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電影證券化的發展還處於冰火兩重天的狀態中,行業的發展勢頭再強,也擺脫不了風險事件及問題平臺的如影隨形。

昨日A股開盤僅半個小時,滬深300指數即暴跌7%,觸發二檔熔斷機制,全天停止交易。滬指狂瀉7.32%,接連失守3300點、3200點,所有板塊均出現下跌,銀行板塊領跌。超2600只股票下跌,僅35只個股飄紅。盛衰無常的股市,有些股民還在堅守,有些走上天臺,也有的轉向新的投資領域——電影投資。

與略顯寡淡的2014年比起來,中國電影產業在2015年迎來了新高潮:年度票房總收入累計已突破400億大關,相對於2014年的297億元,票房漲幅高達74%。電影票房大熱的背後,帶來的也是各路資本與概念的紛紛登場,電影類證券化的投融理念甚囂塵上。

進入2015年之後,電影證券化操作模式帶來的成效十分搶眼。以徐崢的囧系列為例,在2013年拍攝《泰囧》時,徐崢走的傳統電影融資的老路子,在票房12.4億元、分賬收入4.65億元情況下,徐崢獲得的只是光線傳媒10%利潤分成+導演費共約4000萬元的收入。

到2015年的《港囧》,徐崢搖身一變成為資本高手,不僅僅是拍了一部電影,還展開了資本界和影視界的股權深度合作。他以《港囧》估值來作為未來票房凈收入作金融杠桿,在《港囧》上映前,把自己的票房占比賣給了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不僅現金獲利1.5億元,更成為這家公司第二大股東,徐崢持股19%。也就是徐崢在《港囧》上映前就獲得了1.5億,同時還因為成為上市公司股東繼續享有票房的分紅!這樣的資本化運作,讓徐崢團隊將獲得接近13億元的收入。

同樣的案例,《大聖歸來》證券化運作吸引了89位投資人的780萬元資本,電影下檔後投資人共獲得本息約3000萬元的回報。這說明什麽呢?電影證券化交易迎來了結碩果的時代。有碩果可摘的大樹,背後自然會有一群準備采摘碩果的人群。那麽問題來了,證券化交易是怎樣的一個過程?普通投資人究竟如何參與到電影投資?

眾所周知,影視作品的出品人背後多是一個“圈子”的金主。作為普通投資人,與影片之間仍隔著一道鴻溝。目前電影證券化要走進大眾視野,需要思考如何規範投資人的參與方式、投資門檻、收益模式和退出設置等諸多問題。

知識經濟年代,電影產業模式的創新步伐從未停止,電影類證券化的運作模式一直在改進,電影投資的參與方式、收益模式一直都在優化。現如今的電影證券化,大體可以理解為是一個電影項目立項之後,發行方以電影版權所蘊含未來的預期收益為基礎保證,由數字產權交易平臺進行收益權份額轉讓,從而募集到電影拍攝、制作、宣傳所需的資金的一個過程。通過證券化操作,打通了電影發行方和投資人、粉絲之間的資金融通。這樣一來,產權交易平臺便有了“造血”功能,一方面是為發行方的融到資,提前回籠部分票房收益,降低了他們的資金獲取成本,一方面為投資者們提供了新的理財方向,讓一般公眾以電影投資人姿態參與到看好的影視作品中去。

通俗的講,電影證券化就是電影可以跟企業上市一樣發行“股票”募集資金,讓“股票”可以公開買賣。不同的是,一般含義的股票比較難以捉摸,而電影票房可以根據題材(受眾群範圍)、卡司陣容(粉絲群範圍)、影片質量(口碑效應)、檔期(同行競爭)、 宣傳力度(主動傳播)等因素做一個風險預估,是否具有投資價值,投資者可以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概念,相對來說代表的就是風險較低、收益可期的投資項目。在這樣的利益驅動下,越來越多的股民轉向電影投資領域也就不足為奇。

客觀來看,電影證券化的發展還處於冰火兩重天的狀態中,行業的發展勢頭再強,也擺脫不了風險事件及問題平臺的如影隨形,如轟轟烈烈的鴻篇巨制《一步之遙》總票房不到5.2億,與姜文預估的9億有一倍的差距,投資方究竟收效幾何也只有冷暖自知了。

由於社會基礎不完善及監管條例的缺失,電影證券化的發展如履薄冰,時不時還深陷信任泥潭,促成這一環節的良性運作,不僅要在票房預估上有金融杠桿的提前參與,要由公正權威的數字產權交易平臺監督運作,更需要投資人理性的對待高回報高收益的電影項目。