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券商“救市”賬簿曝光 浮虧12%暫不影響利潤表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6961.html

俠之大者,為國護盤。

自去年6月股市大幅下挫以來,為了穩定市場,參與兩輪“救市”行動的21家券商投入集資超千億元委托證金公司統一投藍籌ETF,外界最關註的莫過於這筆龐大資金現在操盤情況如何,盈虧幾何,對證券業利潤影響會有多大。然而在最近密集披露的券商年報中,也尚無確切信息披露。

“截至2016年三月份,和初始出資相比,我們投入的資產凈值下降12%左右,今年一季度浮虧不到8%。”一家上市券商高層25日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了從證金公司剛拿到的凈值情況。據了解,證金公司每個季度都會給各家券商提供期末最新凈值情況。

“在去年這種行情下,12%的浮虧業績也是跑贏市場,證金公司算做得很不錯了,”一家私募基金投資總監對此評價道。根據多家券商公告,兩輪護盤資金分別於去年7月和9月投入A股。而滬深300指數去年7月初至今年一季度末的跌幅為29%。

當談及是否會影響公司2015年報中的當期損益,上述券商高層同時表示,該筆資金的會計處理科目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一欄,若公允價值變動超過成本的50%,則將直接計入當期損益,而在50%以內則計入資本公積。這也意味著,該公司去年年報和今年一季報的利潤表都不會受到該筆浮虧影響。

記者又查閱了多家參與“救市”的券商年報,對於該筆專戶投資資金,也都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科目,並暫不進行計提減值準備。

比如,海通證券年報中就表示,期末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發生較大幅度下降,或在綜合考慮各種相關因素後,預期這種下降趨勢屬於非暫時性的,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低於成本的50%、或其公允價值低於成本的時間超1年、或被投資單位經營所處的技術、市場、經濟或法律環境等綜合因素發生重大不利變化等,則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存在了客觀減值證據,就認定其已發生減值。

“若市場不再有大幅波動,護盤資金對券商的利潤影響可能到今年三季報能夠有明顯的反映。”業內人士據此推測。

去年股市大幅下挫之時,21家證券公司於7月4日火線發布聯合公告,以2015年6月30日凈資產的15%來出資,合計出資不低於1200億,該筆資金於7月6日就以收益互換的方式由證金公司操盤運作。救市的第二彈則有50家券商響應號召,出資額為7月末凈資產的20%,已經參與第一次的券商則以7月末凈資產的20%減去第一次出資來籌集。據保守估計,兩輪護盤資金合計投入超過1600億元。

而在券商最新公布的年報中,則有更確切的數據。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大券商投入的“救市”資金均超過其2015年凈利潤,其中中信證券兩次合計投入211億元、海通證券投入195億元、國泰君安投入170億元。

“沒有退出計劃,由證金公司統一安排吧。”對於何時退出,該上市券商高管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2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