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解決大城市病,不能依靠疏散人口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7438

2016年2月23日,北京四惠橋晚高峰時段堵車嚴重。(視覺中國/圖)

陸銘、傅蔚岡從不同角度的研究都表明,人口不是城市的負擔,解決之道在於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增加公共服務的供給,而非減少需求。

交通擁堵,汙染嚴重,大城市病是不是該靠疏散人口來解決?

2016年5月29日下午,在“大國·城市”2015年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年報發布會上,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陸銘、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執行院長傅蔚岡都給出了否定的回答。

兩人不同角度的研究都表明,人口不是城市的負擔,解決之道在於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增加公共服務的供給,而非減少需求。

“城市是方便人們見面的地方,因為當面溝通的效率最高,也更充分。大量現代服務業以知識技能為核心投入品,這些產業需要人和人通過見面促進思想的交流信息的傳播,並且在這個過程中產生新的信息,然後帶動整個科技和思想的進步。”在陸銘看來,城市的聚集效應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從全世界範圍來看,整體趨勢也是人口向大城市集中,並且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

例如近年來日本總人口減少的背景下,東京都的人口不降反升,一個城市的人口占到了全國的十分之一,整個東京圈的人口超過三千萬,占全國的三分之一。這樣的人流量讓東京能夠建成覆蓋全市甚至跨城的鐵路網絡,公共交通方便高效了,開車的人也就少了,城市擁堵和汙染問題從而得到緩解。

“東京的地鐵出行在全球大城市里是最高的,地鐵出行占到整個居民出行的比例是86%,高峰期91%,上海如果未來需要建30多條地鐵線甚至有長途的大規模的地鐵,人多一點,只有更好,而不是更壞。”陸銘說。

他認為這反映出政府決策過程中的一個思維誤區,出現問題後總是先想到減少需求,而不是增加供給。城市病一出現就要疏散人口,外灘踩踏事件一出來,就決定停辦大型活動,其實供給側改革才是更好的解決方案。

在陸銘看來,人口疏散到郊區之後,每天早晚高峰時通勤人數的增加讓擁堵變得更加嚴重——除非疏散得更遠,讓人們只能選擇在附近就業和消費。但那樣一來,城市的聚集效應就沒法體現出來,無論經濟還是生活,都會變得不再充滿活力。上海未來如果要做全球城市,應該在中心城區加密的基礎上規劃郊區,聚集活力,並且以人為本,形成多元族群、多種技能、多樣文化的互補與包容氛圍。

不同於一些宜居城市的評選,陸銘認為最宜居的城市首先應在活力、便捷和環保這三個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否則無法解釋,為什麽那些所謂的宜居城市,人們偏偏不願意去,全世界範圍內,都朝大城市集中。

傅蔚岡的關註點更側重公平。他註意到對城市人口的控制帶來了非常多的社會問題,如就業歧視、流動人口的義務教育入學、社保的異地報銷與跨區域轉移,住宅和車輛的限購和限行等。

這種一國範圍內以省份為單位的政策分割隨處可見,增加了大量的制度成本。“上海的車牌是世界上最貴的車牌,但你如果開到杭州,高峰期有些路還是不能走,去北京可能連五環都進不去。經濟效率自然受到很大影響。”傅蔚岡說。

對比2009年美國區域經濟與人口分布,以及2010年中國省級經濟總量和常住人口分布後,傅蔚岡發現,雖然美國各州的GDP差距很大,但人均GDP在全國範圍內基本持平,最高和最低只有兩倍——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聚集了最多的人口。相比之下,中國各省份的經濟總量相對更為平均,除以人口後差距卻變得很大,最高和最低能達到四倍。

“這是因為戶籍制度限制了人口的自由流動。過去我們的思路是,東部發達起來以後,國家把更多的錢投到西部,這樣才可以促進平衡發展。但如果我們放開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人均GDP上反而更容易實現平衡。“傅蔚岡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9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