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春期間,金融界在港交所展覽館舉行新年春茗,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大談未來一年發展路線。戰略規劃涵蓋三大資產類別:股票、大宗商品及定息貨幣產品。港交所計劃建造一個金融平臺,讓所有金融產品及資產都可以在這平臺交易。除了已經籌備大半年的深港通之外,李小加還有大量發展計劃:包括新股通,內地商品二級市場,及固定資產定價中心;外幣期貨市場生態圏;及新三板等,務求鞏固香港亞洲金融中心地位。
新股通就是把現在滬港通擴大至新股上市,現時內地投資者只能透過港股通投資約三百隻香港上市的大型及中型股,但不能申請新股。港交所計劃把滬港股擴大至新股上市,讓內地投資者可以投資香港上市的新股。李小加計劃把一些國際知名的公司例如全球市值最大的美國科技巨企蘋果及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吸引來香港上市。讓內地投資者可以直接買到全球最大的科技企業。同時外資又可以透過滬股通,認購內地A股上市的大型內地業,對內地及國際的金融界都能互助互利。
港交所也研究建立新三板的可行性,深圳交易所新三板已經運作幾年,上海也計劃推出新三板。為了免失至去競爭力,港交所建議成立新三板,為企業提供一個上市平臺。現時港交所有兩個板:主板,為三年內有五千萬港元純利的企業提供上市平臺;創業板,為經營兩年及有兩千萬現金流的公司提供上市平臺。新三板上市條件更低於創業板,不需要兩千萬的現金流就可以上市,理論上為創新高科技公司提供上市平臺。
除了股票外,港交所也積極發展期貨平臺。計劃建立內地商品的二級市場,及為一些大額固定投資創立一個定價中心。李小加新新春期間又表示將推出人民幣貨幣期貨。推出人民幣與日圓、歐元、印度盧比及馬來西亞令吉掛鉤的外匯期貨合約,建設一個「生態圈」,令中國投資者可投資於離岸市場,現時交易所已提供人民幣期貨,相關交易量一直增加。港交所亦計劃人民幣債券的交易平臺,讓投資者有一個公平快捷及高透明度的交易平臺,方便內地企業舉債,及投資者買人民幣債券。港交所也計劃進出人民幣的黃金期貨合約,以前港元黃金期貨合約並不成功,希望人民幣的黃金期貨有更大市場。
在同一場合,證監會主席唐家誠就明顯唱反調。在記者追問下,唐家誠表示,在現階段,並不適合拓展新三板。他認為現在的創業板監管仍然不足,前提是要創業板更規範下,才可以考慮放寬上市條件,建立第三板。現今多位市場人士,評論員等都批評創業板上市公司質素成疑問,淪為市場莊家啤殼工具。現在創業板上市費用約為兩千萬港元,一般籌得約五千萬元現金,但創業板殼價高達三億元。
創業板殼有價,很多人利用這機會來製造創業板上市公司,成為一條生產線。因此很多創業板公司未上市就已經出售殼給市場人士,也導致創業板股出現很多股價異動情況。創業板新上市可以全配售,給市場人士一個很好操控股價的機會。今年創業板有兩隻新股上市,在1月7日上市的陽宇科技(8113)以$0.31上市,上市當天炒到$3.35,升超過10倍,但現在已經回落到招股價。另一隻1月13日上市的智傲控股(8282) $1.25,上市當天炒到$4.89,近日再炒到$7.52,升6倍。大部創業板的股票都有不尋常炒賣的情況,市場莊家把股票大幅炒上,對蒙在鼓內的一般散戶不公平。
港交所是上市公司,要為股東賺錢,得到合理回報,需要拓展市場,維持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證監是監管機構,要保障投資者及散戶。立場不同,目標也不同,所以李小加和唐家誠立場迴異也是在預料之內。
Raging B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