終端(Bloomberg Terminal)的用戶使用情況進行窺探後,美聯儲的發言人對CNBC透露,美聯儲正在檢查一些官員使用彭博終端的數據信息是否有被彭博的員工所窺探的嫌疑。

美聯儲發言人表示:「我們正在關注此事,並且已經與彭博方面接觸來獲取更多相關信息。」另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財政部也在展開類似的調查。

據一位前彭博員工透露,他在彭博任職時可以查看到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和前財長蓋特納的使用數據信息。 彭博洩漏用戶使用數據引發了美國監管層的恐慌,如果彭博能夠監測到央行行長所熱衷查詢的信息頁面,那麼或許可以以此推測出一些未來央行可能展開行動的相關信息。

這位前彭博僱員透露,所有知道這個功能(UUID <GO>)的彭博社記者都可以查看到這些用戶使用數據信息,比如高級官員查看股票,債券市場信息的頻率。

彭博發言人並沒有對外透露公司是否對記者獲取用戶數據信息所展開調查。

一位之前曾在彭博社編輯部工作的員工透露,他們將伯南克和蓋特納使用彭博終端的數據信息收集起來展示給新加入彭博的員工,以此炫耀彭博終端在獲取信息數據領域的強大能力。

據一位摩根大通消息人士透露,在「倫敦鯨」事件發酵期間,多位彭博記者使用用戶登陸數據信息來監測交易員Bruno Iksil以及其它職員的登錄信息,以此第一時間獲得交易員或其它員工是否離職的消息。

彭博終端在全球有31.5萬用戶,每台彭博終端的年租金超過2萬美元,去年彭博的的收入為79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433

透明與神秘:走進「無所不知」的彭博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0352.html

早前,華爾街見聞曾報導高盛公開質疑信息供應商彭博(Bloomberg)可能對其數據庫產品彭博終端(Bloomberg Terminal)的用戶使用情況進行窺探,而美聯儲的發言人也對CNBC表示,美聯儲正在檢查一些官員使用彭博終端的數據信息是否有被彭博員工所窺探的嫌疑。

事實上,正如QZ的報導,對於這家信息供應商來說,「無所不知」是一種特點,而並不是一種錯誤。

彭博在紐約摩天大廈裡的辦公室如同一間圓形監獄,每一個轉角處都佈置有透明的金魚缸,沒人可以在辦公室裡躲起來,就算是會議室的牆壁也全部都是透明玻璃。

不管你訪問彭博全球192處辦公室中的哪一個,都會發現同樣的系統。彭博的員工擁有兩個身份卡,在進入辦公樓時使用第一個,讓他們的同事可以掌握其位置。而另一個叫做B Unit(意為生物身份識別)的技術則讓員工們登入他們自己的終端,許多終端的客戶也使用這一技術。

彭博標誌性的終端年費20000美元一年,在全球擁有315000個用戶,每年為公司貢獻79億美元的收入。它為客戶提供快速且無限量的資訊,只要可以幫助客戶賺錢的資訊都被一網打盡,從CDS利差到體育比賽的賠率。彭博甚至動用衛星,每週拍攝俄克拉荷馬州美國最大的石油儲藏庫的照片兩次,並根據房頂上的陰影長度來判斷儲油罐內的油量。

每一位彭博員工都擁有自己的終端,彭博2400名記者通過終端來蒐集維護關於採訪對象的數據庫,他們的聯繫方式,頭銜、孩子的名字甚至自己與對方的每一次交流都一一被記錄在案。

而正如之前被報導的那樣,彭博員工,包括記者們,可以通過終端獲得許多敏感信息,例如用戶最後登錄時間、使用的命令以及他們與客服的對話。

華爾街見聞之前報導:

消息人士表示,近期高盛高管發現,至少有一名彭博記者窺探涉及用戶使用終端情況的一系列信息。

消息人士補充道,一個例子是,彭博社記者向一名高盛主管提問其一位合夥人是否已經離開高盛。而事實上,這位合夥人僅僅是有一段時間沒有使用彭博終端。

高盛隨後才知道,彭博社的工作人員不僅可以知道哪位高盛員工登錄了終端,還可以知道他們使用了哪些特定功能。

儘管彭博CEO在事發後表示記者可以接觸到此類信息是一個「錯誤」,但在公司內部,這早已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一位彭博電視的主持人早在2011年就提到過這一現象,彭博的初步分析顯示有「數百名」記者從這種數據中獲得好處。這類信息對於彭博來說,似乎是其「透明」公司文化的一部分,是公司成功的重要秘訣。

在彭博內部,跟蹤信息也是公司文化的一部分。公司員工可以利用功能來查看任何人上次進入或離開辦公室的時間,他們甚至用此來跟蹤上司出差的記錄。有的員工還有習慣查看創始人Michael Bloomberg上一次訪問自己家族基金的時間,因為基金採用了相同的安全系統。

彭博員工都被告知自己在終端上的每一次按鍵都被清楚地記錄了下來,儘管沒有證據表明用戶的按鍵資料被用於新聞報導。許多用戶其實並不知道自己的行動被彭博如此清楚地記錄了下來。

彭博週五表示,公司新設立了「客戶數據審查官」一職來保證客戶的資訊不再對記者們開放。

儘管彭博掌握的客戶數據可能會引起侵害他人隱私的擔心,但它並不是第一家這麼做的公司。公開透明的辦公室佈置、從客戶處蒐集大量的數據並在公司範圍內公開這些數據,彭博只是讓這些行為變得流行起來,並且從中建立起了自己的成功典範。

這些都不能為彭博記者濫用客戶資料辯駁,卻能說明彭博的內部員工,數以千記的人,都可以在不驚動任何人的情況下這麼做。在彭博,透明度存在於公司內部,但對於外部世界來說,彭博就像黑匣子一般神秘。

任何的員工,包括記者都需要簽署保密條款,這在媒體界是較少見的。而並不是全部,任何員工基本上都同意不對外部透露任何有關公司的關鍵信息,他們很害怕對外部人士提起任何關於公司的事情。彭博社交媒體編輯在私人對話中表示公司「一團糟」被暴露在網絡上之後,立刻就遭到解僱。

像這樣,普羅大眾很少聽說任何有關彭博公司的事情,除了階段性的終端銷售更新之外。在某種程度上,彭博的透明度和神秘度很好的描述了其公司的商業模式:從世界各地有儘可能多的數據進入到公司,但是它們不會離開。因為在彭博,資訊就是金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653

中國經濟的黃仁宇困境 彭博商業週刊App

http://xueqiu.com/3904790550/23901856
以權力為中心而非以市場為中心分配資源,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一個頑疾

不論從哪個角度看,中國經濟的上層和下層之間都缺少了順暢傳導的制度紐帶


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曾把秦漢以來的中國社會結構比作「潛水艇夾肉麵包」(submarine sandwich):「上面是一塊長面包,大而無當,此即是文官集團。下面也是一塊長面包,大而無當,此即是成千上萬的農民。」其中,上面的文官集團高高在上,人員龐大,既得不到下面的足夠信息,也無力去執行任何新的改革措施;下面由大量農民組成,這些農民經營規模小,但人數眾多,無組織,沒有任何進化的動力;上與下之間依靠「尊卑男女老幼」三個基本組織原則聯繫。換言之為「文化精華或是施政方針或者科舉考試的要點」,「沒有一個涉及經濟、法制和人權」。因此,中層是斷裂的,或者說是無力的,上面的改革到不了底層,或者受阻,或者到底層就變了樣,從而難以實現「數目字管理」(mathematically management)和經濟方面的突破,使中國處於一種循環發展甚至停滯不前的境況。

相對而言,英國光榮革命後,通過改組高層結構、整頓低層結構、重訂上下之間的聯繫,促進了資產與人力的加速交換,實現了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推動了經濟高速發展。「從政治的角度來看,則以上的安排使一切數目化,這個國家也進入以數目字管理的階段」,這就是黃仁宇先生心目中理想的現代化經濟管理體系。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黃仁宇先生剖析的歷史片段已經遠去,但其深邃的思想依然值得咀嚼回味。

撫今追昔,當下的中國經濟又何嘗不是一塊難以「數目字管理」的「潛水艇夾肉麵包」?破解「黃仁宇困境」,對打造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實現全體國民的「中國夢」,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從宏觀層面看,上面是「看得見手」的政府,下面則是「看不見手」的市場。強政府弱市場,對於一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國家,帶有一定的必然性。但長期存在而得不到解決,恐怕就是大問題了。眼前的例子,宏觀經濟總量的數據看上去很美,但宏觀經濟的回暖沒有釋放市場活力,沒有給企業帶來春天。相反,企業利潤持續下滑,市場信心也隨之陷入漫長寒冬。截至目前,中國的上證指數仍在2000-2500點間徘徊,這與屢創新高的歐美金融市場形成強烈反差。

從產業層面看,上面是產能過剩的製造業,下面則是供不應求的服務業。產業結構不合理,一定會出現過剩和不足並存的景象。根據IMF的測算,中國的實際產能利用率已經從危機前的80%降至2012年的60%。進一步看,閒置的產能大部分集中於製造業尤其是出口製造業。以盛極一時的光伏產業為例,中國在2012年的產能幾乎相當於全球需求總量的1.5倍。但在製造業產能過剩的同時,企業競爭力不強的境況並沒有改變,醫療、教育、金融等服務業依舊存在嚴重的產能不足,看病難、上學難、融資難等問題日益凸顯。

從企業層面看,上面是養尊處優的壟斷國企,下面則是步履蹣跚的中小民企。國強民弱,有歷史的慣性,也有政策引導的因素。國進民退的情況時有發生,國有企業被當作「第二財政」,充當著宏觀調控的工具。2012年中國有多達79家企業入選《財富》全球500強,但其中的民營企業只有5家,另外74家全部是壟斷性國有企業。大型國企和國有銀行不僅佔據著最為核心的投資領域,還享受著最為優厚的政策和融資支持,弱勢的民企只能望洋興嘆。

從個體層面看,上面是日益固化的權貴階層,下面則是負擔沉重的底層民眾。權貴資本主義或裙帶資本主義,是東亞國家的一個鮮明特點。中國能否走出或避免這一問題,頗費腦筋。以權力為中心而非以市場為中心分配資源,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一個頑疾。不管基尼係數是統計局公佈的0.474,還是學者調查的0.61,甚至更高,其實都不重要。根本問題是收入和財富佔有差距過大,而且這種差距不合理。公平條件下合理的收入差距不僅無害,反而有益,但依附於特權的收入和財富差距則完全相反,這不僅會蠶食經濟的效率,還會嚴重威脅社會的安定。

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中國經濟的上層和下層面包之間都缺少了順暢傳導和流動的制度紐帶,即健全的市場經濟體系。要想打通這個紐帶,實現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核心是加快市場化改革,出路是改組高層結構、整頓低層結構、重訂上下之間的聯繫。

首先,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管住「看得見的手」,放開「看不見的手」,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發揮市場的基礎作用,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實現「看得見的手」與「看不見的手」的激勵相容,促進政府導向的粗放式發展向市場導向的集約式發展轉變。以GDP為綱的政績考核方式直接導致了地方政府大干快上的增長「錦標賽」,這種不顧效率和後果的粗放式發展雖然能帶來GDP,但嚴重損害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加大了企業經營的風險。只有轉變政府職能,為市場健康運行保駕護航,才能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才能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實現國民經濟集約式發展。

其次,放鬆管制引導資源流向。加快推動服務業改革,實現服務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製造業與服務業之間的斷層同樣源自市場制度的扭曲,一方面,政府對出口和投資主導型增長的追求使資本被過度的引入製造業,造成過度投資(overinvestment)和錯誤投資(misinvestment),從而產生「潮湧現象」;另一方面,政府對金融、醫療和教育等服務業的管制阻礙了私人資本向這些投資不足領域的流動。因此,未來必須疏堵結合,引導資本向服務業轉移,一方面通過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提高製造類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通過發展消費性服務業擴大內需,拓寬就業渠道。

再次,公平公正對待各種所有制形式的企業。重新定位國有企業,加快國企市場化改革,保障國有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的公平競爭,構建雙方新型競爭合作關係。過去三十年是對外開放,未來三十年要對內開放。一方面,推行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推進國有企業的管理基金化、股權多元化、資產證券化,實現國有企業向公共企業方向的轉變;另一方面,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

最後,打破束縛人的自由和發展的藩籬。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為人們自由遷徙、安居樂業,創造公平的制度環境。打破特權,構建「上」「下」之間互動機制,避免階層固化,才能真正治本。比如,打破城市居民的特權,使城市和農村人口享受同樣的社會保障;打破政府官員的特權,清理以權謀私的「灰色收入」;創造公平就業環境,給「窮二代」、「農二代」實現「中國夢」插上「隱形的翅膀」。

歷史上,文官和農民兩層面包的融合靠的是科舉制度改革。時至今日,中國經濟社會的脫節已不只是文官和農民這麼簡單,真正的融合也不是某一項孤立的制度所能解決。只有通過多層次、全方位的改革,改組高層結構、整頓低層結構、重訂上下之間的聯繫,建立一套「扁平化」的市場經濟制度體系,才能使中國經濟真正實現由大到強的蛻變。

撰文/管清友(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高級經濟學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682

每日專欄:如果文憑是張股票 彭博商業週刊App

http://xueqiu.com/3904790550/24227764

從投資角度看,買股票和上大學可以用相似的分析工具衡量回報率。

文憑也許是張股票,但你卻並不是唯一的受益人。


升學季到,回想起自己報考大學那時,老師讓全班做了一個非常詳盡徹底的個人性格分析,為的是從個性和心理學的角度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科。在苦苦等待了一個星期之後,我從信箱裡拿到了權威的分析和答案:我應該申報電子工程或者計算機科學這樣的專業。半年之後,我在一家能算得上是世界一流的電子工程系度過了大學生涯的第一天。那天晚上,我給家人寫了一封電子郵件——我要換專業,離工程系越遠越好。

講這個小故事是為了說明技術指導和內心的渴望總是會有差距。即便如此,在不少同學和家長張羅留學、擇校和選專業的時候,我樂意提供一些技術信息。其實,從投資的角度看,買股票和上大學可以用非常相似的分析工具來衡量投資回報率。明白什麼是合理的投資回報,或許對有的人有所幫助。

以高等教育為例,經濟學家一般會比較兩組數據:一組是上學這三到四年之間政府和個人所投入的成本,包括因為唸書推遲掙錢所失去的機會成本;另一組是畢業之後社會和個人得到的回報。如果單看個人,那麼這是兩組相對簡單的現金流:三年的學費、生活費以及失去的收入是支出,未來收入中超越高中畢業生能夠得到的那一部分是收入。

在世界範圍內,經合組織(OECD)是在高等教育回報研究方面做得最長和最全面的。不過從選擇留學地點來考慮,要明白這些數據是用在同一個國家讀書和工作樣本計算投資回報的,目前還沒有足夠多的針對留學生的研究數據。

經合組織的成員國包括25個歐、美、澳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在這些國家當中,高等教育平均淨現值為17.5萬美元。也就是說,如果你上了大學再工作,相比高中畢業後就開始工作,一生中你會更加富有,按今天的價格計算,就好像是有人送給你17.5萬美元一樣。這個數字統計對象是男性,女性上大學的平均淨現值為11萬美元。

單純從大學成本來看,美國、德國、荷蘭、英國等是最貴的,個人付出的大學成本都超過20萬美元,其中美國的成本更是超過30萬美元。不出意料,在考慮了收入之後看性價比,美國依然很划算,有60多萬美元的超額回報(超出高中畢業生的收入),意味著念大學的淨現值是32.4萬美元。

出人意料的是,美國的投資價值並不是最高的。葡萄牙因為大學成本較低,而大學畢業生的收入較高,以37.4萬美元淨現值名列OECD成員國榜首。意大利和韓國也不錯,分別為31萬美元和30萬美元。

中國留學生青睞的其他國家的高等教育投資的淨現值分別是:英國(20.8萬美元),加拿大(16.7萬美元),德國(14.8萬美元),日本(14.3萬美元),澳大利亞(10萬美元)以及新西蘭(7.4萬美元)。

這是按國家比較的大方向。即便在一流大學中,不同學校和學科的差別也不小。Payscale.com是一個提供美國收入數據的網站,他們按工資水平排列出了全美商科、計算機、工程以及政治學四個門類投資回報最高的20所學校。Payscale的計算方法較經合組織簡單很多,僅僅以2013年的價格統計學費和未來30年收入,從而計算出年化收益率。作為一個參照,2013年6月6日,美國3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為3.33%。

這四類學科中,工程系和計算機系的投資回報最高的都在240萬美元左右。以工程係為例,私立Harvey Mudd College學費是22萬美元,收入為241萬美元,名列榜首,年化收益率為8.7%。同樣是工程系,在前20榜上排名第19的私立Tufts大學,學費為21萬美元,但是總收入僅有168萬美元,年化收益率也只有7.6%。

如果你選擇就讀政治系又能進斯坦福,那麼你的前景和Tufts畢業的工程師相當。這裡學費23萬美元,總收入161萬美元,年化收益率7.3%。但如果你在波士頓大學就讀政治,前景就不那麼樂觀了。雖然在全美政治系投資回報中排名第18位,23萬美元的學費換來的總收入卻只有不到70萬美元,年化收益率4.9%,比投資國債高不了兩個百分點。

一份法蘭克福歌德大學的研究也對比了德國大學不同的學科回報。因為德國學費較為便宜,所以個人年化收益率(並不是絕對值)高於美國。研究者發現,醫科、法律、經濟、社會科學的回報最高,無論性別,年化收益率都超過了11%,而數學和自然科學的年化收益率也超過了8%。不過他們同時也發現,文學、農業以及某些現代語言和文化研究,如果視為投資則不是很明智,這些學科的收益率低於政府債券的收益。也就是說,高中畢業以後,如果你把大學學費投資國債,同時找一份工作,一輩子下來你的經濟前景會更好。

可是即便知道了自己的專業選擇還不如讀完高中就把學費拿去買國債,還是會有人去讀文學、歷史、考古,甚至是新聞。這證明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愛好和熱情的力量,對經濟學家來說,它還間接地證明了一個有好的政治家、歷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以及記者的社會其實是更富有的,雖然這些財富難以用從業人員的工資來衡量。文憑也許是張股票,但你不是唯一的受益人。

撰文/張一帆(《商業週刊/中文版》全球經濟總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076

從傳媒到增值服務:彭博社如何玩轉商業週刊?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7512.html

華盛頓郵報被貝佐斯收購之後,不管是傳統媒體(報紙,雜誌)也好,互聯網媒體也好,都在感嘆紙媒已死,傳統媒體已死,期待互聯網玩家為傳統媒體帶來新的思路。在筆者看來,也許傳統媒體作為一個單獨的盈利渠道已死,但是傳統媒體作為一種商業形態,具有深厚的品牌和資源的積累,依然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彭博對商業週刊的收購,其實是收購了一項針對彭博集團的增值服務,而不僅僅是一項對於彭博媒體的補充業務。

在被收購之前,《商業週刊》是全球發行量最大的商業雜誌之一。由於在2009年廣告收入跌去將近三分之一,訂閱用戶也接近歷史新低而被出售。出售金額大概在200到500萬美元,同時彭博承擔商業週刊的所有債務。在2011年,商業週刊被收購將近2年的時候,研究機構報告稱商業週刊的廣告收入較前一年增長65%,訂閱用戶數量有穩步回升,並且整體閱讀量(total readership)突破480萬。

彭博社(Bloomberg LP) 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服務提供商,旗下有兩大業務部門,分別是彭博媒體(包括電視台,電台和新聞)和彭博終端機服務(包括終端機出租和數據服務)。不論是在員工數目還是收入規模上,彭博終端機的收入都是遠遠超過彭博媒體收入的,但是在全球影響力上,媒體遠遠大於彭博終端。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非金融從業人員的第一印象中,彭博是一個新聞集團。

在圖一中,我們列出了彭博集團詳細的業務分類,品牌影響力,利潤以及增長潛力。大的方面包括媒體業務,彭博終端機,彭博數據,股票經紀還有其他新興業務,例如風險投資(Bloomberg Beta )和金融招聘(BloombergInstitute)。通過利潤比重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媒體業務建立了品牌和影響力,而終端機業務真正賺到了錢。

我們通過五個方面來解讀商業週刊如何作為一項服務而非業務,來提升整個彭博集團的價值。

第一,通過將商業週刊更名為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Businessweek),彭博(Bloomberg)這個品牌第一次進入了大眾市場,並且拓展了品牌在全球的影響力。作為金融信息行業的老大,彭博品牌在金融行業內部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可是對於大眾市場,除了彭博新聞略有影響之外(大部分時候還是通過其他媒體引用),其他的服務在大眾市場可以說是毫無存在感。商業週刊是彭博第一次擁有的面相大眾市場,且具有頂級品牌影響力的產品。彭博的目的是成為一家在全球有廣泛影響力的企業,而商業週刊恰恰具有彭博自身不具備的面相大眾市場的全球頂級品牌屬性。彭博的大股東,紐約市市長邁克布隆伯格個人持股超過90%,對於這樣一個坐擁數百億美元財富的超級富豪以及超級政治家而言,全球影響力是極其富有吸引力的一個目標。

第二,商業週刊使得彭博第一次在媒體業務上完整地覆蓋了兩個最主要的渠道:電視和紙媒(報紙或者雜誌),或者說視頻和文字(對於數字媒體而言)。在收購之前,彭博沒有一份有影響力的報紙或者雜誌(文字渠道)可以與彭博電視台(視頻渠道)一起搭建一個完整的信息發佈渠道。(註:彭博在收購商業週刊前唯一的紙媒雜誌是彭博市場(BloombergMarkets)。彭博市場是一份針對彭博終端用戶設計的雜誌。)

第三,彭博將商業週刊作為免費增值服務提供給了最優質的Bloomberg Anywhere客戶(每個賬號每年需付2萬4千美元)。在一方面,通過每年僅僅100美元的免費刊物,提高了客戶的忠誠度和滿意度。在另一方面,免費策略使得彭博商業週刊成為了每一個華爾街精英的隨身雜誌,成功的覆蓋了「美國最富有的1%」的讀者群。進而提高了廣告價格。

第四,商業週刊使得彭博通訊社有了成為一個綜合通訊社(例如其最大競爭對手路透社Reuters)的可能。在收購商業週刊前,彭博新聞只關注金融領域。對於其他行業,彭博缺乏一個廣泛的採訪渠道,記者網絡和人才儲備。商業週刊作為一個綜合性的商業雜誌,在全球積累了廣泛的內容,人脈,品牌和人才。第五,商業週刊利用其品牌屬性和資源積累協助彭博媒體業務進行快速增長。彭博的終端機服務和數據服務是一座大金礦,利潤率極高但是增長緩慢。彭博不差錢,但是彭博差增長。媒體業務和其他新興業務,例如風險投資和金融招聘,是彭博有高潛力增長的業務。但是相較於媒體,新興業務規模太小,對於集團意義不大。而媒體業務,在近幾年也有了顯著的發展。例如彭博電視台有了更多的非金融類的電視節目,更多的合作運營商,和更多的家庭訂閱用戶。

彭博玩轉商業週刊,固然有其商業屬性的原因存在,但是歸根結底,彭博和商周找到了恰當的結合點。彭博提供了資本和金融領域的深厚積累,而商業週刊提供了一個全球品牌和在非金融領域的身後積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221

彭博的成功之道:連去洗手間的時間也要最少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4089

很少有哪位紐約市市長像邁克爾·彭博(Michael Bloomberg)這樣,在沒當市長以前就已經名聲大噪。時至今日,大多數人想起他還會習慣性地問一句:是不是那位彭博公司的創始人?

本月接受politicker採訪時,彭博這樣談到自己的成功之道:

1、紮紮實實地賣力工作

人人面前都有不同的機遇,它們會帶來不同的技能,運氣也在其中起著作用。

可我的經驗是,你得給自己製造運氣。越賣力工作,運氣就會越好。

我一直努力做到早上第一個來上班、晚上最後一個離開,請假請得最少,離開辦公桌去洗手間或者吃午飯的時間也花得最少。

大家都會說:「瘋子才這麼幹呢!」

而你要想成功……你沒法控制自己能有多少好運,也沒法控制自己有多聰明,卻能控制自己有多努力肯幹,這是第一位的。

2、承擔風險,堅持不懈,瞭解社交媒體的性質。

彭博警告:

如果害怕擔風險,你就泯然眾人了,永遠不會出類拔萃,甚至可能連一般人都不如。

對自己的信念要有勇氣堅持下去,但如果犯了錯,就要承認它,改正錯誤。總犯同一個錯誤是愚蠢的行為。

可要是有人反對你在做的事,也別一見到就害怕退縮。特別是在社交媒體盛行的時代。

有些官員當選以後才試著做一件事,一下子就收到無數電子郵件和tweet,這可能是個小孩子坐在電腦前發的一堆東西,只不過改了發件人名,言辭稍微變了下。

3、不斷學習

學習永遠別停下來。我不大喜歡提到教育學裡的精通這個概念。

我從沒碰到哪個諾貝爾獎得主覺得自己學了很多東西,每天都不用再學了。

有的父母問:我孩子得學多少東西就不必學習了?

這個問題我不知道怎麼解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061

彭博社披露,阿里巴巴轉道美國IPO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1560.html

以下為新浪科技《傳阿里巴巴與港交所談判破裂:轉道美國IPO》一文的節選,作者:樵夫

9月25日午間消息,據彭博社報導,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集團與香港聯交所就IPO(首次公開招股)問題展開的談判已經破裂,該公司將前往美國上市。

知情人士稱,阿里巴巴正在物色美國律師事務所幫助其處理IPO事宜,但尚未聘請投行。阿里巴巴拒絕對此置評。

上月有知情人士表示,阿里巴巴曾經要求香港聯交所允許其合夥人控制多數的董事提名權。

投資銀行給阿里巴巴的估值高達1200億美元,因此該公司有望成為市值僅次於谷歌和亞馬遜的全球第三大互聯網公司。失去阿里巴巴的IPO對香港十分不利,自2010年10月以來,那裡再也沒有承接過規模超過40億美元的IPO。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6月28日宣佈,阿里巴巴可能會在 IPO中融資1000億港元(約合129億美元),成為自Facebook去年5月融資160億美元以來,全球規模最大的IPO。而在此之前,香港承接的最大規模的IPO交易是2010年10月融資200億美元的友邦保險(AIA Group)。

香港聯交所發言人斯科特·薩普(Scott Sapp)尚未作出回應。

黑馬評論:由於之前過度稀釋股權的關係,馬云及其高管團隊沒有足夠的控制權,在公司上市後,保持對公司的控制。由於,香港不接受AB股結構,馬云不得不借助自己實施了已經三年的合夥人制度。可是合夥人制度遭遇香港本地法律和上市規則的阻擊,因此阿里巴巴只能去美國上市,如果不出意外,最終的選擇會採用AB股結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7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