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2日晚間20:30,美國8月非農就業人口+15.1萬,預期+18萬; 8月失業率4.9%,預期4.8%。作為判斷加息與否的重要指標之一,非農就業數據結束了6、7月的兩連漲。一時間,各界都紛紛感嘆,9月甚至年內加息無望。然而,各界料到了開頭,卻沒料到結局。
數據公布後不久,市場出現了“V型反轉”走勢。美元指數最低跌至95.38,並於同日22:30反彈至95.8;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小跌2Bp之後反而調頭向上;人民幣對美元先漲後跌;黃金則一路高歌猛進至1328美元/盎司附近。
有外匯交易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非農只是一個數據,美元V型反彈反應的是長期美國經濟基本面走強,料美聯儲將12月加息,防止經濟過熱困境。”中信固收團隊指出,8月數據雖不及預期,但不改美國勞動力市場穩健健康的狀態。一方面,由於季節性等因素影響,8月非農就業數據有普遍弱於預期的規律;而從其他數據來看,美國經濟依舊處於穩健複蘇態勢。就通脹和消費而言,7月核心CPI同比增2.2%,連續第9個月高於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
在中國杭州G20峰會期間,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呼籲,美聯儲應與國際金融市場有更多溝通,重視其貨幣政策的溢出效應,這種溝通對於全球市場的穩定很重要。
“暴跌”的非農並沒那麽差
此次,7月非農就業人口從+25.5萬修正為+27.5萬,6月從+29.2萬修正為+27.1萬。然而,8月的非農數據卻終結了狂歡,較上月整整少增了近10萬人。
此外,薪資增速也並未如期增長。美國8月平均每小時工資環比增0.1%,預期0.2%,前值0.3%;8月平均每周工時34.3,預期34.5,前值34.5修正為34.4。
FXTM富拓中國市場分析師鐘越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次非農非常關鍵,主要表現在,若8月非農過低,則將排除9月加息的可能,美元將回吐上周耶倫發表鷹派言論後的漲勢,市場將重新定價美聯儲的加息前景。
但“債王”格羅斯卻在接受采訪時稱,8月數據讓美聯儲9月加息的概率接近100%。“如果面對這樣的數據美聯儲還不加息的話,那不知道什麽樣的情形才會行動。”
“債王”的驚人判斷不無道理。鐘越也表示,這一數據仍存在不確定性。“根據對過去五年數據的統計,8月非農通脹會低於預期,理由是在備受歡迎的假期期間調查回執率較低,且在學年開始之際就業難增長。之後8月數據往往會被大幅上修,上修幅度升至高達10萬。”
西太平洋銀行此前表示,在過去的5年中,8月非農就業數據均弱於預期,而在過去18年間也有14次符合規律,過去5年的預期與實際的平均差額為-4.9萬。另一方面,從非農數據和8月美國ISM制造業不及預期的表現來看,8月制造業表現意外不佳是主要原因,而制造業增速意外放緩或與美國大選臨近帶來不確定性增加有關,且7月美國耐用品訂單增長好於預期,同時制造業產出和制造業就業人數也有所增長,因此後續增長或出現改善。
事實上,市場的後續表現也論證了“加息仍在路上”。中信固收團隊分析稱,數據公布後黃金急速大漲逾20美元,升至1330美元/盎司,但隨後又回落至1323美元/盎司;美元指數跳水至95.32,但之後大幅反彈,超數據公布前的水平;日元急漲後下跌劇烈,抹去漲幅;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小跌2Bp之後反而調頭向上。此外,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出的加息可能性一度降至18%,但又很快升至21%。
實在是猜到了開頭,卻沒有猜到結局:雖然非農不如預期,但加息預期沒有停,而且風險偏好仍在上升。
中國呼籲美聯儲加強溝通
不可否認的是,市場當前仍然難以揣摩美聯儲的真正含義,也有分析人士稱,在不確定性激增的全球環境下,且行且看的美聯儲心里也並沒有底。
上周,耶倫表示:“由於近期勞動力市場表現穩健,以及我們對經濟活動和通脹的預期,我相信,進一步加息的可能性在近幾個月有所上升。”
美聯儲副主席費希爾的措辭則更為強硬,“9月加息並非不可能。”這也一度導致此前走高的黃金瞬間重挫。
8月以來,多位地方聯儲主席紛紛釋放鷹派信號。美聯儲三號人物、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Dudley)在北京時間8月18日晚間接受采訪時稱:“我們正逐漸接近加息時間點,9月份加息是有可能的。”他認為美國經濟情況總體良好,且通脹也在逐步接近2%的目標,此前油價下挫是使得通脹目標久久無法實現的原因。杜德利擁有FOMC永久投票權,他也被看做與美聯儲主席耶倫看法相近的美聯儲官員。
盡管有觀點認為,美聯儲的溝通似乎讓全球市場更加手足無措,但也有解釋稱,美聯儲的鷹派言論並非針對9月加息,而是為了收窄市場與美聯儲對加息的巨大預期差。此前,市場甚至認為,直到2017年一季度也不會加息。
在中國杭州G20峰會期間,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呼籲,美聯儲應與國際金融市場有更多溝通,重視其貨幣政策的溢出效應,這種溝通對於全球市場的穩定很重要。
針對全球貨幣政策分化而引發的頻繁匯率波動,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近期也表示,匯率對實體經濟是有影響的,最好保持合理均衡,“G20有一個共識,即不參與競爭性貶值,並且G20的共識是就匯率市場進行更緊密的溝通和協調,這些就已經有一個規則,使得我們的匯率比較平穩。”
黃金仍是最大贏家?
撇開貨幣政策本身,就大類資產而言,與美聯儲動向和美元走勢關系最為密切的莫過於黃金。
2016年以來,黃金價格持續上漲(上半年漲25%),儼然成為各大類資產中的耀眼明星。嘉實財富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拉長周期看,1970年以來黃金經歷了五次牛市周期和五次熊市周期,1970年到2016年上半年末,黃金價格累計上漲37倍,年化回報率8.11%,好於標普500股票指數的漲幅(6.95%)及其他大部分資產類。”
2016年來,市場最為關心的話題始終是——亂世之下,黃金還會繼續漲嗎?
嘉實財富分析稱,從避險需求來看,英國脫歐的後續影響、地緣政治紛爭、美國總統大選、新興市場資本外流等風險事件牽動著全球市場脆弱的神經,避險情緒隨時可能升溫,從而持續點燃購金熱情。
從供需層面看,由於受到黃金礦藏開采的限制,未來的供給可能逐步減少,而黃金需求持續上升,已經從過去的供大於求到均衡甚至供不應求的狀態,需求上升支撐黃金價格。
從長期決定因素來看,當前全球仍以低利率為主,美國之外的不少核心發達國家甚至實施了負利率。根據美林證券的統計數據,2016年上半年末收益率為負的國債已經達到11萬億美元,超過整體指數規模的30%。低利率極大地降低了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而對美元來說,與全球貨幣政策相反的加息進程將會異常謹慎,使得名義利率能維持在較低水平,而隨著石油價格的反彈,薪資收入逐步上升,美國通脹可能擡升。低利率及溫和通脹的環境下,黃金具備配置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