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玻尿酸撬動5000億市場 “顏值經濟”迎來資本盛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4065.html

一方面,已經在2015年達到總收入5000億市場的中國醫學美容(下稱“醫美”)產業仍然在以超出20%的高速增長跑步前進,在某些細分領域,這一增長甚至超出了50%;另一方面,作為醫療產業的“快消品”,醫美行業的凈利潤早在10年前就開始整體下滑,營銷渠道費用的居高不下侵蝕掉了大量利潤。

問題和優勢似乎同樣明顯——對已經爆棚的顏值經濟來說,現在,它需要向資本市場講一個好故事。

玻尿酸“革命”

1999年從外科醫生轉型從商的吳劍英說自己困難的時候,“差一點就跳進了黃浦江”。

當時,吳劍英所觀察的整形行業,全國僅有不足200人。“做活動的時候,就擠在一個小房間里,一點也沒有一個產業的樣子。” 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昊海生物科技”)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吳劍英向第一財經記者回憶道。

十多年後,吳劍英所在的醫美行業從業人員已經超過了50萬,成為中國經濟中最具活躍度的產業,而他認為,如果沒有玻尿酸和肉毒素,中國的微整形產業不會發展到今天這個程度。

作為全國目前市場占優的生物醫用材料制造商,包括玻尿酸類整形美容產品在內,昊海生物科技在骨科、眼科、防粘連及止血等細分領域都已經占據核心市場地位。而2014年開始上市的第一代玻尿酸產品“海薇”,在2015年實現增長241%,並開始替代國外品牌,成為整形醫療機構的主流玻尿酸產品。

安全、快速、性價比高、微整效果明顯等特點,使玻尿酸這個小品類,迅速撬動開中國醫學美容最親民的入口,並成為各家整形醫療機構的長年銷售“爆款”。

時尚雜誌《伊周》最近的一項針對醫美消費的調研顯示:“在調研的女孩子中,平均一天會自拍3次,自拍後87%的人會使用軟件修圖,而85%~95%的女孩子在修圖中首先關註的是膚色明暗度、膚質好壞和緊致度。過去一年中她們表示最想嘗試的是玻尿酸類產品中的水光針。”

而J.P.Morgan針對醫美市場的專項調研則進一步顯示,從美容手術和美容人數來看,中國已成全球整形美容大國,預計未來幾年醫療美容行業將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

與此同時,醫美消費群客戶目前主要分布在25~35歲,未來35歲以上人群是醫美消費的主力人群,將釋放巨大的行業空間;而以玻尿酸、肉毒素等為主的註射類微整形逐漸成為推動醫美行業快速發展的核心動力。

J.P.Morgan投行部執行董事吳軍指出,2015年,中國醫美市場上微創約占市場總規模的34%,這一數字預計在2019年將達到46%,並且從療程總數看,微創比例將從2015年的67%增長至2019年的75%;而不斷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材料後,簡單、安全、無痛苦的醫療美容方式會陸續湧入中國,將帶動更多人群加入美容大軍。

“從這兩年的情況來看,在玻尿酸大行業迅速增長的情況下,各個品牌都在增長,也因此使得國外品牌的價格開始下降,價格差減小,水貨進入中國的情況越來越少,行業逐漸規範。”吳劍英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而他認為,即便是對於目前已經具有極高接受度的這一品類,也依然可以根據需求進行市場細分。

“有的人需要長效持久,有的人可能就是應急打一針,所以我們可以既有LV的包包、萬寶龍的筆那樣的頂級產品,也有可以滿足不同終端客戶需要的產品,像奔馳的汽車,從S級到C級,滿足不同需求,有不同的定價。”他說。

據了解,昊海生物科技的第二代玻尿酸產品計劃在2017年上市,與第一代產品形成價格和產品梯度,實現玻尿酸產品對人群的更廣覆蓋。

資本盛宴

而由於進入門檻低、醫保未覆蓋、競爭自由和政策管制寬松等因素,高速增長的醫美產業鏈條中,風險投資和產業資本進入意願強烈。

公開數據顯示,近年來,華韓整形、麗都整形、利美康等醫美企業相繼在新三板上市;醫美類APP如新氧、悅美、更美、美麗神器、美黛拉等均先後獲得融資。

“我們從一開始就是瞄準資本市場的,現在正在和幾家公司談。”壹加壹美容負責人顧國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對於醫療美容機構來說,如果想持續做大,必須引入資本方帶來規範化管理和長久發展的可能。

事實上,這也是目前管理普遍粗放的這一行業面臨的共同問題。

與齒科醫院的清晰商業模式不同,醫美行業普遍存在管理粗放、股權結構不清晰等問題,而即便在整體行業一路向好的前提下,利潤下滑卻是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

“2006年開始,醫美行業凈利潤出現整體下滑,至今也沒有得到緩解。”歐華美科董事長苑兵向記者透露,以獲客成本為例,2002年獲客成本為每人20~60元,每人產生消費2689元;而這一數字到了2012年,就已經達到了7000元到店,市場成本增長了100倍。

吳軍提供的數據顯示,從華韓整形、麗都整形和利美康等新三板美類公司來看,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規模較小,而高毛利率、高費用率特征(尤其高廣告費用占比) 的問題突出。

營銷渠道費用的居高不下嚴重侵蝕利潤的同時,軟硬件成本的一路飆升也開始成為越來越沈重的負擔。

“前兩年醫生的年薪100萬就夠了,這幾年低於200萬根本就別想請到好的。”某不願具名的醫美行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不僅如此,開店成本也一直在上漲,“以前3000萬開一家店就夠了,現在5000萬都打不住”。

眼前迫近的現實也催生了醫美行業對資本的渴求。資金的現實補充,管理的規範化引入,對於期待更持久發展的眾多醫美企業來說,也許是一條必須要走的艱難的道路。

“走資本化對醫美企業來說肯定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如果IPO不成功對企業的損失也會巨大,但是這條路也許是拯救目前行業困境的最有效的方式。”前述企業負責人表示。

而更多的市場分析數據則顯示,傳統的醫美機構可能正在失去投資價值。那些產品具有獨特性,以及上下遊滲透結合的方式和平臺產品,正在獲得資本更多的青睞。

吳劍英表示,在醫美全產業鏈建設中,存在資本容易介入的很多環節。“上遊企業根據醫療機構和消費者的需求研發產品、改進產品、提供增值服務;此外,在流通領域和渠道、醫療機構環節,均有資本進入的途徑。”

他認為,不同於醫療機構直接服務於患者,未來在醫美行業產業鏈中,上遊的生產型企業有望與終端銷售直接對接,這將是行業的發展趨勢所在。而資本力量的介入將加速這一趨勢的實現。

4月21日,醫療美容O2O悅美宣布完成1.1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未來的戰略方向是實現線上平臺和線下平臺的不斷融合,資金將主要用於線下布局、市場推廣、產品研發、團隊建設等方面。

而在過去的3月,醫美O2O公司頻繁宣布獲得融資和產業拓展。

3月8日,國內最大醫療美容與健康服務平臺更美APP宣布與美國艾爾建(Allergan)公司達成商業合作,開始向上遊延伸。艾爾建旗下擁有肉毒素保妥適、可註射玻尿酸喬雅登、美胸假體娜綺麗等全球知名的醫美藥品器械品牌;3月13日,醫美O2O平臺新氧正式宣布完成由優壹品、騰訊雙百計劃投資的C輪融資,並稱估值對標春雨醫生;3月21日,美黛拉對外宣布,已於2015年10月完成12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本輪由IDG資本和平安創投領投,A輪資方高榕資本跟投。

在談及受資本青睞的醫美產業鏈設計話題時,多位投資界人士均表示,資本更青睞於具有極大的成長性、較高的運營效率、資本利用的效率以及較為規範的公司治理的企業。而在這些因素中,企業的成長性最為重要,目前資本比較看好醫美行業的新概念、新產品、日新月異的新技術。

據吳劍英透露,未來昊海生物科技也將繼續在醫美領域創新發展,開拓全產業鏈,並希望與行業內專業醫生、正規醫療美容機構展開全面深度的合作,為終端消費者以及合作夥伴提供一站式微整全程解決方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2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