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地方小藥局 憑什麼被全家、天貓看上? 超商賣藥、雲端建置藥歷 大樹總早一步

2016-04-18  TWM

一家內壢傳統小藥局,因經營的兄弟檔堅持「比別人早一步」的創新信念, 去年連續與全家、天貓等通路大腕合作,藉著雲端大數據,讓地方藥局轉入資本市場。

在日本街頭的便利商店,買藥、買便當、買飲料,統統能在一家店裡完成,這種「超商×藥局」複合店型,目前在台北市街頭出現了。

從桃園起家的大樹藥局,以法人加盟方式,在台北市的台安醫院旁,開設「全家×大樹連鎖藥局」,「試水溫」迄今已近一年。

超商藥局 突破消費者習慣去超商買藥的習慣,對台灣消費者來說是一大突破。大樹總經理鄭明龍說,這家示範店一年內便已獲利,大幅縮短了藥局經營的損益平衡點,「這增加了我們的信心,年底前將一口氣再開出五家超商藥局。」儘管《藥事法》規定,「全家×大樹」的店面必須設有兩個入口,鮮明區隔出超商與藥局的空間,但占大樹營收比逾六成的保健食品和婦嬰用品,都能在「超商」的空間內販售。

全家綜合企畫本部本部長王國君表示,最後在全台眾多藥局中選擇大樹,是看好大樹的連鎖競爭力,以及一些能打出市場區隔的創新作為,「大樹的內規、制度以及財務都很健全透明,適合長期穩定合作。」王國君指出,複合店型的經營成效十分優異,「相較一般店鋪業績成長三成。」大樹也在去年九月與跨境電商龍頭阿里巴巴合作,在天貓平台上販售「來自台灣」的保健食品(台灣尚未開放電商販售藥品),是目前天貓上唯一的台灣藥局代表。

大樹藥局的前身「內壢一藥局」(一九九三年成立),係由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畢業、領有藥師執照的董事長劉玉騰親自執業,每天「朝八晚十」地駐守在小小十四坪的店面,如同多數鄉鎮的傳統藥局一般親切,卻難敵連鎖藥局競爭。

劉玉騰指出,九五年全面實施全民健保後,加上非處方藥產品鬆綁,大賣場、藥妝店、電視購物與直銷業都加入西藥與保健食品戰局,傳統藥局生存不易,才會紛紛走向購併與連鎖化。

認清通路 從顧客角度思考劉玉騰找了當時為房仲的弟弟鄭明龍(從父姓)來幫忙事業轉型,二○○一年,大樹以楊梅店當作連鎖藥局起點,鄭明龍笑說:「早上穿西裝接待廠商,晚上就打赤膊送貨到其他加盟店,這樣過了五年。」兄弟倆一人以藥師專業坐鎮店裡,另一人則包辦了財務、物流、人事、行銷、資訊、非藥品採購等業務,十五年來,兄弟倆開創一家直營店、四十五家加盟店的規模。

「服務業是沒有藍海的,只有紅海。」鄭明龍很早就認清「通路」必須不斷創造差異化,「站在消費者角度思考,這件事不只是便利商店能做,藥局也要做。」連鎖藥局規模要擴充,藥師的培訓與加入是關鍵。目前在第一家「全家×大樹」門市服務的二十七歲藥師蘇郁凱說,現在藥學系的畢業生,出路不脫醫院、單點藥局與連鎖藥局,「醫院的患者太多,藥師只能做配藥工作,社區藥局才能充分發揮衛教諮詢服務。」而大樹一肩擔起採購、物流、庫存與後台管理,讓藥師能安心加盟經營,也是近年快速崛起的原因。

一四年底,大樹砸下數百萬元,建置「雲端藥歷」系統(手機App),目前已有三千多人使用,民眾可以跨國際、跨院所查詢自身藥歷,鄭明龍說:「一些到大陸做生意的台商對我說,這一系統有幫助到他們,至少當地醫師能知道他的用藥紀錄。」大樹藥局行銷部經理李秉修強調,「雲端藥歷其實就是大數據應用,未來備藥量與市場分析,都會因此更精準。」跨入連鎖、複合超商、經營電商,到開發雲端應用,大樹一路的突圍、轉型,都是因為劉玉騰與鄭明龍這對兄弟檔,堅持「永遠做得比別人早一步」的信念。

在競爭激烈的藥局通路行業,大樹本著藥師專業的根,攀著創新服務的枝葉一路向上,近兩年營收成長率皆超過三成,去年總營收為二十一.六億元,已在三月底掛牌上櫃 ,四月十二日收盤價七十五.二元,一家十四坪的地方小藥局,是否能在資本市場中華麗變身?值得注目。

撰文 / 鄧 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5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