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怎樣選擇合適的創業合夥人?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06/157200.shtml

怎樣選擇合適的創業合夥人?
AngelPlus洪泰幫 AngelPlus洪泰幫

怎樣選擇合適的創業合夥人?

我該和朋友一起創業嗎?我該找和我互補的,還是相似的?

文|AngelPlus洪泰幫

創業這件事,找對了人,往往就成功了一半。但找到合適的創業合夥人,難度甚至超過找一個合適的結婚對象。因為大多數人都要成家,而想創業的畢竟是少數,範圍小得多,而標準卻絲毫沒有降低。

這幾年,不斷有創業的朋友問我該找怎樣的合夥人。下面就把一些常見的問題摘錄下來,說說我個人的看法。

1、我該和朋友一起創業嗎?

在這個問題上,很多人會走兩個極端,一種叫做「無兄弟,不創業」,另一種則對和朋友合夥做事情充滿了恐懼,認為如果處理不好,回頭連朋友都沒得做了。這里的重大問題是:如何平衡好感情和利益分配的關系。

東方人的一個重要的特點是經常會把個人情感帶入到工作當中,比較難做到「在商言商」、「對事不對人」,會把很多做事方式和利益分配上的不同意見歸結為「對方對我這個人有看法」上,而且很多人會覺得和朋友談錢很沒面子,或者是很傷感情的事情。

西方則很早就是貿易社會,商業遊戲規則的建立是在個人情感之上的,因此「生意就是生意」的理念成百上千年以來已經深入人心,遇到這類問題時比較好處理。

在是否該和好朋友一起創業這件事情上,我的建議是無論多好的朋友,基本的利益框架還是應該明白地先說清楚,在此有了共識之後,再來探討合作的其他細節。如果你覺得和朋友談利益是一件特別糾結的事情,那可能就不太適合和朋友一起做事,千萬不要勉強。

我的另一個觀點是,只有那些在重大利益沖突中能夠建立規則,並且能夠互相妥協共存的朋友,可能才是真正的朋友,否則,叫做酒桌上的玩伴也許會更貼切一點。

2、我應該找和我互補的,還是相似的?

我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通常會比較簡單:理念和價值觀上要相似,能力和經驗上要互補。

理念和價值觀上的相近,可以保證你們在重大原則問題上的判斷是比較一致的,不至於出現根本性的沖突。這些重大的原則問題包括企業的戰略方向、利益分配機制、做事的基本底線等等。

在這些問題上出現不同意見,通常很難取得共識。因為個性和價值觀的形成,通常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如果在創業的艱難環境下,雙方還要來磨合這個層面的東西,那實在是太痛苦了。

能力和經驗上的互補要更好理解一點,你擅長產品,他專於研發;你有豐富的運營經驗,他則對於商業模式的建立更有心得;你對數字不敏感,他則是投資和財務領域的資深人士。這些都是很好的互補。

互補可以讓你們在具體事情的推進中事半功倍,並建立起對於對方在專業領域的依靠和信任。人不可能是全能的,如果一切未知的領域都需要你自己來摸索,費時費力不說,風險還很大。

對於相似還是互補這個問題的解讀,還可以反向進行。比如你們是能力經驗上的相近,而在理念上互補,你可以想象一下是個什麽局面,一定是你不會的他也不會,你覺得對的他覺得不對,那就真的很難合作下去了。

3、我該怎麽判斷對方的創業狀態呢?

判斷夥伴的創業狀態是在組建創業初始團隊中一個至關重要的課題。這里有兩個關鍵點需要判別清楚,一個叫做「半途退出」,一個叫做「小富即安」。

先來說說「半途而退」。應該說,真正具有創業氣質的人並不多,別看現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嚷嚷得很厲害,但實事求是地講,追求平穩還是大多數人的基本訴求。

這並不是什麽不好的事情,而是我們要理解大多數人的這種選擇。於是我經常給創業者提出的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一年都不往家拿錢,你扛不扛得住,你家人那邊是否也能夠理解並且支持。這並不是說這種情況一定就會發生,但當發生時,你是選擇堅持,還是另謀一份打工的出路。

對於現金短缺的忍耐,每個人都有限度,畢竟大家都要生活,但在選擇創業夥伴時,如果他的經濟條件非常緊張,單身還好說,如果成了家有了孩子,那種壓力還是很真實的。

因此就「半途退出」這件事來說,第一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這樣你才能從客觀上堅持下來,否則都餓死了,還創什麽業。第二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過一段苦日子的心理準備,來自家人不理解不支持的心理準備。有了這兩點,才算是有了一定的創業心態。

另一個叫做「小富即安」。這通常發生在企業有了一定的規模,達到了一些里程碑,獲得了一定的收入乃至利潤時。這時該怎麽往下走,是坐地分贓、平穩過渡,還是謀求更大的發展——當然這也往往意味著更大的風險,也許之前得到的那些東西很快就會失去。這就像「歐洲杯」,在上半場 25 分鐘時,你取得了 1 : 0 的領先,你得思考接下來是繼續進攻,還是收縮防守。

在和你的創業夥伴探討這個問題時,就必須要回溯一下大家最初的目標,是「一覽眾山小」,還是「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這里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只不過你要和你的創始團隊達成一致。

4、我該怎樣找到合適的創業合夥人呢?

兔子要吃窩邊草。你身邊的朋友、同事、同學是當然的資源,他們了解你,和你有天然的信任關系。只要利益談清楚,相對比較好達成合作。我認識的幾百個創業者中,差不多有一半是和熟人一起創業的。

當然,這也是挺考驗人品的事情,如果你之前做人做事不靠譜,陌生人也許還不了解,可以屏蔽一下,但熟人朋友同學就很難了。因此如果說到創業的準備,其實是「時刻準備著」。口碑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就像俞敏洪,大學時宿舍里幾乎所有的開水都是他去打的,就是一個攢人品的過程。

多聽取投資人的建議。投後做得好的投資人會幫助所投企業去搭建核心的班底,或者是他們在還沒有投你之前,也會有意識地進行這種人員和項目的組合。投資人都會有豐富的業界資源,每天都會見各種「創業愛好者」,在這當中會發現不少合作的機會。

而且投資人在進行創業團隊組合時,是非常理性的,他們更多地只會從是否能夠幫助企業增值的角度來考慮團隊的搭配,聽聽他們的意見還是有價值的。當然,談婚論嫁主要還是你們兩個人之間的事情,主要的方面還要自己把握。

資深靠譜的獵頭也是可選的渠道之一。獵頭每天都在外面見人,實時了解很多候選人的動態,當中就有不少是在看創業機會的,是有益的補充。不過創業者需要關註獵頭的成色,畢竟很多獵頭的從業經驗並不豐富,看人看事並不深入準確。這就像買房賣房,你總不想把自己的置業大計交給不靠譜的房產中介吧。

多參加有質量的業界聚會,你也會發現一些不錯的合作夥伴。

把你尋找創業合夥人的需求盡可能多地告訴周圍的人,經常和他們交流進展,他們會記得你的事情,遇到合適的人會幫你介紹。

5、我該如何甄別合適的合夥人?

有人說,我目前找到一個創業合夥人,但我該如何甄別我們兩個合不合適?

保持平和的心態。在婚姻中,他們說所有不以結婚為目的的談戀愛都是耍流氓。但在創業中,心態需要放的更開,談成是小概率,談不成是大概率,所以保持平和。

目標的碰撞。先得聊聊你們想去的是不是同一個地方。如果不是,他想去西安,你想去延安,他想上廬山,你想上井岡山,那就很難談下去了。

價值觀的勾兌。大的格局基本要一致,對事情的決策基礎要大致相似,否則你想做大,他想變現,你想做長,他想做短,也很難在一個鍋里吃飯。

利益的分配還是要早談,談清。在這個問題上老是遮遮掩掩,要麽是心機婊,要麽是大忽悠,要麽是不成熟,等不到革命成功,你們肯定就會內訌。

談談彼此的經濟狀況,以及近期對於收入的訴求。

在大的問題上取得共識,小的地方沒必要斤斤計較,要善於妥協。

談談彼此對於生活層面的訴求。畢竟創業者也不是真空人,還是要生活的。聊聊各自的成長經歷、家庭狀況、興趣愛好,你會對你的合夥人形成更立體的印象,也可以增進彼此的坦誠。

談的再好,還是要通過一起做事來磨合。節奏上的、力度上的、方式上的,很多東西僅通過談是不足夠的,還是要實際操作,在操作中提升合作的效率。

6、老K是怎樣選擇創業合夥人的?

Catherine是我的創業合夥人,我們在兩個月前還誰都不認識誰。

不是我不想找熟人,而是實在沒有遇到合適的,況且熟人還是生人,我並不認為是必然的條件。朋友也好,路人也罷,一起創業後,碰撞都是少不了的。

我們是在爭搶一個優質員工的過程中認識的。A 在找工作,同時找到我和 Catherine 的公司,我們兩個也都給 A 下了 offer,結果 A 來了我這里。Catherine 可能是有點好奇吧,想看看到底是什麽人搶了她的人,於是通過 A 介紹,我們有了第一次的見面。

第一次的見面是輕松愉快的,找的也是一個相對清靜可以談話的飯館。看來中國人談事情,吃飯總是免不了的。雖然我搶了 Catherine 的人,但我並不擔心她會揍我。大家在過去 8 年做的事情都差不多,槽點很一致,於是就有了很多的共同話題,完全不用找話說,都是順著嘴就說出來了。也談了彼此接下來想做的方向,總體上非常契合。

當時我正在整理我公司的業務和團隊,她也處在相同的階段。於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想法產生了——大家是不是可以一起做點事情。應該說,我對於各種合作始終持開放的態度,只要能夠雙贏,什麽方式都可以談。

Catherine 也是相近的態度。但一開始的相談甚歡,乃至於相見恨晚,並不構成任何的合作基礎——在商業的領域,我很少會相信「一見鐘情」這回事,這算是我這個內向性格的人偏保守的一面。

我們約定兩天之後去到她的公司,增進了解,探討更多的可能性。

兩天之後,見到了 Catherine 的核心團隊,感覺很不錯。大家更深入地溝通了在互聯網職場和人才這個領域中的看法。會議過後,我和 Catherine 單獨留下來,開始就可能的團夥作戰構建更多的信息,包括股權的結構、財務狀況、業務狀態、彼此的訴求等等。

在其後的 10 天左右的時間,我又和 Catherine 以及她的團隊就更多的細節問題、操作問題進行了一對一和一對多的溝通,都比較順暢,沒有發現明顯的錯位。隨著彼此之間更多的了解,我發現在基本價值觀相對一致的基礎上,我們之間在很多地方還是比較互補的:我偏思考,她偏行動;我偏主外,她偏主內;我偏冷靜,她偏激情。

終於進入了利益分配的溝通環節.....(此處略去500字)。應該說,經過之前的深入了解,大家對彼此是什麽樣的人都會有了一個基本的概念。這個過程雖然持續了一個禮拜左右,但並沒有原則上的分歧。

在一個周一的早上,我和 Catherine 正式結成創業團夥。我們都知道這僅僅是個開始,我們都抱著既敬畏又坦誠的心態,進入到一輪又一輪的磨合當中。希望在後面的文章中,我可以講述一些創業夥伴之間如何磨合的故事。我也更希望這是個圓滿的故事——「老張」和「老張」從此過上了沒羞沒臊的創業生活(改編自郭德綱老師的相聲段子)。

註:作者老 K,「招蜜」創始人。

_meitu_1

創業 合夥人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3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