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很嚴重!中國1億留守兒童缺乏關愛和服務

“我希望未來有一天,評價一座城市,不再看它的高速公路有多長,馬路有多寬,商場有多繁華,而是看它是不是給兒童提供了一個安全、快樂的成長環境,看它是不是一個兒童友好型城市。我希望這一天不會太遠。”

這段話,是8月6日上午,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宋文珍在2016中國兒童友好社區研討會上的一個表述。

研討會在上海召開,宋文珍強調說,總量接近1億的孤殘、留守、流動兒童,特別需要兒童友好型社區提供關愛和服務。

所謂兒童友好型社區,是以社區為依托,動員社區資源建立的保障兒童權利、促進兒童發展的工作機制、綜合服務體系和社區環境。

宋文珍認為,政府、社區、社團組織、家庭等各方應密切合作,正著力打造兒童友好型社區,為2.2億中國兒童提供相對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務,努力讓每一個孩子享有公平的發展機會。

根據統計,全國0-14歲的兒童總量達到2.2億。盡管在獨生子女政策下,兒童普遍成為家庭和社會關註的中心,但是從整體來看,中國兒童仍然面臨學前教育資源、衛生服務資源等服務資源短缺的問題。

以兒童衛生服務資源為例,目前全國兒科醫生不到10萬人,平均每萬名中國兒童僅有2名兒科醫生。尤其是特需兒童服務資源短缺情況更加嚴重。0-6歲殘疾兒童中近35%沒有接受過任何形式的康複服務。

中國從2016年1月1日開始實施全面兩孩政策。人口學者姚美雄、穆光宗等認為,中國整體上來說還不算是個兒童友好型的社會,這導致有不少育齡夫妻不願意甚至不敢生育第二個孩子。

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心理教研室主任周念麗以城市0-3歲兒童教育現狀為例,指出中國目前在兒童教育上存在過度保護與忽略並存、過度期待與焦慮同在、信息泛濫與迷茫共有、多方關註與缺位齊現的狀況。尤其是農村地區,6000多萬留守兒童缺乏父母的陪伴,身心的健康發育都受到抑制。

結合美國、英國、日本等國的兒童公共服務支持體系建設經驗,周念麗建議,中國應該充分發揮家庭、社區、社會組織、政府等各方力量,打造兒童友好型社區,建立強有力的誌願者系統,切實服務城鄉兒童。

從目前情況看,社區將會成為完善兒童公共服務的一個抓手。今年6月28日,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推進社區教育發展的意見》,強調社區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區建設的重要內容。

中國社區發展協會兒童友好社區專業委員會主任周惟彥認為,從政府機構對社區教育的重視和家庭個體對兒童教育的關註來看,當前是建設兒童友好社區的好時機。

她認為,億未來社區親子公益聯盟在全國建立的45個試點,努力構建普惠的社區嬰幼兒養育支持體系,就是建造兒童友好社區的初步嘗試。

宋文珍強調,兒童保護應當遵循兒童優先、兒童平等、兒童最大利益、兒童參與等基本原則。投資兒童就是投資未來。通過從兒童友好家庭,到兒童友好社區,到兒童友好城市的建設,創造一個對兒童尊重、平等、友善、關愛的社會環境,對於提高未來人力資源質量至關重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0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