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盛大首談抄底LC邏輯 未來網貸資金將對接“終極投資人”

作為P2P行業鼻祖,LendingClub(下稱“LC”)曝出信用醜聞事件導致“領導者”的標桿一度倒塌,同樣下滑的還有LC的股價,截至2016年7月19日,LC報收4.6美元/股,較信用醜聞導致CEO辭職前的7.1美元下跌了35%。

當LC在資本市場跌入谷底的時候,盛大集團(下稱“盛大”)一再出手,成為了LC的“救贖者”。這一事件將盛大推上國內的輿論浪尖,然而,了解盛大近兩年的發展路徑後可以發現,其實這並不意外。

過去兩年,盛大一直在“轉身”從互聯網運營企業轉向面向全球的投資控股公司,並在2015年初轉型完畢,出手LC並非一時興起,《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此前盛大就已經持續同LC溝通,而信用醜聞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更成為盛大出手的“最佳理由”。

2016年7月18日,盛大集團執行董事張健在朗迪峰會上首次闡釋了盛大投資LC的邏輯和中美兩國金融科技領域的差異。在盛大看來,目前在金融科技領域,中國是資產端之爭而美國是資金端之爭。此外,中美雙方人力成本的差異使得中國仍然依賴大量的線下和人工服務,而美國的高成本人工導致其對技術創新更加推崇。

美金融科技企業公開市場遇冷

據KPMG和CB Insights的數據顯示,2016年一季度有VC支持的金融科技公司有218家,共獲得融資金額49億美元,其中北美企業128家,融資金額18億美元;歐洲有47家,融資金額3億美元;亞洲企業達36家,融資金額為26億美元。

但是,從單個項目的平均融資金額看,北美、歐洲、亞洲存在相當大的差異。北美平均融資額為1400萬美元,歐洲小於1000萬美元,亞洲則超過3500萬美元。

亞洲之所以出現這樣的高單位融資更多在於2016年上半年發生了多起大額融資事件,上半年,包括螞蟻金服、陸金所、京東金融三家市值排名位居全世界第一、第三和第五的平臺進行了融資,即便如此,單個項目的平均融資金額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市場的估值水平。中國資本市場對高成長型企業的較高估值,對私募市場具有直接的傳導和提振作用。而在美國,由於上市的金融科技企業估值持續低迷,對非上市企業在私募市場的融資也帶來一定挑戰。

在張健看來,造成美國金融科技企業不被公開市場投資人接受有多重原因,其中首要原因即監管層的政策風險。

此外,以網貸為代表的金融科技企業在發展到一定規模後並未經歷完整的信貸周期也是原因之一。而在2015年年底,信貸狀況出現下滑趨勢進一步加重了市場的擔憂,這種擔憂進一步轉化為平臺貸款投資人對於高回報的要求,從而對平臺資金穩定性提出挑戰。

資金端之外,網貸需求端面臨著歷史上第一次長期的低利率環境,因此需求強勁,但是這樣的低利率可以持續多久?一旦利率回歸正常水平是否會對需求端帶來沖擊?市場也不無擔憂。

張健指出,金融高科技公司的投資者既包含專註科技行業的投資人,也包括專註金融行業的投資人,而這兩類投資人的投資偏好和風險偏好完全不同。早期LC被當做高科技企業來估值,隨著發展,市場定位逐漸變為更像另類放貸機構(alternative lender),當科技投資人退出市場時,金融行業投資人按照同類公司來對標,卻仍然覺得太貴。

不同於其他類別的企業或者機構,金融機構存在反身性(reflexivity),即公司的基本面和股價之間存在關聯關系。作為資金融通平臺金融機構股價持續下跌對於公司基本面會產生一定影響。

這一反身性在LC於5月份發布CEO離職消息之後體現的尤為明顯,盡管從公開披露的信息來看違規造成的財務影響有限,但是股價仍然一路“跌跌不休”。

在股價下跌的背後是市場對於LC內部風控機制的擔憂、投資機構的羊群效應、從眾心里,以及下滑的股價觸發了基金公司的風控條款。

盛大首度披露投資邏輯

“長遠來看,盛大非常看好以網貸為核心的金融科技企業。”張健在朗迪峰會上明確表示。在盛大看來,未來網貸行業的資金端將逐步去中介化,回歸P2P本質。

網貸的終極狀態是能夠將融資方的借貸需求直接對接到終極投資人(end investors),例如個人投資者或包括養老金、捐贈基金、主權基金、家族基金等在內的直接掌控資金的機構投資人。

從目前LC發展趨勢來,資金穩定是首要因素,未來將進一步拓展資金渠道多元化。LC在平臺模式中選擇了市場平臺模式(market place model)而非資產負債模式(B/S model),但是市場尚未給予認可該模式的估值溢價。

盛大指出,LC未來的發展應該從借貸向外擴展,提供完整的現金流管理。借貸僅僅是借款的手段而非目的,目的是消費,同時購買貸款也僅僅是用戶資產配置的一環,只有提供完整的現金流管理,才能構成用戶閉環體驗。而LC通過疊加的產品和服務延展用戶生命周期也能夠平衡水漲船高的獲客成本。

此外,張健還首度披露了盛大未來在金融科技領域的關註點。未來除了個人貸款外,會有越來越多的分支領域產生標準化產品,行業也逐步趨向標準化。在這過程中將衍生出許多機會,例如二級市場交易以及數據服務業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0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