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競爭激烈 歐萊雅上半年銷售額增長、增速放緩

雖然業績依舊保持增長,但對於歐萊雅來說,面對新晉品牌的競爭,想要再爭奪新的消費者和市場已經沒有那麽容易。

歐萊雅日前發布2016年上半年的銷售總額為128.9億歐元,同比增長4.2%,與2015年上半年14.7%的增幅有較大差距。據路透社報道,歐萊雅第二季度的銷售額同比增長4.3%,略低於分析師預測的4.61%。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在這份最新的中期業績報告中,歐萊雅首次披露旗下品牌美即面膜的情況。歐萊雅稱,美即的表現不及集團預期,品牌在上半財年商譽減值2.13億歐元。

廣東日化商會秘書長余雪玲在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表示,所謂的商譽減值,主要是收購時價格評估過高。

換言之,這意味著如今歐萊雅預計美即帶來的經濟利益已經比原先收購時所預計的要低。美即的業績數據此次並未在財報中單獨體現。不過公司隨即表示,此減值為非經常性費用,對集團現金狀況無任何影響。

美即其實是中國的本土品牌。2010年9月24日,美即在港交所上市,超額認購784倍,成為當年港交所“股王”。2014年,歐萊雅豪擲65.38億港元全資收購美即,而美即退市後正式成為歐萊雅旗下一員。

事實上,被收購後的美即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仍然是以子公司的形式獨立運營,而作為母公司的歐萊雅也確實給予原管理團隊充分空間。不過到了2016年4月,美即面膜市場及營銷部被正式並入歐萊雅大眾化妝品部進行管理,原有在廣州獨立運營模式被打破。同時,美即部分團隊遷至上海。

在收購美即時,歐萊雅顯然樂觀。隨著紙片面膜的普及,面膜已從最早的“奢侈品”變成大眾消費品。對於並購,歐萊雅集團董事長兼CEO安鞏表示:“這是歐萊雅自2008年收購聖羅蘭美妝以來最重要的一次收購。MG美即品牌的加入與歐萊雅大眾化妝品部的品牌組合形成良好的互補。”

雙方也許未曾料到的是,這樣一個單一品類看似容易操作,實則不然。安鞏在此前舉行的上半年財報分析師會議上表示,自從2014年完成交易以來,美即面膜一直遇到越來越激烈的競爭。

在全球的美妝市場中,高端面膜市場幾乎都是歐美、日本品牌水洗式面膜的天下。而如今最為消費者接受也是那些價格便宜的紙片面膜,低至數元一片即可買到。在這一領域,從早前的美麗日記到現在多如牛毛的各式品牌,顏色設計、創意包裝甚至氣味等都引領了潮流,受到市場追捧。

由此可見,只做面膜這樣單一品類的美即想要在如今眾多品牌的夾擊下做出特色顯然很難。

減值的不只是美即,還有2011年收購的潔面儀品牌Clarisonic科萊麗。這次的中期財報顯示,科萊麗上半財年有2.34億歐元的商譽減值。歐萊雅集團在財報中表示,對這兩個品牌的戰略不會改變。

雖然如此,這個美妝巨頭並購的腳步並不會因此而停止。

就在今年7月,歐萊雅集團先後收購了新興沙龍香水品牌Atelier Cologne和美國化妝品牌IT Cosmetics,後者12億美元的身價也使該交易成為該集團過去八年之最。有分析指出,對於正在放慢的市場,歐萊雅集團期望通過收購來進一步刺激銷售收入的增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0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