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消息並非空穴來風。2月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召開了首次關於國企私有化問題的會議。盡管俄總統普京的媒體負責人德米特里·別斯科夫表示,俄羅斯政府對於私有化的問題“尚未下最終決定,也沒有確定具體哪些公司和多少股份(要私有化)”,但據俄媒報道,俄私有化企業的清單已經在緊鑼密鼓地制定之中。
俄羅斯政府曾陸續出售小型國有企業股份,但隨著普京2012年重返總統寶座,俄國企私有化進程開始放緩。然而,國際原油價格不斷下跌,以及西方經濟制裁等因素,使俄羅斯經濟面臨連續兩年衰退的前景。
俄聯邦統計局上月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2015年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GDP)較上年萎縮3.7%。
私有化五點要求
根據克里姆林宮官方網站的信息,普京表示:“(私有化)這一進程將會在俄羅斯的經濟結構中起到重要作用,並刺激私人投資的流入。”
普京就私有化提出了5點要求。第一,所有的私有化交易必須嚴格自覺遵守法律法規的要求。必須對參與者和社會都確保這類交易擁有最大的透明度。第二,私有化實施後,國家不能放棄對戰略性企業的控制力。“我要強調,對系統性企業的控股權無論如何都必須保留在國家的手上。”普京說道。
第三,出售國家財產必須以經濟為導向且適當合理,要估計到市場的情況和趨勢。普京強調,必須找到黃金分割點,既不能賤賣股權,也不能折價甩賣。第四,必須密切關註投資者的質量、他們的職業名譽和工作經驗。對私營部門的股權轉讓必須建立在買家對被收購企業設定的發展戰略基礎上。
第五,國企股份必須出售給在俄羅斯註冊的買家。普京表示,“我們早就說過海外資產要回歸,在當前新一輪私有化的情況下,放任俄羅斯資產的進一步外流是不正確的。”
“當然,未來的投資者和買家可以從信貸渠道獲取自有資金,但是不要從國有銀行貸款。畢竟(國有銀行的可貸資金)不多。”普京說道,“為了確保私有化成功,有一個原則非常重要,即國家一定要非常清楚自己在賣什麽、賣給誰。這一行為的後果將影響發展的全局,以及整體經濟。”
雖然此次會議事關重大的私有化問題,普京主要召集的也都是俄羅斯國內國營、私營經濟的大佬,但在回答外資企業對私有化的參與時,別斯科夫也表示,“我們很歡迎新投資的流入。俄羅斯未來依舊會對外資保持開放的態度。”
為財政紓困事實上,俄羅斯選擇國企私有化的原因仍是迫於當前經濟形勢的壓力。近日,在與政府高官就2016年整體經濟形勢的探討中,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表示,必須為確保宏觀經濟穩定找到解決方案,並指出私有化“其目標之一旨在包括確保聯邦預算的平衡”。
俄羅斯財政部長安東·西盧安諾夫1月曾表示,俄羅斯政府可以通過私有化在2年內得到大約1萬億盧布的收入。2月2日,俄經濟發展部部長阿列克謝·烏柳卡耶夫也表示,當前俄預算情況非常緊張,因此國有企業不得不在不利的條件下進行私有化。“2014~2015年市場暴跌且國際油價持續下滑,我們期待情況發生轉機。但現在必須承認,再等下去也不會有結果。政府的財政預算非常緊張,整個金融市場的波動沒有任何讓我們期待反彈或複原的跡象。”
盡管目前哪些俄羅斯國有企業將進行私有化尚不明確,但根據此前的消息,2016年有可能出售被俄羅斯政府出售股權的企業包括俄羅斯石油公司、俄羅斯國際航空公司、阿爾羅薩寶石公司等大型企業。目前,俄羅斯政府持有俄羅斯石油公司69.5%的股份,據稱計劃出售19.5%的股份。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