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村上繼續陪跑!美國民謠歌手鮑勃迪倫榮獲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

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3日下午1時,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美國民謠藝術家鮑勃·迪倫榮獲該獎項。評委會稱贊他“在偉大的美國歌的傳統中創造了新的詩歌表達。”

文學獎頒給在文學方面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該獎由瑞典文學院頒發。

不同於其他諾獎獎項,文學獎極其神秘,頒發之前沒有長名單,沒有短名單,甚至連評委名單都完全保密,被認為是最難預測、懸念最大的獎項。近年來,世界上流行起用賠率賭諾獎,試圖以此窺測諾貝爾文學獎項的走向。

此前國博彩公司“立博”(Ladbrokes)開出了相關賠率榜,預測今年得主。除多年來一直位居前列的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之外,還有肯尼亞作家恩古吉·瓦·提昂戈、美國猶太作家菲利普·羅斯等人也占據前列。

2016年的奧斯卡金像獎頒給小李子之後,大家的目光又投向了村上春樹的諾貝爾獎。曾創作《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且聽風吟》等暢銷作品的村上春樹,每年都是博彩界預測的大熱門,今年繼續與諾貝爾文學獎一再錯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529

鮑勃·迪倫獲得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

瑞典學院13日宣布,美國搖滾、民謠藝術家鮑勃·迪倫獲得2016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其“用美國傳統歌曲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

現年75歲的迪倫是首個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歌曲創作人。他將獲得800萬瑞典克朗獎金。

據悉,從1961年發布首張專輯至今,迪倫在流行音樂界和文化界起到的影響已超過50年。他的代表作有《blowing in the wind》、《Like a Rolling Stone》等,他曾獲得格萊美終身成就獎、奧斯卡及金球獎的最佳原創歌曲獎等。

鮑勃·迪倫

【近五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2011年:托馬斯•特蘭斯特勒默,瑞典詩人

代表作有《詩十七首》,成名後陸續出版了《路上的秘密》、《在黑暗中觀看》等。

獲獎理由:他以凝煉、簡潔的形象,以全新視角帶我們接觸現實。

2012年:莫言,中國作家

代表作有《蛙》《生死疲勞》《豐乳肥臀》《檀香刑》等

獲獎理由:用魔幻現實主義的寫作手法,將民間故事、歷史事件與當代背景融為一體。

2013年:愛麗絲•門羅,加拿大作家

短篇小說集有《我青年時期的朋友》、《你以為你是誰?》(1978,亦得總督獎)、《愛的進程》(1986,第三次得總督獎)、《公開的秘密》、《一個善良女子的愛》、《憎恨、友誼、求愛、愛戀、婚姻》、《逃離》等,2006年出版《石城遠望》是她最新的一部作品集。

獲獎理由:當代短篇小說大師。

2014年:帕特里克-莫迪亞,法國作家

獲獎作品《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

獲獎理由:他喚醒了對最難以捕捉的人類命運的記憶和揭露了對人類生活的占領。

2015年:斯維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白俄羅斯作家

她擅長紀實性文學作品,曾用與當事人訪談的方式寫作紀實文學,記錄了二次世界大戰、阿富汗戰爭、蘇聯解體、切爾諾貝利事故等人類歷史上重大的事件。

主要代表作品有《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我還是想你,媽媽》,《鋅皮娃娃兵》,《我不知道該說什麽,關於死亡還是愛情》,世界文壇最高水準的感人作品,講述了這個時代的苦難和勇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600

日媒:鮑勃·迪倫的音樂對村上春樹作品影響巨大

14日據共同社報道,獲得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歌手鮑勃·迪倫(Bob Dylan)因其越戰背景的歌曲而聞名。他的歌曲在每年諾獎揭曉期間都倍受關註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小說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影響力之大可見一斑。此番鮑勃·迪倫的獲獎或將使村上的作品從全新的視角被再次解讀。

鮑勃·迪倫

據悉,在1985年村上長篇小說《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中,書中“冷酷仙境”的故事結尾處主人公前去租車,圍繞車載音響播放的迪倫歌曲與租車事務所的女員工交談。

最後一幕中,主人公聽著歌曲入睡。“我閉目合眼,置身於沈沈的睡眠中。鮑勃·迪倫不斷地唱著《驟雨》。”令人對結局印象深刻的是迪倫的音樂。

村上春樹

在1987年的暢銷小說《挪威的森林》中也曾出現迪倫的名字。玲子前往主人公處,彈奏了幾十首吉他曲,包括鮑勃·迪倫、查維斯、卡勞爾·金、“沙灘男孩”等。

報道稱,村上的音樂隨筆集《沒有意義就沒有搖擺》中也曾提及迪倫,將其作為當時的標誌性人物。他在文中寫到,也存在類似初期的鮑勃·迪倫、瓊·貝茲這樣更為嚴肅的流行音樂流派;從時代來說,從肯尼迪政府成立到民權運動高漲,再到年輕人反對越戰的政治誌向,都是這類音樂的強有力支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851

龍應臺眼中的鮑勃迪倫:臥底詩人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0271

2012年7月22日,鮑勃·迪倫在法國卡賴普盧蓋表演。(新華社/法新/圖)

2011年去了他在香港的演唱會。很奇特,臺上很冷,臺下很熱。迪倫演唱會的特點是他不太理會他的觀眾,不說話、不溝通、零互動,就是自個兒彈唱,唱完走人。

臺下的人可有趣了,不是一般搖滾樂的場子會見到的人;很多頭發斑白的人穿著一看就知道是銀行高級經理人的正式西裝,全程安安靜靜地坐在那里聽--這些服裝和舉止都不屬於一般的搖滾樂場合。

好幾代人是來“朝聖”的,既是“朝聖”,也就不太在乎怎麽票價這麽貴而臺上那個人還不太睬你;尤其是此番“朝聖”還綿密地織進了自己被塵封多年的青春時期浪漫情懷,很多人其實是為了和已經 Blowing in the wind 的“自己”相遇而來到這里。

迪倫得獎很好;全世界大概沒有一個活著的詩人比他更貼近群眾了。他跨時間、跨空間、跨文化、跨語言,跨世代--我的手機里存有他的歌,住在倫敦的安德烈也有。他是一個席卷全球的詩人。用音樂,讓詩飛。

只是有點小小的“不甘心”.....一個音樂人可以得文學獎,但是一個文學人可能得音樂獎嗎?但是轉念一想,迪倫根本從頭到尾就是個詩人,只是用音樂臥底了五十年,瑞典今天揭開了他的真實身分。

《親愛的安德烈》里有一個短信,是安德烈寫給傷心的MM的:

MM: 別失落啦。晚上一起出去晚餐如何?. 下面是美國有名的音樂制作人描寫他和鮑布‧迪倫和迪倫的媽一起晚餐的鏡頭:  

跟迪倫和他媽坐在一起,我嚇一跳:詩人變成一個小乖。

“你不在吃,小鮑比。”他媽說。

“拜托,媽,你讓我很尷尬。”迪倫說。

“我看你午飯就沒吃,你瘦得皮包骨了。”

“我在吃啊,媽,我在吃。”

“你還沒謝謝制作人請我們吃晚餐。”

“謝謝。”

“嘴里有東西怎麽講話,他根本聽不懂你在講什麽。”

“他聽懂啦,”迪倫有點帶刺地回答。

“別不乖,小鮑比。”

MM,你覺得好過點了吧?  

安德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954

“他們從不直白地談論愛情和政治”張鐵誌談鮑勃·迪倫與崔健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0342

在音樂評論集《時代的噪音:從迪倫到U2的抵抗之聲》中,臺灣樂評人張鐵誌曾深入分析了鮑勃·迪倫從1960年代開始的不同創作階段。

“《時代在變》在1964年1月發行。正是在這一年,當迪倫寫下最好的抗議歌曲時,他也將親手敲碎所有人自以為是的妄想,開始自我解構眾人以為的形象與標簽,開始告別革命,不再回頭。”在關於迪倫的那篇文章中,張鐵誌這樣寫道,“迪倫遠行到另一個世界,他一步步展開弒父行動,並與那個虛構的抗議形象徹底斷裂。”

2016年10月13日,諾貝爾文學獎頒給鮑勃·迪倫,有人認為這與迪倫“抗議歌手”的標簽不無關系。張鐵誌不這麽認為。

“他是一個擁有眾多面具並且可以回到過去、預示現實的魔術師。”張鐵誌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鮑勃·迪倫有個特殊意義:將整個流行音樂跟文學結合在一起,他是最重要的轉化者。”

他讓搖滾從青春期變得成熟

諾貝爾獎頒給鮑勃·迪倫,我既意外,也不意外。任何人得任何獎都可以是一個意外,而得諾獎更是不同凡響。不意外的是,過去,迪倫作品的文學性被談過很多次了,他也獲得過其它文學獎,比如普利策。

音樂圈對此很興奮。我也覺得,這個獎不只是對他的肯定,也是對音樂作為一種嚴肅藝術的肯定。其實是肯定了“歌詞是可以有這樣一個高度的”這件事情,而且它本來就有。

諾貝爾文學獎以前頒給過丘吉爾,說他的演說有文字的力量,現在還是有爭議。但我覺得,的的確確,文學在生活的很多層次中被表達。什麽是文學?這個獎會引起討論,這也許是另一個重要的意義。

鮑勃·迪倫有一個特殊意義在於,將流行音樂與文學結合在一起,他是這方面最重要的轉化者。他結合了兩種傳統,一是作為正統文學的傳統,比如惠特曼、“垮掉的一代”,另外是關於草根民歌的傳統。從來沒有人像他這樣,把兩種傳統進行結合。

頒獎詞里說:“鮑勃·迪倫在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中開創了新的詩性表達。”迪倫非常用功,他從年輕時開始聽美國20世紀初草根的民歌,也就是藍調民謠。藍調民謠其實是勞動者的語言,是不同土地上的歌,這是所謂美國偉大歌曲的傳統。

但民謠在鮑勃·迪倫之前,文字都比較簡單。很少有人像他有這麽多綺麗的意象,把真實的歷史人物與虛構人物交織在一起,把大家帶到一個很難想象的新世界,比如他有首歌叫《瓊斯先生》,那是一個虛構人物,迪倫用瓊斯先生,來解釋美國1960年代中期的變化。

再比如他早期的作品《暴雨將至》,在民歌敘事傳統中加入很多超現實的意象。這種超現實的意象,在他創作中期,也就是1965年之後創作的那些搖滾樂作品上體現得更明顯。

搖滾樂是1950年代開始的,它是關於青春、關於女孩的這些東西,直到鮑勃·迪倫,才讓它整個轉變了,從青春期變得成熟。

誰說文學一定要躺在紙面上呢?

我無法拋卻音樂來評價迪倫的歌詞,我沒有這個文學評判能力。我只能說,他的歌詞,配上他的音樂就有無比強大的力量,這本身就是很大的意義。文學為什麽一定只能躺在紙上面,而不能用不同方式被詮釋、演繹呢?如果所有人都有共識,迪倫的文字在他的吟唱之下,可以召喚人心、可以沖擊時代,那不就是文學的力量嗎?

其實迪倫早期的歌曲,是先發表歌詞的。當時有本雜誌叫《Sing Out》,是紐約民謠圈的雜誌,會登歌詞。迪倫有好幾首歌詞,都先發表在上面,還寫註解。

他的第一張專輯沒有紅。第二張專輯錄制了DV,可專輯出來時,他的歌詞早就跟著單曲發表了,他已經受到大家重視了。

鮑勃·迪倫的創作有很多變化。最早是所謂的“抗議歌手”時期。其實抗議歌手時期,都有好幾個階段,先是模仿跟學習、改造時期,比如第一張專輯;從第一張到第二張就是一個蛻變,他把超現實主義的歌詞放到抗議歌曲的傳統里;接下來,更搖滾化,這是在1965年、1966年;再接下來他消失了,複出時是比較內省的。

我感覺,他的風格在1978年有一些混亂,有不同的嘗試。1990年代特別是中期後,他回到早期的民歌傳統去。最近20年他更往回走,那是他聽音樂的起源,我們看到他不斷挖掘傳統,甚至專門出翻唱老歌的專輯,所以這20年他又在尋根,從根源上重新創造。

鮑勃·迪倫是龐大的謎團,對我們音樂愛好者、研究者來說,他像一個幽靈,我們要不斷跟他搏鬥,我們還有太多不了解的東西。他既然還在不斷創作,我們就要跟他搏鬥下去。

鮑勃·迪倫之外,美國也有一些用音樂詩意表達的高手,我自己很喜歡派蒂·史密斯,跟迪倫比較接近,而且她是先寫詩,朗讀的時候加上一把吉他。她獲得過美國國家圖書獎,也是受到最高文學殿堂的肯定。

跟史密斯比,迪倫的東西用了更多典故和比喻,把美國的不同歷史重新拼湊、組裝,放置到一個奇異的世界。有一本著名的寫迪倫的書叫《古老的詩意的美國》,也這麽分析過。另一位同樣很偉大、進行詩意表達的,是萊昂納德·科恩,他簡單直接,用很好的文字寫他對世界、對愛情的感受。迪倫則很有歷史意識。

他和崔健,都是巨大的謎團

我從小聽搖滾,但到大學以後,才對迪倫有比較大的關註。那時我研究美國1960年代的青年反叛文化運動,發現音樂和社會變遷這麽緊密,才去關註研究鮑勃·迪倫。

留給我最深印象的是《暴雨將至》。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是在一部電影里:《7月4日誕生》,湯姆·克魯斯演的反戰電影。那時我大概十八九歲,覺得好聽,就去了解歌詞。他的歌曲,有點像我理解美國1960年代的鑰匙。

鮑勃·迪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我想其中一首是《戰爭的主人》,是史上最憤怒、最犀利的抗議歌曲;另一首是《瘦人之歌》,歌詞有這樣一句:“有些事情正在發生,但你不知道是什麽,是吧,瓊斯先生。”這句話可以用於每個轉變中的時代;還有一首《自由的鐘聲》,被稱為他最後一首抗議之歌,但它不是一首傳統的抗議歌曲,而是一首為邊緣人、弱勢者發聲,充滿奇異閃光的歌曲。

我看過兩次鮑勃·迪倫的演唱會。2002年我剛去紐約念書,在一個戶外演唱會看過。那一次有很多老嬉皮穿著迷彩衣服在現場,我能聞到大麻味。仿佛他們在重返他們的青春,而我是個意外闖入者。

再一次,是他四五年前來臺北。那次坐得比較近。跟很多人一樣,我有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他從來不用他原來的方式演繹歌曲,他常常挑釁他的觀眾,你常常聽了很久,才發現這其實是那首很著名的曲子。他從不娛樂觀眾,他在挑戰,給你新的感受。

鮑勃·迪倫對全世界影響都很大,當然中國大陸比較特殊,因為大家接觸他的音樂比較晚。臺灣是脈絡比較清楚的,民歌運動直接受到鮑勃·迪倫影響。

我們知道,中國一開始的搖滾樂其實跟民謠非常接近,1990年代初有唐朝樂隊,也有張楚,還有老狼的校園民歌,鮑勃·迪倫對他們,都有一定影響。

崔健跟鮑勃·迪倫都是謎團,他們的歌詞中充滿很多謎。當然他們是不同的脈絡、不同的文化,但確實在地位上有某種相似性。崔健也是從民謠開始,受西北風影響,從草根民歌轉變成搖滾,而且不斷探索新的可能性。

他們各自充滿開放式的詮釋,並不直白地談愛情或者直白地談政治,都是讓大家不斷去猜測這些譬喻是什麽意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077

鮑勃•迪倫終於出現了!能獲諾獎他很意外,還想出席頒獎典禮

2016年諾貝爾獎文學獎得主,美國歌手及詩人鮑勃·迪倫說,他很意外獲獎,能獲得這項殊榮令他很開心,如果可能,他將親自出席頒獎典禮。

據中新網報道,英國《每日電訊報》記者對迪倫進行了獨家專訪。在過去數年中,一直有消息稱迪倫曾入圍最終名單,但最終獲獎的消息仍然令人意外。迪倫坦承,當他第一次知道自己獲獎時,“很棒,很不可思議,誰想得到能獲得這個獎項?”

對於記者詢問為何不接諾貝爾獎委員會的電話,為何不與他們連絡,鮑勃·迪倫僅表示“我一直都在這里”,未再做進一步解釋。而在被問到是否會參加頒獎典禮時,鮑勃·迪倫說,“一定會的,如果可能的話”。

10月13日,瑞典學院出人意料地將2016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今年75歲的鮑勃·迪倫,稱贊他在“在美國歌曲的偉大傳統中開創了新的詩意表達”。不過自此之後,雖然試了許多次,瑞典學院一直聯系不上鮑勃•迪倫。獲獎之後,迪倫的官方網頁曾簡單提到過他是諾獎得主。但相關信息在24小時內被移除。

鮑勃·迪倫的成名曲是上世紀60年代創作的《答案在風中飄》(Blowing' in the Wind),很多中國網民可能是聽著這首膾炙人口的美國民謠長大的。然而,有人可能不知道這首歌的背景。鮑勃·迪倫在這首歌的歌詞中影射暗諷了美國越戰,他也因此樹立起政治抗議者的形象,被認為是民權運動的代表。

鮑勃·迪倫狂野憤怒而又充滿詩意的歌曲,被認為非常適合民權運動。一位研究迪倫的專家評價說,“他用語言表達那些其他人無法表達出來的想法與感情”。

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將於12月10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諾貝爾獎獲獎者都會受邀前往接受頒獎,並在宴會上發表感言。鮑勃·迪倫還將獲得由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頒發的75萬英鎊獎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0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