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银行流动性窘境

http://magazine.caing.com/2011-01-28/100222058.html

限贷、提高存款准备金、差别准备金,银行在流动性趋于紧张下,与决意调控的货币监管当局展开博弈,揽存大战已经爆发
《新世纪》周刊 记者 温秀 冯哲

 

  “1月下旬,一些银行的存款增长几乎停滞。”面对隔夜拆借利率在一日内涨逾100%,一位大行负责财务管理的高管向本刊记者证实了银行资金普遍紧张的现实。

  由于存款下降十分明显,加之连续调整准备金等政策的影响,1月20日,个别大行甚至连上缴法定存款准备金的“500亿都凑不齐了”,最终是靠向央行“逆回购”才渡过难关。

  1月25日,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已高达7.6094%。据本刊记者了解,央行于前一日通过招标形式向市场提供了上限3000亿元的逆回购额度,以缓解市场短期资金紧张的窘境。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数据显示,1月20日隔夜拆借利率为6.02%,较前一交易日的3.01%上涨100%;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数据显示,当日1天回购利率为5.6%,较前一交易日的2.7%上涨107.4%。央行1月14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的缴款日即在1月20日。

  目前资金紧张的不止是中小银行,几大行的压力也都不轻。建行研究部总经理郭世坤对本刊记者分析说,当前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19%,差别准备金率的实施,也将进一步收紧银根,而商业银行为保证前期投放的连续性,还要继续保持一定的投放速度,不能突然间大举压缩其信贷投放,于是便会产生阶段性的资金紧张,也使得商业银行对存款的渴求增加。

  接近货币、监管当局的知情人士透露,既定管住流动性总闸门的政策,不会为银行阶段性的资金紧张所动摇。继央行宣布了对各行一季度具体的信贷规模数据之后,监管当局也要重启日均存贷款余额的上报制度。

  根据央行既定的贷款增速,2011年的信贷增长应控制在12%到13%,这意味着新增信贷规模要控制在6万亿到7万亿元。

旱袭银行

  1月下旬的一日深夜,一家大行对分行去年绩效评定的会议仍在激烈进行,而其中的年度存款计划完成率、贷存比又是与奖励挂靠的重要指标,因此围绕存款进度的锱铢必较在所难免。

  在前述高管看来,此类考核正是造成银行资金紧张的主因,因为年底各银行指标普遍接近贷存红线,银行在突击增加存款规模、应对完特殊时点的份额考 核后,存款在年初下降就很正常,新的月末或季末考核又接踵而至,甚至还包括考核分行是否及时足额上缴系统内存款准备金,资金压力可想而知。

  “不同银行由于对存款的重视程度和考核方式不同,面临的压力各异。一些注重时点考核的银行,如月末、季末等时点的存款情况,就会感受到明显的压力。”某国有大型银行江苏分行负责人表示。

  在一些受访股份制银行人士看来:由于一旦存贷比触线,商业银行的新业务准入就会被叫停,所以如何增加存款,提高负债就成了燃眉之急,今年最大的压力来自“流动性风险”。

  郭世坤分析,不同银行对于存款压力的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各异。一些资金体量较小的银行,资金多被用于信贷投放;一些体量较大的银行,相当一部分资金投放在资金市场,自身的调节余地比较大。在紧缩时期,可以通过减少对资金市场的投放,来缓解压力。

  不过前述大行高管表示,在差别准备金率政策已然设定的前提下,大行明显感觉到了压力,因为想要提高贷款规模,通常只能在两个方面做文章:要么提高资本充足率,要么做大存款。

  他坦言,目前想要进一步提高资本充足率,困难重重,一方面主要银行在短期内继续从资本市场寻求支持的可能性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如果资本充足率水平过高,银行盈利压力太大。

  因此,对大型商业银行而言,虽然负债成本的提高,部分地体现为息差收窄,或体现为成本费用的增加,进而引起成本收入比的上升,但该高管坦承,如 果贷款规模可以做上去,那么即便利差收窄,也可以通过薄利多销来实现盈利,所以大行增加存款的动力也不小,“在这种情况下,存款就成了大中小银行的必争之 地。”

  在多位受访银行人士看来,尽管“存款立行”策略有诸多争议,但眼下,在多种监管参数已然设定,银行依赖贷款业务的盈利模式短期很难有大调整的情况下,做大存款成为商业银行应对货币和监管当局规模调控、寻求发展以及进行博弈的“重要战略”。

揽谁之储

  在前述大行分行长会议结束后,行长们在领到相应绩效奖励同时,还知晓了各自存款计划,然后层层下发分解。

  当任务层层下压到一名普通柜员时,他感受到的不仅是压力还有委屈,因为其去年的部分奖金要在完成今年吸收存款任务考核后,一并发放。

  “新的一年要做大贷款规模,就要保证一定的贷存比,因此存款增速起码要等于、最好是高于贷款增速。”前述高管坦言,现在一些银行的实际情况却是“存款增速低于贷款增速,导致贷款的发放受到掣肘”。

  目前许多银行的贷款结构中,中长期贷款居多,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保证一定的贷款规模来持续地提供资金支持。“如果商业银行贷款规模有限,如何维护客户关系?”在不少受访银行人士看来,与利差和盈利水平相比,客户关系的维护显得十分迫切。

  目前商业银行的贷款,按来源分,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居民的储蓄存款,企业的公司存款,以及来自基金证券等金融机构的存款。

  其中,金融机构存款不能参与贷存比的统计,而且定价相对灵活,存款利率往往比较高,对于贷存比的改善没有意义,而且资金成本也较高。其主要意义在于,作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工具,有助于帮助商业银行应对大的流动性风险。

  目前,这部分存款的情况相对复杂。过去,证券和基金公司的资金会在年末回流银行,但2010年年末,在一些地区,由于这些公司要求自身有一定的资金沉淀量,所以回到银行的资金相应减少,使得流动性相对吃紧。

  而公司存款也有下降趋势。前述大行高管透露,随着贷款增速的下降,商业银行的存款增速也在下降,在紧缩态势下,公司存款的增加恐怕相当有限。

  而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高管也直言,贷款减少使得派生存款相应减少,所以商业银行的存款压力也相应增加。

  如此,居民储蓄正在成为银行的必争之地。大银行有网点优势,存款压力相对较小。但由于目前资本市场对于银行储蓄存款的分流十分显著,存款资源正 变得十分紧缺。在银行对存款的需求激增,而存款增速不增反降的情况下,争夺就变得日趋激烈。前述银行柜员的吸储压力也正源于此。

  上述股份制银行高管直言,存款负利率的现实,使得储蓄存款对于有一定理财意识的客户而言,变得日趋缺乏吸引力,除了一些老年人,其他的资金都流向了理财产品和资本市场。储蓄存款增长放缓恐怕是大势所趋。

  他介绍,虽然流向资本市场的资金,部分会以金融机构存款的方式,回流银行,但如前所述,这种存款,对于解决商业银行最迫切的贷存比问题,对于盈利的贡献度,都乏善可陈。

考验决心

  资金紧张从而加大揽存是受访银行人士的共识,但他们对此现象是阶段性还是成为今年常态产生了分歧,而这直接取决于货币监管当局的决心有多大。一位负责投资者关系的大行高管告诉本刊记者,当前投资人最为关心的已经不是各家银行基本的财务指标了。

  2011年1月前两周信贷超速增长,其中四大行的新增投放达到了约3500亿元,这使得当局十分警惕。在央行出台了具体到各家银行的信贷规模的同时,一位监管当局高层月中表示,将重启存贷日度监控机制,“以后要用日均存贷款上报的方式来监控银行流动性。”

  日均存贷款数据上报是指,各地银行每月需向当地银监局上报日均存贷款数据,银监局会根据相应的贷款限额对其进行提示。此举曾在2010年上半年信贷超速增长时启用。

  一位受访的城商行高管则承认,现行的动态差别准备金率仅针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城商行、农信社、农村商业银行等仍有“空子可钻”。

   1月20日,银监会发布了进一步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在2011年按照每季度不低于25%的降幅制定具体转表计划,并严格执行。本刊 记者了解到,2010年底,银信合作的规模在1.6万亿元左右,去年下半年转回表内的部分在4200亿元,2011年,银信合作部分入表,还将带来持续压 力。

  “央行差别准备金率的实施,的确会提高银行对调控行为的可预见性,但该工具对银行属于较为软性的约束。”一位大行高管称,银监会的资本监管工具 及有关政策,约束更为刚性,一旦不达标,一些相关的市场准入就会被叫停,在存款增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投放不敢太放肆。

  一位大行高层则认为,当前有几大趋势,使得经济体内的流动性十分宽裕,且难以调控:商业银行从分业经营重新向综合经营回归;地方政府对金融业的 介入程度与日俱增,为地方财政支出提供了资金便利;产融结合趋势显著,不少大型央企都已在事实上形成了金融控股的架构,实现了集团资金的统一管理,内部资 金调度使用能力十分强大。他认为这些趋势的产生既是流动性助推的结果,也加剧了流动性的扩张,“实体经济中的钱并不少”。

  他并称,当前75%的贷存比,在银行信贷资金乘数效用作用下,会加剧实际的社会流动性过剩,按其推算,50%的贷存比更为合理。

  对比央行数据也可发现政策意图:2010年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9.9%,M2同比增长19.7%,而今年基于央行的预期,在GDP增长8%,CPI增长4%的情况下,可以接受的贷款增速应是12%到13%,M2增幅则为16%,信贷增幅对比明显降低。

  贷款12%的增速相当于2011年信贷投放在6万亿元,央行对几大行的一季度信贷规模数据正符合这一目标。而13%的增速则意味着全年新增贷款在7万亿元。

  自两年来首次在去年12月26日上调再贷款利率后,央行目前已基本不实施再贷款向银行输血。央行对商业银行放款方式主要有再贷款、隔夜拆借、逆回购等。

  本刊记者张宇哲对此文亦有贡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16

Zynga的中國窘境

http://www.howqee.com/yuedu/ydpage/?raid=397
 成立不到5年,已經擁有了每月2億的活躍用戶,並於2011年底IPO成功—是夠快的。一年前,《第一財經週刊》就把它比做「硅谷的騰訊」。
  
  它們看上去確實很像。這家網頁社交遊戲公司毫不忌諱地採用了「山寨」的方法快速搶佔了它在Facebook上的地盤,一旦看中有前途的遊戲就會迅速推出進行模仿。為此Zynga不斷被其他遊戲公司告上法庭,甚至一度在一個月內被兩個侵權官司纏身。
  
  現在,這家公司正在努力擺脫自己對Facebook的依賴—畢竟這是它在此前其招股書中提到過的最大的風險。
  
  Zynga似乎認定了「快速」這個發展方法,同樣適合擴張版圖,比如通過收購快速進入國外市場。2010年,Zynga通過收購中國社交遊戲公司希佩 德,成立了Zynga中國分公司。希佩德的創始人田行智後來也成為了Zynga中國的總經理,在此之前,他曾經在Google中國負責無線戰略業務,並創 立過另外一家互聯網公司。
  
  模仿好產品和通過收購進入國外市場,這些做法聽起來還蠻像一個中國公司,如今,它又有了中國團隊。
  
  在成立中國分公司後不久的2010年10月,Zynga中國推出了《德州撲克》的繁體中文版本,成為Zynga在全球範圍內第一個「被翻譯過來」的遊 戲。之所以難以稱《德州撲克》的繁體中文版為「本土化」,是因為僅僅語言上的轉換是遠遠達不到「本土化」的標準的。遊戲作為一個程序和玩家心理與行為的互 動方式,在用戶的差異性帶來的挑戰中,語言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個方面。
  
  Zynga一直使用強大的數據來分析用戶的行為意義,「快速」的進攻方法並沒有讓它放棄深入思考。相反,在迅速積累起來的龐大用戶群上,Zynga搭建起來了用戶數據庫,對用戶的行為習慣進行深挖,為每個新遊戲建立數據模型,以幫助項目團隊高效開發遊戲。
  
  但這份用戶數據庫是否能在美國之外—比如中國市場—發揮同樣的作用,答案可能並不確定。田行智說,「國內遊戲玩家與國外玩家是有一些不同的。比如,由於國內已經有很多遊戲了,對某個遊戲的熱度可能不是很高,從眾心理比較明顯。」
  
  目前,Zynga中國在北京辦公室裡一共有100多名員工,以研發人員為主,投入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遊戲的「本土化」上。2011年7 月,Zynga中國宣佈和騰訊合作,在騰訊的開放平台「朋友網」以及「QQ空間」上線了旗下社交遊戲《CityVille》的中文版本《星佳城市》。為了 讓本土味更濃些,《星佳城市》有了全新的頁面裝飾設計,並對裡面建築物也進行了中國化,以產生文化上的聯繫。為了讓街景更中國,中文版的《星佳城市》新增 了玩家可以向朋友的城市送去街頭小販的功能。
  
  除了讓城市擁有中國傳統的大街小巷,《星佳城市》還會在一些傳統節日引入應節的元素,比如七夕節的時候,《星佳城市》裡就加入了牛郎織女的場景。
  
  與年輕玩家們喜歡的明星和電影合作,也是《星佳城市》企圖拉近和中國玩家之間距離的手段。2011年12月,在徐靜蕾主演的電影《親密敵人》上映的同 時,Zynga中國推出了這部電影的訂製版本。除了遊戲開始前,可以在和徐靜蕾扮演的角色形象進行互動以外,還可以設計徐靜蕾在電影中用過的衣服、包包以 及其他時尚物品,甚至玩家還可以在自己的城市裡搭建一座《親密敵人》商業大廈。
  
  不過相比起如何有效利用本土平台,以上的這些「本土化」策略仍然只是皮毛。
  
  對於Zynga中國而言,和騰訊的合作也許才是最重要的本土化。由於Zynga賴以發家和最重要的平台Facebook並沒有在中國得到開放,選擇一 個同樣成熟的用戶平台對Zynga在中國的成功很關鍵。更何況,正如Techrunch的評論員Leena Rao在博客中所寫的一樣,Zynga也不想再受到Facebook的掣肘了。
  
  田行智選擇騰訊,因為「用戶流量可能很多網站都有,但我覺得對於我們來說最關鍵的是關係鏈的沉澱。可能這裡面騰訊是最強的」。騰訊的關係鏈體現在用戶 之間傳播力和相互影響力。也許表面上看,騰訊擁有的4億用戶已經是一個足夠嚇人的數字,但這些用戶之間能夠互相帶動,對Zynga遊戲的二次、三次傳播才 會產生更大的效果。畢竟說到底,本土化不是遊戲場景簡單改造這類的花拳繡腿,而是推送到用戶的圈子前,得到本土用戶認識和接受。
  
  而且,在Leena Rao看來,Zynga在中國能否成功「本土化」會是Zynga轉向國際增長的重要一步。騰訊只是Zynga「本土化」的其中一個策略,但如果成功,則會成為Zynga一條通往中國的「羅馬大道」。
  
  但可惜的是,騰訊的用戶們似乎並沒有像Zynga和田行智期待的那樣追捧這些遊戲。截至2012年1月底,這家公司的全部遊戲,註冊用戶量約1000萬,但活躍用戶量每日僅為20萬—在騰訊的所有遊戲中,這個數字位於倒數十名以內。
  
  進入中國並不是Zynga第一次本土化的經歷,上一次也不是那麼愉快。
  
  2010年,Zynga在日本推出本土化的《FarmVille》和《Treasure Island》。一直以來,在專業化遊戲公司林立中,Zynga都以簡單且耗時短的小遊戲填補各個地區的市場空白,並企圖在日本再次發揮這個巨大的優勢。 Zynga同樣選擇了在日本最大的社交網絡平台Mixi作為進攻的戰場。然而,由於日本的這一市場空白早已被本土的遊戲公司所填補,Zynga一直難以突 破,這兩款遊戲的用戶只有11.4萬和2.1萬。8個月之後,這兩款「本土化」遊戲只得黯然收場。
  
  現在,Zynga正在面臨和在日本市場相似的境況,像「五分鐘」這樣的社交網絡遊戲公司比Zynga更早開發這個市場,而且就連推出的小遊戲也很類似。
  
  如果像田行智所說的,中國用戶有著更強烈的從眾心理,這對於後來者而言,意味要改變他們原來的選擇,會是更大的挑戰。而且,Zynga最大的優勢—數 據分析,在這裡似乎也沒有發揮它的作用。相對於外國市場的用戶,中國玩家更容易厭倦。在這裡,如今開心網的服務器上最擁擠的地方似乎也僅僅只剩下「相冊」 了,偷菜、貼條早已成為過眼云煙。
  
  如果不能抓住這些容易變心的中國玩家,中國不可能是Zynga的未來,現在,它也僅僅是一個普通的遊戲小公司而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89

集運衍生品窘境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5-11/100389123_all.html

 這到底是不是一個有必要存在的投資產品?

  4月27日,上海航運交易所(下稱上海航交所)旗下的上海航運運價交易有限公司(下稱運價交易公司)網站15時56分發佈公告,其中出口集裝箱運價衍生品(下稱集運衍生品)美西航線UW1204合約交割結算價2715.4美元,成交1.2萬餘手。

  然而,「五一」小長假結束後的第一天,上海航交所卻傳出消息:4月27日14時40分後的交易被內部宣佈無效,交割價調整為2632美元。投資者被通知退款並簽訂不追究責任的承諾書。

  4月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最後20分鐘,UW1204合約發生了什麼?

  初衷是為航運企業提供套保工具的集運衍生品,自2011年6月28日正式交易以來,何以落入交投清淡、沒有一家大型船企參與、以個人投資者炒作為主的窘境?

交易無效

  上海航交所旗下的運價交易公司沒有以任何公開方式宣佈交易無效,只是逐個打電話給投資者,通知UW1204合約交割價有問題。

  一位不願具名的私募投資者告訴財新記者,根據運價交易公司的通知,剔除最後20分鐘交易,UW1204每手「正確交割價」應較原交割價低80美元,可辦理退款。

  UW1204每手合約保證金為20%,每手可退人民幣約100元。

  退款本可直接退回每個投資者的賬戶,不過運價交易公司要求投資者親自到場,為的是讓他們簽署一份不追究責任的承諾書。這名投資者說,運價交易公司禁止投資者對該承諾書留底。

  「未給出明確理由便宣佈交易無效,雙方私下約談來解決,完全違背市場規則。」一位研究者認為。

  運價交易公司的投資者除被告知交割價計算公式和逐日盯市結算制度可能被修訂之外,其餘皆語焉不詳。

  財新記者瞭解到,航交所內部下發文件通告了這一事件。航交所內部人士稱,4月27日疑有多頭利用系統規則漏洞反抽,致使行情出現偏離。

  4月最後一天的行情異常不是秘密。UW1204之前四天分別成交334手、674手、1185手和898手,最後一天突然放大10倍超過一萬 手;前四天,UW1204分別圍繞2700美元有+5、+1、-2和0美元的波動,波動幅度約為0.1%,最後一天突然從2700點發力上漲到2806 點,漲幅約3.9%。

  期貨臨近交割時,多空爭奪更加激烈,波動會放大,但像這樣交易量突然放大十倍的情況並不常見。該投資者從運價交易公司得知:4月27日,盤面突然湧出8000手的多方大單,操縱價格。

  當日發佈的當期SCFI美西線指數為2414點。根據現行計算公式,運價衍生品的交割價=(A+B)/2,其中A為合同含交割日在內的最後五個交易日的結算價的加權平均價,B為當期上海航交所發佈的「新版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中對應的分航線運價。

  但這不是規則的全部。根據繁瑣的AB取值條件,如當期分航線運價低於最後五個交易日的結算價的加權平均價,則B的取值便為A值的95%。

  如此一來,最後20分鐘的「天量」大單不僅打高了當日結算價、五日結算價的加權平均價,還強力修改了B值,使其變為五日加權平均價的95%,即2645.8點,最終導致該合約交割價較當期指數高出12.5%。

  這是一個較大的偏離。不過,在整個4月的市場上,運價衍生品的期現價格擬合度一直較差,期貨價格幾乎一直運行在2700點上方,最高上至2860點,較當期指數2028點出現41%的偏離,也為此次多頭的突擊奠定了基礎。

  如按運價交易公司公佈的「正確交割價」2632美元倒推,最後一個交易日運價本是下跌,最終有效成交是多少,價格幾何,無人知曉。

  運價交易公司一位夏姓副總5月10日下午對財新記者表示,目前研究結果尚未出來,不便透露任何信息。如果有結果,會盡快公告。

  「誰有錢可以一個勁往上搞,誰就賺錢。就算現貨運價是1000元,這個期貨也可能按5000元結算。換句話說,這個期貨和SCFI沒有什麼關係了。」這位私募投資者說。

修訂規則

  5月2日一早,運價交易公司網站貼出通知稱,針對運價衍生品出現交割價偏離現貨價格指數的情況,公司考慮對交割價計算公式、逐日盯市結算制度進行修訂。

  由於股指期貨和航運運價衍生品的標的均為指數,並採用現金交割,如期貨交割價與現貨價格出現比較大的偏離,幾乎沒有意義。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股指期貨《結算細則》中六十九條即規定,股指期貨交割結算價為最後交易日標的指數最後兩小時的算術平均價。

  此次《交易細則》的修改,也保證了交割價最終以現貨價格為基礎。按修訂後的規則計算,4月27日UW1204合約交割價應為2285.5點。

  「其實我看得很準。」這位在航運界浸淫多年的投資者說。「宣佈了一次提價400美元,提足了我也不怎麼虧。我在2200點賣空,全世界都沒預料到會漲到2400點。我的風險收益比還是划算的。但它的交割結算價跟標的根本就沒關係,這一點我沒想到。」

  在擬修改的《交易規則》和《結算細則》中,還增加了「盯市盈虧」的說明和計算,增加「盯市盈利不可出金,不可開倉」的規定,還修改了可用資金和可出資金的計算方式。

  這二處修改的目的,是彌補「雖有盤中穿倉,但仍能尾盤量價齊打,拉高交割價」的漏洞。這或許就是航交所內部傳說的多頭「利用系統規則漏洞反抽」 的手法。目前持倉限額為5000手,多頭何人,當日到底如何操作8000手大單,是否違反規則,是否同意退還盈利,這些問題外界無從得知答案。到目前為 止,財新記者尚未聽說任何賬戶被運價交易公司處罰。

  不過,即使未來規則完善,「4·27事件」已讓部分投資者失去信心。

  「本來我還挺看好的,想少做點熟悉一下,現在覺得又沒譜了。」這位投資者表示,「多頭會願意退錢嗎?如果不願,由運價交易公司來退嗎?不退我認賠,反正這東西以後是不碰了。」

出台始末

  運價衍生品,即此前業內俗稱的航運期貨。由於身份問題,上海航交所沒有使用期貨一詞,而是將其模糊為航運運價指數金融衍生品。在2011年11月國務院下發38號文,整頓非法期貨交易所和變相期貨交易之後,航交所對內對外更注意強調這一點。

  上海航交所成立於1996年底,由交通運輸部和上海市政府組建,定位是給交通部提供航運信息和政策諮詢。2009年運價波動劇烈之時,交通部徵求政策建議,航交所即提出開發早已設想並研究的航運衍生品,給航運企業提供套保避險的工具。

  2009年3月上海市「兩個中心」獲批,「豐富航運金融產品,加快開發航運運價指數衍生品,為我國航運企業控制船運風險創造條件」被寫入國務院建設「兩個中心」的意見中。

  根據運價交易公司網站的介紹,2010年10月,航交所與上海虹口區國有資產經營公司等單位發起成立了運價交易公司,作為衍生品交易的主辦單位。

  中國航運金融難言發達,即便在三所頂尖海事院校,研究者亦是寥寥。作為航運業和期貨業的交集,開設這樣一個「小眾」產品,人才是巨大挑戰。航交 所總裁、運價交易公司董事長張頁出身航運業,與期貨素無交集。航交所內部人士表示,總經理於軍「原來做鋼材期貨」。運價交易公司高管六人,除常務副總外, 其他人馬均為於軍帶來。

  工商資料顯示,運價交易公司初始註冊資本2000萬元,上海虹口區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所佔股份5%。此外,上海航交所佔股53%,中儲物流在線有限公司持股30%,北京時力華信科技有限公司持股5%,金石投資有限公司持股7%。

  其中,於軍是中儲物流在線有限公司在運價交易公司的股權代表。中儲物流在線是中國物資儲運總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其涉足衍生品的經驗,曾參與投資組建上海大宗鋼鐵電子交易中心。

  北京時力華信科技是軟件外包商,和中儲物流在線在開發上海大宗鋼鐵電子交易中心時有過合作,也是運價衍生品交易系統的開發者。金石投資則是中信證券(600030.SH)的直投子公司。

  運價衍生品市場的結構由運價交易公司、會員和交易商組成,會員相當於經紀公司,主要任務是市場推廣和開發交易商,交易商即為投資者。據航交所內 部人士介紹,運價交易公司向會員收取100萬元/家的牌照費,最初計劃是發展百家一級會員,市場起來之後再提高牌照費。會員拉交易商來開戶,和運價交易公 司平分佣金。

  「現在已經發展了近40家一級會員,但手續費和佣金收入非常少,因為沒什麼交易量。」一位接近航交所的航運業人士說,「我判斷,其中15家 -30家都是為了炒牌照費。很多會員拿到牌照之後沒有開發行為,他們養著牌照,希望將來漲到150萬-200萬元。」另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牌照價格現在已 上漲到每個150萬元了。

  他說,會員拉交易商有兩個方向,一是專炒黃金期貨的大戶,二是航運行業的企業。但困難在於,炒黃金的投資者並不一定熟悉航運市場,航運企業並不熟悉期貨。

  這位人士還說,一級會員一度發現運價交易公司自身也在拉客戶,抱怨後者與其爭利。為保護會員的積極性,今年運價交易公司已承諾退出客戶開發。

失真指數

  集運衍生品合同的標的為航交所發佈的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即SCFI。舊版指數從2005年12月7日起發佈,在15家班輪公司報價的基礎 上編制。與世界權威的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不同,BDI是一個干散貨運價指數,而SCFI是集裝箱運價指數。干散貨市場集中度低,集裝箱市場高度 集中,這意味著15家班輪公司可以輕易操縱SCFI。

  因此,2009年10月,航交所發佈了新版SCFI,將編委會成員擴大為15家班輪公司和15家貨主、貨代公司。

  除承運的船公司外,這次改革還加入了貨主一方作為平衡。不過有專家認為,這反而引入了新的混亂。

  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袁像在2010年撰文認為,貨代公司與船公司利益對立,導致報價衝突,如果信源有問題,即使航交所審核再嚴格,也無法如實反映市場情況。

  兩年過後,他仍持上述觀點。「這個問題一直沒解決。為了自己的需要,有人高報有人低報,價格肯定是不真實的。」他說,許多航運企業都認為指數的參考價值有限。

  前述接近航交所的業內人士則認為,問題的癥結在於編制委員會成員對報價不負任何責任,也不能從報價中獲得激勵:「運價交易公司成立前,大家就對 指數編委會的構成、報價方式、指數的可交易性提了意見。沒有任何約束,船公司和貨代可隨便主觀報價。」他說,部分會員報價態度敷衍了事。

  袁象進一步提到,為防止出現零運價和負運價的情況,目前中國國際集裝箱班輪運價實行報備制度,船公司的公佈運價和多重運價要向上海航交所報備, 報備成功後30天才能生效。報備價格效率低,不具有作為標的的利用價值。另一方面,相當多班輪公司的實際運價都未經報備,而SCIF反映的是實際運價,這 樣的指數用於公開交易,違背現行法規。

  「運價衍生品的口號是提升中國在國際航運市場的話語權和定價權,可是標的跟實際價格都不一樣,怎麼用一個失真的指數爭奪定價權?」袁象說。

  此外,航交所內部人士說,由於壟斷,這個指數還容易被船公司操縱,不適合作為交易標的,從這個角度來說,產品的設計存在根本性缺陷。

  「如馬士基宣佈漲價四分之一,指數肯定漲停。」該人士指出,交易所希望馬士基等20家航運巨頭參與集運衍生品交易。曾有航交所員工質問,如果馬 士基先買入衍生品,再宣佈漲價,怎麼辦?「領導說持倉上限限制每個賬戶最多買5000手。航交所員工又問,如果馬士基的員工都來開戶呢?領導就沒有再回 答。」

交投清淡

  「4·27事件」其實算不上一次多麼高明的操縱,只是凸顯了集運衍生品的尷尬。

  按每手2700美元計算,8000手大單足額保證金需動用人民幣2700多萬元。這在其他期貨市場上或許並不算什麼驚人的數目,但對日常持倉量不過萬餘手、成交量不到千手的集運衍生品來說,無異於一記重錘。

  目前美西主力合約UW1207持倉量為26932手,價格2528美元,照此計算,該合約全部資金量只有人民幣8500餘萬元。

  不僅持倉量不容樂觀,集運衍生品日常交投也是相當清淡。根據運價交易公司發佈的數據,自2011年6月28日該產品推出以來,除UW1204外,交割日成交最大的是UW1109,為161手,成交最少的是UW1203,當日僅成交3手。

  集運期貨歐洲航線合約也面臨著類似的情況。流動性逐漸成為投資者的主要抱怨。多位投資者和航交所內部人士均對財新記者表示,他們發現做交易的主 要困難在於找不到對手方。除少數時期外,航運價格波動不大,市場預期相當一致——「要麼都做空,要麼都做多,找不到交易對手」。

  前述航交所下屬單位人士表示,「看法一致與盤子小有關,大到一定程度,市場就會分化。」他指出,船公司一旦站到成本線之上,看法一致的聯盟就會發生分化,因為各公司成本不同,為了市場份額會重新調整戰略。

  交易量小是因不是果。

  全球集運市場集中度相當高,前20大班輪公司擁有80%的運力,無一家參與這一衍生品交易。受訪人士一致認為,需求正是當前集運衍生品面臨的最根本問題。

誰的遊戲

  一位散戶投資者說,有100手持倉就算大戶,許多人都是五手十手地買。運價交易公司015號會員上海烏瑪國際的一位人士說,客戶中航運背景和金融投資客五五開,一些小型船公司做套保,但量不大。集運衍生品的大部分投資者還是業內自然人,大型船公司仍在觀望中。

  「公司一直密切關注其發展走勢,目前沒有參與相關交易。」中國遠洋(601919.SH)董秘郭華偉對財新記者表示,「目前主要班輪公司馬士基、東方海外、東方海皇、中海等均是觀望態度,尚無實質性參與。目前參與交易的主體是金融機構(含私募)、貨代及少量貨主。」

  他指出,集運衍生品交易可被視為一種財務工具,具有一定套期保值功能。但集運衍生品交易不與實際運力艙位掛鉤,規模不受運力規模制約,更多取決 於市場資金量。從商業營運角度看,較可靠的長期運費成本預算才是客戶真正的需要,中遠更傾向於通過與客戶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以運價鎖定的方式來避免運價 上下波動的風險,而不願因投機交易為運費帶來不穩定性。

  中海集運(601866.SH)董秘葉宇芒表示,中海集運目前沒有參與其他套期保值的衍生品,主要考慮風險問題。

  袁象認為,中國海運量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是長期合同,風險已經鎖定,無套保需求。而自中國遠洋涉足FFA衍生品巨虧後,國營船公司參與衍生品交易尚未「鬆綁」。

  袁象介紹說,波羅的海航交所也曾開設波羅的海運費指數交易期貨,一度受到市場追捧,但由於套保效率低和流動性不強,最後以失敗告終,被遠期運費合約(FFA)取代。

  在集運衍生品之後,運價交易公司又推出了中國沿海煤炭運價衍生品(下稱煤運衍生品)。該品種兩個產品的交易活躍程度已經超過集運衍生品。在運價交易公司的長期日程上,還列有鐵礦石運價和煤炭沿海乾散貨運價,以及油輪運價衍生品。

  航交所內部人士透露,在打造一個「套裝」之後,運價交易公司的最終目的是上市,這從其引入PE和VC投資者也可見一斑。

  2011年9月,深圳天圖創投通過旗下天津天圖興華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向運價交易公司投資8000萬元,獲得10%的股份,除222.22萬元計入註冊資本,7777.78萬元計入資本公積。這意味著此時運價交易公司的估值已達8億元。

  不過,今年年初運價劇烈波動造成一波行情,仍吸引很多投資者的關注。

  「春節之後到3月,行情連續漲。年前歐洲合約只有700-800美元,現在2000美元了,哪個股票能有這麼大的漲幅?股市有這麼高的利潤嗎?」一位投資者說,他對集運衍生品感到滿意。

  「如果業內不願意參與,只是給老百姓多了一個投資渠道,那這個產品的存在就沒有意義,這跟圍繞一個隨機數值猜大小是一個道理,跟賭博一樣。」袁象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36

英國能源窘境:三月天然氣庫存一度只夠使用6小時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160

英國一位高級能源官員表示英國國內天然氣儲備只夠使用6小時,英國國內產量下降,不斷增長的用氣需求推高對進口的依賴,凸顯了供應短缺的風險。

負責為英國女王管理不動產的「王室地產」(The Crown Estate)能源和基礎設施主管Rob Hastings告訴FT

「我們真的只夠6小時,如果儲備再下降話將意味著供應被迫中斷」。

3月底英國批發天然氣儲量上漲至創紀錄高點,當時技術故障導致一條主要輸氣管道關閉。而與此公司異常寒冷的冬季又推高了對天然氣的需求。

英國天然氣供應可能將推高英國家庭的能源開支。週四英國六大電力公司之一的SSE通知消費者做好漲價的準備,「除非批發天然氣和電力市場價格出現持續的下降」。

Rob Hastings也贊同這一觀點:「我們可能將看到今年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

3月天然氣價格飆升凸顯了英國面對供氣故障的脆弱。英國曾經能完全依賴北海天然氣供應滿足需求,但是從2004年成為天然氣淨進口國,目前英國依賴荷蘭和挪威的天然氣供應。

不過也有人不同意對於英國天然氣儲備過低的警告。英國國家電力供應公司(National Grid)執行董事 Nick Winser說:「確實我們的儲備量很低——但是從來沒有像今年冬天結束時那麼低。從國際標準看儲備量降低,但是我們有多個供給來源,我們的氣體供給彈性還是相當可觀」

Nick Winser認為市場將會解決供應短缺問題,天然氣價格上漲吸引了更多的液化天然氣(LNG)進口。

Winser認為英國3月份的天然氣需求在每天3.5-3.7億立法米左右,而不考慮儲備英國有能力每天進口最多5.3億立方米天然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998

初創公司如何做產品開發哲學,怎樣避免畫蛇添足的窘境?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0687.html

最近在幫公司找 mobile app developer,跟不同的 developer 間有很多意見的交流,也從他們的開發經驗裡學到不少不同的邏輯跟觀點。

「你們的 app 看起來還很陽春,不像 Facebook 那麼完整」

「為何要像 Facebook 呢?為何要那樣『完整』呢?」

這個問題涵蓋了兩個區塊:

1. 觀摩其他人的產品很常見,可是我們往往陷入一個「我覺得很好」的圈套裡。我們每一個人充其量只能代表使用者的某一個類型跟面向,所以如果不去想想自己要開發的產品的定位跟本質,就很容易在「觀摩」時,開發出其實並不是符合自己產品特性的服務。

例如,Pinterest 問世時,「瀑布流」(waterfall)的佈局蔚為風潮,很多網站紛紛把自己的瀏覽界面改得很像是 Pinterest,不過卻產生了很多問題。

主要原因在於 Pinterest 的產品設計邏輯與其產品原創發想時的需求跟定位有關,許多需要使用者閱讀的網站採用了同樣的設計,卻忽略了原始構想的「適性」(adaptive)的問題,試想一個以瀏覽視覺元素為主的設計,套用在以文字內容為主的網站,會有什麼結果呢?

「不好用」,這是可能得到的答案,也是大多數使用者不習慣的時候常說出口的一句話。

2. 什麼是「完整」呢?這是一個因人而異的問題。

曾經,有一個朋友這樣問「你們為什麼不新增這個功能呢?這樣很難用,我去用 Facebook 就好了」。

我的答案是:「這個功能不適合我們。如果 Facebook 推出什麼功能,我們就非得也要有相同或類似的功能,那麼使用者的選擇基礎相同,必然會選擇具備豐富資源、金援的產品,這樣我們被放在同一個盤子上比較,便失去了特色了。」「貓是貓,不是狗,要如何要求貓學狗叫呢?」

手機是一個不同的介質,有其限制、特性,以及使用時機的限制,人們使用手機的時間通常非常短、碎片化,所以滿足在行動平台上可能的幾種主要需求便已足夠,我們必須瞭解哪些是最主要、大部分使用者會使用到的功能,把這些功能做好,那麼就沒有完整與否的問題了,因為使用者的需求永遠是不滿足的,要照顧到所有人的需求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千萬別嘗試想把所有功能搬到手機上,否則即使做得「很完整」,最後可能還是會得到同一個答案:「不好用」。

使用者需要很多功能嗎?

其實,使用者懂得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產品,但有必要不斷的在自己的服務或產品上新增功能嗎?

我的答案是:是,不是。

是:要推陳出新,甚至整個翻新,讓使用者嘗鮮的心態獲得滿足,但另一方面必須要顧慮到設計的一致性,避免新的設計或功能偏離了產品的定位。

不是:同時間,隨時檢視已經開發好的功能的使用狀況,最好的方法是透過統計數字來觀察使用的狀況,當使用的頻率不高時,我們必須回頭思考兩個問題:是這個功能真的沒有需求了(沒太多人使用),還是這個功能欠缺某些補給,例如:更好的整合、更明顯或流暢的位置及使用流程。對於真的不受歡迎的功能,必須當機立斷淘汰(retire)掉,因為過多的功能反而容易造成使用者的混淆,增加使用者使用時的選擇的成本。

其實這也是很多人設計產品時常犯的問題:拿一個產品定位不太相同的產品來相比,然後要求自己跟那個產品一樣『完整』。其實只要使用者的主要需求被滿足了,他們真正要的往往並不是「完整」,而是「順手」跟「夠用」。

所以把時間花在「想像自己是使用者的情境」來設計一個產品才是正途。當然,「自己」永遠都只能代表其中一個或一種使用者,所以,一個雛形完成時,可以多觀察人、多從其他人的反應跟經驗中得到回饋更好,這樣產品才容易接近使用者實際的需求跟使用情境(use case),而不是產品設計者「想像」中的需求。

讓使用者「順手」很重要

再來則是「順手」。

想想看 Microsoft Word 有多少個功能?選單上看得到的項目,可能一兩千個,看不到的功能,加總起來可能好幾倍。但你常用或覺得用得到的功能有多少個?

「大概 15 個吧」,很多人大概會回答類似的答案。

既然你常用的功能只有 15 個,為什麼還要把時間花在打造一個需要寫一本書,拉長學習曲線,花去很多使用者時間,可能還會中途因為挫折而不想使用的產品跟功能呢?

把精神花在專注開發使用者最需要的少數核心功能,確保核心功能可以滿足使用者「順手」的需求,再來思考如何完善周邊「必要」的附加功能,才不致在使用者覺得還不夠順手時,增加了使用者可能產生的新挫折感。

減法開發哲學

我在大公司受過的完整訓練跟經驗是:大公司的那一套完整產品開發經驗跟流程不適合套用在每一個公司,特別是新創公司(startup)。

Startup 本身的資源有限、人力有限,必須要思考如何把資源投注在最重要的項目上,才不致浪費時間在開發「只有 20% 需求的功能」上 – 沒錯,要取悅所有使用者很難,因此,當資源有限時,必須取捨。

先照顧大多數人的需求,確保絕大多數使用者是被滿足的,然後行有餘力再來檢視是否必要滿足剩下的使用者需求 — 有的時候,維持使用者的「飢餓感」是必要之惡,因為,很多時候連我們自己都不確定是否是短暫的需求,抑或可能發展出長久的使用習慣 — 這個問題跟購物慾望很像,當我們很喜歡一件商品時,心裡頭可能會開始囤積慾望,不斷的堆積自己必須購買的理由,說服自己「我需要」,進而促成實際的購物行動,但很可能一兩個禮拜後,這件商品就被晾在一旁了。

我認為 Startup 適用的開發方法是「減法開發」。

什麼是「減法開發」呢?

1. 儘量列出需求

首先,團隊可以天馬行空發想,依照產品的主要定位構思不同的功能,並列出詳細的使用情境(use case),假設總共列出了 100 個待開發的功能。在這個階段,我們先不去構思其可行性或是開發的時間。

2. 去蕪存菁

現在,我們提出一個實際的假設:「我們的資源有限,只能開發其中 50 個功能,哪 50 個功能是非得要優先開發的?」

留意到了嗎?第二個階段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是:當我們必須取捨時,哪些功能是真正使用者必要使用的。取決「必要」性的關鍵在於,哪些功能是可能「現在(或暫時)沒有也沒有差別」。

3. 專注在核心項目

第三個挑戰來了。「我們只有一半個月時間,依照目前的人力與資源,算一算可能只有 10 – 20 個功能可以如期被開發完成。」

我們必須在 50 個我們在第二階段覺得「一定要開發」的功能裡,再篩選出「真正必要」的功能。團隊只需要專注在把第三階段列出的 10 – 20 個功能開發完成即可。

因為,新創公司往往沒有太多的資源,必須要在很快的時間內「做實驗」(interation),知道實驗的結果,然後不斷的從實驗結果及經驗中快速修正,繼續做下一個實驗,花費太多時間在開發一個大型專案,很容易把僅有的有限資源不知不覺中就耗費掉了。

把使用者的抱怨與不滿變成助力

這是一句老話,可是我們往往(或偶爾)會忘記。千萬別一開始就把所有資源都抑注在一個超大型的專案,因為對很多 Internet 的使用者來說,早已習慣測試新的服務跟產品,並提供自己的使用經驗回饋,別放過廣大的 beta tester 群所能貢獻給你的價值。

開發一個超大型專案所冒的風險不小,因為一個新功能或新產品,往往推出後三個月內就會決定生死:這是一樁一翻兩瞪眼的生意,很快就會知道結果。

所以,如果所冒的風險是如此,我們是要選擇要花一年時間開發一個超大型、超完美的專案,還是很快地在三個月內先推出簡單的版本呢?我會選擇後者。

曾經,有一個公司耗費了很多人力、資源,花了兩年時間開發一個新的服務,結果在一年半時,市場竄出了新的同樣的服務,並且快速地在市場空窗期滿足了使用者需求,擄獲了很多使用者的心,形成一股不小的「實力」,最後只得花大錢跟其他競爭公司競標,買下這個新的服務。

「測水溫」是 Internet 軟體或服務的常態,使用者早已習以為常,對於「不完美」完全可以理解,也很樂於嘗試,因此,先推出核心的功能測水溫,反應好再持續專注開發其他必要的周邊功能來使得這個新服務變得更完善,反應不好,也不必冒著抑注了所有精力,花費很多時間開發一個大專案,卻可能很快便知道不討使用者歡心的結果的風險。

一次給一點,使用者最高興

我承認這是我以前求學、工作時使用過的伎倆 – 使用者的期待是需要被管理的。

如果一次推出 100 項功能,大部分使用者不見得會覺得高興,反而因為面臨太多選擇,亦或是在使用者遭遇到程度不等的問題,在這些功能裡「迷航」了,他們心裡頭可能會覺得「不好用」。

其實,使用者接觸一個新的服務都需要「學習」。每個使用者的學習曲線會依照他們的專業背景、接觸網路的時間長短等而有所不同,這還不包括「適應」的問題。試想:100 項功能要花多久的時間才能上手,甚至「適應」(順手)呢?

如果只推出 5 項功能,使用者可能會感到驚訝,很快地便可以上手,甚至可能到處廣為宣傳,使用者得到的成就感與滿足感與前者有很大的不同。

你會選擇哪一種方式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419

可再生能源窘境

2013-09-16  NCW
 

中國有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近年來建設速度較快,但與電網規劃和

建設嚴重脫節

◎ 本刊記者 蒲俊 任重遠 文pujun.blog.caixin.com|renzhongyuan.blog.caixin.com 經過十餘年的快速發展,中國的可再生能源再次走到一個十字路口。

2013年8月26日下午,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昌智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提交《 〈可再生能源法〉實施情況報告》 (下稱《情況報告》 ) 。文件指出,當前,中國的電網規劃與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脫節, “十二五”電網規劃至今未出台,電網建設遠落後于可再生能源發展,導致後者電力輸出受阻。

中國可再生能源的窘境不止于此,報告披露, 《可再生能源法》規定的電網企業全額收購可再生能源發電政策,一直沒有真正落實,導致現實中棄風、棄水等現象嚴重。此外,可再生能源補貼存在較大缺口。

這些問題並不新鮮,一直伴隨中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過程。

值得關注的是,在中國《可再生能源法》頒佈實施後的八年多時間——這也是中國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行業超高速發展的時期,老問題卻沒能在發展過程中得到有效解決,反而隨著規模增長愈演愈烈,影響了衆多參與者的利益和行業的良性發展。這與當初這項法律勾勒出的理想圖景相差甚遠。

在現實層面,可再生能源同樣面臨困窘。例如,目前,中國的風電裝機超過75GW(功率單位,1GW 相當于1000兆瓦) ,但由於送出壓力和棄風限電等原因,進入2010年下半年後增幅放緩明顯。

電網規劃難產

可再生能源指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發展可再生能源,是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

中國明確提出, 至2015年和2020年,可再生能源分別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11.4%和15%。

為了保障上述戰略的實施,2005 年中國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 ,並于2006年1月1日正式施行。

《情況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底,中國的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約占全國一次性能源消費總量的9%。表面看,成績單距離2015年11.4% 的目標並不遙遠,但事實上,可再生能源發展存在重重隱憂。

最大的隱憂是現實中電網建設普遍滯後于可再生能源發展,大量可再生能源電力輸出受阻。

財新記者瞭解到,由於與用電負荷區域分佈不平衡,可再生資源豐富的地區就地消納困難,因此可再生能源發電需要遠距離、大容量電力輸送通道與之配套。但當前的形勢是,兩者無法配套。

例如,在河北張家口地區,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已達約470萬千瓦,主要經500千伏沽源和萬全通道送出,然而,兩條通道最大輸送能力卻只有220萬千瓦,發電能力與輸電能力之間,相差1倍。更為嚴峻的是,張北縣一風電廠的工作人員告訴財新記者,沽源的500千伏線路,其實還要負擔內蒙古和蒙西網送出的部分電量。

業內人士告訴財新記者,電網建設與新能源建設的嚴重脫節,除了兩者在核准、建設上所需時間相差較大的原因,更根本的是“十二五”電網規劃難產。

輸電通道的技術選擇問題,仍然困擾著高層決策者。

財新記者瞭解到,早在2011年9月,國家能源局就成立了“十二五”電網規劃領導小組和由十余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在彼時的工作會議上,專家組和相關領導對特高壓直流建設的看法一致,但對交流特高壓技術卻有分歧,認為仍然需要繼續論證。

國家能源局網站消息顯示,吳新雄于2013年上半年就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後,曾聽取過國家電網公司的電網發展規劃匯報,表示要充分論證,提高時效,準確把握電力流的流量、流向、方式三大因素。據財新記者瞭解,吳新雄在聽取匯報時,對電網規劃的技術路線選擇,並未明確表態,他要求國家能源局在“今年比較短的時間內要有說法” 。

7月上旬,國家能源局曾召集電網公司、地方能源局以及工程咨詢企業以及一些行業專家等進行了座談,目的是就電網規劃工作聽取各方意見,但爭議仍然存在。

財新記者瞭解到, “十二五”過半,處境尷尬的電網規劃時間段已調整至2013年 -2020年。

雖 然 有 可 再 生 能 源 規 劃, 但“十二五”整體的電源規劃缺失,影響了能源部門對電力流的判斷。

電力規劃專家丁功揚向財新記者分析,電力流向是在電源和用電負荷的基礎上統籌形成的,在沒有明確電源規劃的情況下,進行電力流規劃是本末倒置的安排。

棄風棄水

此次的《情況報告》還顯示,電網長期未落實全額收購可再生能源電力的規定。目前,風電、光伏發電、水電因此出現嚴重的送出和消納問題,棄風、棄水現象突出。

《可再生能源法》第十條規定,電網企業應當與依法取得行政許可或者報送備案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簽訂並網協議,全額收購其電網覆蓋範圍內可再生能源並網發電項目的上網電量,並為可再生能源發電提供上網服務。

該法律還規定,電網企業如果拒不收購可再生能源電力,應承擔賠償責任並處罰款。

《情況報告》顯示,當前棄風問題 最為突出。 《情況報告》統計,2012年全年,中國風電棄風限電達208億千瓦時,占實際發電量的17% 左右。一些地區棄風限電的比例,甚至超過40%。

《情況報告》特別指出,在風力資源豐富的東北、西北、華北地區,棄風現象尤其嚴重。

吉林省發電設施年平均利用小時數 從2010年的1941小時下降到2012年的1420小 時。 蒙 東 從2010年 到2012年,風電利用小時數也下降了超過600小時。

不單單是風電,水電大省雲南,2013年有糯扎渡、溪洛渡等多個大型水電站的機組並網發電計劃,然而當地的風電等新能源也將投產超過1.5GW。由於送出能力有限,目前,棄水情況也比較嚴重。

隨著青海、甘肅、新疆等地的光伏裝機繼續增長,電力送出還將持續成為重要問題。

《情況報告》指出了全額收購制度無法落實的兩個重要原因。首先是法律明確規定需制定的“電網企業優先調度和全額保障收購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具體辦法” ,至今仍未出台。電網企業未按規定收購電量,電力監管機構監督乏力。

其次是電網運行管理不到位。 《情況報告》指出,中國大部分地區沒有實施節能發電調度,仍採用年度發電量計劃管理,這導致可再生能源發電機組經常讓位於火電機組。

更有甚者,部分電網公司不僅不按法律要求對待可再生能源電力,反而克扣後者上網電量。財新記者瞭解到,部分水電企業在來水較豐的時期,由於發電量限制,要麼因為電網調度要求棄水,要麼將超過電量按照低於核准上網電價的價格被收購。

《情況報告》指出,由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承擔並網費用的怪現象更是長期存在。

2012年8月,通遼的一家風電廠向當地火電廠購買了3個小時的並網發電資格,這是全國首例“風火互補發電權交易” 。然而,法律明明規定並網是電網公司應盡義務。在一些風電大省,風電為火電調峰的情況並不罕見。

新能源下一步

《情況報告》還指出中國可再生能源出現的盲目建設、電價補貼不足等問題。

《情況報告》特別指出,中國地方規劃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中長期目標,遠高于國家總體目標,並且,地方的發展布局,也與國家規劃不一致。

《情況報告》認為,當前,在可再生能源建設方面,有的地方為追求GDP 盲目建設,加劇了並網困難。有的發電企業為搶佔資源,快速擴大裝機規模,無序發展,導致了資源浪費。

風電是前車之鑒,三北地區送出電力難,一些風機生產和裝配基地也處在長期閑置甚至資產處置狀態。

有行業人士稱,現在在西部各省,幾乎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光伏產業園。

一方面是各地的光伏電站建設,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利用資源要求製造業落地。行業人士擔心,電站項目會不會過剩?並網怎麼解決?以及新建的製造產能不利於光伏行業的供需再平衡等。

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缺口是又一個重要問題。財新記者瞭解到,2012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缺口約200億元,2013年繼續擴大。

2012年底,財政部採取了向滿足要求企業通過電網按季度預撥補貼的方式,但從一些項目業主向財新記者的反饋來看,補貼發放效果仍不理想。 《情況報告》發佈之時,還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到僅國電電力和龍源電力被拖欠的補貼就達到56億元。

8月底,國家能源局將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從0.8分 / 千瓦時提高至1.5分 / 千瓦時。這對解決資金缺口是利好,但關鍵仍要看應收盡收情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615

美國對沖基金業窘境:收益下滑 大客戶削減投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194

美國對沖基金業遭遇嚴峻挑戰:多家大型退休基金決定削減投資比例,理由很簡單:對沖基金給他們的回報過低,而費用過高。他們是對沖基金最主要的資金來源。(更多全球財經資訊,請加微信號:wallstreetcn)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加利福尼亞州公務員退休基金(Calpers)決定:因費用太高,將今年在對沖基金的投資規模縮減40%,降至30億美元。該基金是全美最大的退休基金之一。 加州公務員退休基金的一位發言人表示,他們采取了更為“返璞歸真”的投資方法。 不僅是加州公務員退休基金,還有很多機構投資者也在削減在對沖基金的投資比重。俄亥俄州學校員工退休基金也決定,在2015年將其在對沖基金的資金投放比例從15%降至10%;新澤西州投資委員會決定從12.25%降至12%;舊金山雇員退休基金也在討論是否降低這方面的投資比重。 目前,與對沖基金的規模相比,盡管減少的資金流入規模只是涓涓細流,但這些資金分配比例的變動卻是個問題,特別是當此類決策來自於Calpers這樣規模龐大的退休基金。 2004年之前,退休基金主要是參與普通投資。此後多年,由於極度渴望投資回報,這些退休基金願意支付更高費用而將資金投入對沖基金公司。然而,當前這些對沖基金給客戶帶來的投資收益乏善可陳,反觀之下,費用就顯得太過高昂了。 按照行業慣例,美國對沖基金一般對客戶收取2%的資產管理費,以及抽取20%的收益。 但近些年,對沖基金的業績表現卻並不出色:截止今年3月31日的過去三年,他們為公共退休基金賺得的平均收益率僅為3.6%,對比之下,私募投資的收益率卻高達10.9%,股市投資收益率為10.6%,連固定收益類資產回報率也有5.7%。(數據來自投資機構Wilshire,該機構資產規模超10億美元) 華爾街見聞網站上周提及,隨著市場對股票估值過高和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的擔憂,對沖基金今年的業績可能步入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差之列。數據服務商Preqin的調查結果顯示,今年約有2/3對沖基金的回報率在6%左右。年初至今,Preqin追蹤的基金中,約有1/4的回報率為負,而整個行業的回報率大約在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382

台灣綜藝陷入窘境:台灣綜藝人能否在內地成功掘金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29/144514.html

每週五晚,當你沉迷於《中國好聲音》的導師競猜遊戲和《爸爸去哪兒》的星爸萌娃時,是否還會想起,當年苦苦等著《康熙來了》、《全民大悶鍋》網絡更新的自己?你以為僅僅是內地觀眾大力追捧《爸爸》《好聲音》這兩檔節目?其實台灣中天電視台,早已引進節目版權,並掀起了島內收視風暴。

台灣已故知名藝人高凌風曾斷言「大陸綜藝至少落後台灣綜藝二十年」,這句話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兩地電視人的共識。然而短短幾年時間,兩者之間,已悄然經歷了一場身份轉換。

本期《貴圈》,騰訊娛樂記者採訪《康熙來了》、《全民大悶鍋》、《小燕之夜》、《國光幫幫忙》等節目的製片人,台灣娛樂圈資深媒體人,以及十餘位台灣本土觀眾,帶領大家看一看,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台灣的綜藝節目穩步不前,甚至開始走起了下坡路。

說「台灣綜藝節目影響了80後一整代人」,這評價一點也不誇張。在過去的十年裡,幾乎每個大學生寢室,都出現過全舍圍觀《我猜》、《康熙》、《大悶鍋》的盛況。相對於內地綜藝節目「寓教於樂」的死板外衣,台灣綜藝寬鬆的尺度、有趣的話題都讓人欲罷不能。時至今日,很多內地年輕人都能像模像樣地模仿幾句台灣方言,會唱幾句閩南語歌曲,這皆因中台灣綜藝的毒太深。

《康熙來了》讓內地觀眾重塑三觀

那些年,《康熙來了》帶著一股「痞氣十足」的台灣綜藝范兒,橫掃兩岸同類訪談節目。小S憑藉大膽的作風和火辣的身材,將當年吳宗憲身邊那個戴牙套的小配角形象抹得乾乾淨淨。而蔡康永的身上則混合著書卷氣與世俗感,時而貼心感人,時而語帶譏諷。悶騷男與豪放女的配搭形成了強大氣場,令《康熙》長久以來牢牢佔據台灣綜藝收視頭名,最高時曾一度達到2.01。

看到小S的奔放表演後,內地觀眾彷彿一夜間被刷新了三觀,明白了什麼叫做「解放天性」:女生們吐槽小S這個瘋婆娘居然大膽地問連戰「內褲是什麼顏色」,男生們則幻想被她坐大腿的不是馬英九而是自己。

那時的江湖,吳宗憲還是綜藝「一哥」,手裡曾經握有超過十檔的節目,《我猜》是他主持最久、呼聲最高的一檔。在那個舞台上,先後走出了大小S、阿雅 、楊丞琳等眾多女藝人,SHE、侯佩岑、蝴蝶姐姐等也先後為其站過台。

就在內地綜藝節目還在玩明星搶答、互動遊戲的時候,《我猜》就已經走上了惡搞、整蠱藝人的無厘頭道路。為博收視率,節目組讓明星「醜態畢露」的手段一招高過一招,當場激吻、吃兔子大便等聳人聽聞的環節層出不窮……明星礙於節目收視,只得照單全收,完全放下自己偶像的包袱。

台灣腔成內地主持人「標配」

那時候的網絡版權概念還不完善,各種下載網站成為了台灣綜藝向內地傳輸的主要渠道。在頗受大學生歡迎的「5Q地帶」上,《康熙來了》和《我猜》一直都是下載量最高的節目,內地的電視人也將目光對準他們,希望可以從中取經。

只不過,內地節目的尺度始終無法像台灣綜藝節目那樣開放,內容照搬不成,腔調卻可以無限靠近。曾幾何時,又嗲又軟的台灣腔竟一度成為內地女主持人的必備技能。彼時還是湖南台綜藝一姐的李湘,就曾因為在台上過度使用「港台腔」,而被廣電總局當做反面教材。

《我猜》第一次被叫停,可視為台灣綜藝節目走下坡的分水嶺。吳宗憲的主持風格老化,阿雅國外留學,楊丞琳又難成氣候,《我猜》收視率一度低到0.5,令製作單位心灰意冷。與此同時,利菁等綜藝老將也有節目停播,台灣綜藝圈「三王一後」(張菲、張小燕、胡瓜和吳宗憲)時代終結。此後,隨著大批人才的北上撈金,曾經風光一時的台灣綜藝圈已「崩塌」大半。

新節目收視不好馬上被砍

除了《康熙》,觀眾還能數得上名字的台灣綜藝節目已經寥寥無幾。曾在《康熙》和《國光幫幫忙》兩檔節目做過製片人的陳冠廷,目前正在跟內地洽談合作。在接受騰訊娛樂記者採訪時,他的情緒並不高,他認為台灣綜藝節目的沒落,除了老節目創新少之外,更大的挑戰是,如何避免新節目的「見光死」。

在台灣目前的綜藝環境中,新節目沒有收視就被砍掉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不管是吳宗憲還是胡瓜,電視台都不賣面子。製作單位似乎也無法給觀眾足夠的時間,去和一檔新節目培養感情,往往觀眾還沒回過神來

陳冠廷用胡瓜主持的《金頭腦》向我們舉例:「這節目你們可能連名字都沒聽說過,是胡瓜跟一位新人主持的,節目非常好,是我們很喜歡的益智類型,它還得到了金鐘獎的最佳節目獎。但是由於收視不佳,做了一年半就停了。」

而一度很火的《全民大悶鍋》,因為總涉及政治因素,已經被停播、復播、改版很多次了,「我知道的就有四、五次,這樣很傷節目元氣的」,陳冠廷無奈的表示。

老節目形態不變沒創新

與此同時,老節目缺乏創新已經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現狀了。十年前的製作環境與現在有著天壤之別,曾任《國光幫幫幫》製作人的陳致遠說:「以前的節目預算比現在多很多,你想在飛機前面做開場秀,或者想把四隻老虎運進攝影棚都不是問題。但現在的老節目,都以嘉賓訪談為主,節目預算也只夠你發藝人通告費和製作費,外景都能省就省了。」對此,陳致遠很無奈,他指出這是目前台灣綜藝節目的現狀。

即使像《康熙》這種王牌節目,也要符合「短平快」的特徵,在簡陋的景棚裡做對話,十年如一日,製作單位滿足於這種不多花錢但又性價比高的節目形態。所以,台灣電視一打開,換來換去幾乎都是不變的訪談類節目,枯燥又乏味。

節目內容太雷同 素顏、翻包已做爛

如果認真翻看《康熙》、《小燕有約》、《國光幫》等節目的近年列表就會發現,話題重複也是一大避不開的雷區。素顏、卸妝、夫妻吵架、翻明星包包成了台灣綜藝節目四大流行話題。

陳冠廷吐槽說:「夫妻吵架基本上每個節目都做過,還有素顏幾乎上過台灣8萬個節目。」他在《國光幫幫忙》任製作的時候,想選題壓力大到失眠,想著如何避開這些被《康熙》做爛了的選題,「別人做過的我們還做,沒有意義啊。如果還是用7年前、8年前的主題,我相信收視率會很慘,觀眾喜歡看新鮮的東西。」

最苦惱的時候,他甚至想出過做「女明星的內褲」的餿主意,但這種尺度很快就被自己推翻,畢竟翻內褲和翻包包是兩回事。

通告藝人一個梗跑遍全台灣

家家都是談話類節目,就算通告藝人再多,也難免同一個梗會出現在不同節目裡。比如寇乃馨和他老公的故事,幾乎是在每一個訪談節目裡都重講一遍。

綜藝節目製作人孫樂欣以節目組沒有及時捕獲對手信息為由,替製作方開脫,但這顯然已經不具說服力。當年hold住姐因為在《大學生了沒》中演出「一秒變格格」而爆紅,迅速在台灣多檔節目中亮相。當沒有新作品出現時,hold住姐的老梗很快被觀眾厭煩,連她自己也自嘲說江郎才盡。現在hold住姐的另一個標籤是《小時代》裡的唐宛如,至於她曾經的輝煌戰績,已很少有人再提起。

「原則上來講是退步的。」孫樂欣這樣總結台灣綜藝節目的創新。陳冠廷則說:「我說一句對台灣綜藝比較負面的話,我覺得台灣綜藝把自己的路做得越來越窄。」

就在今年初《康熙來了》十週年記者會時,小S和蔡康永吐槽該節目已十年未漲製作費,加之知名製作人B2的離職,讓許多人猜測《康熙》是否也將難逃停播命運。再加上內地綜藝節目的興起,主持人和通告咖們紛紛北上撈金,連節目製作人也開始轉型離職,台灣綜藝在人才留守上,已經出現了重大的缺口。

吳宗憲阿雅北上主持 歐弟Ella內地當家

2013年,吳宗憲在台灣主持的《週六大挑戰》由於收視低迷,電視台不再與其續約,至此,吳宗憲在台灣的所有綜藝節目停播。不過,吳宗憲早已在內地鋪下後路,早前曾在陝西衛視主持一檔《週六樂翻天》,客串過山東衛視的《中華達人》、東方衛視的《舞林大會》,去年,還加盟江西衛視《媽媽來了》,與倪萍一同擔任嘉賓評委。

吳宗憲在內地主持的節目雖多,卻始終無法找準屬於其個人的定位,而歐弟則是來到內地才贏得一片天空。當年,在台灣並不如意的歐弟加盟湖南衛視《天天向上》,其獨特的主持風格很快就為他贏得大量內地粉絲。

阿雅繼09年主持了遼寧衛視的《唱遊中國》之後也是一發不可收拾,先後接下多檔節目以及跨年、頒獎禮的主持,有稱其來內地一年便賺得超過千萬新台幣的佣金。不久前在騰訊視頻《你正常嗎?》首秀的Ella也正式以主持身份入駐內地。

電視人壓力大 製作人紛紛轉型離職

台灣綜藝節目始終難留人才,如今,《康熙》製作人B2也離開了。

5月份,傳出B2離職《康熙》轉型戲劇製作人,這給節目粉絲帶來無盡遺憾。在內地觀眾心目中,B2是最為熟悉的製作人。當年正是他接替孫樂欣製作人的位置,帶領《康熙》推開了內地的火爆之門。不少經典節目主題如卸妝、兩性PK、道歉大會、澄清大會,以及近期的誰是遲到王等選題令《康熙》迷津津樂道。騰訊記者此次也打通了B2本人電話,但對方聽到採訪內容是關於綜藝節目後婉拒了採訪,時至今日,B2的心思早已遠離綜藝。

而本文中採訪到的陳冠廷、孫樂欣的身份也在不斷變化,前者離開《國光幫幫忙》有5、6年的時間,同樣轉行為戲劇製作人,而孫樂欣也即將離開《小燕之約》,準備製作自己的節目。

就連這些台灣綜藝界的大佬們也在不斷尋找安身之地,基層工作人員更是可想而知。整個電視行業的不景氣,令電視台的工作已從早年人人羨慕的對象,變成人人想逃離。

「最誇張的是,我們一般編制十二個人的團隊,因為找不來人,然後老同志又離職了,本來要十二個人做的事情現在六個人做,我想其他的綜藝節目製作人也會跟你談到這個狀況,還蠻常見的。」

除了個人發展方向的變化,錢少成了無法留住人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像一個月只給你1000塊工資,你還會做下去麼?連生活都不夠,更不要說買房子,肯定不會有太多人去投入這個行業,現在的狀況就是這樣。」

陶晶瑩在一次接受騰訊記者採訪時曾說,「你以為我們台灣人到內地做節目就是為了賺錢嗎?我告訴你,不是的!」她提及在去南京錄《最強大腦》飛機上,遇到在另一個內地節目裡做音樂總監的相熟音樂人,對方拉著她飆髒話:「哇靠,內地現在真是不得了,我想要一個交響樂團,就會有一個交響樂團在台上,想呈現的音樂都能做到,太爽了!在台灣,這怎麼可能?」

與內地強大的資源配置相反,台灣綜藝人彷彿回到了小打小敲的作坊式製作模式,每集幾萬塊的製作費用,讓台灣綜藝宛若萬劫不復。

「康熙」製作費十年未漲 「國光幫」不升反降

以時下正在播出的內地綜藝節目《12道鋒味》為例,投入到單集的製作費用超過100萬人民幣(謝霆鋒酬勞以及嘉賓梳化費另計),而目前在台灣最貴的單集製作是《康熙來了》的50萬新台幣(相當於人民幣10萬元,不含蔡康永、小S酬勞)。其中包含陳漢典錄製費用,攝影棚租賃費、佈景費、道具費、音效費、梳化費等,兩者相差10倍之多。

然而這不起眼的10萬塊製作費用,在台灣也已經相當於天價了,如《國光幫幫忙》、《小燕之約》等普通訪談類節目,每集製作費用僅有20-25萬新台幣左右(4-5萬元人民幣)。這一點得到了陳致遠的證實:「大概都在20萬(新台幣,相當於人民幣4萬元),其實現在台灣大部分都是這個數。」

陳冠廷告訴記者,在任職《國光幫幫忙》期間,節目的製作費用不僅沒漲,還曾一度下調。而在陳致遠擔任製作人時,節目製作費僅經歷了一次微調,之後再未動過。

製作費用的缺口,成了懸在台灣綜藝人頭上的一把利劍。在陳致遠的工作中,這份恐慌時時刻刻困擾著他,「會有綁手綁腳的感覺,因為這麼低的製作費,很難再增添什麼新花樣。」

孫樂欣以《小燕之夜》為例,作為一檔訪談類節目,邀請到大牌明星受訪自然是生存之本,然而由於缺錢,這檔每週五期的節目平均一個月才能讓觀眾見一次大牌,「你唯一可以做的是用其他成本來分攤,比如請了某個大牌,花了很多錢,你在下一期就想辦法請一些價位沒有那麼高的明星來平衡預算。」

然而,台灣藝人通告費真的很貴嗎?據記者瞭解,台灣本土藝人通告費其實並不高,如趙正平、沈玉琳等能為節目帶來好效果的通告藝人通常是1-1.5萬新台幣(2000-3000人民幣),而宣傳期的藝人無論名氣大小均為1350元(約280元人民幣),即便團體成員為多人也只是這一份錢。而真正的大明星就不同了,據悉,如邀請金城武,需花費新台幣30萬(約6萬元人民幣),這一「高價」令一直想要邀請他參加《康熙》的B2望而卻步。

內地節目台灣逆襲 好聲音成餐館最愛

台灣綜藝節目曾影響了大批內地觀眾,但如今輪到內地節目在台灣本土逆襲。記者去年在金馬獎採訪期間,曾在許多餐館裡看到正在播放的《好聲音》錄播帶,反覆循環。2013年,《好聲音》正式被台灣中天電視台購買播出,第二季因為有哈林和張惠妹,掀起收視狂潮,首播夜以0.88的好成績打敗同時段的《康熙》(0.77),收視排在第一位。而隨後的《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也有著不錯的收視率。

這三檔內地節目在台灣的火爆,引發了台灣人的思考,雖然大家還認不全《我是歌手》第一季裡的內地歌手,但是總決賽裡有楊宗緯,而林志炫又奪亞軍,引發的話題討論已經上升到兩岸政治性高度。

台灣綜藝節目為沒錢而苦惱

在孫樂欣看來,錢的問題令台灣本土綜藝逐漸失去光彩,「最大的阻礙就是在現有的預算裡面你還能做出什麼樣子的節目。舉個例子說,內地的製作單位也好,電視台也好,他們如果覺得國外的形態很好,就可以跟國外買版權。但台灣如果想要買,對不起,沒有錢!沒有辦法買版權,你就沒有辦法跟世界接軌,所以我們永遠只能在現有的狀態下面不停的做做做,沒有什麼成長,只是原地踏步而已,可是在現在這個時代,原地踏步就等於是倒退。」

對於內地綜藝的興起,他們也並非不眼饞,「你得給我錢我才有辦法去學習嘛,沒有錢我也沒有辦法學習的,我看到那個場面我就知道我是沒法學習的,因為那需要很多資金的嘛。」陳致遠滿腔抱負,面對缺錢,只能化作一肚子怨氣。

台灣綜藝節目到底有沒有沒落?台灣觀眾的態度最具說服力。騰訊娛樂記者此次隨機採訪了十餘位台灣觀眾,他們年齡從19歲到46歲不等,其中即有台灣本土人士,也有在台灣就讀的內地學生。儘管樣本不同,但得到答案卻基本一致,大多數觀眾已經選擇在網站上收看日韓歐美,甚至是內地節目了。市場的飽和,讓台灣綜藝節目很難再引領風騷。

百餘家電視台搶奪收視人群

90年代初期,台灣全島僅有台視、中視與華視三家電視台,由於彼時台灣正經歷經濟騰飛,島民購買力大增,電視台廣告收益頗豐。而隨著93年台灣當局通過《有線廣播電視法》允許民營力量進入有線電視系統,大量電視台猶如雨後春筍,時至今日,全島共有電視台百餘家,台灣觀眾每月僅需繳納600台幣即可收看所有頻道。

電視台的增多,無疑瓜分廣告收益。陳冠廷透露,在最初電視台行情好的時候,製作人是有權利去外面談時段廣告的,廣告收益可以跟電視台分紅,到後期電視台的收入萎縮,便收回了這一權益,製作方只能拿製作費,廣告部分都回收到台裡面。

孫樂欣說:「我相信99%的工作人員都抱怨市場太小,這本身不是製作方可以改變的狀況,電視台一多,就會出現劣弊驅逐良優的狀態,就是誰的價低誰就可以拿到,因為我要省成本,一定是這樣的。」

視頻網站崛起令本土節目失去競爭力

據調查,台灣本土的觀眾已經沒有再主動追看《康熙》、《國光》等綜藝節目的習慣了,反倒是部分內地學生還會定期更新。但是隨著節目內容的重複性太高,話題越做越無聊,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轉回頭觀看內地的《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等節目了。

而在台灣本土觀眾中,如今最受歡迎的是韓國綜藝,其中提及頻率較高的是《Running man》;內地節目《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也有部分台灣觀眾追捧;更有一部分人表示,如今只在網絡中觀看節目或者劇,家中電視幾乎不打開。

在孫樂欣看來,就像民營電視台的增加勢必會瓜分原來「三大」的費用一樣,人們通過網絡欣賞國外優秀劇目、節目這一收看形式的轉變,也在侵蝕著台灣綜藝的收視率,加上內地綜藝的興起以及在華人地區影響力的上升,台灣綜藝競爭力的下降是很自然的。

在內地綜藝節目教母龍丹妮的眼裡,這一切卻是順理成章,「首先是內地經濟的飛躍,導致了很多基礎的上升,第二個在於文化的包容性。大陸同行在做電視體系的時候越來越開放,視野很寬泛,看到的是一個世界。」

回顧過去這些年做綜藝的變化,龍丹妮對自己及團隊在行業內的地位變化十分感慨:「我自己做綜藝節目的早期,每個禮拜都請台灣製作人飛到湖南來教我們,然後慢慢就變成我們直接跟英國和美國的一流節目製作公司溝通,現在是英國和美國的製作人也飛到中國,跟我們進行一個平等的溝通和交流。」

台灣綜藝節目仍努力尋求出路

至於台灣的綜藝人,他們也在努力地適應已改變的娛樂方式,已經離開電視台的孫樂欣目前就在籌備為網絡製作的綜藝節目:「電視是一個將會被淘汰的產業,將來大家都不在電視上看電視了,你得去尋求新的,比方說新媒體的市場,我們還是在做製作,只是我們換一個地方製作。」

而已經離開台灣綜藝圈的陳冠廷則堅信,最終做節目的還是人,還是製作團隊,在他看來,博大並不是台灣綜藝的出路:「加入台灣的元素,運用創意,你可能預算低,觀眾也會覺得很好玩,覺得很有趣。」

總結陳詞:

台灣綜藝面臨的困境,並非錢能解決,正如內地綜藝的所面臨的創意疲乏,也並非邀請幾位台灣製作人,購買幾部版權能夠改觀。龍丹妮說:「十幾年了,我們沒有產生非常好的原創節目,這是值得關注和深思的問題。如果未來的十年,我們不能反輸出好的原創,這可能是有問題的。」

一成不變,誰又能保證觀眾會永遠死心塌地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579

宸鴻苦吞三窘境 iWatch再補也難救

2014-08-04  TCW
 
 

 

因蘋果而重生,也因蘋果而落難,最適合拿來形容目前的宸鴻。

七月二十四日,宸鴻第二季法說會結束後,至少八家外資券商聯手調降目標價,最狠的莫過於德意志證券,由三百零五元對砍快一半:一百五十八元。

很難想像,六月中宸鴻最高價曾經來到三百零八元,不到一個半月股價竟上衝下洗二七%。

事實上,上半年宸鴻利多傳言不斷,例如iPad將採全貼合,此產品的毛利率會比單面貼合更高;甚至,觸控面板的in cell技術將遇到解析度「天險」,宸鴻有機會於iPhone 6之後的機型再度重回蘋果懷抱,成為最佳「轉機股」,股價挺進三百元。

但宸鴻真正誘人的題材,就是蘋果準備推出、未演先轟動的iWatch訂單。

這次蘋果對宸鴻下單,至少七百萬到八百萬支iWatch。

根據分析師估算,iWatch觸控面板雖僅有一吋多,但一支獲利約三美元(約合新台幣九十元),跟iPad mini相當,保守估算宸鴻接到七百萬支訂單,至少進帳新台幣六億三千萬元,超過宸鴻上半年的淨利。

「除了iPhone和三星手機外,不可能有單一機種有這種量,」一位蘋果供應鏈主管指出。據瞭解,iWatch的製程,由宸鴻買進藍思科技的藍寶石基板,採用兩面貼合,出貨給蘋果,且是獨家供應;這跟當初宸鴻接到蘋果的iPhone訂單一樣,屬於毛利率約一○%到一五%的高毛利產品。

當前困境:iWatch出貨延遲年底才貢獻獲利,外資看衰

正因為宸鴻是iPhone的獨家觸控供應商,股價一上市就突破五百元,外界都期待iWatch能讓宸鴻再度打上蘋果光,重演股價大躍升戲碼。

但是當市場滿心期待好消息時,宸鴻執行長孫大明在法說會卻提到:「受到客戶延遲出貨,業績要到第三季的九月才有起色。」孫大明口中的客戶就是蘋果iWatch,原本預估第三季就會開始貢獻獲利,現在至少得等到第四季。

這個壞消息,成了外資調降宸鴻目標價的最後一根稻草。延遲出貨後,預估第三季宸鴻也得勒緊褲帶度小月,這是失望性賣壓的主因。一位歐系分析師就不諱言:「iWatch訂單是從零到一,外界想像空間大,少了這個,只剩下任人宰割的產品。」但是就算iWatch順利出貨,救得了宸鴻的獲利嗎?恐怕答案仍在未定之天。各分析機構不斷下修對iWatch訂單的期待,花旗環球證券預估最保守僅三百萬支,顯見對其前景有雜音。

瑞銀證券亞太區下游硬體產業首席分析師謝宗文說出對此產品的疑慮:宸鴻拿到七百萬支的量,但是組裝廠廣達卻僅有四百萬到五百萬支,數字兜不攏,到底是廣達會上修出貨量?或者宸鴻下調出貨量?還得視iWatch上市後的價格決定。

窘境一:iPad銷量下滑iPhone6排擠效應,訂單減量

宸鴻另一個金雞母是iPad ,但研究機構IDC出具最新報告顯示,全球平板電腦第二季出貨量,iPad年減九.三%,是前四大品牌中唯一逆勢下跌者。

一位投顧研究員就認為,iPhone 6和iPad mini市場定位很近,在排擠效應下,iPad mini的銷量可能再下滑,一得一失難以估算。

今年蘋果占宸鴻營收約三八%,萬一iWatch賣不好,難保不重演過去獲利因蘋果而喜,也因蘋果而憂的戲碼。

再加上,鴻海旗下的觸控廠英特盛也成為iPad mini的供應商,後有追兵,就算iPad出貨量沒下滑,宸鴻降價壓力也不小。

窘境二:新產品不給力良率僅六成,做越多賠越多

另一個更大的憂慮則是去年宸鴻推出的產品TOL(touch on lens)被視為可跟iPhone使用的in cell技術相抗衡的觸控技術,宸鴻希望推銷給高階手機客戶,但推出一年良率僅六成,做越多、賠越多。巴克萊資本證券原本預估宸鴻第二季營業利益至少有五億五千萬元,但最後僅小賺九千八百萬元,分析師預估,唯有TOL良率提升到八成以上,才可能帶來獲利。

更重要的是,外界都忽略了宸鴻的財務未爆彈:達鴻。

窘境三:業外投資買貴重壓觸控筆電,股價慘跌

宸鴻三年前以每股三十一元,溢價買進友達旗下的彩色濾光片廠達虹科技(後改名為達鴻先進科技)。當年買進是為了生產筆電觸控面板,結果去年觸控筆電全球滲透率才一成,不到預估的一五%,達鴻興櫃股價更蒸發掉近九成。這次法說會,宸鴻再提列四億二千八百萬投資損失,其中有三億四千萬來自達鴻。

加上去年第四季提列的投資損失,宸鴻為了這個投資,至少損失十七億六千萬元,約當於二○一三年近四分之一的稅後淨利;內部人士認為,這件案子友達聰明出場,而宸鴻買貴了。

綜觀宸鴻近三季財報,投資損失金額都超過淨利,未來會不會再損失,得看觸控筆電的滲透率是否提升,否則iWatch再紅,恐怕也救不了宸鴻的沉重包袱。

【延伸閱讀】淨利連3季被投資損失拖累!——宸鴻稅後淨利與投資損失數據

2013年Q1稅後淨利(億元):46.42投資損失(億元):1.38投資損失約當稅後淨利: 3%

2013年Q2稅後淨利(億元):31.40投資損失(億元):1.31投資損失約當稅後淨利:4%

2013年Q3稅後淨利(億元):10.13投資損失(億元):2.32投資損失約當稅後淨利:23%

<<以下投資損失金額大於淨利>>2013年Q4稅後淨利(億元):-16.08投資損失(億元):14.22投資損失約當稅後淨利:NA

2014年Q1稅後淨利(億元):1.29投資損失(億元):1.78投資損失約當稅後淨利:1.38倍

2014年Q2稅後淨利(億元):3.23投資損失(億元):4.28投資損失約當稅後淨利:1.32倍

註1:稅後淨利為扣掉投資損失後的金額註2:2013/Q4淨利虧損,不計算投資損失對比稅後淨利

整理:曾如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007

大行裁員 四成歐洲股票陷入無人追蹤窘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3094

由於投行裁員,近40%的歐洲股票無人追蹤分析,這為企業家創造了機會。當大行退出市場某一分支,小型創業對沖基金就將填補空白。

隨著大銀行削減其高風險的交易業務,其對小盤股的研究也遭到削減。

路透社的報道指出,受裁員影響,在歐股中,每10個股票就有4個股票沒有銀行員工的追蹤分析。歐洲最大的30家銀行僅在2013年就削減了8萬個工作崗位。

大銀行削減研究為創業型對沖基金創造了機會。當市場效率不足時,套利機會出現。缺乏傳統銀行的研究,對沖基金正在獲得機會。大銀行的研究正在被對沖基金所取代。

舉例來說, Gotham City Research通過研究,發現了Quindell PLC的刑事欺詐事件,就此進行了做空大戰。而一般大行的研究並不會如此深入。大行的研究一般集中於更傳統的問題,而欺詐的檢測一般都由激進投資者完成。

激進投資公司Glaucus研究部主管Soren Aandahl表示,

大行的收縮意味著獨立研究公司和對沖基金將進行研究。他們對公司進行深入的研究並公開根據這些理念投資。在這個24小時新聞不間斷的世界里,大行減少研究範圍意味著強勁的投資理念遭到埋沒,而這正是投資機會的靈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3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