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民間資本加速進入銀行業 12家民營銀行進入論證階段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8168.html

近日,由新希望集團、小米科技和成都紅旗連鎖主發起的四川希望銀行獲準組建,民營銀行的常態化推進正在加速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

民間資本發起設立民營銀行僅是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一種方式,6月15日,銀監會在相關新聞發布會上提供的數據顯示,股份制銀行的股權結構中,民間資本的占比已從2011年的38.7%提升至2016年3月末的45.9%,其中,民生銀行、平安銀行的民間資本占比分別高達98.3%和96.9%。

截至2016年3月末,民間資本在城商行總股本中已超過53%,部分城商行已100%是民間資本持股。不少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股權全部由民間資本持有,民間資本在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中股權占比接近九成,在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中股權占比超過七成。

可以看到,銀監會在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相關政策不斷放開,民間資本的積極性也在提升。不過,銀行業對引入資本有相應的門檻,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也面臨諸多挑戰,例如在經濟環境下行的背景下合格投資者在減少,也存在個別股東投資短期化傾向等。

民營銀行常態化:12家進入論證階段

2014年3月民營銀行試點正式啟動,5家民營銀行獲得準生證,經過2年的探索與發展,在2016年銀行業監管工作會議上,銀監會就提出了“民營銀行設立常態化”的工作方向。

銀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5家試點民營銀行公司的治理機制和內部控制水平不斷提升,各項業務逐步開展,服務實體經濟的效能不斷顯現。

銀監會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試點的5家民營銀行資產總額959.41億元,較年初增加165.09億元,增幅20.78%;其中各項貸款余額356.48億元,較年初增加120.45億元,增幅51.03%。各項存款余額222.51億元,較年初增加23.09億元,增幅11.58%。

“在民營銀行試點過程中,推進5家試點民營銀行順利開業並平穩運行,激發了民營銀行常態化發展示範效應。”該相關部門負責人稱,目前民營銀行的設立已經進入常態化,成熟一家設立一家,防止一哄而上,已經有12家民營銀行進入論證階段,其中一部分已完成會商。

同時,銀監會表示,據國家政策要求,積極向西部省份傾斜。近期新批複籌建的民營銀行就是在西部省份,5月3日批複重慶富民銀行,6月8日批複四川希望銀行。

對西部省份的傾斜,還體現在一些具體政策上,例如對西部地區發起民營企業政策上降低一些標準,對股東的凈資產要求稍微低一些。同時銀監會對於一些偏遠地區,還在考慮股東在省內找不到,允許在一定條件下在省外找,此外對註冊資本要求是不是可以適當少一些等。

民營銀行常態化發展,從具體準入政策和操作細則來看,民營銀行采用發起設立,發起人為擬設銀行註冊地所在省(區、市)內純中資民營企業,持股比例原則上不超過30%。采取共同發起設立方式,銀行性質為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最低20億元等。

優先選擇方面,優先選擇單家企業凈資產不低於100億元、終極受益人和剩余風險承擔者個人凈資產不低於50億元的民營企業作為發起人,欠發達地區如西部地區可適當降低要求。

同時,對發起人的實際控制人也有相關要求,須為中國境內公民且不得持有綠卡。

對於推進民營銀行常態化發展下一步工作,銀監會表示會加強指導重點輔導有民營銀行設立計劃的省份進一步研究完善籌建方案,依法審核,成熟一家、設立一家。此外,引導銀行民營銀行發揮市場化優勢,指導民營銀行加強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等。

在試點民營銀行的時候,民營銀行設立與現有的城商行如何區分定位,市場也有所擔心。對此上述銀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對於民營銀行的發展並不擔心,民營銀行設立有相應的發展方向,有些銀行也會根據市場與運營的情況有所調整。

實際上,銀監會也在積極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城商行,加快城商行的存量改造。例如,支持民間資本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城商行重組改制、作為財務投資者投資入股,支持部分城商行上市,同時支持民間資本參與城商行增資擴股,化解歷史風險,如規定“民營企業參與城商行風險處置的,持股比例可以適當放寬至20%以上”。

三大途徑擴寬民資入股農村金融機構

目前,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已經成為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的主要渠道之一,已實現民間資本投資種類全覆蓋和地域無限制。

2006年底,銀監會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支持包括民間資本在內的各類社會資本參與發起設立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銀監會數據顯示,目前,全國還有600多個縣市沒有設立村鎮銀行,為民間資本提供了廣闊空間。

除了設立村鎮銀行的方式,銀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民間資本還可以通過參與改制、受讓股權、認購新股等多種方式,投資入股農村中小金融機構。

具體來看,第一,參與農村信用社產權改革。第二,參與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增資擴股。第三,參與資本市場投資。目前已有1家農村信用社和1家村鎮銀行正式登陸新三板,另有6家農村商業銀行和2家村鎮銀行正在等待批準登陸新三板。5家農村商業銀行A股上市已通過發行審核。“還有不少機構積極籌備上市或者在新三板掛牌交易,今後將為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提供更多選擇。”銀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稱。

截至2016年3月末,全國共有農村中小金融機構3696家,除極少數外資發起設立的村鎮銀行外,都引入了民間資本,民間資本平均持股比例達到87%。

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除了設立民營銀行,進入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等,銀監會還披露了民間資本進入信托公司情況和非銀金融機構情況。

截至2016年3月末,民間資本入股信托公司32家,平均持股比例42.3%,其中民間資本控股信托公司13家。外資機構入股信托公司10家,平均持股比例16.0%。

同期,全國由民間資本控股或參股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共開業78家,占對應非銀行金融機構總數的25%,包括35家企業集團財務公司、25家金融租賃公司、6家汽車金融公司、11家消費金融公司、1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8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