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易小迪:寻找地产商丢失的面目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8/3MMDAwMDIwNDg3Mw.html

时光回到10年前,当年的“万通六君子”已然走向命运的殊途。这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波澜壮阔的10年。

村野出身的潘石屹一 跃成为身家百亿的明星地产商,在开发商业地产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仕途出身的冯仑惬意享受地产人生,实践自己天马行空的理想;为人低调的易小迪,勤勉地耕 耘着,把阳光100的品牌种植到中国的二三线城市……他们从贫寒到富有,从呼啸聚义,到各为诸侯,并且幸存至今。

易小迪总结,这十多年对于他最大的改变是由一个个体户变为品牌企业,成为一个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阳光100由此走向了品牌化的道路。

这是最好的时代。“你要走哪条路,你以为自己有很多的选择。其实你只有一个选择,当你的路呈现在你的面前的时候,你必须勇敢地走下去,忠于你的信仰,积小事而成大事。”易小迪曾经如是说。

市场化成为这一代房地产民营企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契机,阳光100即藉此成长且壮大。

这也是最残酷的时代。易小迪亲眼目睹了一批地产商失去职业的痛苦,一些做过优秀产品的企业迅速在市场大潮中消失。尽管他们曾经在大潮中淘到了金,但赚到的钱却难以再在激烈的竞争中,拍得一块地。这10年也是充满诱惑的10年,一招不慎,有可能满盘皆输。

通往“市场化”

易 小迪的命运,正是大时代下的一个微小的缩影。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型是1992年之后。邓小平南巡,沿海少数城市萌生了房地产市场。易小迪当时还在万 通。1993年,北京万通新世界主要的客户要么是国企,要么是外国人,真正的民间消费很是稀少,房地产的市场空间显得十分狭小。

彼时的开发商身上均沾染着些许江湖气,大多数在全国各地叱咤风云的房地产商都有几段共同且自豪的经历,他们或深或浅曾在海南岛上踏下过足迹。机会主义者成功的故事到处盛行。

易小迪曾在南宁成功开发了南宁万通空中花园、新万通购物广场、新万通宾馆等,但也经历过1995年到1996年的低迷期,经手的百货公司倒闭。

那 段经历,易小迪在回忆起来时仍然感受颇深,也形成了他日后做生意中的几条准则:赚多少钱并不能决定企业的成长,一个企业的发展模式、盈利模式才能决定企业 是否可以长期成长;规避风险的警钟时刻敲响。“对现在的房地产,我看到现在这么火爆,我认为我失去那些机会从来不后悔,我不会犯错误。”他说。

1998 年后,静思长考的易小迪准备单独出来创业。而那一年恰恰也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式形成的转捩点。福利分房被逐步取消,房地产走上市场化道路,非“革命”二字 不可以名之。当时的房地产全国市场大约不到5000亿人民币,到2010年是4万亿的规模。客观上,1998年后的中国,需要成百上千的开发商站出来。

中国若干的房地产企业从2000年起走向壮大。也许2000年前,易小迪还只是个项目的开发商。在南宁和北京尝试开发个别项目。但2001年后,随着北京阳光100项目的成功,易小迪积累了资金,逐步向全国扩张,走向品牌化。

“我 们只是在这个江湖里行走,但愿精忠报国,关照天下,以众多人的利益为依归,去探寻一条正确的道路。这不是今天我们给自己扣帽子,当年真是这么想的,这就是 为什么在改革开放经济浪潮中那么多人倒下,而我们‘海南六兄弟’没有一个人出问题被抓,这也是现在六个人都发展得很好的主要原因之一。”冯仑如是说。

时代给了“易小迪们”这样的一个机会,他们的成功中居然同时包含着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到今天为止,中国房地产行业应该说还是以民营企业为主流。房地产的市场化来得非常快,市场快速膨胀。”易小迪说。

财富膨胀后的危机

几 乎是从2003年起,地产商们一跃登上了胡润财富榜,浮躁之气逐渐弥漫于整个行业。“开发商无疑是制度的最大受益者。”易小迪说。在一个单边上涨的市场, 谁进入得早,谁就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功。盖房可以挣钱,倒卖土地也可以挣钱。但彼时,大多数中国人的购房意识并未萌醒。在供应略大于需求的市场,还有一批开 发商潜心研究产品。

易小迪甚至感觉,2005年前阳光100成长更快。五年里,阳光100迅速将产品拓展于二三线城市,找到了清晰的市场定位,完善了管理体系。但2005年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走向新的时代。新时代的游戏规则已经悄然改变。

导致改变的是土地招拍挂制度的确立。“对于开发商来说,只要融资融得好,就可以获得成功,所以乱集资成风。”易小迪说。自此以后,中国房地产历史上最轰轰烈烈的抢地潮出现。中国的开发商不得不卷入对土地的争夺战中,否则就有可能被边缘化,甚至有可能出局。

尽管在易小迪的价值判断中,规模大的开发商未必一定获得尊重,因此阳光100并没有加入“抢地大军”中。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土地获取方 面采取激进措施的开发商大都获得了成功,至少目前是。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开发商扩充规模、区域垄断,走粗放式经营之路。很多开发商80%的精力用于圈 钱、圈地,是通过土地挣钱,而不是通过产品创新赚钱。有的开发商以不开发为荣,通过倒卖土地的方式获取暴利。“房产加地产,‘房地合一’的模式,是中国房 地产行业的弊端。”易小迪说。

但很快,“囤地居奇”的开发商赢来了最大的考验。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时,有的地王悄悄退地;2009年当 了地王的公司,有的走上了亏本的道路。“如果没有血的教训,谁会相信‘枪’会打死人?关于土地价格,地方政府很难抵御高价的诱惑。当了地王,就是成功,这 样的逻辑延续下去,房地产行业怎么可能理性?”易小迪发出如此的感慨。有一年,阳光100竞标南宁一块地,公司的底限是6亿多,有一家公司开价16亿把土 地拿走了。后来,据易小迪所知,那家公司因为资金问题,无奈退地,放弃了保证金。

开发商作为土地制度的受益者,事实上并不希望走地价推高房价之路。易小迪和众多开发商一样,并不愿看到行业暴利现象的出现,他们朴素地希望能够正常维持扩大再生产。但时代使然,谁能挣脱那滔滔洪流?

他和一些有思考的开发商在不同场合多次呼吁,如果不改革土地制度,房地产行业的积弊难以从根本上扭转。但积弊不可能在一天内消除。

许多开发商私下里都承认,在产品创新方面,房地产行业自2005年来甚至是退步的,原因是房子太好卖,市场给了每个企业福利。而膨胀的开发商们以为自己“真的很行”,而丢失了自己本来的面目。

回到奔跑的起点,10年的沧海变幻也让易小迪反思自己2006年后,对产品创新的忽略。今后的阳光100将回归市场经济的本源,更专注于产品,更专注于品牌的建设,坚持走专业化开发之路。或许这也是中国所有开发商的正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