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第二季度強勁的石油需求增長和一連串供應中斷,本周二(7月26日)世界銀行將本年度原油價格預測從4月的41美元/桶提升至43美元/桶。
由於加拿大大火和尼日利亞產油地遭襲擊等原因,第二季度原油價格暴漲37個百分點。
中美經濟數據提振石油需求
據路透社報道,因兩大石油消費國中國和美國的經濟數據提振了石油需求,7月的兩周油價小幅回升。
7月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6.7%,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際油價的上漲。
美國公布了6月零售銷售增幅大於預期後,石油價格也同樣明顯上升。美國人增加了在汽車和其他多種商品方面的支出,強化了第二季度美國經濟穩步增長的觀點。6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也連續第4個月上升。
“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和最大的石油消費國,中國和美國的宏觀經濟在近幾個月持續向好,如果在未來的幾周繼續保持這種趨勢,將有助於擴大未來的原油需求。”Forex.com的技術分析師Fawad Razaqzada說:“我依然相信市場將在未來幾個月持續收緊,油價將大幅上升。”
ANZ分析師在報告中稱,對供應過剩的擔憂依然存在,只有市場出現長時間供應緊縮時,油價才能回到穩定的水平。
貝克休斯稱,截至7月15日這一周,美國能源公司增加了6座活躍鉆機,總數達到357座,而去年同期為638座。
期貨前景喜憂參半
雖然伊拉克原油出口量上升,但投資者重新評估了美國市場後,數據顯示,未來一段時間內原油期貨喜憂參半。
石油交易商警告稱,美國成品油過剩加劇了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本已前景慘淡的石油市場,而期貨價差已經達到5個月以來的最大水準。
大量供應過剩在冬季沖擊了石油價格,導致今年2月的期貨價格觸及12年以來的最低。隨著供應中斷和產量減少的情況不斷增加,原油價格在5月份大幅回升,利差大幅縮緊。
但庫存大量的汽油和柴油,以及對於原油產量即將增加的預期,使得交易商對2016年年底和2017年年初持更加悲觀的態度。
5月時,價差收窄至2014年11月以來的最低,僅為50美分。
一位北卡羅來納的交易員表示,市場擔心2016年下半年不會完全消耗掉過剩的汽油供應,由此導致的煉油廠削減產量又會引發新一輪的原油供應過剩。這種擔憂給前端曲線造成很大的壓力。
數據顯示,作為OPEC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伊拉克的石油出口在經歷了連續兩個月下跌之後,在7月份回彈。
“市場正在審時度勢,不僅原油庫存不會迅速減少,煉油廠維修季的到來還會加劇庫存問題。” 康乃狄格州Commodity Research Group的高級合夥人AndrewLebow說。
由於煉油利潤下降,一些煉油廠已經減產。
2015年,伊拉克在OPEC國家中石油供應漲幅最高。根據路透社的跟蹤數據,7月的前21天,伊拉克南部的石油出口量為328萬桶/日,而6月的同期數據為318萬桶/日。
由於設備維護和技術問題,今年的增長放緩。伊拉克官員透露,伊拉克國內的季節性需求漲幅限制了石油出口量。
伊朗因從西方國家的制裁中複蘇,成為今年OPEC中石油出口增幅最大的國家。
“雖然美國的產量已經下降,但石油庫存依然達到歷史高點的51950萬桶。”EIA在本周的早些時候表示。
此外,因為美國夏季駕駛高峰的到來,美國原油和成品油庫存總量上升了262萬桶,至20.8億桶的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