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萬科A(000002.SZ,下稱“萬科”)和深圳地鐵集團(下稱“深圳地鐵”)的戰略合作是否以入股形式進行,其他股東對於戰略合作的態度尚未明朗,但是萬科和深圳地鐵的結盟又往前跨入了一步。
6月12日,深圳地鐵和萬科聯合舉辦軌道交通與城市發展論壇,雙方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備忘錄,將合作領域拓展到深圳之外的東莞、惠州、重慶等城市。萬科的股東之一華潤派出了代表列席,但寶能沒有代表列席。
圖片:軌道交通與城市發展論壇現場
會後,萬科董秘朱旭向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表示,萬科預計6月18日之前提交重組預案,深交所最長需要10個工作日審核預案,以此推算,萬科最晚會在7月初複牌。此次提交重組預案後,萬科將不會再申請繼續停牌。
“從這次論壇釋放的信號看,深圳地鐵和萬科之間的戰略合作推進還是順利的。”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
在過去半年多時間里,萬科一直處於股權爭奪的漩渦之中。去年12月18日,萬科股票緊急停牌,宣布可能進行重大資產重組,這是萬科為了應對“萬寶之爭”采取的對策。
去年下半年,寶能系通過二級市場大量買入萬科A股,迅速成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持有24.26%表決權,但以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為代表的萬科管理層對寶能公開表示“不歡迎”,認為其可能破壞萬科固有的文化與信用,就此引發了一場市場高度關註的股權爭奪戰。後來,萬科管理層開始多方尋求外部股東進行合作,最終,萬科選擇了與國資背景的深圳地鐵結盟。
3月12日上午,萬科與深圳地鐵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3月14日,萬科發布公告。根據萬科公告,深圳地鐵未來會將部分優質地鐵上蓋資產註入旗下某子公司,萬科收購該子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權,支付對價在400億~600億元,支付方式主要是向深圳地鐵定向增發。如有差額再另行以現金補足。
萬科曾向第一財經解釋稱,此份備忘錄僅為對擬議交易的初步意向,除費用、保密、終止、法律適用與爭議解決等一般性條款外,其他條款目前和將來均不對地鐵集團及公司產生法律約束力。備忘錄並未約定具體註入項目,也沒有約定在重組中對應的股權比例和股權價格,未來交易如需進行,還需要經過公司董事會和股東大會的審議。根據《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規定,簽署無法律約束力的備忘錄,並不是必須經過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的事項。因此,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無需事先通過董事會審議,符合公司治理的相關規定。
按照規定,萬科引入深圳地鐵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必須獲得股東大會到場股東2/3的同意才能通過,而15.29%的表決權的華潤,持有24.26%表決權的寶能系以及安邦會有怎樣的表態,目前尚不明確。
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的發言成為當天論壇的焦點。王石走上演講臺說,“作為一個非軌道交通的專家沒有什麽經驗,我想說點什麽呢?一念稿就結巴,但是不念稿,我的團隊就緊張,希望我不要說錯話。”
隨後,王石開始脫稿講述萬科作為房地產開發商選擇開發城市時的投資策略。王石說, 萬科的投資策略就是城市群帶,不是按照一線、二線城市、三線城市來投資的,很多300萬人口以上的省會城市也沒有進入。四年前,萬科提出房地產開發從黃金時代進入白銀時代,不同發展商進行了不同的投資策略轉換,有的直接進入互聯網,文化產業,但萬科始終做的是有形的建築,緊緊抓住軌道改變城市的主軸來開展業務。萬科2015年的年報顯示,地鐵沿線已經成為萬科未來非常主流的業務,和軌道交通配合是未來萬科的發展策略。萬科將進一步探討和深圳地鐵進一步密切合作的持股關系。
圖片:王石今日現身軌道交通與城市發展論壇現場
“我們很榮幸,被深圳地鐵選為戰略合作夥伴,並在股權上進行合作。讓萬科股東分享地鐵時代的紅利。”王石說,“軌道加物業的鉑金時代,才剛剛開始。”
萬科選中的合作夥伴深圳地鐵目前是國內最市場化、也是最具有跨地域擴張實力的軌道建設運營商。在借鑒港鐵的“地鐵+物業”的基礎上,深圳地鐵從2006年開始打下“地鐵+物業”的基礎,從2013年至今開發六個項目,取得一定程度的市場認可。
根據此次簽署的備忘錄,深圳地鐵與萬科擬在地鐵四期軌網建設和沿線土地開發中創新合作模式,準趙市場規則以“軌道+物業”模式參與深圳軌道交通及上蓋物業項目的建設。
深圳地鐵總經理肖民表示,深圳地鐵與萬科達成戰略協同,可以充分發揮雙方各自專業優勢。一方面地鐵集團可以更加專註於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有效提升地鐵地產品牌。另一方面有助於萬科進一步提升核心業務經營業績,加快向城市配套服務商轉型。
論壇上,深圳地鐵、萬科與重慶城市交通開發投資集團、東莞實業投資控股集團、中軌集團等單位分別簽署了四項備忘錄,就深化深圳地鐵與萬科在地鐵四期軌網上的戰略合作,探索城市軌道建設PPP新模式,以及在更多城市推廣“軌道+物業”模式等達成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