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用不到10年時間讓人均GDP漲9倍 老撾的發展雄心背後面臨挑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9451.html

作為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它由東至西,從北往南,分別與越南、泰國、中國和柬埔寨接壤。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它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它被很多人視為東南亞最神秘的國家,同時也是一個容易被人遺忘的國家。它就是老撾。

想用不到10年讓人均GDP漲9倍

按照世界銀行統計的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來算,老撾僅118億美元的GDP在東盟十國中屬於下遊水平,僅為中國的1/900。盡管總體經濟體量小,但近幾年來,這個面積不到雲南省2/3的小國家卻保持著驚人的增長速度。

2011年~2015年,老撾的GDP平均增長率高達7.4%,人均GDP從319美元躍升至1970美元。根據老撾政府的計劃,預計下一財年(2015~2016年)老撾的人均GDP將達到2092美元,GDP的增速也將超過7.5%,總額達144.3億美元。

不過,雄心勃勃的老撾政府顯然並不滿足於此。

按照政府正在起草的第八個五年經濟社會發展規劃,2016年至2020年,老撾國內生產總值年增幅將達到8.5%至9%,2020年人均GDP將實現3200美元。

這也意味著,人均GDP從2011年的319美元到2020年的3200美元,老撾打算用不到10年的時間完成這足足9倍的增長。

在老撾萬象的地標酒店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老中合作委員會辦公廳副主任兼老中友好協會秘書長西昆·本維萊甚至將老撾比作瑞士。“老撾好比是瑞士,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比如水、木業和黃金。我想讓全世界都知道老撾正在快速發展。”他向記者強調。

“10~20年之後,老撾有機會成為東南亞人均最富有的國家。20多年後,人均收入說不定會趕得上像新加坡這樣的國家。”做出這般樂觀判斷的是老撾最富有的華商——吉達蓬集團公司董事長、老撾中國商會名譽會長姚賓。

姚賓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他如此樂觀的原因是,這里從水資源到農業和林業以及礦產資源都相當豐富,旅遊資源也是。只要交通基建完善並利用充分,老撾就會成為東南亞最重要的樞紐。

交通鎖國,缺錢缺電還缺人

一直以來,封閉的交通和落後的基建為老撾蒙上了神秘的面紗,也是當地經濟發展的最大桎梏。這個位於越南、泰國、中國和柬埔寨中央,原本擁有得天獨厚地理位置的交通樞紐卻默默淪為了“陸鎖國”。

目前,老撾尚無一條建成的鐵路,僅有一小段長約3.5公里的鐵路連接泰國。由於四面不沿海,只能依靠唯一的一條13號公路以及湄公河與他國進行經貿往來。

除了交通鎖國,老撾也存在嚴重的季節性缺電。陳非是中國一家大型電力公司在老撾的負責人。他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老撾基本上85%的地區用電已經覆蓋,用電人口超過90%,計劃2020年用電人口超過95%。

盡管如此,老撾仍然缺電。

陳非解釋稱,老撾的發電主體主要有兩個:隸屬於老撾能源礦產部的老撾電力公司(EDL,老撾唯一的電力開發和運營機構)以及境外投資商獨立發電商(IPP),其中,後者的裝機量占全國總量的近90%。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1月,老撾全國裝機容量為5563兆瓦,其中EDL和IPP的占比分別為11.2%和88.8%。

但問題在於,當地的用電主要由EDL供應,IPP雖然擁有老撾政府給予的特許經營權,但在老撾的發電量絕大部分都以直接出口的形式獲利,只留少量在老撾使用。

承擔老撾全國用電的EDL顯然有點力不從心,盡管水力資源豐沛,只占11.2%的裝機量遠遠無法滿足全國的用電需求,這使得老撾每年不得不從中國等周邊國家進口電。

根據陳非提供的數據,2010年至2016年期間,老撾北部從中國進口電量就超過了10億度。2015年,EDL進口電量達16億~17億度,其中2億~3億度是從中國進口。

尷尬的是,如此缺電的國家每年會出口大量的電,甚至被稱為“東南亞的電源”。原因是旱季和雨季分明的老撾主要依靠水力發電,在雨季時會出現電力過剩,但在旱季時又會出現嚴重的缺電現象。

雖然經常自顧不暇,卻也只能眼睜睜看著IPP生產的大部分電輸向泰國和柬埔寨等國。為保證當地用電,同時不影響電力出口創匯,老撾政府開始鼓勵EDL利用外資,確保輸送的電量至少保持目前水平。

目前,老撾的發電幾乎全為水力發電,僅10%左右為火電。隨著當地工業的發展和用電量的大幅增長,老撾政府也開始考慮增加火電廠的建設以增強供電能力。

老撾的工業區極少,因此大型的電力用戶也很少。全國總共17個省市,僅首都萬象的用電量就占全國用電量的50%左右。

“老撾的電網網架很不完善,調度能力很弱。這兩年才剛剛有了電力調度的概念。”在陳非看來,這也是老撾缺電的重要原因。

除了國土面積小以外,老撾的人口也不過700萬,教育水平普遍較低,高端的人才更是少數。為了帶動當地就業,老撾規定,進入老撾的外資企業雇用外國人和老撾人的比例為1∶3。

第一家進入老撾的中國律所——八謙老撾律師事務所主任張天翼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不少行業即使想招當地人也找不到合適的人。目前,老撾大部分的行業在用工上還普遍存在不完全規範的情況。

由於交通基建的落後和由此催生的高成本物流,讓一切和現代生活相關的商品都在當地成為稀缺品。多數生活在萬象的老撾人,都不得不經常跨過湄公河去對岸的泰國購物。據姚賓說,20多年前,一輛在中國再普通不過的自行車運到老撾後可以賣到200多美元,價格是國內的近10倍。

老撾中國總商會秘書長丁國江告訴本報記者,即使是現在,中國的商品運到老撾銷售價格也至少是國內的兩倍,而獲得的利潤則至少比國內高出3~4倍。

積極招商引資

隨著周邊國家的快速發展,老撾政府也有了急切想要改變的心願。

為了盡快擺脫貧困、解決赤字,如何鼓勵外商投資、充分挖掘外商直接投資的效應也成為了老撾政府“最熱心”的事業。

一方面,通過制定和修訂相關政策和措施給予外來投資者越來越優惠的條件,老撾政府不斷改善國內投資環境。另一方面,老撾政府也積極招商引資,用“微笑外交”的方式爭取外來投資和外援。

1988年,老撾頒布了《外國在老撾投資法》,1994年頒布修改後的《促進和管理外國在老撾投資法》,2001年,老撾頒布《促進和管理外國投資法實施細則》,為外商投資提供法律保障。當地鼓勵外商直接投資的政策包括:政府不幹涉外資企業的事務,允許外資企業匯出所獲利潤,外商可在老撾設立獨資企業、合資企業,外資企業前5年免稅等。

除此之外,老撾自2002年至今還批準設立了10個特區,其中8個為特定經濟區,用特殊的優惠政策以鼓勵外商投資。張天翼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老撾對外資的開放程度優於緬甸,與越南接近,雖然整體開放程度略低於泰國和柬埔寨。

更讓老撾人振奮的是,東盟經濟一體化也為當地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會窗口。2007年底,東盟各國簽署《東盟憲章》,決定致力於經濟一體化建設,實現商品、投資的自由流動,增強合作互動,消除貧困,縮小貧富差距。隨著亞太地區投資自由化的進展,東盟引進外資的限制還會繼續放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0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