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上周三(8月3日),人民幣對美元已連續7個交易日攀升,與中間價均創近一個半月新高,成交突破300億美元,創逾3周新高。然而,外圍環境仍在不斷發生變化——英國擴大寬松導致英鎊重挫、美元被動升值;隨後,上周五美國非農就業數據連續兩個月創下新高,美元再獲動力。這些變化對於人民幣而言,意味著什麽?
“對於2017年,英央行預期經濟增長將從原來的2.3%下降至0.8%,並且英央行大部分委員預期年底前利息將降至接近零。可以說,這些預期和舉措都將繼續對英鎊形成不利的因素,包括影響英鎊對美元的匯率。”FXTM富拓中國分析師鐘越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美國非農數據走好提振年內加息預期,美元短期下行壓力消除。
截至北京時間8月7日記者發稿,美元指數報96.19,英鎊/美元報1.3070,美元/人民幣報6.6517。
強勁非農助長美元
7月美國非農新增就業人口25.5萬,預期18萬,前值28.7萬。失業率為4.9%,預期4.8%,前值4.9%。這次7月非農數據意義重大,能作為美國經濟持續複蘇的有力佐證。
5月時,由於電信行業罷工等因素, 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僅僅增加了3.8萬人,此後甚至進一步下修至1.1萬人,十幾萬人瞬間“蒸發”,這也使得市場擔心美國重回蕭條。此後,6月非農就業人口又大增28.7萬人,創8個月來新高。盡管非農反彈,但此後公布的美國二季度GDP僅有1.2%,不及預期2.6%的一半,然而其中消費需求又成了增長亮點。
面對此前的一系列好壞參半的經濟數據,市場對於美國加息時點、美元走勢都極度迷茫,而且7月非農數據的再度走強也似乎驅除了部分擔憂。
分項來看,7月非農數據私營部門、制造業活力十足。私營部門就業人口增加21.7萬人,超過預期的17萬人。制造業新增就業0.9萬人,預期0.4萬人。
此外,7月勞動參與率62.8%,較6月增加0.1%,進入勞動力市場人數勞動力增加;平均每小時工資增長2.6%,預期2.6%。有分析師指出,在非農就業人口上升、平均周工時上升的情況下,小時工資環比增長仍較快,意味著美國非農就業需求回升。
數據公布後,美元走強,國債收益率上升,聯邦利率期貨市場隱含的9月加息概率從9%翻番為18%,11月概率為19.3%,12月為46.5%,加息預期上升。
不過,由於長期不確定性仍存,加之11月將進行美國大選,美聯儲此前仍將大概率持觀望態度,因此美元強勢暴漲的格局可能很難出現。
美聯儲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主席卡普蘭近期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無論短期的經濟數據如何,我更傾向於看長期趨勢。例如人口老齡化趨勢,全球債務對GDP的占比持續上升;此外,新興的顛覆性創新力量不斷崛起,新模式、新科技都沖擊著各個行業的運作模式和議價能力。 ”
因此,卡普蘭認為,即使短期經濟數據偶爾閃現積極向好,但“總體來看,上述趨勢會使得全球增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放緩。對於美聯儲而言,我們的政策回旋空間(加息空間)也很小,必須要更加謹慎。”
英鎊仍存下行空間
與美元的強勢形成鮮明對比,英國央行的強力寬松也讓疲軟的英鎊再度承壓。
上周四(8月4日),英央行7年來首次宣布降息25個基點,利率水平由0.50%下調0.25%。與此同時,央行8月資產購買規模擴大600億英鎊至4350億英鎊。
“其次,還增加購買100億英鎊企業債,預期政府債券購買將需要花6個月時間完成。與購買國債相比,購買同等規模的公司債可以帶來更多的刺激。”鐘越對本報記者表示。
在他看來,英國央行三方面出臺寬松政策向市場傳遞了非常強勢的信號,英鎊短時間內對美元下挫200點,並且對其他貨幣也紛紛走弱。此外,英國央行此次的政策寬松是預期英國的經濟陣痛將從2017年開始,而並不僅僅是現在,“可以說,這些預期和舉措都將繼續對英鎊形成不利的因素,英鎊對美元目前已經是多年歷史新低,如果下破1.30,預計將繼續打開新的下行空間。”
人民幣貶值壓力有限
縱覽美元和英鎊的走勢,各界也開始擔憂人民幣未來的走勢。
回顧6月24日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出爐後,英鎊暴跌導致美元持續走強,人民幣則陷入一波跌浪。2016年6月27日,中國央行公布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6375點,大幅貶值599點,為2015年8月13日以來最大降幅,創下6年新低。進入7月,人民幣跌勢未止,7月18日這天,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破6.7整數關口,創下2010年11月以來新低。眼下,英鎊和美元的走勢似乎與英國脫歐後的行情相似。
不過,主流觀點認為,人民幣中期貶值壓力有限。
從貨幣政策方面而言,中國央行專欄近期指出,將慎用降準工具。“若頻繁降準會大量投放流動性,促使市場利率下行,加上其信號意義較強,容易強化對政策放松的預期,導致本幣貶值壓力加大,外匯儲備下降。降準釋放的流動性越多,本幣貶值預期越強,就越是會促使投機者拿這些錢去買匯炒匯,由此形成循環。”
從跨境資本流動而言,7月末,央行官方外匯儲備余額為3.2萬億美元,環比下降41億美元。“7月匯率計值因素的影響為+61億美元,如果扣除該因素,央行官方外匯儲備下降102億美元,降幅小於市場預期。”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謝亞軒稱。此前,結售匯差額也持續縮窄。
各大機構預計,下半年人民幣對美元仍將面臨下行壓力,但短期6.7仍是底線。渣打銀行預計,三季末在岸與離岸人民幣匯率維持6.70和6.7;野村外匯策略師預計,美元/人民幣年底將達到6.94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