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醫療服務價格調整 確保群眾負擔總體不增

“看病貴、看病難”一直是深化醫改的重點,如今改革的觸角伸向了醫療服務價格這一核心問題。

國家發改委近日會同國家衛生計生委、人社部、財政部發出《關於印發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意見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地要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則,統籌考慮各方面承受能力,合理制定和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逐步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系,並與醫保支付、醫療控費政策同步實施,確保群眾費用負擔總體不增加。

醫療服務價格長期偏低

“長期以來,醫療服務價格偏低、結構不合理,需要進行調整,之前沒有按照醫學規律來確定醫療服務價格,導致醫療服務價格扭曲。”安徽省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主任於德誌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

《通知》提出從五個方面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包括推進醫療服務價格分類管理;逐步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系;改革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管理;推進醫療服務定價方式改革;加強醫療服務價格監管。

“第一,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是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的重中之重。也是本輪公立醫院改革的關鍵動作。對確保公立醫院公益性導向、醫療服務行為規範化和運行效率,至關重要。第二,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在改革實踐中也是難點。難在認識統一,難在部門協調,難在技術測算能力。第三,調價的力度其實最終體現的是‘三醫聯動’改革的深度。沒有調價的空間,就不可能啟動調價。只有騰出空間,才能通過調價優化醫藥費用結構。第四,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的同時,要著力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相互銜接,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無論是調價,還是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都要平衡好醫院、醫生、病人、醫保及財政之間的關系,確保醫改目標的實現。”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應亞珍教授對本報說。

於德誌還有一些擔心,過去醫療服務價格一直較低出發點是保護患者利益,但是事與願違,過度醫療的情況反而損害了醫保和患者的利益。醫療服務價格如何調整需要進行精準研究,調整得不好,改革的目標難以順利實現。

江西新余的實踐

控總量、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這12個字看似簡單,但是操作起來並非如此。

江西省新余市去年出臺《市直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調整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實施方案(試行)》,從當年4月18日零時起,新余市市直三所公立醫院將取消藥品加成並適當提高醫療技術服務價格。

“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打破了過去以藥養醫制度,以藥養醫沒有技術含量,有技術含量和勞動價值的是醫務人員的醫療技術服務。通過擠掉藥品、耗材流通領域的水分空間,用來提高醫療服務價格,增加的部分用醫保來補充。”新余市副市長史可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

據史可介紹,新余為了遏制醫生開大處方拿提成的現象,切斷醫生與藥品銷售之間的利益鏈,讓醫療服務人員通過技術和勞動來獲得自己的陽光收入,170項醫療服務價格進行了調整,其中156項提高、14項下調。下調的是降低大型設備檢查價格,上調的是適當提高手術費、治療費、護理費、診查費等項目收費標準。

“經過一年的試行,我們收到了‘六降、兩升、三平穩’的效益。”史可表示,“六降是指在調整了醫療服務價格之後,醫療費用增長幅度降低,過去是10%以上的增長,今年是8%;其次是老百姓醫療費用增幅下降;藥占比下降;百元耗材占比下降;三甲醫院門診量增幅下降;醫患矛盾下降。兩升是醫療服務收入占醫療收費比重上升、員工工資支出占醫院總支出比重上升。三平穩是指新農合、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運行平穩。”

史可說,其實新余醫療服務價格去年調整幅度並不是很大。比如,75項治療費上調幅度基本在1~5元。14項檢查費均有所下降,幅度基本在5元至20元之間。史可稱,今年將再調整700項左右的醫療服務價格。

“手術費的提高主要是涉及外科和婦產科等科室,而內科、兒科都存在醫療服務價格偏低的現象,今年調整的範圍擴大,將覆蓋更多的科室、醫療機構類型。”史可表示。

“在醫療服務價格調整過程中,最困難、最關鍵的一個環節是醫保部門。在談判的過程中,感覺最為缺乏的人才是醫療、醫保複合型人才,衛生統計人才,以便更準確地確定醫療服務價格。”史可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3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