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楊偉民:產權不清晰是生態損害根源

國家公園建設作為保護區的一種類型,是國際社會普遍認同的自然生態保護模式,目前,已有近200個國家建立了近萬個國家公園,在自然生態系統保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圍繞國家公園建設,7月9日開幕的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6年年會上,“國家公園建設與綠色發展”論壇以自然保護與國家公園建設的“覺醒·進化”為核心議題, 圍繞國家公園建設與全球經驗、政策實施,法律保障,運營維護等多方面內容展開深入探討和廣泛交流。旨在推動國家公園建設,驅動生態價值轉化,實現綠色創新發展。

據相關資料顯示,60年來,我國自然保護區特別是林業自然保護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自然保護區面積和數量位居世界前列。林業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2228處,總面積達1.24億公頃,數量和面積均占到全國自然保護區的80%以上,成為我國自然保護區建設主體。使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自然生態系統最珍貴、生態功能最重要、自然景觀最優美的區域得以有效保護。

自然保護區取得了巨大的經濟和生態效果。但是如何突破既有瓶頸,更為有效地借鑒國際上的先進經驗,為中國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成為擺在自然保護區面前的問題。

在提出解決方案之前,首先要明晰中國自然生態保護主要面臨哪些問題,就此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副主任楊偉民在論壇上做了主題發言,從三個方面闡述了現在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問題。

首先,楊偉民認為,產權制度是一項基礎性制度。我國憲法對自然資源所有權有明確的規定。但在具體實踐中,我國對自然資源的產權認識不到位,權屬缺乏清晰界定。以土地為例,楊偉民表示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可以進行分割,但是對於哪些空間的土地可以進行分割卻沒有清晰界定。這是多年來導致我國耕地占用過多,資源過度開發、生態損害嚴重的根源。

其次,楊偉民認為中國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層面重點有所偏斜。按照國際慣例,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要確保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的關系,但是在制度建設的工作重點上中國卻把重心放在整治和征服自然方面。實際上在人與自然矛盾關系的主要方面是人,人的行為才是損害自然的根本。

因此,如果不約束人的行為,缺乏相應體制和機制,就會出現邊花錢搞生態文明建設,又花錢損害生態環境的悖論。形成了“損害—建設—再損害—再建設”的惡性循環。雖然會增加所謂的GDP,但是這種GDP對自然無益,最終也會損害到人。

最後楊偉民表示,中國也註重生態保護,並持續加大力度,陸續建立不少制度,包括若幹最嚴格的自然資源保護制度,包括耕地、水資源等。但是由於資源主管部門是分頭管理,只側重於對自己分管資源,缺乏協同性。但是生態系統具有整體性,因此這種管理方式很容易顧此失彼,最終會造成生態的系統性破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0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