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騰訊天使投資人劉曉松:社交還有什麽戲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19/158256.shtml

騰訊天使投資人劉曉松:社交還有什麽戲唱?
騰訊開放平臺 騰訊開放平臺

騰訊天使投資人劉曉松:社交還有什麽戲唱?

大部分人會認為社交沒戲了。我的答案是社交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還有好多機會。社交領域的新機遇,來源於技術驅動、代際、行業、分群、垂直、平臺等方面。

本文授權轉載自騰訊開放平臺(ID:open-qq)

劉曉松(Alvin Liu)

1999年投資騰訊,讓劉曉松一戰成名。幾年前曾有評論說,“他投資騰訊的回報據說達到了20000倍。”劉曉松的另一個身份是“A8新媒體集團”創始人,中國數字音樂行業領軍人物,但這位創業老兵對於投資的熱情依然未改。2012年,劉曉松聯合互聯網投資界資深人士董占斌和蘇蔚成立天使投資機構“青松基金”,專註於投資早期項目。2016年最火爆的直播平臺“映客”,就是由劉曉松旗下的"多米音樂"孵化出來的新獨角獸。以下為現場實錄摘選。

2

劉曉松,A8音樂集團創始人兼CEO,青松基金創始合夥人

我今天講的題目是《社交還有什麽戲唱?》。中國最大的兩個社交平臺QQ和微信都是騰訊的,其他的社交平臺看上去也都很強了,看似社交沒什麽戲唱。但是大家又受社交網絡的壓迫已久,幹啥事都得求著社交網絡,求大V幫轉,效果也搞不清楚好不好,等等,說明社交很重要。全世界的情況也差不多是這樣,美國其實集中得更嚴重,紮克伯格基本上是一旦看到某種新的社交形態出現,就花錢把這個產品和公司買了。幸虧Snapchat沒有被賣掉,否則中國以外的全球社交基本就被Facebook一統天下了。

社交還有什麽戲唱?

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人會認為社交沒戲了。我的答案是社交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還有好多機會。社交領域的新機遇,來源於技術驅動、代際、行業、分群、垂直、平臺等方面。

①技術驅動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當下很火的直播。當視頻技術、帶寬、手機處理能力發展到今天的狀況,一定會出現新的產品形態。為此A8和青松基金都做了布局。映客是A8旗下多米音樂內部孵化的項目。2013年青松基金投了“一對一”視頻直播的項目“掌門教育”,學生跟老師直接通過視頻上課。老師都是剛上名牌大學的學生,剛剛高考完,知識點都還是很熱的,稍加培訓,教師資源就解決了,現在這個公司現在發展得非常好。

②代際

隨著70後慢慢老去,90後、00後崛起,代際更替,社交產品發生革命是必然的事情。對下一代而言,太多東西是上一代難以理解。Snapchat的用戶會覺得我的父母在用Facebook,我要是也用,那就簡直太low了,所以我一定要選擇一個不一樣的平臺。這當然不是Snapchat成功的全部原因,但肯定是重要因素。這已經足以表明下一代人願意有自己的新平臺。

③垂直領域

有的垂直領域社交現在做的還非常差,比如娛樂領域的社交,里面還有很多機會。舉個例子,musically是個很有意思的產品。用戶面對手機鏡頭做表演,從iTunes上購買下載一首歌曲,就可以合成為一個MV。一方面能給蘋果音樂帶來流量,解決了音樂的版權問題,同時這些用戶能夠秀自己的才藝,特別好玩。這個產品是兩個中國人做的,我當時見了他們,發現發布內容的人主要在美國,建議創始人去美國發展,就給他們介紹了lady Gaga的經紀人Akon,他也是著名歌星。現在這個產品在美國超級牛逼,總榜排到過全球前三。如果在中國做,很難做起來,中國普通用戶一到鏡頭前就有點發怵,不美顏一下不敢往外發。

④分群

如果你不知道王俊凱的星座,那TFboys的粉絲會認為你到這個世界上是白來了,但是這個群體可能根本不知道特朗普,這事跟他沒關系。未來的世界會分為很多群,可能根據興趣來的,也可能根據某種屬性來的。重要的是,我這個群的人不願意跟你那個群在一起,思維邏輯、表達方式都不一樣。例如same這個產品對用戶非常有選擇性的,大叔進去會受不了,而喜歡上了根本就沒辦法離開。我看好這個產品,盡管這兩年發展有點慢。

⑤行業

社交深化細分下去肯定會進入行業。Linkedin是行業社交,但中國為什麽沒發展起來?SaaS也是有行業屬性的,SaaS能不能進入社交領域?如果能,那這個機會很大。反過來看,如果你做了一個saas,完全沒有社交屬性,那你的護城河有點低。

社交領域還有很多空白點可以去探索。同時我負責任地跟大家說,社交跟每一位創業者都特別有關——如果你的產品沒有社交屬性,會比較容易被顛覆。如果你沒有充分地利用社交網絡,我會高度懷疑你的傳播是不是有效。即使創業不做社交,也要高度關註社交。

社交產品的5V法

先做一個小測試。做一個產品,有兩種方法,大家覺得哪個更正確?方法A是先做一個牛逼的產品,再去打動用戶;方法B是根據用戶的需求去設計產品,大家選哪個?

我選B。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特別重要,很多需求是偽需求,你要去判斷清楚。這位同學選了A,他的理由是,喬布斯的做法就是A。我們一起來穿越一下,到喬布斯重返蘋果的那個時間點。喬布斯被蘋果掃地出門後到回到蘋果,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麽?做了iPod。當時全世界IT行業都在爭奪的制高點是PC,蘋果和微軟打得一塌糊塗,當時蘋果輸了。但PC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董事會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這個寶座搶回來。而播放器這個市場如此之小,況且索尼的mp3播放器全世界都已經流行開了。這時候喬布斯回來幹了這麽一件不入流的事情,很小的一件事情。為什麽?

喬布斯是非常清楚地知道用戶需求以後才去做iPod的。盡管這是一個小眾市場,而且看上去需求已經比較好的被滿足了,但是喬布斯的牛逼之處在於他發現了一個巨大痛點,就是當你面對海量歌曲的時候你如何選?起始點一定不是產品,而是先想需求。你知道喬布斯對音樂有多深的了解和多深多愛嗎?喬布斯大學時與女友分手,是因為與瓊·貝茲約會,貝茲是誰,她是民謠女皇,巴布迪倫同樣重要的音樂人,當然他們也是戀人。我相信iPod里面有貝茲的影子,而沒有iPod很難想象有iPhone,iPhone3長得如此像iPod,尤其是itouch。第一次知道蘋果要做手機,我不以為然,當我第一次看到itouch時,我相信蘋果會有一席之地,當我打開app store時,感到這世界要顛覆了。可見喬布斯對需求的把握,前瞻而又精準。他的起始點不是做牛逼產品去打動用戶,而是前瞻性的看到了需求才做了牛逼產品。

那麽一個新產品的啟動過程,第一步是什麽呢?第一步是確定價值痛點。其實很多需求時沒有價值得,有些需求就是一個功能,很可能就是“放鞭炮”,火一下後面就沒消息了。臉萌app出來後,我立即就用了也喜歡,但我立即就發了微博,希望它不是像鞭炮一樣響一下就消失了,可惜基本言中了。有小痛點,沒有價值,沒有深度,或者說需求背後沒東西,這不是價值痛點。挖掘一個產品的需求點,一定要挖到情感深處,挖到愛恨情愁,這個產品才會有生命力,否則就是曇花一現。在了解用戶需求痛點時,千萬不要找調研公司。這個過程非常辛苦,但如果你做了一定會受益,也是做產品最精彩的地方。

《中國好聲音》這檔節目的價值痛點是什麽?你看這組鏡頭,導演讓貝娜穿著普通的牛仔t恤從出租車下來,接著展示她的癌癥診斷書。導演這樣的設計意圖是什麽?他想讓這個選手一出來,就離你很近,她就是你身邊的鄰家女孩,她就是你不如意生活的一部分。之後隨著貝娜的晉級,你跟著她一起成長,她的成功就是你的成功,她的璀璨有你的一份喜悅。帶來希望--這就是好聲音的價值痛點。整個節目就是圍繞這一點去做的,我們因此深受感動!再看看另一檔節目“青歌賽”,歌手和評委都不遜色,但是你感動嗎。

除了價值痛點,另一個同樣重要的要點,就是誰是目標客戶(受眾)。在好聲音里,受眾就是有夢想的人,就是日子過得不太好還要夢想成真的人。我們大部分普通人都有各種不如意,但是,盡管我們身在溝渠,也仰望星空。所以好聲音能打動了我們。

價值痛點和目標客戶,是產品設計最核心的兩個要點,如人腦的左右半球,不斷碰撞,直至落實清楚“什麽人,對這個價值有需求”。

就需求而言,除了要判斷是不是真的需求外,需求還有強弱之分,有些是很強的需求,有的則不一定。比如你的產品里做了半天社交功能,用戶卻另外建了一個QQ群,就短路了你產品里的社交需求了。所以不僅僅是說你要確認這個東西是有需求的,還要對這個需求的深度和頻密度做研究,一定要去親自問用戶。怎樣判斷需求真偽,建議讀一讀“精益創業實戰”有關章節。

第三步,我們考慮如何實現,就是解決方案。做產品,順序特別重要,一定是前面兩個問題明確了,才考慮實現的問題,而不是倒過來。

需求老在變化,什麽是你要抓住的穩定的東西?就是我剛才講的價值痛點。例如,剛才這位同學的運動音樂頭盔項目,你會發現騎自行車的人一會兒喜歡聽音樂,過一段時間不喜歡聽音樂,聽新聞了,或者又幹別的事情了。這是因為這些需求還不構成價值痛點,運動中的用戶,聽音樂也好,聽新聞也好,是想解決“枯燥”這個價值痛點。bycile是美國流行的一個連鎖運動室,把用戶關在黑房間里,用很大的音量播放音樂,教練不停的呼喊引導,也是解決"枯燥"這個價值痛點,所以你的頭盔和bycycle的黑房間,都是不同的解決方案而已。的面對這種用戶需求老是變的情況,你的唯一辦法是把他的需求挖得更深,直到抓住需求背後的價值,挖到情感這個程度。

抓住情感,就抓住了用戶的心智模式,你的傳播就呼之欲出,到位,精確,這就是5V法的第四步,傳播。之後的第五步就是盈利模式,今天就不展開講了。值得提醒的事,這五步,有時候是需要整體思考和驗證的,但一切都要圍繞"價值痛點"來展開,所以叫五個"V"(Value)。

產品的5V法,就像人體。價值痛點和目標用戶就是腦袋里的陰陽兩面,不斷碰撞,這構成一個公司和產品和靈魂,解決方案就是軀體,而傳播和盈利模式就是兩只手(如圖)。腦袋清晰,不要隨便動,軀體和手要常動常新。特別要提醒的是,順序別錯了,千萬別先動手去做解決方案,這是技術磚家創業最容易犯的錯誤,因為你覺得這個容易上手,其實你是對團隊不負責任。

640

為什麽musically在中國產生卻在美國成功,而periscope在美國產生卻在中國被映客發揚光大?本質就是中美價值觀不一樣,別在長相上看這兩個產品很像,這是解決方案層面的,用戶行為差異很大,價值痛點則根本不同。periscope有了腦袋和軀體,但沒有雙手,同樣有人把映客又反過來copy到美國,我同樣不看好沒有投,因為美國沒有打賞的文化。我問了老美,包括在美國生活多麽年的中國人,英語里找不到一個詞來描述"打賞",英美文化里有tips,同樣是給點錢,文化價值和場景根本不同。雖然說periscope有了腦袋,但這個腦袋和映客的腦袋是兩碼事,同樣,你們看到市場上絕大多數的"直播"產品包括花椒的價值痛點跟映客也是兩碼事。主播們會到處張揚自己在映客直播,這里的區別是什麽?你們問問佑生,佑生也在這個班里,最有發言權。

Snapchat在美國很強,而中國至少有五十個團隊在copy,四年了,沒有成功的,為什麽?Snapchat強調"the moment",我們相遇的美好時刻,不在乎畫質和天長地久。模擬的場景就是我們的日常對話,咱們見面聊完即完,聊完不會保留,有的視頻中很多是帶顏色的,在中國有這個需求啊,為什麽不成呢?我還是相信會有團隊走出來,但是會以另外一種形態出現,肯定不是美國這個形態。

回到今天的題目,社交網絡,還有戲,顯著而重大。不光是因為代際的原因,不光是因為技術的原因會出新東西甚至新平臺,甚至大家做產品看上去跟社交無關,但都要有社交思維。比如電商xx平臺,量很大,但幹的都是苦力,以此建立的護城河,不會太堅固,你看蘑菇街和美麗說也合並了,相反我更看好小紅書,這也是你們班的同學。

在這個判斷下,我現在在做什麽呢?A8做了一個下一代社交產品的孵化平臺,基金也有參與,以開放的方式吸引有興趣的產品人或者公司,來領導或參與一些項目。這里面最核心的兩點,就是確定價值痛點和目標用戶。

騰訊 天使投資人 劉曉松 社交 痛點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1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