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整整8年,江蘇江陰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江陰銀行”)走過一波三折的上市之路,終於將邁進A股主板市場的大門。
根據7月26日深交所披露的江陰農商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及詢價推介公告,江陰農商行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209445500股的申請已經獲得證監會和批文核準,股票簡稱“江陰銀行”,股票代碼002807。
8年IPO闖關之路 一路艱辛
根據公告,本次發行采用網下向投資者詢價配售和網上按市值申購向公眾投資者定價發行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本次發行的股票全部為新股,不進行老股轉讓。發行規模不超過20,944.55萬股,發行後總股本為1,767,354,347股,公開發行的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11.85%。網下初始發行股數為15,000萬股,占本次發行總量的71.62%,網上發行數量為本次最終發行總量減去網下最終發行數量。
回顧8年來的江陰銀行上市之路,其中充滿波折。早在2008年7月10日,江陰銀行第三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上,確定了將申請境內A股上市的議案,當時決議發行股票面值每股人民幣1元,發行不超過2億股,擬上市交易所也未明確,由董事會按照股東大會授權再確定,募集資金全部用於補充資本金。
在2008年11月進行了江陰銀行首次向證監會申報,其後多次被證監會要求對相關問題進行說明,作為江陰銀行IPO的律所江蘇世紀同仁律師事務所從2009年開始就證監會對江陰農商行對提及的包括註冊資本增加、實際控制人、股權托管、股權質押凍結、訴訟官司等問題進行了說明,共有21份補充法律意見書,時間跨度更是從2009年持續到2016年3月。
2011年1月7日,江陰農商行調整發行方案,從發行不超過2億股變更為發行不超過4億股,有效期為股東大會審議後12個月內有效。董事會是連續五次延長了其發行A股方案有效期。
2015年1月15日,證監會發審委員會通過了江陰銀行IPO申請,由此成為全國首家過會的縣域農商行。年報顯示,為了不影響上市進程,該行2015 年度不分紅, 也不進行盈余公積轉增股本。
這期間,自2007年南京銀行、寧波銀行、北京銀行三家城商行上市之後,A股市場的IPO閘門便再沒有面向銀行業開啟。直到2015年,證監會披露了江蘇銀行、江蘇常熟農商行、江蘇無錫農商行、江蘇江陰農商行、江蘇張家港農商行等10余家城商行、農商行的招股說明書。其中,江蘇銀行成為本輪城商行、農商行上市潮流中首家IPO的銀行,已於本月掛牌上市。
作為江蘇省江陰市本土的農商行,江陰銀行前五大股東為江陰長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江陰新錦南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江蘇省華貿進出口有限公司、 江陰市長達鋼鐵有限公司和江陰市華發實業有限公司。
江陰銀行八年的堅守,即將A股闖關成功。這讓還在A股大門口排隊的IPO 的張家港農商行、無錫農商行、吳江農商行、常熟農商行四家農商行看到了上市的曙光。
近三年盈利指標下滑
相較於8年前登錄A股市場的三家城商行,本輪上市的城商行、農商行儼然已經錯過了銀行業最輝煌的黃金時期。彼時,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銀行業搭乘著經濟增長紅利一路高歌猛進,做大資產規模便能坐吃利差,銀行業被視為“躺著也能賺錢”的吸金行業。
如今,經濟下行期,在去產能、去杠桿、去庫存背景下,實體企業經營不景氣,信用風險上升,銀行業不良資產連續數十月不斷攀升;與此同時,受利率市場化改革深化,金融脫媒以及互聯網金融等外部因素沖擊,銀行傳統經營模式受到挑戰,凈利潤增速由20%—30%的高速增長跌至個位數、甚至“零增長”頹勢。
農商行由於自身歷史包袱沈重,經營管理能力遠不敵大中型銀行。根據江陰銀行最新的年報顯示,截止到2015年末,江陰銀行總資產904.78億元,總負債829.64億元。
記者梳理近三年財報發現,2013年至2015年間,江陰銀行凈利潤持續下滑,從2013年的10.27億元,到2014年下滑至8.51億元,2015年繼續下滑至8.15億元。同時,凈資產收益率隨之下路下跌,2013該行凈資產收益率高達19.64%,到2014年呈現斷崖式下跌至14.27%,2015年繼續下跌至12.13%。
與盈利指標一路下跌相伴隨的是不良資產的大幅攀升。2013年-2015年,江陰銀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19%、1.91%和2.17%。 截至 2015 年 6 月 30 日,江陰銀行不良貸款余額 9.54 億元。貸款損失準備余額為 17.08 億元,貸款損失準備余額與貸款總額的比率為 3.52%, 貸款損失準備與不良貸款的比率為 179.10%。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江陰銀行近三年指標,各項指標呈現小幅微調。2013年至2015年間,該行營業收入分別為22.89億元、23.62億元、25.04億元;其中,凈利息收入分別為21.77億元、22.52億元、23.71億元;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分別為6.41億元、5.56億元、5.39億元;投資收益分別為1.96億元、2.42億元、2.90億元;在營業收入小幅增加的同時,營業支出在持續攀升,由2013年的11.01億元上升至16.17億元。這三年間,江陰銀行營業利潤也在下滑,分別為11.87億元、8.6億元、8.87億元。
江陰銀行前身為江陰市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2000年,經批準,江陰市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與江陰市31家鄉鎮農村信用合作社合並為一個法人,同時江陰市銀都、暨陽、澄通三家城市信用社更名並翻牌為銀都、澄豐、澄 通三家農村信用社,並納入到江陰市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合並為一個法人。 2000年11月21日,同意江陰農信社開業。
作為農村信用合作社改制的先行者之一,江陰銀行改制為農商行為其日後上市奠定了契機。2001年11月,江陰市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籌備改制為江陰市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5月,該行由“江陰市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更名為如今的“江蘇江陰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