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問道小公司 一只花蛤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9b8db20102vwzj.html

我在《價值投資的溫床》一文談到,要尋找小公司,投資小公司。因為體量小的公司可能蘊含著光明的發展前景,而且它們往往處於企業生命周期的早中期階段,所以不少更有可能快速增長。在A股市場,小公司的市值一般在100億以內,100億以上至1000億以內可以算為中型公司。有些人並不認為小公司是好的投資標的,因為它們的盈利可能不穩定,商業模式未成熟,企業競爭力弱,管理不很到位,甚至財務報表都有造假的可能。這些可能都是事實,但不能由此否定對小盤股的投資。實際上,有不少著名的投資者都對小公司即小盤股情有獨鐘。雖然他們有的不在中國本土,但是投資策略和理念卻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讓我們還是聆聽一下他們對小公司的真知灼見,或許有所裨益。

查理·德瑞福斯,Royce Special Equity基金和Special Multi–Cap基金經理,被譽為“小盤股之王”。德瑞福斯40多年來一直鐘情小盤股,因為他認為小盤股被別人關註與研究的概率遠遠小於大盤股,所以蘊含著更大的機會。在美國,小盤股主要是由市值低於25億美元的公司組成,美國約有4800家這樣的上市公司。近10年來,小盤股的表現始終遠遠好於大盤股。當然,小盤股也存在流動性較低和穩定性不高的難題。而且,小盤股股價經常被爆炒升高,隨後又暴跌的現象也屢屢發生。但是,德瑞福斯是一個絕對的價值投資者,他的選股方法非常穩健。他認為自己的投資風格就是“風險規避型”,因此他把證券分析的每一步都建立在試圖降低風險的基礎上。他只買那些股價相對內在價值出現很大折價的“便宜貨”,而且在找不到合適股票的時候,就寧願持有現金。在買入股票的時候,他認為買入價不僅要相對便宜,還要絕對便宜,而且還要按照做實業的方式,以並購的角度考慮買入價格。當然,始終將眼光放在高安全邊際的價值型小盤股上,意味著德瑞福斯同時也錯過了很多投資熱門股的機會,但也正是這種嚴格的投資紀律,使得他管理的基金在市場困難的熊市中仍跑贏了大市。德瑞福斯說,即便市場遍地都是機會的時候,自己還是保持著較為保守和冷靜的操作,因為擔心市場會再次探底,所以他采取的方式是逐步買入分攤成本,而且只有在下跌的交易日才較為集中地買入。德瑞福斯通常持有70-80 只股票,平均持有期限是4-5 年。他更加傾向保守的公司。因為小盤股是未被完全挖掘的機會, 或者說不是很多人熱炒的品種,所以被市場認可會需要一定時間,因此所謂的低效率屬於正常情況。

傑夫·卡登和JB.泰勒,一個是瓦薩奇公司的CEO,一個是瓦薩奇小盤股成長基金經理。泰勒稱,過去十多年來,小盤股一直有著豐厚的回報,從1999年12月至2014年5月,羅素2000指數(小型股指數)的回報超過標普500指數70%以上。從長遠看,小公司的盈利增長普遍比大公司的盈利速度快。他們專註於長期高速增長的潛力型公司,目標公司是盈利超過15%的公司。卡登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我們所持有的公司盈利增長每五年左右能翻一番,那麽這種複合增長將會為我們的投資組合提供豐厚的回報。”泰勒補充說,“我們仍然關註公司質量的增長,相信未來會有長期的回報。”當然,小盤股一般比較貴。羅素2000指數中的公司,相當一部分的市銷率超過了10倍。“市場越來越貴,我們必須接受這一點,而且我們還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處於這個市場當中。”昂貴的市場在未來數年後,很可能不會帶來巨額回報。但是,泰勒認為,他們持有的小盤股公司,其盈利和增長率與整體的小盤股市場有很大的不同。他們最關心的是估值,其次才是公司的質量。他們總是力圖發現有吸引力的商業模式和高增長的公司。對於中小盤的高估值,他們並不驚慌。泰勒說,好公司總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但問題是一些公司可能需要幾年時間的成長才能達到它們的估值。不過它們仍然是偉大的公司,能夠在未來產生巨大的利潤。但在某些時候,投資者可能更願意購買盈利能力較低以及市盈率也相對較低的公司股票。所以在這個過程中總有可能出現一些波動,但這並不意味著股市即將崩盤。在互聯網泡沫狂熱期,不少股票隨時要崩盤是因為其內在的商業模式並不創造價值。

由上述三位著名的投資者的精彩論斷中,可以歸納出以下一些觀點:

1、以長期的視角審視,小公司的盈利增長確實比大公司的盈利速度快,因此小公司的股票往往在市場上表現出色。巴菲特和查理·芒格也曾表示過,如果他們只有100萬美元的話,那麽首選的也將是小公司。實際上,早年巴菲特購買的那些股票里就有許多小公司。

2、因為在美國股票市場通常以投資大公司為主,所以許多優秀的小公司會被忽略而無人問津,成為冷門股,從而造成了價值的嚴重低估,這也是德瑞福斯、卡登和泰勒投資業績卓有成效的原因。

3、但是在 A股市場,小盤股經常被爆炒,股價往往虛高,這就決定了不能隨時購買這些小盤股。只有在(a)公司遭遇市場極端下跌(b)公司出現黑天鵝事件(c)公司陷入暫時性困境時,才有可能出現深度價值,成為真正的便宜貨,此時才是出手的良機。

4、彼得·林奇曾經建議說,對於小公司,最好等到它們有利潤之後再投資。在A股市場,許多小公司往往是利潤賺得不多,股價卻高高在上,完全透支了未來幾年的經營業績。如果買進這樣的公司股票,謹防“戴維斯雙殺”,因為它們確實需要幾年時間的成長才能達到它們的估值。

5、雖然現在許多A股市場的小公司,或是隱形冠軍企業,或是細分市場的領軍企業,但仍要仔細研究這些小公司的商業模式、產業地位、企業競爭力、經濟護城河、公司財務狀況以及管理水平等。以做實業的方式,以並購的角度考慮買入價格。遵循不理解不熟悉不購買,在自己能力圈內行事的原則。

6、每個人的投資偏好和風格各不相同,我只傾向於保守低調的公司。這樣的公司,其管理層誠信低調,業務簡單明了,不盲目多元化,在自己的領域內深耕細作,適度增長,財務健康,不負債或少負債,現金流充沛,以股東利益為導向,CEO及高管大量持股等等。一旦以合算的價格買入,至少看三年,長期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0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